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在光子传感领域发出“成电声音”



日前,由电子科技大学主办、与国际著名出版社——德国Springer联合出版的国际学术期刊《Photonic Sensors》(《光子传感器》)正式被SCI数据库收录,成为我校首个被SCI检索的学术期刊,标志着我校学术期刊办刊水平的极大提升。

作为国际上第一本光子传感领域的学术期刊,《Photonic Sensors》这一突破性成绩的取得,与创刊主编饶云江教授及其团队不忘初心,在追求一流道路上的敢为人先和长期奋斗密不可分。带着对《Photonic Sensors》期刊如何走上SCI之路的探究,我们采访了主编饶云江教授。



谋局:秉持追求一流的初心

谈起创办《Photonic Sensors》的初衷,还得从我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饶云江教授个人的初心说起。出身于军人家庭的饶云江,父母教育他从小就要存志气有骨气,虽然在英国工作生活了10年之久,但他内心从未想过要在英国待一辈子。1999年,37岁的饶云江毅然回国,受聘为首批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04年,饶云江加盟电子科技大学,担任原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院长。在学校的支持下,建立起光纤传感与器件团队,一批年轻教师陆续加盟,并蓬勃发展至今。



众所周知,传感器作为人类的触手,让人们得以感受和了解世界,而传感器的发展也为现代信息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在这一领域,光子传感器是最有前景的方向之一,近年来发展迅速,并因其独特的优势被广泛应用于能源、航天、环境、医学、军事等方面。2008年,饶云江发起并举办了第一届亚太光学传感国际会议(简称APOS,现已成为光学传感领域的三大国际会议之一)。


第一届亚太光学传感国际会议


就是在这次会议上,他敏锐地感到,一方面光纤传感这一领域正处于蓬勃发展阶段,学者们有对光子传感相关研究在发表论文和阅读文献上的现实需求;另一方面是《IEEE Sensors》等现有与传感领域相关的国际主流期刊主要聚焦于电类传感器,没有一本专门关注光子传感科学与技术的高水平期刊来及时报道学术上的研究进展和工程技术上取得的成就,不能满足光子传感科技快速发展的需要。


“光子传感越有发展前景,学术期刊就越有生命力。”对光子传感领域发展前景的预判,使饶云江坚定了办刊的念头。报效祖国的情怀和追求一流的干劲,使得他打定主意要做成一本一流的国际期刊,弥补这一空白,为中国人在国际传感领域学术期刊的舞台上发声。



破局:逢山开路遇水搭桥

然而,要在国际上创办一本期刊并不容易,特别要进入SCI,对资源匮乏、先天优势不足的中国团队来说,绝非易事。


创刊伊始,许多名家的文章对期刊“立”起来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饶云江在英国的博士后导师、前国际光学工程学会主席、著名光纤传感领域学者、英国斯特拉思克莱德大学Brian Culshaw教授为期刊写了推荐信。这位光纤传感领域的奠基人之一,在信中对《Photonic Sensors》期刊给予了高度评价,很好地诠释了其价值和意义,这一推荐非常给力。此外,饶云江的另一位导师、光纤传感领域的开创者之一、英国肯特大学David Jackson教授也对期刊的成功创办起到了重要作用。因此,饶云江认为,“名家的指导和帮助是期刊成功创办的基础”。


期刊的发展也经历了一个低谷,当时知名度不高,收到的投稿量减少,影响力不足。在最困难的时期,饶云江和团队老师及学报编辑部共同努力,分别邀请了多位知名专家作为客座副主编组织专题专辑,这些来自英国、澳大利亚、日本和国内的专家从最初的15位增加到了36位。期刊的稿件数量和质量均稳步回升,论文下载量不断提升,不久就突破了10万次,终于度过了最难熬的阶段,于2012年入选EI核心期刊数据库,2016年入选ESCI期刊数据库。


经历这个最困难的创业阶段后,饶云江团队开始有意识地在多种学术场合加强宣传,多方推荐,期刊的影响力不断提升。



成局:SCI期刊的成长攻略

《Photonic Sensors》为季刊,通过网络版和印刷版两种形式发行,目前已出版29期。期刊先后荣获四川省首届品牌期刊、四川省优秀科技期刊等称号,2016、2017年连续两年入选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2017底期刊被SCI数据库收录,被收录论文回溯到2015年第1期。这圆了饶云江团队在追求一流学术道路上的“国际SCI期刊梦”。


