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管道红利渐失,运营商未来该何去何从
目前,国内电信市场的发展趋向于饱和,单纯依靠流量业务的增量很难带来收入的快速增加。面对技术和需求的变化,运营商们已经来到需要做出战略选择的十字路口。左边是坚持传统领域,右边是探索新领域。在这种新形势下,如何避免被管道化的命运成为运营商面临的主要问题。
10月29日,随着中国电信发布2018年第三季度财报,三家电信运营商均正式公布了今年前三季度的成绩单。三家电信运营商传统业务增量没有增加收入的现象加剧,移动服务ARPU值(每个用户月平均收入)继续下降。而据工信部数据显示,从1月到9月,我国电信业务总量同比增长139.8%,但电信业务收入同比仅增长3%,低于GDP。10月份,电信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7%,比前三季度下降0.3个百分点。电信收入增量不增收的趋势更加明显。
导致该现象出现的一个原因是国务院要求运营商进一步“提速降费”,提高网络服务能力和质量。今年,国务院常务会议再次提出了“四降一取消“减少费用的措施,从7月1日开始取消“漫游”费用,确保今年的流量资费降价超过30%,促进家庭宽带降价30%,中小企业专线价格降低10-15%,进一步减少国际和香港,澳门及台湾漫游费。深入推进提速降费可以有效降低社会总成本,惠及广大用户和企业,但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基础电信行业收入的增长率。
经过近十年的快速发展,移动互联网的红利期即将结束。在语音时代,同样的网络,承载的用户数量越多,边际成本就越小。人与人之间的通话建立起交际关系,进入网络的人越多,在成本不变的情况下,对企业的贡献越大。
而在流量时代,该规模效应则在逐渐淡化,加之智能终端出货量下降,市场趋于饱和,最终导致移动数据和互联网业务收入增速持续放缓,行业收入增速贡献率持续下降。随着人人互联红利的逐渐消失,移动数据和互联网业务对基础电信行业收入增长的驱动力将进一步减弱。基础电信企业不仅被OTT业务所取代,而且在新兴的业务领域面临着互联网企业的竞争。基础电信企业在研发投入、技术创新、人才储备等方面落后于互联网巨头,在市场上处于弱势地位。
面对行业发展的困难,运营商应该从更长远的角度看流量经营问题,包括改变经营理念,话务量经营是客户数至上的经营理念的发展,那么流量经营是一种精确的当前客户二次营销业务,需要改变管理理念和实践蓬勃发展,优化KPI评估考核导向。
同时运营商面临着更多突破的机遇,在设备市场与终端领域越来越多的技术手段得以重视,都将带动整个产业的发展。除了定向流量支持,运营商还可以尝试探索传统业务以外的创新业务,如移动支付等OTT项目,并考虑资本层面合作。从今年下半年开始,三家运营商已经开始在资本公司和创新产业基金方面取得一些成绩,通过投资等方式参与资本管理,与OTT企业合作。运营商可以在内容层面做一些资本合作,这也可能是运营商未来转型、解决流量管理挑战、增量不增收等有效途径之一。
推荐阅读
文 / 德瑞咨询高级咨询顾问 戴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