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梦想的重量

 



蓝天白云,青山星空

凉爽的空气,淳朴的民风


这是大连理工大学盘锦校区“梦起云滇”公益团队的队员们对云南昭通的第一印象。

作为一支集“支教、扶贫、调研”为一体的“三下乡”实践团队,该团队已经连续九年在云南开展暑期支教与乡村调研活动,并在今年第六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中荣获银奖。



让“梦起”点亮梦想的种子


团队组建于2014年6月,“梦起云滇”意为“圆更多云南偏远山区孩子的知识梦”。成为当地孩子们的“筑梦人”,是每一届团队成员沉甸甸的梦想;把公益精神传递给身边更多的青年,是每一名队员的初心与愿望。

“当年,一群青年满怀赤子之心向我们走来,在我的心里埋下了希望与奋斗的种子,让我立志成为像他们一样有担当、有爱心的青年。”杨明睿是2014年该团队首期支教时教过的云南孩子,如今的他已经通过努力考入大连理工大学盘锦校区2021级环境生态工程专业,并且通过面试成为了第九届“梦起云滇”的队员。每每谈到自己的经历,他都会动情地说“如今,我接过希望的接力棒,回到梦开始的地方,从被帮助变为帮助他人,继续把梦想的种子播种给我家乡的孩子们。


科学支教的乡村夏令营


“只有真正将素质教育落到实处,真正看到每一个孩子的长处与闪光点,他们的未来才会更加长远。”这是“梦起”第二、三期队长2013级本科生白一帆谈到大学生短期支教的出发点。

自成立以来,团队始终坚持以科学支教为核心,针对当地留守儿童较多、孩子年龄差距较大等问题,将传统师生关系转变为成长导师制,通过开设自我认知、情绪管理等22门素质课程,创立1至3年级小班主题日课程模式,制定个人任务书、成长档案、班主任手册等方式,多维度构建团队特色的课程培训与教学质量监督体系。

经过多年的积淀发展,团队现已扎根云南,将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火德红镇南筐小学发展为团队长期的夏令营地点。共有213名大学生担任过夏令营的支教队员,讲授特色体系课程达3200余课时,实现了从短期支教到乡村夏令营的完全过渡。


深学细研合作交流


“没有理论的实践是站不住脚的,我们一直在实践中寻找理论,也在理论的推动下不断实践。”为了提升短期支教的品质,第四期队长2014级本科生李含笑代表团队前往上海实地学习,第五期队长2015级本科生王钊参加公益基金会分享活动,第六期队长2016级本科生张增其参与公益微论坛……

九年来,团队始终保持与夏令营教育专家和来自全国各地优秀志愿者的深度交流,与日慈公益基金会、西安蚂蚁公益基金会、益微青年公益发展中心等众多社会公益组织达成合作关系,同时入选中华儿慈会“童愿计划”“一公斤盒子”等项目,获得盘锦、营口地区以及全国性公益组织的物资与资金支持。累计发放奖学金3万余元,捐助包括校园医务室、温暖水杯、体育用品、文具、图书等公益物资,实现班班均有图书角,累计惠及少年儿童超1400人次。


十年深耕调研计划


“真正了解孩子们成长的困境,在他们的‘拔节孕穗期’,引导向阳向上的人生态度和传递知识一样重要。”

现任“梦起”第九期队长2020级本科生周子朋谈到了团队的“十年调研深耕”计划:自2014年团队成立以来,一届又一届“梦起”的队员们对当地农村留守儿童进行长期追踪,接力守护孩子成长。他们与孩子们、家长、学校建立长期联系,通过实地家访、与学生谈心、向当地校长老师学习请教,深入了解不同类型孩子的特点及其背后的形成原因。


九年的公益支教路,九届队员的经验积累与爱心传递,他们跨越山河,脚踩泥土,扎根大地,以实际行动诠释“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为实现美丽乡村贡献青春力量。

这九年来,团队成员与孩子紧密相连,种下的种子也成为参天大树——团队首期项目的学生参加高考,有4人考入大学,继续实现自己的梦想;团队的历届队员也有许多保送至清华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天津大学等高校深造,继续追逐自己的梦想。

相信在队员们的传承接力中,当地孩子们的梦想终将成真;相信在新时代青年的共同努力下,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梦也终将成真!



来源 | 校区团工委

文字 | “梦起云滇”公益团队

图片 | “梦起云滇”公益团队

排版 | 崔静萱 沈继龙 卢    轩

审核 | 张雯琪 石    宁 杨    娅

责编 | 冉    冶


近期精彩内容:

宜以社团青春色,来绘校园冬日暖

@校区青年 戴好口罩,坚持防疫不松懈!

礼赞新时代 校区学子们可太“绘”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