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央视聚焦|这个成电人用28载坚守,让我国反隐身雷达领跑世界


近日,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首席科学家、中国反隐身雷达总师、电子科技大学安徽校友会会长吴剑旗做客央视二套《对话》——“我是总师”栏目,讲述了反隐身雷达研究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


小编说:视频有点长,但值得耐心一看哟↓↓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t0608nbv4o8&width=500&height=375&auto=0




他连续20多年从事反隐身先进米波雷达理论探索、预先研究和工程研制,曾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获授权国防发明专利10多项,出版专著多部。他是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获得首届“全国创新争先奖”。他就是反隐身雷达领域的领跑者——吴剑旗。


吴剑旗与电子科技大学有着不解之缘,现任安徽校友会会长。他1990年硕士毕业于学校电磁波与微波技术专业,2012年考入原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现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攻读博士学位,从事电子与信息领域的研究。




执着雷达梦 不走寻常路

雷达到底有多重要?


现代信息化战争,各国争夺的制高点是制信息权,而雷达是信息获取最重要的手段,可以说它是最高端的电子信息装备。


回顾雷达的发展历史,米波雷达曾在二战前后占主流地位。后来,微波雷达以其高精度、更好的抗干扰能力逐渐取代米波雷达,成为骨干雷达。




1991年海湾战争,隐身飞机首次大规模投入实战,它们可以在不被发现的情况下,纵深地深入对方,摧毁对方的防空网、通讯网,还有指挥体系的关键节点,从而使得这些体系瘫痪。“对于国家来说,如果我们不能及时发现隐身飞机,国家的基本安全就没有保障。”吴剑旗说。因此,研制可以反隐身的雷达势在必行。这时候,逐渐被淘汰的米波雷达重新进入雷达专家的视野:它具有能有效探测隐身飞机波段的天然优势。然而,当时的雷达研究界普遍认为:“虽然米波雷达具有探测隐身飞机的独特优势,但它的诸多劣势是难以克服的,米波雷达终究难以担当骨干雷达的重任。”


面对几乎一边倒的传统思维,吴剑旗以一位雷达人独特的敏锐“嗅觉”捕捉到米波雷达的巨大潜力。“照着国外的研究路线发展,风险肯定会小很多。但是如果我们的思路和国外一样,就没有机会赶在他们前面。要解决我国反隐身的问题,必须要创新,要有攻坚克难的勇气,这样我们才能实现超越。”吴剑旗下定决心攻克提升米波雷达性能的技术难题。为此他积极申报课题,1992年如愿以偿获得了重点预先研究课题计划的支持,成为了年轻的课题负责人。





二十年磨一剑 铸就国防利器

没有任何经验参考,吴剑旗团队的反隐身米波雷达技术研究,一切从零开始。从课题研究到理论建模,从设计方法到技术实现,需要一点一点地突破,吴剑旗带着他的团队一做就是二十年。


2000年,吴剑旗带领团队圆满完成了预研课题的全部任务,成功实现了一种2003年以后才被国际雷达界称为MIMO(多输入多输出)的雷达新体制。米波MIMO雷达目标实现后,吴剑旗并没有停下探索的脚步。为满足机动作战需求,他又探索出“分区地形匹配”克服米波多径干涉新理论和方法,并提出独特技术方案,成功研制出我国第一型机动式米波三坐标雷达,并成为世界上性能最好的米波三坐标雷达。这两个雷达,一“静”一“动”,构成了反隐身先进米波雷达的“骨干”力量。2016年珠海航展,反隐身先进米波雷达首次以实物形式参加,国际上最有权威的武器杂志,英国的《简式年鉴》报道说,中国已经成为反隐身雷达的全球引领者。



28年来,吴剑旗始终坚守使命、守望蓝天,他参与研制的DBF体制三坐标雷达,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标志着中国雷达首次赶上世界先进水平;主导研制的稀布阵综合脉冲孔径雷达试验系统、机动式米波三坐标雷达,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填补了我国反隐身雷达装备空白,主要指标世界领先。中国也成为了世界上唯一拥有反隐身先进米波雷达的国家。而正是在吴剑旗和他团队的努力下,我国的第四代防空雷达,已经成为了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雷达。“如果说有雷达的奥运会,我们有信心拿一块金牌,”吴剑旗说。




坚守使命   创新不止


从二十五六岁成为课题带头人开始,吴剑旗就习惯了“挑担子”。偏远地方的试验,他带头去,一去几个月不能回家;节假日加班,他第一个到,最后一个走;遇到危险的环节,他亲自上,确定安全了然后再让大家去做。吴剑旗身先士卒的精神感染了每个团队成员。在第三代防空雷达研制过程中正好遇到非典时期。当时需要参加外场试验,而地点就是在疫区。吴剑旗带领团队在疫区坚守了89天,直到检验数据任务完成。



在同事眼中,吴剑旗是一个处变不惊、有条不紊的人。吴剑旗团队成员、38所收发技术研究部高级工程师郑世连就深有体会。“有一次在雷达测高的过程中,连续6个月都测不准,很多同事都急躁了。吴首席带领我们做技术攻关,他心思缜密,做事不忙不乱,如成竹在胸。在他的带领下,大家稳扎稳打,一步步排除问题,很快就成功了。”在二十多年的科研工作中,他带领团队克服了数不清的困难和瓶颈。多少次试验失败,大家都灰心了,吴剑旗总能静下心来,让大家仔细分析各自的原因,然后从整体上把握全局,使问题最终得到解决。



“走别人走的路,永远无法看到最美丽的风景”。跟吴剑旗共事十几年,软件系统研究部的研究员张远最钦佩吴剑旗的创新精神,“他不盲从,坚定目标就会走到底,哪怕自己踏出一条新路。这种‘惟进步不止步’的创新精神和勇气,值得我们学习。”




动以争先,静以致远,守以尽责,乐以报国。


动,科技创新要动如脱兔,只争朝夕;

静,要静思冥想,看清道路和方向,这样我们才能致深致远;

守,要守之以恒,才能极尽天职;

乐,乐于奉献,报国为荣。


——吴剑旗总师对科研工作者的分享与共勉


图文来源: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三十八研究所

视频:中央电视台《对话》栏目

整理、编辑:微视野工作室  邓晓阳




推荐阅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