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见ART丨邬建安:死亡是如何被发明的?
《洞见ART》
第一季第3集
讲演者:邬建安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艺术家)
邬建安:
死亡存在吗?它根本是被人发明的
“人会死实际上这才是人,
而当人不死的时候,
可能我们也不知道自己是什么了。”
邬建安:大家好!很高兴今天能够来到洞见的平台上,跟大家聊点什么。谈到死亡,可能我们每个人都不陌生,可是当我们仔细追问死亡到底是什么的时候,好像又容易变的很模糊,今天我想给大家讲一个故事,一个人类发明了死亡的故事,人类创造出死亡这样一个概念,并且逐步地让这个概念实体化,变成一个似乎可以交流、可以沟通的,这样一个对象,之后呢,又在这个对象恐惧的驱赶和压迫下,人类塑造出我们这个物种文明的形状,并把我们所有的未来都交给了这个概念。
我想提最关键的一个概念,事实上我也说不上在什么时候,产生的一个怀疑,也就是说死亡这个东西到底是什么,它真的有那么一个东西吗?真的有那么一个叫死亡的东西吗?或者真的存在一种什么状态,就是那个状态叫死亡吗?还是说死亡根本是人造的,根本是人在面对某些境遇的时候,他创造出来一个什么东西,他创造出来一个什么概念,而之后的人类文明,不管是大洋洲、北美洲还是亚洲、欧洲、非洲,人们可能都在这样一个被创造出来的概念面前,展开了我们的文明发展路线,那么接下来我用很多个用图片代表的小故事,来给大家展开这样的一个思路。
这是今年4月份在整个世界引起轩然大波,《自然杂志》一期的封面,4月19日这一期的封面,它讲的是什么呢?讲的是美国一个团队,在死去4个小时的猪脑上边进行营养物质再输入,结果这个死去4个小时的猪脑当中,一部分细胞恢复了活力,就是一部分细胞似乎表现出了重生的这样一种趋势,那么这一期的封面上核心故事就叫逆转时间。当然这个猪脑其实到他们实验结束的时候,也并没有真的恢复意识,恢复脑主体的活动,但是它已经带给人们足够大想象的空间和足够大恐惧的震撼。
原因主要在于,我们如何认定死亡已经发生了,这个是20世纪医学很重要一个命题,也就是说,在临床上边什么样的身体状态可以被认定为死亡。那么大家知道之前有各种各样判断死亡的标准,我们知道可能比较多的是心脏,心脏不跳认为就死了,20世纪认为这样的命题这样的假说、假设被推翻了,就是说人的心脏可能停跳了,但是你的脑如果还活着,有机会把这个心脏再次激活,那么这个人可能再次回到他生命的轨道上,但如果现在脑死去之后,还有机会复活的话,那么死亡的标准、死亡的定义就重新制定。
但是大家想象如果这个脑它不是一般人的,比如他是国王的,比如他是一个有着巨大财产、巨大遗产要传给他子孙后代的,那这个人的死亡就变的非常非常关键,也就是说,对人类世界来说,其实死亡总是人们想要去克服、想要避免的一种东西,在我们常规的做法里边,在人类数千年的文明当中,克制它最主要的技术手段其实来自繁殖,如果这个国王他的脑死掉了,但是并不证明他自己已经死亡了的话,那么这个王位的继承、王权的继承有会遇到巨大的挑战。
从这样一个故事里边,我们可能要展开后边整个故事的形成,关于死亡的标准这样一个问题,它会引发后边许许多多关于死亡思考的讨论。现在大家看到是在欧洲某些特殊的教堂里边,他们会使用的一种,我们能说是一种装饰的办法,就是这类教堂在罗马、在捷克很多地方都有分布,一般我们把他们叫做人骨教堂,都是基督教的教堂,这些信众他们死去之后的尸骸,他们会献给这个教堂,让教堂用这些骨骸来装饰教堂里边的墙面,或者做一些灯具等等的做法,那么有的教堂在漫长的历史积淀里边,它会储存下来数量惊人的骨骸,比如说我们现在看到这个图片里呈现的,这是一个祭坛,这个祭坛上面可能真的是成百上千人的骨骸在这个地方。
