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重量级神秘宝藏出水|电子科大绘制“3D藏宝图”揭秘张献忠沉银古河道



还记得日前入选了2017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的四川彭山江口明末战场遗址吗?



4月20日,四川彭山江口明末战场遗址(江口沉银遗址)2017-2018年度水下考古成果新闻通报会在眉山举行,通报了二期水下考古取得的重大成果:

●年度总计出水文物12000余件。

●发现了一枚蜀王金宝,这是国内首次发现明代藩王金宝实物。

●多枚大西政权银锭出水,铭刻有双流县、灌县、温江县、德阳县等多个地名。

●发现了火器——三眼火铳,表明明代已在使用火器。

●大量船钉和船具的发现,为考古人员寻找沉船提供证据和线索。


△蜀王金宝


△三眼火铳


△铭刻有地名的银锭


△船钉


在本次发掘中,电子科技大学信息地学特色研究中心科研团队(以下简称“探测团队”)运用电子信息技术手段,为寻找沉银有利储集区做出了重要贡献。


更重要的是,本次考古探测从总体上基本摸清了江口沉银遗址分布范围,确定了古河道的准确位置并掌握了文物分布规律。这将为制定后续的发掘计划和划定整个文物保护区的范围进而加强文物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江口沉银”二期挖掘现场(红色部分为露出的河床基岩,其褶皱构造与探测团队做的“3D藏宝图”十分一致。)



“3D藏宝图”:

电子科大“黑科技”给江口做CT


为“江口沉银”水下考古提供科技支撑的探测团队,由电子科技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牵头,与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成都理工大学地球勘探与信息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四川省核工业地质局282地质队、重庆南江地质队、四川省冶金水文队、四川省地矿局106地质队、劳雷工业有限公司、四川省冶金605地质队、成都中海达卫星导航技术有限公司,共计10家地学领域的知名单位联合组队,形成了强大的科研力量。


△探测团队正在准备测线


尽管“江口沉银”已经尘封370多年,但该团队采用水上电阻率成像法、两栖地质雷达、高精度磁法、频率域电磁法等综合探测技术,对超过10万平方米的探测区域进行了扫描成像,确定了古河道的准确位置,并综合河床基岩起伏状况进行分析,为“沉银有利储集区”的划定提供了有力证据,从而使二期水下考古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探测团队在2017年“江口沉银”一期考古工作中就积极参与,充分发挥电子信息技术优势,在江口沉银遗址区成功地开展了“CT”扫描试验,制作出了第一版“3D藏宝图”。在本次二期考古中,探测团队进一步采用综合探测方案,避免了单一技术手段在信息层面缺乏印证的缺陷,进一步提高了“3D藏宝图”的精确度。团队还开展了多源数据的综合解译与建模工作,使探测成果的可靠性有了极大提升。





作用明显:

助力江口二期考古发掘事半功倍


兵马未动,探测先行。2017年12月6日,团队技术负责人周军博士就带领团队驻扎江口镇,展开大范围的探测工作。2017年12月26日,围堰施工正式启动。2018年1月24日,考古发掘正式开始。探测团队的“3D藏宝图”为回答“从哪儿挖?”提供了很好的参考答案。2018年4月20日,二期考古发掘正式结束,总体过程十分紧凑,但也十分顺利。


据了解,本次探测的面积是2017年初的一期考古探测试验面积的数十倍。


△探测团队正在开展水下探测


在汛期来临之前,团队在府南河口与岷江大桥下游的工作区块开展了大量试验工作,并对接实际发掘情况对基岩结构、电磁感应异常的地方进行验证。同时,在垂直河道的方向上设置若干条测线,以拓展“3D藏宝图”所容纳的区域范围,并且进一步为“河床基岩结构模型”提供更多的细节特征。


△河床基岩模型图


此次探测绘制的更大范围的“3D藏宝图”,帮助挖掘工作节省了宝贵的时间。在“3D地图”的帮助下,考古发掘工作有的放矢,在100天的时间里圆满完成发掘任务。




意义深远:

为水下考古提供了成功典范


目前,二期考古探测工作已经兵分两路,考古挖掘工作将抓紧时间处理收尾工作,而探测团队成员则返回各自的单位进行休整,并将抓紧时间处理此次探测采集到的大量数据。


“总体来说,探测任务还很艰巨,”周军表示,目前预估的江口沉银遗址范围大约为100万平方米,一期和二期发掘的面积只有数万平方米,仅仅是江口遗址的一小部分。而且,沉银遗址的保护任务十分紧迫,因此,探测团队将持续跟进江口考古项目,争取尽快为整个遗址区域测绘出高精度的“3D藏宝图”。


△探测团队技术负责人周军博士(左三)与团队成员在工作现场留影

△周军博士(左)与团队成员查看探测仪器


“这次探测工作的研究思路与技术创新在江口沉银考古探测中取得了较好的成效。本次工作中所采用的新思路和新技术对于江河、湖泊、浅海滩涂环境中的地下探测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与推广价值。”电子科技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院长胡光岷教授说。


胡光岷表示,团队将与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一起努力,把先进技术应用在水下考古工作中,并不断总结经验,开创“电子信息+考古”的新局面。在技术方面,要进一步开拓创新,提高地下探测的精度和效率,让“给大地做CT”变得更加简单高效。


文:校新闻中心 王晓刚

图:电子科大信息地学特色研究中心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推荐阅读

【暖心】为了父亲的睡眠 他用雷达技术设计了一款“神器”

估算森林“肺活量”,我电博士生发现了最优选择!

这个四月 在成电与书香一见钟情

两个班,6个女生,全都是高颜值学霸!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