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唯有精神上站得住、站得稳,一个民族才能在历史洪流中屹立不倒、挺立潮头。我们党之所以历经百年而风华正茂、饱经磨难而生生不息,就是凭着那么一股革命加拼命的强大精神。同困难作斗争,是物质的角力,也是精神的对垒。
新中国成立以来,各行各业涌现出一大批敢于牺牲奉献、勇于拼搏的时代楷模。临海林场的职工就是这其中一个奋斗群体。从白水洋镇的大雷山起,沿着山脉蜿蜒向前,直到涌泉镇的九支山终止。这里,就是临海市林场的5.7万亩“责任田”。放眼望去,人工森林郁郁葱葱,延绵不绝,可在64年前,这里却是岩石裸露,是无人问津的成片荒山。从荒山到走向国家级森林公园,临海林场陆续获得“全国十佳林场”“浙江省现代国有林场”等荣誉,更重要的是林场人创造了“艰苦奋斗绿荒山、忠诚敬业守青山、改革创新拓金山”的临海林杨精神。
三代人铸就林场精神
艰苦奋斗绿荒山
伟大事业孕育伟大精神。1956年3月,毛主席发出“绿化祖国”的号召后,全国掀起植树造林的热潮。1957年临海林场应时成立,从1958年的春天开始,40多名党员职工以林为业,带头冲在一线,在土壤贫瘠的山顶开荒育林。来自杭州、宁波的一批又一批有志青年,放弃城市生活,走出家门,来到临海林场,投身浩浩荡荡的“绿色大潮”之中。
1963那年,为响应党的号召,为荒山绿化出一份力,年仅18岁来自杭州的知青倪里奋和7名同学一起坐上了去往临海的客车,在9个小时的颠簸中,他们终于到达了位于涌泉镇内的临海林场九支山分场,住进了简易的茅草房。这些茅草房,冬天漏风飘雪,大家就穿着衣服睡觉,在厚厚的被子上再压上一大摞书,以防止温度流失;没米没菜时,他们就用酱油烧汤也算是一餐。吃穿用度都要自己挑上山,而上下山来回要爬五六个小时山路。但他们有个信念:植树造林,是国家交给我们的任务,再难再苦都要克服。
“先治坡,后治窝;先生产,后生活。”这是林场里一直流传着一句话,这是先公后私的真实写照。1970年,又有76名临海籍知青先后背着行囊,爬坡过坎,支援荒山绿化。随后,一批批年轻人如春水般涌入,这里成为了开垦“绿色梦”的热土。林场干部职工紧密团结,在实践中选种适宜的树种,大家依靠着“死一棵、补一棵”的土办法,日复一日地为荒山增绿。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历了25个年头,林场扩建造林终于结束,昔日的荒山披上了绿装。老林场人用青春绘就生态蓝图,用汗水浇灌发展根基。绿色,为临海可持续发展打下了不可或缺的坚实底色。
忠诚敬业守青山
建场容易守场难。林场职工身在大山深处,不仅要防范山中毒蛇野兽的侵害,同时要防止有人偷盗树木的行为。在物资匮乏的年代,一棵山树抵得上一家人一个月的伙食。因而,护林员们白天在山上开荒造林,晚上还得在山腰的卡点上值班防守,保证国家林木不受损失。在防盗的同时还有防火、防治森林病虫害,做好林地管理和基础设施建设等工作,责任重大,使命光荣。
三代林场人用青春和生命守护青山。知青下乡结束时,倪里奋等知青选择了继续留守,直到职业生涯的终结,将自己的一生献给了大山。在大山长大的蔡慧红等知青后代们接过父母手中开荒的锄头,沿着前人踩下的脚印,以林为家,再一次书写创业守业的新篇。在林场中,有许多干部和职工,他们以林场为家,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林场成了他们世世代代的家,这是一场忠诚奉献的接力。
“林场就是我的家,守住林场就是守住家。”这是“林二代”“林三代”们的心声。林场困难时,很多人宁可少要工资,甚至不要工资,也要守护住父辈们创造的这片森林。修兰辽公路时,资金缺口达300余万元。在党员带头下,全场职工主动降低30%的工资,凡自己能干的活,都自己动手,节约成本。
现在林场生活条件虽然改善了,但有的守林点至今还没通电,寂寞仍是常态,整天生活在大山深处,以日月为伴、以鸟兽为伍、以山林为侣,但林场职工以苦为乐,忍受常人难以忍受的寂寞,一心一意守护好林场。
改革创新拓金山
2000年至2013年,是临海市林场发展最艰难的时期。当时很多国有林场都遇到类似困境,不少人选择离开。但以屈卫明为代表的第二代林场人没走。他放弃提拔到其他岗位的机会,于2003年临危受命主持林场工作,2004年任总场场长。屈卫明着手实施了多项改革举措:分流富余人员,提高林区职工待遇,稳住骨干力量;减少木材砍伐量,提高林副产品收入;更新采伐迹地,迅速提升森林蓄积量……
