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荐书 | 构图决定一切(实战版)

《  构图决定一切(实战版)》


内容提要

本书是摄影家史林平根据摄影初学者的学习需要,结合自己十余年的拍摄经验进行创作的摄影构图教程。本书前7章从摄影美学的基础出发,由浅入深地介绍了摄影构图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详细讲述了点、线、面、形状、图案、色彩、影调和节奏等12大构图元素的巧妙应用,介绍了16种常规构图形式以及22种经营画面的核心法则,讲授了提高构图能力的4大方法。第8章则主要介绍了15个类型的拍摄题材,130余个专题摄影构图实战案例,例如风景摄影、纪实摄影、儿童摄影、人物摄影、动物摄影和星空摄影等;其中,每一个专题都配有摄影创意、构图解析、图片和拍摄参数。 


作者简介


史林平


自由摄影师 
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 
中国摄影家协会图片产业委员会委员 
2001~2007年曾任《中国摄影家》杂志编辑 
北京中艺影像、中艺环球等多家摄影旅行机构客座教授、游学导师 


内容试读


6个对比构图技巧


对比是非常有效的构图手法,通过景物之间的大小、明暗、虚实、动静及疏密等各种对比,可以强调景别之间的差异,增强照片画面的视觉冲击力和艺术感染力,让观者一眼就能爱上你的摄影作品。 


对比构图的重点在于观察,摄影师要善于发现景别之间的差异,并在构图时表现出来。下面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最为经典和常见的六种对比构图的技巧。


大小对比 



万物在阳光的映照下,都彰显出独特的气质。画面构图简洁,色调对比强烈,细节质感的表现较为细腻。 


一些简单的拍摄对象,如果没有特别出彩的造型,直接拍摄是很难出彩的,这时就可以通过调整取景角度,或是调节镜头焦距,让拍摄对象表现出一些大小的差异,那画面就会更有吸引力,也就是说,面对同样的对象,我们通过大小对比来强化画面的形式感,使画面变得更有意思,这就是大小对比构图。需要注意的是,大小对比的景物最好是同一种。当然,这也并不是绝对的,有时我们也会用一些高大的山体、建筑物等来与人物进行大小的对比,但这些拍摄对象最好是在同一个平面上的。 


虚实对比 



大光圈虚化背景,使前景中的物体质感和细节都得以很好的表现,营造出一种藕断丝连的画面效果。 


虚实对比是一种非常常见的对比构图形式,它是以虚衬托清晰(实),从而突出主体,强化画面的主题。需要注意的是,这种虚实对比一定要确保主体部分是清晰的。另外,也不能让虚化的区域过度虚化,不保留一点轮廓,否则就起不到虚实对比的作用了。 


动静对比



静置的佛像和雨中行走的行人,一动一静的画面氛围,颇有韵味。 


动静对比构图,是利用了速度差来营造出的效果。我们以相对较慢的快门速度拍摄,那么较快的运动对象相对于快门速度来说就太快了,以至于相机无法捕捉它瞬间清晰的画面,产生了运动模糊,而运动速度较慢或静止的对象,就被清晰记录下来,这样,画面中就同时记录下不同景别拍摄对象动静不同的状态。

当然,在场景中一些静态的雕塑、人物,与行走中的人物也会形成动静的对比,这在拍摄一些简单、干净的场景时比较有效。如果场景杂乱,那就很难让人注意到这种对比了。 


疏密对比 



看似普通的一个场景,却暗含着许多构图元素。前景大面积堆积的大蒜,巧妙地形成了三角形的构图,画面疏密有致,稳定有序,同时,大面积白色的大蒜与背景形成了明显的色彩明暗对比,使画面主体更加突出。 


摄影不是平面设计,我们面对的真实场景是有疏有密、富有变化的,而只有表现出这种疏密分布自然又有对比的照片画面,才会让观者感到真实、感到松弛有度、感到舒适。 


形状对比 



建筑中彩色的贴纸在阳光的映衬下形成了丰富的色块。广角镜头的使用,使建筑物显得宽广、有序,让观者不得不感叹摄影师的锐利眼光。 


当在画面当中图案和形状比较丰富时,我们关注的焦点可能就在于形状与形状之间的对比和区别了。我们很想看清不同形状之间的差别是什么,分别代表什么意义。这种形状的对比,只要引起了观者的好奇心,那就成功了。 


明暗对比 



运用光线的明暗对比关系,弱化了前景中的人群,突出了主体,同时前景的人物形态与建筑物的形体呼应,画面简洁,有气势。 


在一般情况下,明暗对比构图强调的是受光处的对象。这种构图形式有两个好处,其中最大的优势是能够增强画面的视觉冲击力,使亮处的重点景物显得非常醒目和直观。另外,借助阴影的力量,还可以隐藏一些杂乱的干扰元素。 


