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今天,重磅揭晓!

天天财经独家,速关注

11月,债券市场表现强劲,国债收益率继续下行,信用债需求稳定。股市回稳,上证综合指数在3200—3400点震荡。银行理财产品表现如何?请看由中国证券报与深圳数据经济研究院共建的金牛资产管理研究中心制作的银行理财产品11月榜单。


银行理财产品11月榜单


【风险提示】

本榜单所有分析均基于公开信息,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若市场环境或政策因素发生变化,将可能导致产品表现不及预期。榜单可能存在样本不足以代表整体市场的情况。


一、定期开放6个月以内

“固收+”类产品榜单




上榜产品中7只产品风险等级为三级(中),8只产品风险等级为二级(中低)。上榜产品加权年化收益率、已实现波动率均值较上月有所增大,平均费率为0.43%,期末产品平均规模约6.3亿元。

三季报显示,上榜产品配置的资产种类较为多元。除了配置现金、银行存款以及债券,多只上榜产品还配置了拆放同业、买入返售金融资产、权益类资产和公募基金。其中,债券投资比例最高,且多为中期信用债(包括企业债、中期票据、私募债等)和利率债。持有基金类别多样,主要为债券型基金和指数型基金。

相比一、二季度的投资类别,上榜产品对股票和证券投资基金的比例增加。现金、低利率银行存款虽然保证了资产收益的稳定性,但由于收益率低,上榜产品投资于这两类资产的占比较低。



二、定期开放6个月及以上

“固收+”类产品榜单





上榜产品以二级(中低)风险为主,有12只产品风险等级为二级(中低),3只产品风险等级为三级(中)。上榜产品加权年化收益率均值较上月下降,平均已实现波动率环比上涨,平均最大回撤为-1.15%,平均费率为0.31%,期末产品平均规模约3亿元。

上榜产品三季报显示,超过10只产品投资于现金、银行存款,多只产品还投资于债券、权益类资产、拆放同业及买入返售、公募基金。相比一、二季度,上榜产品对股票和基金的投资比例增加。

上榜产品主要配置中期信用债(包括企业债、中期票据和私募债等)和利率债。现金、低利率银行存款虽然保证了资产收益的稳定性,但由于其收益率低,上榜产品对此类产品的配置比例较低。



三、定期开放6个月及以内

纯债固收类产品榜单





上榜产品中,超九成为二级(中低)风险,仅有汉口银行发行管理的九通理财月月盈系列2号理财产品风险等级为一级(低)。上榜产品加权年化收益率和已实现波动率较上月均增大,最大回撤主要集中于-0.40%至0之间,平均费率为0.22%,期末产品平均规模5.32亿元。

在持仓结构上,三季报显示,上榜产品主要持有现金、银行存款、债券等固定收益类资产,尤其是债券的持仓比例较高,对流动性的偏好较弱。其中,债券资产包括了中期票据、中短期企业债、二级资本债等。此外,多只上榜产品还持有同业存单、拆放同业及买入返售金融资产、债券型基金等。



四、定期开放6个月以上纯债固收类产品榜单





上榜产品的风险等级全部为二级(中低)。加权年化收益率及已实现波动率指标表现整体稳定,略有回落。平均最大回撤为-0.64%,平均费率约为0.22%,平均产品规模约为2.24亿元。上榜产品期限较长,业绩表现较为稳定,受短期股市、债市的波动影响较小。

根据三季报,排名靠前的产品穿透后资产配置显示,固定收益类资产种类多样。公募基金、同业存单、拆放同业及债券买入返售等也是重要的持仓标的。产品持有的债券以低风险高流动性的国债、政策性金融债、永续债等为主。



五、定期开放混合类产品榜单







六、最短持有期1个月及以内

“固收+”类产品榜单





上榜产品中,9只产品风险等级为二级(中低),1只产品风险等级为三级(中)。上榜产品加权年化收益率均值和平均已实现波动率均较上月增大,平均最大回撤为-0.41%,平均费率为0.20%,期末产品平均规模约105亿元。

三季报显示,上榜产品主要投资于现金、银行存款、债券、同业存单、拆放同业、买入返售金融资产和权益类资产。不少产品持有一定比例的基金,多为债券型基金。其中,上榜产品对现金及银行存款和债券的配置占比较高,债券多为永续债、公司债、资本补充债等。相比第一、二季度,上榜产品对股票和基金的投资比例增加,同时导致上榜产品平均收益率和波动率增加。作为榜单中唯一的三级(中)风险产品,交银理财稳享固收增强日开2号(30天持有期)理财产品在权益类资产的配置倾向上较为积极,除普通股、优先股、股票定向增发外,投资范围还包括期货、期权、远期、互换等较高风险的金融衍生工具。



七、最短持有期1个月以上

“固收+”类产品榜单





上榜产品中,风险等级为二级(中低)和风险等级为三级(中)的产品各有5只。上榜产品加权年化收益率均值和平均已实现波动率均较上月增大,平均最大回撤为-1.73%,平均费率为0.37%,期末产品平均规模约29亿元。