2017年11月,《Photonic Sensors》再次获“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


饶云江说,德国Springer出版社是世界公认的最好平台之一,学校在关键时刻出面与Springer出版社谈判,从学科建设经费中予以单独立项支持,解决了合作经费问题。“如今,德国Springer出版社已经收购了Nature集团,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出版社,也说明我们的眼光是准确的,选对了合作者。”


分享自己一路走来的创刊经验,饶云江认为除了得到如名师Brian Culshaw和David Jackson教授的指点和帮助,以及运用市场营销的理念去宣传外,期刊主编及团队的奉献精神和国际一流的编委会及出版平台也是重要方面。团队先后有龚元、张伟利、王子南三位年轻教授作为主编助理参与了期刊的日常运作,为期刊入选SCI做出了重要贡献。编委会一般由国际上知名学者组成,他们基于对主编的认可和对期刊的期望,为期刊邀请到他引次数高的高质量学术论文,特别是长篇综述论文发挥了重要作用。而如德国Springer出版社这样的平台,秉承了德国人严谨、起点高的传统,对期刊后续的发行出版以及正式进入SCI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展望未来,饶云江说,希望期刊能不断提高办刊质量,成为JCR的二区期刊,在国际上带来更大的影响,为推动光子传感领域的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格局:打造光子传感领域的国际学术高地

创办并将《Photonic Sensors》办成传感领域世界一流期刊,对志在追赶国际一流水平的饶云江团队而言,这只是制定的3个五年计划中的一件事。


“我们是工科团队,不仅要做一流的科研,还要对国家和社会有真正的贡献”。一直以来,饶云江用这一思想引领团队发展。在2006-2020年的3个五年计划中,团队提出了“立志高远、追求卓越、中西合璧、顶天立地”的发展思路,明确了初创期、发展期、腾飞期三个阶段的目标与任务,引领着“光纤传感与器件”这一与国计民生息息相关的研究方向的发展。


饶云江教授带领下的光纤传感与器件团队


经过10余年的砥砺奋进,除创办我校首本SCI期刊《Photonic Sensors》外,团队厚积薄发,奋力打造中国人自己的学术高地:团队先后牵头获得国家教学成果奖1项,省部级科技奖4项,领衔“光纤传感与通信”教育部创新团队和“111”学科创新引智基地,牵头我校首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仪器项目,发表我校首篇第一/通讯作者《Nature》正刊论文,首次促成我校与世界一流大学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建立光纤工程光学联合研究中心。此外,2017年饶云江和团队成员合著的专著《Fibre-Optic Fabry-Perot Sensors》作为光纤传感领域六本系列专著之一,由美国CRC出版社出版。之前他与我校名誉教授、英国皇家工程院Ken Grattan院士合作编写的《Optical Fiber Sensor Technology》已成为光纤传感领域的经典教材。2017年,饶云江当选IEEE Fellow,成为国际光纤传感领域首位当选国际三大学会IEEE/OSA/SPIE Fellow的科学家。饶云江指导的毕业生里,有全国优博、国家杰青、知名高校教授,有大科技公司的行业精英,也有国防和事业单位的技术骨干,可谓硕果累累,桃李天下。


“永攀高峰,永远在路上。前者是体现一种志向,后者是说做事的态度,永远脚踏实地,不能停止。不因一时取得的成绩就满足,就停歇。”饶云江说。正如“求实求真,大气大为”的成电精神,先进的理念,敢于挑战、敢为人先的信念,不是一句口号,而是掷地有声的行动。“在‘双一流’建设的征程上,我们坚信目标一定要高远,希望学校能有更多的SCI期刊出现,有更多对学校学科发展有支撑的科研团队出现,这样的成电,一定是‘双一流’的成电!”

文:校新闻中心  罗莎



推荐阅读

【一周活动看板】5月7-13日资讯集锦

在成电,用奋斗书写美丽青春

【骄傲】中国优秀青年的最高荣誉,四川2人入选,都是成电人!

高颜值学霸寝室又来了:专业前五,三个在她们宿舍!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