甚至还会有一些干尸,并不是完全骨骼化的,有的可能还有人的一些皮革在上边,有的时候这种教堂里会显现出来蛮阴森、蛮恐怖的这样一种气氛。当然在这个地方要跟大家谈的问题,事实上是人对死亡的概念是通过什么东西形成的,或者人怎么样开始产生一种思维或者一种思考,这个思考人们把它概念化、定义化,抽象成一个说法、词汇叫做死亡。那么我觉得这个概念的产生,或者这样一种思考的产生,它跟骨骸、尸骸关系密切,人们首先看到自己身边人,那些动物或者是人,或者自己亲近的朋友、亲人等等,他们在某一个时刻他们不动了,他们在某一个时刻不能跟你对话了,然后他慢慢变异了,慢慢的腐烂了、变质了,最后就成了一堆不再变质的一堆白花花的东西,这个东西可能是人们形成死亡观念最初的刺激,或者最初这样一个感受原形的来源,来自于一个不能再交流的,无法运动的,自己失去了所有生机活力的这样的一种状态,它积淀在一个对象上,这个对象就是尸骸。
我们下面看到这张图片,这个是在新疆出土著名的小河公主,在这个地区空气相当干燥,所以尸骸放在墓穴之后她变成了木乃伊,而这个木乃伊在今天看来,在某种程度上还是“栩栩如生”的,也不能叫真的“栩栩如生”,她还保留相当多活着的时候的一种轮廓。
我们再来看一个非常著名的,这个是对人类考古学产生了巨大刺激,激发了很多人的想象和热情的一个最著名木乃伊之一,在阿尔卑斯山上发现的,奥兹冰人,因为他身上带了很多史前的工具,甚至包括一些特殊植物的种子,有可能那时候已经开始吃谷物了,这个尸骸当时被发现的时候,还以为是一个不久前一个登山队员的尸骸,后来从穴里边挖出来大惊失色,让人们非常非常吃惊,他居然是一个那么古老的人的一个尸骸。
也就是说,面对着不能运动的尸骸,人类可能进行了一个非常原始的发明创造,这个发明创造今天可以叫“偶”,也可以是木偶、土偶、石头偶,总而言之,在人面对不能再运动的尸骸的时候,当他想让他再次运动起来的愿望压过了恐惧之后,人发明了一种东西叫做“偶”。所以最原初的偶,很有可能是尸体,很有可能是人的木乃伊,人在操作这个木乃伊让他运动,让他做似乎活着的时候可以做的一些事情,那么可能最原始的戏剧也来源于此,它来源于人与死亡的一种协商。
这个是非常著名的迪斯尼动画片《木偶奇遇记》,这个故事里边视觉表现是非常可爱、非常漂亮、非常华丽的东西,但是它背后实际上像一个死去的孩子,就是一个逝去的儿童,这个儿童因为没有孩子老人强烈的念想,他用木头做了它,他赋予了它五官、四肢,赋予它像真的孩子一样的各种各样的东西,这个木偶有一天活了,这个故事可能非常深的,在我们的记忆深处,它在唤醒最原始“偶”的记忆。
我们现在看到的是,美国纽约的自然历史博物馆,他们收藏制作的北美洲大型动物的标本,这些标本实际上都是十九世纪、二十世纪,那时候征集、精良手法制作这样的东西,但是在这些标本之前,久远的人类历史当中,人类一直在做这样的东西,甚至有很多地方他们还有用人的身体来做这个的。
当然标本的这条线也能够从另一个角度看到,人在面对死亡的恐惧、死亡的压力的时候,人还有一种升华的意念,这种意念在标本的线索里,我们也能够看到,也就是说,人很有可能在内心深处相信自己是被创造的,或者相信人也许是被神造的,也许是被伟大的女娲造的,也许是被什么造的,当人在想到这样一种问题的时候,他会以一种“神的逻辑”或者“神的思考”,来转移他的恐惧。也就是说,如果神能造我们,我们是不是也能造某种东西,当我们有机会造那些东西的时候,我们是否也将获得“神的不朽”,或者我们将用因为获得这样一种力量来反向证明,我们自己也有像神一样长生或者永生那样一种能力,这样的思维在今天就变成了人工智能。
