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对不起,来不及陪你长大”

01


以前在杂志上看过一个故事:小女孩有个很温柔的妈妈,妈妈会给她梳漂亮的辫子,做好吃的饭菜。但是突然有一天,那个温柔的妈妈对小女孩变得无比严厉,要求小女孩自己扎头发、买菜、洗衣服……


小女孩把头发扎得乱糟糟,买菜也不会挑选。她很想念以前那个温柔可亲的妈妈,但看到小女孩哭泣,妈妈也只淡淡地说:“多学几次就好了。”

 

慢慢地,小女孩学会了自己扎头发、买菜、洗衣服,做其它家务。几个月后的一天,妈妈消失了,消失在小女孩往后的生命里。那时,小女孩年纪还是很小,但她已经学会有条不紊地照顾自己。

 

长大后,小女孩才明白,妈妈突然变得严厉,是为了让孩子在自己离开后,也能够很好的生活。妈妈表面严厉的背后,是对女儿满满的不舍与深沉的母爱。


这个故事是很久以前看到的,当时就看得鼻子发酸。最近,看到了一个与这个故事很相似的真实新闻,再次感动到热泪盈眶。



02

肺癌晚期的覃小连,今年才30岁,有一个不满10岁的儿子。覃小连得知自己时日无多后,就迫切地想快点教会儿子必要的生活技能。




她手把手地教儿子叠衣服,也通过对话聊天的方式,教育儿子要好好读书。

“你不爱读书,给你买头牛去放牛吧。”

“不要。”

“记不记得上次哥哥接我们参加婚礼,因为不识字开错了方向,兜兜转转几个小时才找到地方?”

“记得。”

“看,不读书是不是寸步难行,那你要不要好好学习?”

“要。”


才9岁的张紫轩还不明白癌症晚期意味着什么,不知道妈妈可能很快就会永远离开自己,更无法理解妈妈迫切的心情。他只是觉得,妈妈经常说:“要好好学习。”



覃小连已是肺癌四期,情况很不乐观,可能只有不到一年的生命。她最担心的是儿子:“以后孩子看不到妈妈怎么办?”对覃小连来说,这是一个很残酷、但她不得不去面对的问题。


爸爸张志元建议,给儿子写信,儿子过生日时,爸爸就把妈妈写的信读给他听。于是,覃小连口述,张志元笔录,给儿子每年生日都写一封信,一共8封,直到成年。



这8封信很短,几乎每封信都没写满一页纸,全部加起来也才700多个字,但每一个字都凝聚着覃小连对儿子的爱意与期望,陪伴着儿子每一个重要的人生节点。


11岁生日

希望儿子“一年年长高,健康成长,好好学习,做个有用之人。”


12岁生日

“妈妈希望你能过一个特别高兴的生日!”


 13岁生日

希望儿子“学会洗衣服,学着做一些简单的家事。”


14岁生日

“多吃主食,别买零食了,不要像你爸爸那样长成小个子,努力学习。”


15岁生日

“听爸爸和爷爷的话,做一个懂事的少年。”


16岁生日

“中考加油。”


17岁生日

“不管考到了哪个学校,都要听老师的话,努力学习,踏实做人,将来做一个有利于国家、有利于社会的人。


18岁生日

“妈妈不能再写生日信给你了,接下来的路你要自己走下去,因为你18岁已经是大人了,但妈妈的心一直会陪在你身边。儿子你一定要做一个有利于社会、有利于国家的人。


这8封信里,提到最多的一个词是“有用”。覃小连说,她出生在多子女家庭,小学四年级就不得不辍学打工,这么多年来一直在为生计发愁。她希望,儿子不再重复父母的人生,长大后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可以自食其力。


现在,覃小连也特别希望,可以多陪儿子走一程,等儿子再长大一些,学会更多的知识,懂得更多的技能,明白更多的道理。



03


现代作家龙应台曾写给自己的孩子这样一段话:

“孩子,我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绩,而是,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当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义,你就有成就感。当你的工作给你时间,不剥夺你的生活,你就有尊严。成就感和尊严,给你快乐。”

以前,我们也不懂得,为什么要好好读书,仅仅把读书当成一种人生的阶段性任务,只是为了考个好成绩。我们不理解父母那日复一日的念叨背后的用心良苦,不明白曾经再年轻再强大的父母,也终有一日会变老。


我们,也终有一日,要真正地成长起来。


而当我们成长起来之后,也要多多回头。雏鹰展翅,翱翔长空。父母早就知道,孩子长大之后,是要飞的。但时光不待任何人,我们每长大一天,父母就离年迈更近一天。



人生漫长而又短暂,哪怕外面的世界再精彩,哪怕工作再繁忙,也要多回家看看。莫让“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成为人生中最大的遗憾。


其实啊,

人生最温暖的幸福,

不是腰缠万贯,

不是功成名就,

而是陪伴。


你陪我长大,

我陪你变老。


话题:

你上一次回家,是什么时候呢?





热点回顾


1. 叮——你有一份高考应援礼物,请查收

2. “没了黑眼圈”的大熊猫是什么样子的?

3. 底气一直在!

4. 宁争三分、不抢一秒!

5. 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努力?



素材来源 | 武汉晚报新媒体、新华网

编辑 | 植炜敏

责任编辑 | 杨宇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