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话题|为何我学习传统文化,身边人却不支持?

2017-06-13 为你解惑的 自然的恩典

FULL  WISDOM

大 智 汇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每天只要我们拿起手机,就会有海量的信息涌来。不知不觉中,我们开始透过这些碎片信息的累积,去认知这个世界。

然而,要真正认识这个世界,除了了解事件的表相,我们更需要透过它去思考事件发生的原因,及其背后带来的意义。

「大智汇」是自然的恩典微信公众号新开创的一个栏目,我们希望可以透过社会中一些热点事件和话题,从社会学、心理学、灵性等不同角度去剖析表相背后的智慧。

栏目中,我们也将邀请福慧灯教育讲师以及相关领域的大咖,来为您提供最独特的解读。

在这里,

相信你会更加了解这个世界;

在这里,

相信你同样会遇见更好的自己。

 【第一期】

在传统文化盛行的当代,有一些人因为学习了传统文化,解决了生活的问题、改变了生命的状态。

然而,还有一些人,他们虽深受其益,但却屡屡遭受身边人的非议与家人的阻扰。许多人希望将古圣先贤的智慧分享给他人,却苦于对方不理解与不接纳。这样的现象,问题到底出在哪了?

「本 期 话 题」

为何我学习了传统文化,身边人却不支持?


 - 自然的恩典 · 特邀评论嘉宾 - 


@张卫国

德行天下全国秘书长)

2009年,我接触到了传统文化。当时我觉得《弟子规》太好了,于是很快就把《弟子规》引入公司。

就在我信心满满地去做的时候,问题接踵而至:员工抵触,出工不出力,为了应付而学习。那时,我还义愤填膺地说道:「道不同不相为谋。」

在家里也是如此,传统文化成为我指责太太、父母的武器,我经常振振有词的批评他们。如今回过头去看过往的自己,不禁哑然失笑。

传统文化不是知识,是生活。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及其至也,察乎天地。(注:君子所坚守的中庸之道,是从普通夫妇都了解的浅近的道理开始的。等达到精微深奥的最妙之处,就能够明察天地之间的一切事物。)

传统文化不是去要求他人,是行有不得,反求诸己。

传统文化是知行合一,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

传统文化是「内圣外王」之学,只有在因上种下成圣成贤的种子,在天时、地利、人和的缘下,必然会结出「外王」的果。 

传统文化的学习使自己「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的路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身边的人还会不支持你吗?


@韩汶言

(敦化市众贤文化协会主席)

出现这样的现象,是因为我们把传统文化学偏了,没有将其真正的升华到衣食住行,融入生活当中,而只学习了表面的形式。比如,行90度鞠躬,行周礼,行孔子的礼仪等等(不是不好,要符合当下)。

真正的传统文化要与时俱进,真正的传统文化是灵魂不是形式,真正的传统文化可以适应任何环境、任何一个时代,真正的传统文化是博爱,它可以利益到每一个人。

当我们带着这样的信念去学习并传承传统文化的时候,就不可能得不到身边人的支持,反而会得到更多人的支持。


@董景山

中国社科院法学博士后)

出现这个现象,我认为有三点原因。

一、急于求成,欲速不达。初学传统文化的人,知道传统文化对人生的重要性,恨不得身边的人都快点接触学习,不知不觉用传统文化的标准来要求身边的人,拿镜子去照别人,给人带来压力。

二、以身教者从,以言教者讼。不是以行为引领人,而是好为人师,只是说教,不仅没有说服力,还会使人反感。因此古人说:「能说不能行,不是真学问。」

三、没有活出自己的美乐爱觉,给身边人带来利益。学习传统文化后,自己更有智慧了,更快乐了,更宽容了,更担当了,给身边人带来切实利益;反之,如果更偏执了,更苛刻了,更挑剔了,那身边人当然避之唯恐不及,这是学偏了。

以上的种种现象我都有,现在也没有完全革除,惭愧,惭愧!