2014年,临海市林场以“零负债”的业绩完成国有林场改革,变为公益二类事业单位,并增挂了生态公益林保护站的牌子,林场的生态公益属性更加明晰。茶叶是林场的传统副业,通过改革,沉寂已久的兰峰茶厂重新响起炒茶声,近年来,林场改造300余亩高山茶园,建设面积400平方米的现代厂房,购置了一批自动化设备,去年,高山茶销售收入70余万元,连采茶时节来帮工的村民口袋都鼓了。“十四五”期间,林场的高山茶有望实现年产值500万元。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十三五”期间,通过珍贵树种培育和储备林建设,天然林生态修复和公益林生态质量进一步得到提升。2017年7月,位于临海的浙江括苍山森林公园经原国家林业局批准设立为国家级森林公园。2020年4月,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批复同意公园总体规划。目前,公园内有兽类16科40种,其中国家Ⅰ级保护动物有黑麂1种,国家Ⅱ级保护动物6种,省级重点保护动物9种,省级一般保护动物9种。鸟类共35科160种,其中国家Ⅱ级保护16种,省级重点保护19种,省级一般保护125种。两栖类共5科13种。爬行类共8科28种。生物多样性在这里得到充分体现,新的生命正在这片绿海中不断孕育。
长江后浪推前浪,世上新人赶旧人。当下,第三代新林场人自觉继承老一辈干一行、爱一行的奉献精神,不仅传承爱岗敬业的情操,而且有敢于开拓创新的勇气和能力。他们受过的学历教育普遍比前二代林场人要高,有的还接受过高等学历教育。潘学飚就是北京林业大学的硕士生,毕业后在杭州一家研究所工作了近5年,2015年放弃城市优越的生活条件,考到兰辽分场。潘学飚等“林三代”善于将所学的知识用于生产实践,利用GPS导航仪测量,用无人机巡查防火线,搭建起智能化森林消防网络,还利用新技术来提高茶的质量,用互联网来推销林场产品。
60多年来,临海林场人始终坚守“绿化祖国”这一初心,始终牢记着“植树造林是国家交给我们的任务”这个光荣使命,埋头苦干,无怨无悔,挥舞着手中的锄头和镰刀,用脚步丈量山林,以勤劳创造绿色。正是三代人坚守初心、“绿色”接力,让荒山变成青山,又使青山变成金山银山。这是一场与时俱进的接力赛,更是一场精神的接力,传承着“艰苦奋斗、忠诚敬业、改革创新”的品格,从而形成了“艰苦奋斗绿荒山、忠诚敬业守青山、改革创新拓金山”的临海林杨精神。如果说“绿荒山、守青山、拓金山”是临海林场精神的外延,那么“艰苦奋斗、忠诚敬业、改革创新”则是林场精神的内涵。“理想、情怀、奉献、奋斗、创新”是构成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要素,而临海林场精神基本上都包含了这些要素,因而,临海林场精神归属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的范畴,体现了党的坚定信念、根本宗旨、优良作风,凝聚着中国共产党人艰苦奋斗、牺牲奉献、开拓进取的伟大品格,这是我们临海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是激励我们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动力。
伟大精神引领伟大事业。临海林杨精神跨越时空、历久弥新,我们要用林场精神滋养自己、激励自己,坚决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困难和风险,切实做到“艰苦奋斗、忠诚敬业、改革创新”的林场精神的实质,在新时代创出新的业绩,并在各自的岗位中将林场精神发扬光大。
欢迎关注“临海发布”
在这里了解
党委政府权威声音,民生政策权威解读
热点难点权威消息,公共信息权威发布
▼
作 者:周凌华
编 辑:郭碧媛
监 制:牟再
总监制:张玉萍
点个“赞”或“在看”,鼓励一下阿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