接下来我们来看伟大的图坦卡门墓穴的艺术,这个大家能看到,是他的黄金棺具,他的黄金棺椁有三层还是四层,一层一层把它的木乃伊包裹在里边,那么这个黄金的棺椁每一层在面部都是他写实的面容,大家能看到这是不同层的脸,很写实的艺术,这是最靠近木乃伊、最靠近尸骸那一层小小的棺具。右边是根据木乃伊复原的,就是他生前的容貌,在这个地方我们能够看到,在人类文明发展演进的进程当中,出现了哪些非常特殊的、有代表性的,对于死亡的抗拒,或者说对于死亡的某种拥抱。
大家知道埃及的艺术,它以程式化的造型为主,就是它不管画什么样的形象,它常常以模式化的做法来处理,但是在棺具上面、棺椁上边,在埃及古老死亡艺术上边,它常常在棺椁的面部使用写实的手段。比如我们看到图坦卡门黄金的棺具,就是它的面部是非常写实的雕塑,那么在很多大博物馆里看到,这些平民的棺椁,他们在面部用彩色的蜡,绘画写实的肖像,就跟今天的照片差不多,非常逼真的,那是三四千年以前,画那种非常写实的画像,这个地方就有一个有趣的问题,也就是说,为什么他们会在死亡艺术上边,或者跟死亡关系密切的艺术上边,使用如此写实的技术,而在那些不是面对死亡,在那些神庙里边、宫殿里边,他们反而用程式化的图像呢,这是很有趣的问题。
接下来是我们看到的,在中国古代墓葬艺术当中非常有代表性的一类,我们也可以叫陪葬,这是唐代著名的唐三彩,唐三彩的镇墓兽,当镇墓兽出现的时候,我们似乎开始想一个问题,就是为什么需要一个镇墓兽呢?一定是因为在那个世界里边,有让他感觉不安的东西,有让他感觉有危险的东西,有让他觉得自己需要被保护的这样的一种心理欲求,我们再来看一看。著名的秦始皇陵一号坑的兵马俑,这个跟刚才那个镇墓兽比较起来,规模大太多了,但其实他们起的作用是一样的,就是它似乎在说,也许我不再回到这个世界,或者我不用再回到这个真的世界,我就在黄泉之下继续我的统治,或者黄泉之下打击我的敌人,就是那个世界也足够我发挥、足够我留恋的。
这个是在中国民间流传非常普遍的、一种关于死后世界的描述、描写,一般来讲,就是人去世之后,七天,都会上叫做望乡台的地方,这个望乡台我们是看不见的,我们这个世界人的看不见,但是逝去的人他们会看得见,他们会爬上这个高台回望他的故乡,回望他生活的那块土地,然后看是不是有很多人在哭他,望乡台之后还有其他的关卡,之后就会进入到地府、地狱的主场,这个地方叫酆都城,也就是真正的死国,死的国度,大家能看到在这个皮影上边,在城墙上边有黑白无常,这都是把人的灵魂拉来的,就是你到点了你要走,然后黑白无常就把你拉来,我们传统故事里边,也有一些从酆都城出来的故事,最有代表性的就是牡丹亭。
牡丹亭实际上是一个典型的从酆都城倒着走出来的故事,倒着走出来之后,完成了还阳,这个事情其实也蛮让人浮想联翩的,我们有没有可能把酆都城的城门打开,死的世界和活人的世界就不再有现在的一种隔膜,这些设计或者这些设想,可能在量子级别的物理世界里边会得到某种回应。
人在酆都城里边都会受到十殿阎君的审判,根据你生前做的好事和坏事的多少,判你在地狱里边到底受什么样的处分。比如说这个就是刀山,就是作恶比较多的人一般都会被扔到刀山上边,这个是秤钩地狱,这也是古代社会非常有趣的,就是一种刑罚。