根据三季报,上榜产品多数投资于现金、银行存款、债券、同业存单、拆放同业、买入返售金融资产和权益类资产。较多产品持有一定比例的基金,主要为债券型基金。上榜产品对现金及银行存款的投资比例较低,更多持有利率债、企业债券和中期票据等。此外,相较第一、二季度,上榜产品对股票和基金的投资比例增加。



八、最短持有1个月及以内

纯债固收类产品榜单





上榜产品的加权年化收益率均值和平均已实现波动率均较上月增加,平均最大回撤为-0.08%,平均费率为0.27%,期末产品平均规模约69亿元。由于本榜单的产品最短持有期限较短,流动性较好,整体产品风险等级较低。

三季报显示,上榜产品提高了现金及银行存款、同业存单、买入返售金融资产等高流动性资产的配置比例。其中,对于现金及银行存款的平均持仓比例超过40%。



九、最短持有期1个月以上

纯债固收类产品榜单





10只产品风险等级全部为二级(中低),加权年化收益率均值和平均已实现波动率均较上月增加,平均最大回撤为-0.29%,平均费率为0.26%,期末产品平均规模约128亿元。环比上月,上榜产品的单位净值加速增长,同时回撤有所加剧。



十、最短持有期混合类产品榜单







十一、日开“固收+”类产品榜单







十二、日开纯债固收类产品榜单







十三、现金管理类产品榜单





十三个榜单全部160只上榜产品的发行机构仍以大型国有银行的理财子公司、股份制银行的理财子公司为主,兼有部分城商行、农商行以及城农商行理财子公司。上榜产品数量超过10只的机构包括工银理财、信银理财、农银理财和兴银理财,其中工银理财上榜的产品数量最多,达19只。

11月评价中新增了产品风险等级数据。2018年印发的《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第六条和第十六条显示:金融机构发行和销售资产管理产品,应当坚持“了解产品”和“了解客户”的经营理念,加强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向投资者销售与其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承担能力相适应的资产管理产品。金融机构应当做到每只资产管理产品所投资资产的风险等级与投资者的风险承担能力相匹配,做到每只产品所投资资产构成清晰,风险可识别。

产品风险等级是落实资管新规、实现“买者自负、卖者有责”的重要基础。从上榜产品构成来看,三级(中风险)及以下风险等级产品达98.75%,其中二级(中低风险)产品占比高达60%;四级(中高风险)产品仅有2只,而五级(高风险)产品无一上榜。


当前,银行理财产品仍主要局限于中低风险。面对资管新规引领的大资管时代,银行理财的高质量发展仍然任重道远。

本榜采用2023年5月1日至2024年11月30日总计19个月的银行理财市场公开数据,对公开募集、开放式净值型、币种为人民币、发行对象包含自然人可购买的银行理财产品,按照投资类型、运行模式和期限等进行产品分类计算。通过年化加权收益率、收益波动、最大回撤、购买成本等多个维度进行了月度综合分析(定量+定性),并借助Z-Score模型进行指标综合评价。每个榜单包含10-20个产品。部分产品在榜单发布后可能已终止(计算时仍在存续期),但可参考同系列。

榜单使用的数据覆盖了市场上绝大部分银行理财产品,数据库包含的银行理财产品总规模超过26.80万亿元。原则上入围榜单的理财产品规模需达到8000万元及以上。考虑到混合类理财产品规模整体较小,且极个别理财产品表现突出,该条件可酌情放宽。同一机构如果有多个产品入围榜单,仅选取同系列中排名最高的产品,且入围产品总数原则上不超过2个。

由于部分理财产品未完整披露到期报告或净值数据,榜单统计数据可能有疏漏之处。如果认为数据有偏差,请和中国证券报与深圳数据经济研究院共建的金牛资产管理研究中心联系,邮箱:goldenbull@cuhk.edu.cn

【附一】

开放式银行理财产品分类

根据银行理财产品的运作类型以及产品的投资性质进行类别设置。银行理财产品的运作类型为开放式,包括每日开放、定期开放和最短持有期;投资性质包括现金管理类、纯债固定收益类、固收+类(固收增强)和混合类分类,具体如下:


【附二】

主要计算指标说明

自公布日之前的一年产品单位净值或万份收益均纳入排名指标计算范围。主要指标如下表所示:


其中,在年化加权收益的计算中,首先以每周交易日最后一天(周五)净值为基准计算周度收益率。然后,结合当期的周度收益率,使用Exponential权重(当期收益率数据权重为0.2,上一期周度加权收益率权重为0.8),递推计算出周度加权收益率指数EWMA。最后,可计算得年化加权收益率= EWMA*52。

【附三】

各指标计算权重及排名体系


【免责说明】

本报告原始数据来源于市场公开信息,此报告仅做数据统计,不做投资参考之用,本公司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及完整性不做任何保证。在任何情况下,本报告所载的信息或做出的任何建议、意见及推测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也不构成对所述金融产品、产品发行或管理人做出任何形式的保证。过往业绩不代表未来表现,投资者应自行决策,自担投资风险。

(本报记者 李静)




推荐阅读



降息,冲击波!
大幅降价!
今晚,沪深交易所宣布!
首发经济,最新消息!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中国证券报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