查看原文
其他

12分钟+!央视再次深度聚焦大工!

工科生的浪漫来自 大连理工大学 2023-12-24

大家还记得这架由大工的工科学子

亲手制作的管风琴吗?

11月12日 央视新闻《遇见你》节目

用近13分钟的时长详细介绍了

这架管风琴诞生背后的故事

一起来看!

👇

管风琴内部的机械传动

与控制装置结构复杂

被认为是“艺术与机械的完美结合”

大工学子制作的这架小型管风琴

51组按键、102根音管

外观图案融合敦煌壁画等中国元素

经过两年多的时间制作完成

制作它的工作室 取名为“雅颂风琴工坊”

源自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诗经》中的风、雅、颂

机械制造与音乐艺术结合的种子

正在大工生根发芽





自主设计 手工打造管风琴

雅颂风琴工坊会定期举行

音乐分享会 吸引了很多

来自不同学院的学生

大家沉浸在美妙的音乐中

惊叹于这是一架

由DUTers自己打造的管风琴

马克思主义学院 学生 孙一丹

非常震撼,之前在咱们大工的公众号上了解到机械学院设计的雅颂风琴,就一直非常好奇,然后今天身临其境感受到了音乐和机械技术融合的一种魅力。



原运载工程与力学学部 学生 刘星泽

第一次演奏,一方面我是比较好奇,想来看看它的机械结构是怎么样的,发生的声音效果是怎么样的,因为我以前只演奏过钢琴电子琴等键盘乐器,从来没有演奏过这么典雅端庄的管风琴这样的乐器。


作为所有键盘乐器的“祖先”

管风琴构造十分复杂

可以演奏出上百种音色

音域可达人耳听力的极限

被誉为“乐器之王”

工坊的指导老师 机械学院青年教师

王小虎副教授介绍道:

管风琴是一个多学科的融合体

涉及大学物理 声学发声 机械制图

和机械原理等各方面知识


机械工程学院 副教授 王小虎

首先我是特别爱好音乐,也很喜欢各种各样的乐器;另外我在机械工程学院,我要做一点跟机械相关的事情,也想把我们这么优秀的本科学生带动起来。所以我就想想到了管风琴,它是最复杂的乐器,里面充满了各种各样的机械结构、机械传动,所以我就有这么一个想法:能不能我们自己做一台管风琴。


制成后 这台管风琴引发了不小的反响

很多音乐院校的师生都前来参观


大连艺术学院 电子管风琴教师 刘宽

这个琴它的体积特别小,让我看到了它未来发展的可能和趋势,可以作为我们管风琴初学者的入门琴来使用。




从零开始 奏响美妙的机械乐章

复杂的工艺、悠扬的旋律,师生齐力让管风琴这一古老乐器得以在校园里展现。两年多的时间,王小虎和学生们对管风琴的1000多个零部件进行了建模、加工和组装,课堂上的专业知识和实验、工程训练中学会的技能都充分运用到了管风琴的制作中。

其间,他们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题,每一个细节都需要反复研究调试,而正是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们收获了长足的进步。从图纸的反复修改,到音管的排列组合,再到风箱与风柜的无缝对接,大家从零开始,在反复研究和尝试后,逐渐找到了信心和方向。

机械工程学院 副教授 王小虎

我们其实没有图纸,只有网上的图片或者参数,我们根据这些参数、图片去做一个逆向开发,去画它的图纸。


机械工程学院学生彭力

从大一就跟着老师制作管风琴

他把自己的大部分课余时间

都花在了这上面


机械工程学院 大四学生 彭力

用周末时间和假期。我记得当时绘这个图是在过年的时候,在家里慢慢画,晚上画完之后定点开会。我做了一遍不行,可能得重新建模,再进行第二遍、第三遍、第四遍、第五遍,这个应该是第六遍的成果。



图纸有了,部件的加工又成了摆在大家面前的难题,王小虎带着学生们去青岛、厦门等地拜访管风琴专业人士,广泛征求意见。拿到代加工厂根据设计图生产的木质结构后,他们还要根据实际进行手工改造。

机械工程学院 副教授 王小虎

我们这个琴里面一共有102根音管,放在这么狭小的空间内。音管也是各具特色,最小的音管其实是用一根毛笔管制作而成的,非常小巧,声音清脆;最长的音管放在下侧,是一个C形音管,有1米4的长度,要折成C字形才能塞到下层框架中。




管风琴是机械与音乐的结合,除了要调动本专业的知识,学生们还需摸清其中的发声原理,使其能达到演奏的标准。除此之外,团队成员们各司其职,分工协作,也是项目顺利推进的重要原因。

机械工程学院 副教授 王小虎

从图纸到实物,这中间其实要经历很多环节,处理很多困难。从做琴的角度来说,真的是给他们埋下很多种子,为他们未来遇到困难时候,积累成功的经验和自信心,锻炼他们协作 、查找资料、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从管风琴到“海风琴” 创新追梦步履不停

谁说工科生不懂浪漫?他们不仅为管风琴融入中国艺术元素,还准备将管风琴与大海结合,通过制造城市海风琴艺术装置,让海浪为人们演奏出来自大自然的乐章。

机械工程学院 副教授 王小虎

海风琴是广州市南沙区想在海边公园打造这么一个艺术装置,通过潮汐、海浪发声。其实在国外有这样的先例,他们很想把这种创意也放到广州市南沙区。



校园管风琴的出现,吸引了国内多家企事业单位前来寻求合作。海风琴项目在国外虽有先例,但在国内仍属空白。如何将一件乐器与城市公园和大海结合,对老师和同学们来说又是一次挑战。

机械工程学院 副教授 王小虎

我们在海边埋一些水管,海浪往复推动就会压缩管道里面的空气,海浪的起伏就会驱动音管发声。几十条这样的音管,会发出高低不同的和声和弦,相当于大自然海浪在发声。



海风琴项目预计在2024年底完成
王小虎和同学们正在为奏响
这篇浪漫的海浪乐章而埋头苦干
在“雅颂风琴工坊”
机械与艺术碰撞出的火花
正在点亮同学们的追梦之路


素材来源 | 央视新闻 往期推送

编辑排版 | 任亭钰

审核校对 | 赫铭 周学飞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