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热点】跨界“哄抢”网络小贷牌照的背后,你们可想清楚了?

2017-11-02 薛洪言 互联网金融

近期,随着消费贷市场的火爆,具有全国范围内放贷资质的网络小贷牌照也跟着火了。据媒体统计,截止2017年9月末,全国范围内共有237张已获批网络小贷牌照以及22张尚在发起状态的网络小贷牌照。有媒体甚至形容道,互联网、游戏、影视、乳业、饲料公司等纷纷跨界“哄抢”网络小贷牌照。

众多机构对网络小贷牌照的青睐,不外乎三大原因,一是利益驱动,毕竟随着一众互金平台的上市,现金贷的高盈利能力让人艳羡不已,网络小贷牌照便是现金贷业务的一张入场券;二是转型驱动,网络小贷牌照既可以做个人贷款,也可以做对公授信,对于很多意欲向供应链金融业务转型的实业企业而言,几乎是性价比最高的一张牌照了;三是恐惧驱动,毕竟有第三方支付牌照前车之鉴,若不能提早布局,一旦监管关闭申请通道或实质性提高申请门槛,则后悔晚矣。于是乎,趁着现金贷的热潮,不管有没有业务,先把牌照办下来吧。 

问题是,这个逻辑真的对吗?就信贷业务而言,牌照等于船票吗? 

若监管收紧,网络小贷牌照的发放会不会重复第三方支付的路径? 

自监管机构于2016年明确表示暂停第三方支付牌照发放之后,第三方支付牌照的二手市场转让价格便走上水涨船高之路,一张缺乏实质业务支撑的互联网支付牌照估值可以轻松飙升至5亿以上,羡煞旁人。牌照持有方凭借前期的政策红利赚得盘满钵满,土豪们大手一挥用数亿资金弥补了前期没有申请牌照的遗憾,更多地机构则只有眼馋的份,买不起,也申请不到。 

也许是第三方支付牌照的飙升给某些市场机构带来了心理阴影,趁着一些牌照的申请窗口还在,能申请便申请吧。眼前,消费金融的风头正盛,网络小贷牌照也就成为了众相争抢的目标,有规划没规划,先把牌照揣入囊中吧,反正有赚无赔。 

如果消费金融的政策不收紧,那么便用申请来的牌照发展现金贷业务,赚取高额利润;如果消费金融的政策收紧,牌照停发,业务难做,转让牌照也能大赚一笔。

不过笔者要对这个两全其美的算盘泼点冷水。现金贷的政策收紧是大势所趋,不过停发互联网小贷牌照的概率并不大,原因如下:

一是网络小贷公司的退出渠道通畅,意味着准入渠道没必要关闭。监管机构之所以关闭支付牌照申请通道,理由是支付牌照数量已经比较多。问题是,这是个问题吗?若数量真的已经饱和,优胜劣汰好了,该破产的破产,数量自然就降下来了,后面的机构只要不怕经营不下去,尽管放进来好了。所以,真正的原因在于第三方支付机构涉及到公众资金,且支付是一种润滑实体经济运行的基础工具,支付机构的倒闭波及面有点广,退出成本太高,通过关闭准入渠道来推动牌照转让市场的发展,盘活僵化的持牌资源,便成为可行的策略。 

回到网络小贷牌照上来,一个小贷公司的退出有什么难度吗?其实没难度,小贷公司不能吸收公众资金,只要处理好存量的债权债务关系,关门就是了,没啥额外影响。从这个角度,存量牌照可以自由退出,那么准入渠道也就没必要关闭。

二是贷款业务不存在自然垄断属性,小贷牌照不存在数量饱和的问题。支付具有网络效应,用的人越多体验越好,便能吸引越多的人来用,加速成长;相反,用的人少用户体验便差,存量用户也会流失,加速衰退。而贷款业务只是简单的借贷关系,用户向一个坐拥数亿用户的巨头借款和向一个新成立的小贷公司借款,理论上是没有什么差异的,所以,后进入者不存在错失时机窗口的问题,行业内部也不容易出现数量饱和的问题。

三是推动普惠金融发展的需要。普惠群体融资难、融资贵是世界性难题,在可预计的未来,这一难题都不存在彻底解决的可能性。发放小贷牌照是政策层面推动普惠金融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停发的概率不大。

综上,基于行业特性来看,网络小贷牌照本身很难成为稀缺资源,要想后面卖个好价钱,夯实业务本身才是根本。 

信贷牌照=躺着赚钱吗?

接下来的问题便是,拿到了牌照,想轻轻松松赚钱,靠谱吗? 