我们刚才看起来整个中国地狱描写里边,它暗示给我们一种东西,也就是说在死后的世界,在那个被称为地狱、地府的世界里,他有人管,他是一个秩序井然的,权力结构非常清晰的,每个人各尽其责、公平一定会实现这样的一个设计,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设计,它像是一个效率极高的政府,但是这种属于死后的世界,属于地狱世界的描写,并不都是这样的,我们能够看到有很多关于死后的世界、死亡世界的描写,他没人管。比如说我们来看一下这个,这个是墨西哥著名的亡灵节,前两年有一个很有名的电影叫《寻梦环游记》大家可能看过,它讲的是死后的世界,就是在那个世界里边,你看到一种其乐融融的大同,只有在死后的世界和人世界之间那道海关上有人管理,而在其他死后的死国当中没人管,死后的世界没有警察、军队、政府,是一个真正无政府主义状态,正义如何实现来自于人们的心中,这是很有趣的一个设定,就是它和我们管理层级非常明确的地狱差异很大。
大家能够看到在墨西哥亡灵节表现死后的世界,常常是欢笑的,就是它带着一种亢奋狂喜的一种心态,走进了死的国家,大家能感到这种东西吗?它是一种很特别的精神状态,那么与此类似的,我们在苗疆考察的时候,也听到一些类似的故事,对苗族的传统文化来说,死后的世界好像也不是一个管理很清楚的地方,在这个地方会有曾经被你欺凌过的动物,或者被你屠杀的动物,他们嘴里叼着刀在路上等你,这就是为什么他们死后需要巫师、法师、鬼师或者叫祭司这一类的神职人员来带你渡过那片不安的中间环节、中间道路。
接下来我们进入到下一个话题当中,就是这个话题其实对我们的影响非常非常深远,它构成了现代文明或者现代城市生活最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这一部分就是医学,也就是说,人对于自己身体的了解,对于自己身体的认知,它与对抗死亡、对抗即将到来的不安的世界有一种独特的力量。
我们现在看到的是文艺复兴的时候,著名的解剖学家安德烈·瓦萨里,就是他做的这个《人体构造》这本书里的插图,这可能是当时比较夸张,公开、公共解剖的场景,他给大家看身体是什么。
这是十八世纪非常著名的解剖图像的制作家族,叫做阿古蒂家族,意大利的阿古蒂家族,他们用石版画印制一批非常漂亮的人体解剖的图像,其中有一个非常著名的就是这张图,这张图的名字叫做《剥皮天使》,大家想象当人在想这样一个问题的时候,天使也可以被剥皮,天使里边的构造也是这样的,就是人似乎已经真的不满足于当人了,他想获得一种独特的权力,这种特权似乎在向“神”挑战,我们不光能了解人是什么,我们也能了解上帝或者“神”造的那些天使的构造,就是这种思维背后是一种强大、强烈的一种信念,当然它也有一种乐观与死亡之间形成博弈或者游戏的这样一种心态。
我们再来看一组非常有趣的铜版画,这也是十八世纪阿尔比纽斯做一组人体运动系统解剖构造的铜版画,大家能够看到,这是一个骨骼,一幅骨架,他后边有一个小天使,然后拿着一块布揭开,而且后边的环境奇花异草像伊甸园一样的。大家再来看这幅作品,它好像在一个神秘的花园里边,这个花园里边不光有奇花异草,还有奇禽异兽,比如说这种独角犀牛,这个独角犀牛不是欧洲的品种,这个是亚洲的品种,大家知道丢勒做过一张非常有名的铜版画就是亚洲独角犀牛,因为这种独角犀牛它代表着异域文明,它代表着人们对于一种奇异世界的一种想象,所以当阿尔比纽斯他把长出来一部分肌肉骨骼人体背景当中,用了一个独角犀牛来画的话,我们知道他画的不是人间,它是一个伊甸园,是人生长其中的乐园,但是随着人的肌肉一层层长出来,好像人开始成形了,这个过程也像是“神”在造人,换句话说,“神”造人到底是怎么造的呢?这个在圣经故事里其实并没有写。