灵活运用参照物 



画面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广角镜头配以近大远小的效果,使右边的号角被夸大表现,增强了画面的空间感和立体感。 


很多实际物体的模型拍摄出来后,能达到以假乱真的效果,比如说我们靠近一些玩具汽车拍摄,可能会将其拍得很大。如果没有其他参照物与其对比,那我们无法知道这种拍摄对象到底是真实物体还是玩具,也就是说,没有参照物,观者可能就没有办法判断拍摄对象的大小。


在实际应用当中,我们既可以利用参照物让观者知道拍摄对象的实际大小,也可以灵活变换取景角度,反其道而行,借助于一些参照物来衬托拍摄对象高大或是渺小的程度。例如,当需要夸大某个拍摄对象的形体时,可以使用超广角镜头,靠近这个对象。此时,那远处的参照物就会显得很小,反而将镜头前的对象衬托得很大,这也是大小对比的一种。 


如何在拍摄中获得理想的色调?


色彩与色调,可能会让人感觉困惑。从具体的含义上来看,色调是指照片画面的色彩基调,它是色彩明度、纯度等的总称。一张照片中,在总的面积或视觉比例上,占据较大部分的色彩就是照片的主色调。 



色调 


在照片当中色彩的饱和度不同,即色彩中加入了不同数量的灰色,因此即便是照片单一的主色调,按色彩给人的感觉来说也会是深浅不一,即给人的视觉感受也总是千变万化的。


不过从整体来看,我们可以根据色相的不同,将照片分为不同的色调,如红色调、蓝色调等。在实际拍摄当中,红色、黄色、橙色等色调的照片,给人的感觉是比较温暖的,所以更多时候我们用暖色调来进行描述。这类照片还可以传达出欢快、热烈或是活泼的情感;而若要表达忧郁、伤感、压抑等情绪时一般会选择蓝色、绿色等冷色调。 



颇具活力的生态画面,通过二次曝光,借助背景色调衬托主体。背景中隐隐约约透出另外一只鹿的身影,它或许正是树下等待的雄鹿所寻找的另一半。 


色调的控制,与摄影作品主题的表达息息相关。符合某种情绪、意境和环境气氛的色调自然能带给观者在视觉上美的享受或独特的感受,作品的感染力会随之增加。对于色调的控制,除拍摄时摄影师有意地选择和筛选之外,还可以通过后期软件进行调整和控制。

色调除冷和暖两个大系列之外,再分仔细些,还有对比、浓彩、淡彩、亮彩等。 


暖色调 


红色、橙色、黄色等色彩为暖色调。暖色调的照片容易表现出浓郁、热烈、饱满的情感,还可以表现出幸福、丰收等感觉。 



秋日,小树在太阳的照耀下呈现金黄色,使画面营造出一种温暖、充满活力的氛围。 


早、晚两个时间段的景物在太阳光线下,很容易令人感受到暖色调的效果,但在实际的摄影创作当中,拍摄的照片色彩往往却并不那么浓郁,即不够暖。这时,很多摄影师都习惯在拍摄时提高色温,或是在后期软件中通过白平衡调整来让照片变暖,变得比实际场景更加夸张。在一般情况下,这种处理会让照片更具感染力,但也应该注意,如果照片色彩控制不好,则给人不够真实、自然的感觉。 



纯净的蓝色更加凸显画面静谧、寒冷的感觉。故宫角楼在冷色调的烘托下越发冷峻、威严。二次曝光将故宫角楼对面马路上的场景,与角楼同时出现在一个画面里,慢门的拍摄将红色的车灯形成一条轨迹,与整体的蓝色调形成很好的对比,避免了画面色调的单一。 


冷色调 


常见的色彩中,绿色、青色、蓝色等为冷色调。冷色调的照片有时会让人感觉到理智、平静,最典型的如蓝色系照片,但在摄影时如果运用不合理,就会让人产生压抑、沉闷的感觉。 



橙色与蓝色的对比,使画面突出、夺目,且橙色面积在画面中呈三角形出现,更有稳定画面之感。画面安排上有轻有重,艳丽而不俗气。纳米比亚红沙漠中的树作为前景,利用近大远小的透视关系,夸大了树的比例,形成了很好的反差,从而制造了画面的视觉冲击力。 