2012年前后,银行业正处于此轮周期的顶峰期,盈利能力超强,赚钱赚的都不好意思公布。很多人对此印象深刻。没错,银行的赚钱能力,大部分都来自放贷能力。现在大家拿到了一张网络小贷牌照,具有了放贷资质,是不是也憧憬着赚钱赚到不好意思公布呢?

对不住,又要泼您冷水了。

不考虑不良和管理费用的情况下,放贷业务的盈利主要来源于两点,一是放贷规模,二是放贷利差。

银行依靠放贷业务动辄赚取几百亿上千亿的利润,便是抓住了第一点,即放贷规模够大,大行的贷款余额早已突破10万亿,中小型银行的贷款余额也纷纷突破了万亿大关,在这种情况下,哪怕只有2个点的净利差,大行的利润也能轻松超过2000亿,中小银行的利润也都在几百亿以上。

现金贷平台的高盈利能力则来源于第二点,即放贷利差够高,以资金成本10%,年化放贷利率50%计,净利差高达40%,既便只有数十亿规模,盈利能力也是不容小觑。

只是,随着监管的大概率降临,现行的赚钱逻辑怕是行不通了。

先看规模。当前的现金贷平台自有资金有限,多是以助贷的模式对接机构资金来获取放贷资金,做大规模。在笔者看来,监管对现金贷的监管,必然会从放贷资金来源着手,管住杠杆率。届时,现行主流的以助贷为名行放贷之实的模式恐怕行不通,要想做大规模,唯有先做大资本金一途。10亿资本金够高了吧,以3倍的杠杆率计算也只有30亿放贷规模,空间着实有限。

再看利差。从2017年4月份开始,监管便已经关注现金贷的“畸高利率”问题,未来的行业监管只会进一步强化和细化利率监管,届时,动辄50%左右的高利率恐怕行不通了。若放贷年化利率回归至30%以下,扣除10%的资金成本,净利差只有20%左右。再扣除不良成本、获客成本和运营成本等,业务模式已经不那么诱人了。

随着规模空间不断压降、利差空间不断收窄,放贷这个业务也越来越是一种重资本的技术活,没本钱不行,这样规模上不去;没技术也不行,这样不良下不来。哪里还能躺着赚钱呢?

未来的风口,现在尚未流行

所以,网络小贷牌照,于业务转型有用便申请,暂时没用,也不用急,更不用去哄抢。而那些想后期通过牌照交易赚钱的主,则不妨打消这份心思,没有金刚钻、莫揽瓷器活,小心把资本金搭进去。 

最后,无论是资本还是产业,追逐风口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不过,从当下最火热的领域去寻找,只是跟风罢了;未来的风口,现在尚未流行,需要深入行业内部去仔细观察。 



作者:薛洪言

来源:洪言微语







未央精选

行业时事

深圳、江苏金融办加挂“地方金融监管局”牌子

深圳将设立金融科技专项奖 蚂蚁金服推出全球可信身份平台ZOLOZ

传趣店拟于10月18日在美国上市 俄罗斯政府封杀比特币

比特币价格再次逼近3万元 万事达卡CEO称非政府发行的数字货币都是垃圾


案例分析

货币集市:将P2P模式引入外汇兑换流程

复盘「ICO泡沫」

人工智能在硅谷:技术如何重塑金融格局?

Olivia AI:基于人工智能的个人财务管理助手


监管动态

广州互金协会要求互联网金融企业设立首席风险官

北京市互联网金融协会:坚决打击“羊毛党”模式

央行特急文件对普惠金融实施定向降准到底是为了什么?

深圳出台全国首份网贷业务退出指引:退出期间高管不可失联


深度观察

法定数字货币“对私”与“对公”的场景问题

互金爆点锐减,说明了什么?

支付宝上线信用租房平台,对租房市场有何影响?

朱民:主导金融科技的是金融还是科技?


活动&荐书

《全球互联网金融商业模式:格局与发展》,你拿到手了吗?

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全阵容45位嘉宾观点集锦

未央海外游学计划启动!英国金融科技之旅等你报名

【GELP荐书】这是属于父辈的故事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互联网实验室成立于2012年4月,是中国第一家专注于互联网金融领域研究的科研机构。

专业研究 | 商业模式 • 政策研究 • 行业分析

内容平台 | 未央网 • "互联网金融"微信公众号iefinance

创业教育 | 清华大学中国创业者训练营 • 全球创业领袖项目(报名中!点击查看详情)


网站:未央网 http://www.weiyangx.com

免责声明:转载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您认为本公众号的内容对您的知识产权造成了侵权,请立即告知,我们将在第一时间核实并处理。

WeMedia(自媒体联盟)成员,其联盟关注人群超千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