比如女娲造人是用泥捏出来的,但是在圣经里边造人到底是怎么造的,用气还是用什么,他是怎么造的,阿尔比纽斯似乎给了非常特别的注解,他说“神”造人是一层一层造的,就像解剖学家,他先做了骨头,然后把最贴近骨骼里边的肌肉做出来,然后一层一层的肌肉这样做起来,他是这样造人的,当他用这样的一种方式想象“神”造人的步骤,他也在说解剖学家可以逆向还原“神”造人的工作。也就是说,人当中的一部分,解剖学家或者说是医学家,他们已经像“神”一样了解人了,那么这个逻辑或者这样的一个认知是非常非常惊人的,非常非常大胆的一种思考,我们能够看到肌肉已经长出来很多的人体,它背后是一个战争的场面,你说人的文明,人在逐渐被造出来的过程里边,人带来了灾难,人离开了伊甸园,人越来越完整了,最终当人长成的时候,留给人的可能也只有纪念碑和废墟了,人的命运人被造出来的过程当中,其实已经写定了,当你从骨骼被一点点赋予肌肉、皮肤被造出来这个过程,其实也是整个人类命运被写就的过程。
《西游记》的故事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故事,它里边似乎有很多很多的谜语,而《西游记》的故事似乎在以一个如何能够长生的这样问题的牵引下边展开了整个故事线索,它整个故事就是唐僧的一个“行动的医疗设备”,因为唐僧肉据说吃了之后可以长生不老,但是没人吃过,但是这块唐僧肉一直从东土走到了西天,在这个过程里边有无数吃不起蟠桃、也吃不起金丹的人们想吃这个,想吃这个廉价的药, 当仙丹的故事、蟠桃的故事,当这些与神仙的世界联系的那些长生不朽的故事,它在我们的心里边沉淀了足够长的时间,他等待来了现实技术手段的突破,它等到了科技力量对于这些可能的梦想实现的时候,我们就面对了一个科幻的世界,当然这个科幻的世界今天离我们其实越来越近了。
现在大家看到是著名的罗宾·威廉姆斯他演的一个电影叫做《机器管家》,他讲一个机器人或者我们讲人工智能人,这个人工智能人有一天不知什么原因他觉醒了,而这个觉醒是让他像人一样展开了思考,他像人一样产生了自我的意识,但是这个机器人像一个超人,他比人聪明,所以他发明了许许多多让人延长寿命的东西,人造心脏、人造肾、人造肝脏、人造皮肤等等这样的东西。
那么他也在这个过程里边把自己装扮的越来越像人,但是这个人造人,这个机器人他确有一个很特殊的欲望,或者很特殊的一种需要,他需要什么呢?他希望人类社会接纳他作为人类的一员,而不再是机器人, 那么机器人为了实现这个目的,他动用了法律程序,他希望人类社会的法庭来赋予他人的身份,但是人的这个法庭又总是不满足他的要求,有各种各样的理由来驳回他的要求,那么最后一次对他的驳回是说,我们人终有一死,我们人类会死,但是你是机器人,你不死,所以你不能这样。于是这个机器人居然做了一个改动,他让自己会老、会朽坏,最后一次法庭的开庭,投票决定是否给他人的身份,他没有等到最后的宣判,他死了,也就是他没有等到最后告诉他,你胜诉还是败诉的时候他死了。
这个故事里边其实非常感人、非常动人的一个故事,但是他让我们想到一个蛮特别的东西,也就是说,机器的不朽和人的死亡之间的一种关系,人的一种意识是否真的建立在人会死这样一个逻辑上,或者这样一个假设上,当然这个事情从哲学角度来讲,我们可以毫不犹豫的说这是肯定的,因为对人类来说,我们之所以是人,因为我们有人的世界观、价值观、各种行为方式等等,而这些东西它的基础就建立在人会死这样一个假设之上,如果人不死,那么什么爱情、事业、奋斗、价值就是这些东西可能都没有意义了,所以人会死实际上这才是人,而当人不死的时候,可能我们也不知道自己是什么了。
