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中前进的德国科学
19世纪,威廉•冯•洪堡领导的大学改革,倡导大学的一个目标是推进创造性知识,研究应该是教师的必要活动。科学在大学中体制化,大学成为科学的家,研究成为大学教师的角色行为。英国思想史家约翰•梅尔茨在《19世纪欧洲思想史》中就赞叹:“(德国)大学系统,不仅教授知识,尤其重要的是,它教授研究。”科学在德国大学的生根和发展,直接促进了德国科学的繁荣,诞生了推动现代科学革命的一批璀璨的科学巨人:普朗克、爱因斯坦、薛定谔、海森堡……德国大学成为世界其他国家心目中的科学圣地。直到20世纪30年代早期希特勒掌权的时候,美国最聪明、最有抱负的年轻人都会远到德国,像海德堡、莱比锡和哥根廷这样城市中的大学去攻读博士学位。在德国大学的影响下,霍普金斯大学、芝加哥大学等一批新型研究型大学在美国建立,老牌大学如耶鲁、哈佛也开始学习德国大学的做法。德国还是世界上第一个在工业中建立科学研究实验室的国家。19世纪70年代,德国三家大化工公司BASF、Hochst和Bayer相继建立了自己的工业研究实验室,促进德国化学工业跃居世界首位。工业实验室这一制度创新也被美国等其他国家仿效。从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30年代初期,德国成为世界科学的中心,工业和经济发展居发达国家前列。但1933年希特勒掌权后,他实行法西斯独裁统治,推行种族主义,迫使爱因斯坦、伯恩、诺依曼等一大批科学家流亡海外,对德国科学造成了巨大而长久的伤害。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家被痛苦地分为两个德国。东部的民主德国引入苏联的计划经济,科学也引入了集中管理的模式。西部的联邦德国在马歇尔计划的援助下,国家经济、工业和科学技术得到恢复。战后5~6年,大学、技术学院、企业实验室和政府研究机构迅速重建,大多数重建力图与纳粹掌权之前的历史传统相衔接。1911年建立的凯泽•威廉学会于1948年更名为马普学会(马克斯•普朗克学会)。1949年建立的弗劳恩霍夫协会是一项制度创新,成为大学与产业之间的桥梁。联邦德国在战后的废墟中惊人地实现经济腾飞,科学技术也取得迅速发展。1990年两德统一后,国家的科学技术纳入统一轨道,稳步发展。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和世界各国科技竞争的增强,德国的科学技术也在稳中求变。2005年,默克尔成为德国第一任女总理,作为一名懂科学、支持科学的物理学家,她卓有成效地推动了德国科学事业的改革和发展。2005年,联邦政府推出了“卓越计划”,鼓励大学之间相互竞争,评选胜出的可获取联邦资金,以推动顶尖水平的研究,而之前德国所有大学在传统上被认为是具有同等地位,这一举措促进了德国大学科研水平的大幅提高,并吸引了一批高水平的外国科学家。2006年,联邦政府推出历史上第一个《德国高技术战略》,促进科学界和经济界的联合,取得了丰硕的效果。德国还采取一系列措施,改善科研环境,吸引国际人才。目前,德国科研水平高居世界前列,在德国作者发表的所有文章中,1/4的文章的引用率排名全世界前10%。老牌的科学强国同样在改革、在创新中前进!
推荐阅读
《世界科学》杂志是上海市科学学研究所主办的一份高级科普月刊,刊号CN31-1403/N。杂志自1978年诞生之日起,就很快成为广大科学爱好者和科技工作者喜爱的科学期刊。如今,《世界科学》还是上海市200多位两院院士、近2000名科技启明星和各类学科计划项目担纲者案头的读物。
亲爱的读者,订阅《世界科学》杂志(邮发代号:4-263 or 点击下图二维码全年优惠订阅),与科学家一起探秘未知,解读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