对比色调 


色彩的对比,可以让照片焕发出与众不同的魅力。具体来说,色彩的对比有两种用法:一种是利用冷暖对比来营造画面。冷暖对比颜色的色相差别较大,视觉冲击力较强;另外一种在本质上也是冷暖对比,但更具体一些。色相环上的互补配色,就是明显的对比,如红色与绿色、黄色与紫色、橙色与蓝色的对比。对比色调给人的视觉感受带有强烈的冲击力与刺激性,只要搭配得当就会给人艳而不俗的感觉。


要注意的是,对比的主要两种色彩在画面中所占的面积一般要有所差别,如大面积的冷色调蓝色,中间有很小区域的暖色调红色,这种冷暖对比看似不对称,但效果却很好。 


和谐色调 



在摄影构图中,以少胜多是有效方法之一。摄影师巧妙取景,将一棵大树安排在沙漠中,色彩运用得当,构图简洁而富于意境。化繁为简,少就是多。 


我们也可以认为和谐色调就是相邻配色。一般是由色相环上相邻的两种色彩,或是色相环上相距 90°以内的色彩构成,如红色与黄色、黄色与绿色、绿色与蓝色等。相邻配色的特点是颜色相差不大,区分不明显。摄影时取相邻配色搭配,会给观者以和谐、平稳的感觉。 



大地、树、行走或奔跑的人们,在逆光的作用下,都已成为黑色的剪影,这与天空淡淡的色彩形成了和谐而丰富的画面。热烈、怒放的感觉让人不由得多看几眼。 


黑色、灰色、白色等消色的恰当运用也能获得相邻配色的感觉,同时还能提高画面的表现力,使画面色彩朴素、典雅,既温和又具有丰富的层次,从而使画面利落、有力。 


浓彩色调 



荒漠里废弃的甲壳虫,在浓烈色彩的对比之下,颇具艺术气息。低调度的取景,增强了画面的趣味性。整个画面因减少曝光而变得浓郁、深邃,让人沉醉。大面积的红色车体和深蓝色的天空以及暖色调的太阳光线,无不显露出浓彩色调特有的神秘味道。 


在一般情况下,色彩明度的变化是通过色彩加黑或加白来实现的。比如说,红色中加入白色,那么此时的红色会变浅,亮度变高,与此同时红色的饱和度也就会下降;反之则饱和度就会提高。


高饱和度、低明度的色彩给人的感觉是很纯粹的,能够给人浓郁、强烈的视觉感受,适合表现光比强烈的自然景观。实际上,所谓的照片加黑或加白,主要是通过曝光值来实现的:低曝光值相当于色彩加黑;高曝光值相当于色彩加白。很简单,浓彩色调便是指通过采取减少曝光(使胶片略感光不足)或加偏振镜等办法来强化色彩感。 


淡彩色调 



摩洛哥蓝白小镇的涂鸦墙面与大西洋和蓝色天空形成和谐、统一的色调,浅淡的蓝绿色构成了主色调,整个画面显得清亮、淡雅。随意依靠在墙面的男子沐浴在阳光之下,给画面增添了轻松、愉悦之感。 


之前我们已经介绍过,色彩加白会让饱和度变低,亮度变高。这样最终照片的色彩会比较浅淡,这种配色的画面可以传达出淡雅、恬静的气氛。在实拍当中,我们可以通过增加曝光量来实现这种效果。 


色调与情感 


对于色彩与照片情感的关系,最终我们可以归结到色调与情感上。相比简单的色彩属性,色调在对情感的酝酿方面更加擅长,因为它包含了色彩属性、饱和度及纯度等多方面的元素。例如,当清晨的太阳升起,整个天地间都铺满了红色、橙色和黄色等不同的色彩,而这些色彩自身又存在明暗的过渡和变化,整个暖色的基调会让人感到愉悦和快乐的情感。此时对整个场景色调的控制,就无比重要了。这种色调与情感的联系是人类通过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感受、联想积累起来的,有着不容忽视的认识价值。 



朝阳初升,万物浸染,画面生动、饱满。印度蓝城的建筑色彩书写了画面的气质,而二次曝光将太阳融入城市建筑中,富有戏剧性的光线营造了一份空灵和神秘感。简约的构图和冷暖色调的颜色搭配,形成了迥然不同的视觉冲击力。 


本文转自ptpress摄影客



  图书  


荐书 | 《肌理之下》大陆第一部从摄影评论新世代出发台湾摄影访谈录

荐书 | 10个代表性个案,探索中国摄影100 多年来的多重历史

荐书 | 我们爱摄影,仅仅是因为我们爱生活

新书 | 李泛三年六次深入孟加拉,记录这个正在变革的国度

新书 |《我们的爱情生活》:荒木经惟夫妇的真实故事


编辑:蒋得好

长按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