这个故事叫做《超验骇客》,他讲的是一个身患绝症的一个科学家,这个科学家呢在自己临死之前,把他自己所有的数据和大脑思维全部上传到电脑里去了,于是当他的肉身朽坏之后,他长生在了数字世界里面,而且因为他在那个世界里边,他就控制了全世界所有连着网的这种机器,所有连着网的电子设备,他变成了真“神”,他制造了无数的纳米机器人,而这些纳米机器人能够制造武器、能够制造建筑,甚至能够呼风唤雨,最终他也通过纳米机器人重修了自己的身体,就是这个故事似乎非常像神话故事里边讲的东西。
我们再来看一个有意思的故事,这个是今年比较火爆的一个电影叫《阿丽塔》原形,这是日本九十年代木城幸人做的一个漫画故事叫《铳梦》,这个故事里边讲的是世界分成了两极,分成了两层,一层是在垃圾一般的地表上生活,另一层像“神”界一样的太空城里边生活,但是这两个世界的人他们的身体非常不一样,下边世界的人为了生存、为了活下去,他们需要不停的换身体,因为他们整个肉身的身体全是机器的,有的是塑料,有的好的机器、有的是次一点的机器,所以在整个这个世界里面就是弱肉强食的,如果你能获得一个强壮的身体,你就可以去抢别人的零部件,哪坏了都可以换,所有的手术其实都像修车。
但是在这个垃圾一般的世界里,弱肉强食的黑暗丛林的世界里边,人的大脑是肉体的,身体完全是机器化的,但是像天国一样的世界里边,人的身体是肉体的,但是大脑是芯片,它是一个返过来的一个世界,两个世界都有各自的困境、两个世界都有自己要面对死亡的一种挑战,所以在这个故事里边,他讲了不朽,或者他讲了人如何长生的一种很奇怪的状态。
这个是库布里克编剧、斯皮尔伯格导演的一个非常著名的电影叫做《人工智能》,在这个故事里,他讲了一个小孩子,机器人的孩子,他作为已经死去一个孩子的替身出现,因为那个家庭忍受不了失去他们爱子的痛苦,所以他们像做偶一样,做木偶一样,他们找机器人制作公司,为他们再造了一个和他们的孩子长的一模一样的一个小机器人,这个机器人也觉醒了,他像真的人一样觉醒了,他是一个非常特别的小机器人。
他想得到的东西很特殊,他想变成真的孩子,很像《木偶奇遇记》对不对?他想变成真的孩子,他为什么想变成真的孩子?因为他的原形就是一个真的孩子,而他变成真的孩子的这个动力,来自于他的那个母亲,那个花钱帮他造出来的那个母亲,那个母亲始终无法对他投入全部的爱,原因在于她说你不是我的儿子,你是个机器人,而这个事情对这个小的人工智能机器人,所有的人都不能回答他,最终他去寻找答案的是蓝衣仙女,这是一个非常特殊的事情,是不是?因为蓝衣仙女是《木偶奇遇记》里边最后让匹诺曹变成真孩子的那个人,而这个人是童话故事里的人他并不存在,但是最终能够回答他的问题,能够回答这个小人工智能的问题,能够让他的灵魂安宁下来的那个人竟然是神话里的人。
最后我们来看米开朗基罗在西斯廷礼拜堂,他完成的这个壁画,这组艺术作品可能最能够说明人与死亡之间的关系,或者人类面对死亡的一种最终极的态度。西斯廷小礼拜堂它是这样的结构,在它的房顶上边是创世记,就是大家能看到创世纪,与神有关的各种故事都在人的头顶上,但是在人平视西面的墙上面,它是末日审判。这样的一种关系,或者这样一种空间的布局,它似乎在讲一个道理,米开朗基罗这样伟大的艺术家,可能真是如此伟大的人,他们才会以这样的方式来解释人是什么,人就是抬起头来会看见神,而平视的时候会看见死亡、会看见自己末日的那样一种动物,因为并不是所有的哺乳动物都像人一样,能做抬头和平视这样两种动作的,人类可能是这个世界上用这种动作通过仰视和平视来分别人精神世界非常独特的一个物种。
