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发挥创新主引擎作用,加快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我国数字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引发组织方式、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深刻变革。信息通信领域的技术创新、产品创新、模式创新加速向生产生活各个领域渗透、融合、传播,带动了经济社会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飞速发展,成为经济提质增效及推动新旧动能接续转换的关键力量,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数字经济的创新发展。在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发挥数据的基础资源作用和创新引擎作用,加快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数字经济,推动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融合发展。顺应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趋势,加强对数字经济创新的理解与关键问题的识别,对驱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


一、数字技术驱动经济社会的力量不断增强

纵观世界文明史,人类每次重大的生产力跃升背后都离不开技术创新的驱动。从第一次科技革命以来,技术创新在经济社会中的引领作用不断增强,改造产业竞争方式的能力不断加大。尤其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技术引领下,创新在数字经济中的驱动作用日趋凸显,影响范围持续扩大。


一是数字技术推动形成技术密集型产业生态。从历史发展来看,技术创新变革改变的不仅仅是先导技术领域,还引发产业生态的颠覆式变化。以蒸汽机为代表的第一次科技革命带动了纺织业等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的飞速发展,极大地提升了全社会劳动生产率;以电力为代表的第二次科技革命引发了资本密集型产业的迅速壮大,促进了企业化管理、现代工业体系的建立;以电子计算机、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第三次科技革命,带动了技术密集型创新的爆发式增长,并通过技术应用和融合创新等方式渗透到经济社会的方方面面,技术创新的主引擎地位不断夯实。


二是数字技术推动形成新的组织竞争模式。一方面,数字技术创新需求促进了全球研发与创新模式的变革。与工业经济相比,实现数字技术创新所需的技术复杂性高、创新迭代速度快、领域跨度更大,使得以内部研发为核心的企业研发创新模式不得不向模块化、外包化、开放化方向转变,进而带动全球产业链分工合作不断深化,全球竞争日趋激烈。另一方面,数字技术与经济社会广泛融合引发新一轮商业模式创新。近年来,数字技术创新呈现由第三产业向第二产业与第一产业融合渗透的发展趋势,逐步打破传统产业的信息不对称与行业壁垒,涌现出电子商务、分享经济、互联网金融、区块链等新模式新业态,极大激发传统产业创新活力。


三是数字技术推动形成新的创新生态。一方面,数字技术带动了全球化创新生态发展。工业经济时代,创新合作与交流受制于沟通成本高、信息渠道少等因素,创新生态的形式往往以产业集群、基地等天然的区域性生态为主。数字技术极大地促进了全球化信息交流与合作,进而带动大企业构建全球化创新分工,以及形成跨国式创新合作体系。另一方面,数字技术催生了众创、众包等线上创新生态。互联网平台消除了全社会创新资源的流通束缚,使得传统模式下只能依靠企业、研发机构等组织开展的个体创造被大量激发,基于线上平台的众包、众创平台迅速发展,推动形成新的创新生态。


二、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仍需提升三方面创新能力

一是数字经济基础研究短板仍需补齐。基础研究是创新体系的源头。近年来,尽管我国在基础研究方面持续加大投入,并取得了积极成果。然而,基础研究仍然以高校和科研院所为主,企业对基础研究重视与参与程度显著不够,工业母机、高端芯片、基础软硬件、开发平台、基本算法、基础元器件、基础材料等瓶颈问题仍然突出,重大原创性成果缺乏,底层基础技术、基础工艺能力不足等短板都需要继续补齐。


二是数据资源优化配置等新问题仍需强化。在物联网、人工智能、感知等技术的助力下,以往大量蕴含在生产过程、个人经验中的数据不断被采集、汇聚、加工,发掘;数据计算、分析与挖掘能力进步飞速,数据资源越来越成为数字经济创新的关键投入要素。有效地促进数据资源要素在国家、区域及产业创新体系中的开放共享、高效流动、优化配置、合理使用,对于充分挖掘创新潜力、激发创新活力和减少创新阻力至关重要,需要政产学研各方共同探索与实践。


三是产业核心竞争力仍需进一步夯实。习近平总书记一直高度重视核心技术与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多次指出“我们要掌握我国互联网发展主动权,保障互联网安全、国家安全,就必须突破核心技术这个难题,争取在某些领域、某些方面实现弯道超车”。当前,我国在智能制造、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软件等领域尚未形成具备重大国际影响力的核心竞争力,急需进一步探索。


三、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着力点

(一)着力突破数字经济关键技术

补齐数字经济基础研究短板,加大关键核心领域研发支持力度,重点突破底层基础技术、基础工艺能力等 “卡脖子”问题。加快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量子信息、机器人和生命科学等新兴前沿交叉领域研发与产业化布局,为构建创新引领、协调发展的产业体系和经济体系奠定坚实基础。


(二)深化数字经济创新资源开放共享

加大科技资源开放共享力度,建立数字经济创新资源共享体制机制。建立大型科学仪器、制造业重大设备、创新平台资源等开放共享机制,盘活整合已有科学仪器资源、大型制造业企业设备厂房、创新平台的在线研发与数据资源等,促进数字经济创新资源开放共享与合理流动。制定数据资源确权等制度,完善数据产权保护制度,加大对技术专利、数字版权、数字内容产品及个人隐私等的保护力度。提高创新资源开放共享的数据质量,加大对地方、企业数据造假、数据注水等不法行为的监管力度,提高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化手段在统计工作中的应用水平。


(三)打造数字经济企业创新网络

鼓励平台型企业新建或升级已有创业创新平台,打造以企业核心业务为引领,更大范围集成创新的信息资源、设备资源、服务资源、客户资源、人力资源等的创新网络。推动建立数字经济创新企业联合体、产业创新联盟和产业园区等,促进区域与行业内企业创新产品匹配和服务支撑,形成以创新链为纽带,以价值链为主线的共生共赢模式。


(四)完善数字经济政策配套环境

打造数字经济创新研发高地,推动建立数字经济国家实验室和制造业创新中心,集聚国内高端创新要素,统筹推动数字经济共性技术研发战略布局,打造数字经济重大原始创新策源地。形成数字经济创新政策“组合拳”,深入推进科技体制改革,重点拆除阻碍技术创新成果产业化的制度障碍,突破实现技术研发、产品制造、市场模式、产业发展“一条龙”转化的各类关卡和瓶颈,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作者简介

张琳,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政策与经济研究所工程师,中国科学院大学管理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数字经济创新、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研究。

联系方式:zhanglin@caict.ac.cn



校  审 | 陈  力、 珊  珊

编  辑 | 凌  霄



欢迎转发分享!

如需转载,请联系授权事宜:

电话:62300198 

Email:media@caict.ac.cn


推荐阅读

2018上半年国外自动驾驶路测新政概览

顺风出行很美好,安全保障谁来做?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