@许震宇

江西省教育局科长)

学习传统文化,到底是学什么?是学「知识」,还是学习「智慧」?我认为,知识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地被更新,而智慧则不然。它可以跨越时空,亘古不变。

个人觉得,学习传统文化应该通过比较鉴别,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而弃之。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我有三点建议:

一、学习传统文化要与现实生活相结合;

二、学习传统文化要融入当代科学文化;

三、学习传统文化要让人感觉到快乐、积极、向上。

这样,才会让周边的人接受,才能通过自己切身学习传统文化带来的改变,去感染他人,带动他人一起共同学习。

@曼殊

(福慧灯教育总裁、讲师

看到这个话题,一下子想起最初学传统文化那几年。我从曾经一个律政俏佳人,一下子蜕变为一个「惜福节俭」的修行人——不施粉黛、穿着俭朴、头发无心打理,每天就想把自己刚刚学到的圣贤智慧灌输给身边人。

这样的我屡屡碰壁,那时我手握一把传统文化的照妖镜,满眼都是「觉悟太低、业障深重」的人 ,我觉得「夏虫不可以语冰」,便慢慢和身边的亲人朋友越来越格格不入。

刚刚接触传统文化的人最容易犯的一个毛病就是用传统文化的观念去衡量和要求别人,自己却停留在一些形式上,衣着、礼仪、语言、爱好统统复古穿越,脾气秉性还是「江山易改,秉性难移」。

改变自己才能影响他人,改变自己就是对这个世界最大的贡献。学习、传播传统文化,身体力行修正、改变自己的身口意才是最重要的传播!从外形开始,内外兼修,端庄自己,启发他人,就是对文化最好的传播传承。


@张晴

北京大学研究生,福慧灯教育讲师)

学习传统文化,不受人待见?我认为这是一个伪命题。

中国传统文化儒释道,儒家强调的是人和人之间的关系,道家强调的是人和自然的关系,佛家强调的是人和自己、和万物、和宇宙真理实相之间的关系。

一个人如果学习传统文化并把这种精神根植于自己的信念和思维并彰显于自己的一言一行,必然与自己、与他人、与自然、与一切生命建立良好的关系。这样的人,也必然处处受到尊重与欢迎。

中国古代和现在,那些有着深厚传统文化积淀的人,其行为举止往往平常无奇却又温润厚重,令人如沐春风,让人感受到慈悲和智慧的力量,所以这样的人无论在家庭、单位和社会都受到普遍尊重。


@自然君 

大家有没有思考过,什么是传统,什么是文化?传统文化到底要传什么?

「文」是慈悲、智慧、真理和爱。因为有慈悲、真理和爱,别人就被感化了、同化了,这就叫「文化」。具体说,「文」指的就是光明和能量,也有知识的含义,但不尽是。「文化」的意思就是能量,只有能量才能让别人化了。「传统」不是直接把古老当作传统,而是内在一个亘古不变的东西。

传统文化,传变的还是传不变的?这很重要。如果传变的,从清朝到现在,还传什么?清朝的形式怎么能拿到今天来用呢?显然,传统文化不是传形式,而是传不变的——传统文化的本体。比如,西方人和东方人的长相不一样,但是心性和人性却是共通的。

传统文化这些年传播的不太广泛,最大的原因就是:传的是相,而传统文化要传的是本体。本体是什么?本体就是圣贤的智慧、圣贤的慈悲和圣贤的爱。我们在传播本体时,要根据这个时代的需求,创造符合这个时代的相。

我们要勇于打破过往旧有的形式。这就好比,你吃颗豆子,但不咀嚼就吞下去,就会对身体产生伤害。所以,如果传统文化一些古老的形式破不了,我们就得不到真正的利益。

关于这个话题,你怎么看?

欢迎后台留下你的智慧

编辑|妙灵

本文由【自然的恩典】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

「自然的恩典」每日推荐


崩溃了!现代物理惊人发现:原来我们以前对世界的认知是错的!

人与生俱来的五大福气,你丢掉了吗?

强烈推荐|剖析中国式教育,直击教育的真正意义!

55种快速提升自己能量的好方法!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