我们人类可能真的是创造概念的高手,也许创造概念或者使用概念根本就是我们这个物种最原初、最基本的设定之一,概念到底是什么?可能我们很难去弄清楚,但是我们却始终拿它们当做工具,始终拿它们当做认识世界、理解世界重要的这种途径,也许我们根本不能理解汽车是什么、爱情是什么,或者万有引力是什么,因为他们都是概念,但是我们去相信这些概念的意义,我们相信他们所象征着的那些实体的存在,这就是今天我想跟大家讲的关于死亡的故事。一个根本不存在或者我们根本无法理解的东西,但是我们却坚定相信它的力量,并且在它恐怖的压力下边,发展出人类过去、今天和未来的全部文明,在未来只要死亡这个概念还在传播,那么我们这个被称作人类的物种就将不可避免地走向长生,至少是我们中的一部分,那么这将是对人类的终极诅咒。
可是当人们不再相信死亡,人们不再相信死亡真的存在的时候,我们就有机会面对一个充满期待,不可预测的未来世界,谢谢大家!
编/艺讯网
(文章整理自主讲人演讲内容,图片致谢主讲人)
往期回顾
洞见ART 特别版丨范迪安:艺术如何洞见新时代
“艺术不是告诉我们一个具体的答案,而是提示出对未知的思考。”
洞见ART 第1集丨西川:有多少才华,才可以横溢?
“一个人的才华如果没有多到可以“浪费”,这个人的才华就不够,就不满。”
洞见ART 第3集丨王川:谁说人人都是摄影师?
“即便摄影可以把我们带到无限接近事实的地方,但是它永远和事实之间保持距离。”
《洞见ART 》是一档专注于艺术类思想传播与知识分享的视频栏目,第一季我们邀请了十一位观点、知识、趣味兼具的思想者或探索者,分享他们独特的思想、经验和成果。这些来自各个领域的卓越演讲者将带领我们从惯性思维中挣脱出来,去认识世界的本质、艺术的核心、思考的乐趣 。
有价值的思想传播与知识分享,带来专业独到的见解、独辟蹊径的视角,它们重塑我们的思维,引领我们重新认识世界。我们相信,每一场演讲激发的都是人与人之间最宝贵的思想火花。
第一季每周一集陆续播放,敬请期待!
《洞见ART》
透过屏幕,预见未来,洞见真理。
每个人都是“洞见者”!
中央美术学院艺讯网
出品
——TRAVEL WITH ART——
为使真正的艺术爱好者能够有机会深入了解展览、作品、艺术家及背后的故事,CAFA艺讯网启动全新项目「TRAVEL WITH ART」,联合众多著名策展人、艺术家、设计师、建筑师、人文学者等一同为大家呈现多元的线上&线下艺术活动!
后台回复“看展”即可获取更多信息,加入艺讯友邻群。
后台输入“洞见”了解“洞见ART”更多内容!
For genuine art lovers who would like to know more about exhibitions, artworks, artists as well as stories behind them, CAFA ART INFO initiates a brand new project to invite you to visit exhibitions.
CAFA ART INFO
CAFA ART INFO
英文版
Facebook/Twitter
国际同步全部资讯
@CAFAartinfo
https://www.facebook.com/CAFAArtInfo
https://twitter.com/cafaartinfo
最新国际月刊已出
订阅请留言
滑动查看详情
微信公众号
CAFA ART INFO
新浪微博
中央美术学院艺讯网
专业学术角度
解读艺术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