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实丨共同的目光:8090后艺术家的创作·生活·家(第二辑)
编者按:最后一批80后在2019年迈入了30岁的大门,回望1980-1989年,似乎早已离我们远去了。“80后”还年轻吗?在“90后”都逐渐淡出大众话题的今天,“垮掉的”80后几乎被遗忘了。如果说2003年“非典”期间,“8090后”中的大多数人还记忆模糊,那么此时此刻,他们又在思考什么?同代人的目光总是相似的,但又有一些不同。每个人都活在自己的同代人中,以为自己的一代,是特别的一代。
针对此次新冠疫情,继“往事并不如烟”系列后,艺讯网新推“80后艺术家纪实”特刊,重点邀请80后出生的一批青年艺术家,围绕艺术、创作、家、生活这四个话题,记录他们在疫情期间的状态。第二辑我们为大家带来:曹阔、崔小清、高扬、葛宇路、韩沁、侯炜国、李纹华、孟思特、王霄、许载舟、鄢来超、张画(按姓氏字母排序)等12位青年艺术家。
01
新冠疫情爆发,一方面,艺术被指没有多大功用,另一方面,国内的艺术机构又几乎都处于闭馆状态,艺术行业停摆。在这样的艺术生态下,艺术家们有着怎样的态度与思考?
韩沁:艺术家的社会角色是什么?这次疫情,又让我回到这个原点再次思考艺术的意义。我想,艺术家更重要的是对世界抱有一颗同理心,善良且敏感。如果说艺术创作作为一种记录、交流、叙事,能满足的形式有很多。新闻、摄影、调查来得更快且更直接。艺术创作最难能可贵的是艺术家用独特的艺术语言,对其所处的时代提出的质疑和关心。我没有急于去创作和疫情相关的作品,而是尝试学习和了解危机中的世界。
曹阔: 疫情短期内对艺术生态会有些影响,有些博览会已经取消了,艺术展览也改成了线上,艺术市场多少会受到冲击。但对我来说影响不大,因为我画得慢,可能几个月后我一张还没画完。
曹阔 《尘》 布面油画 48X62cm 2020
崔小清:艺术家在病毒对生命的威胁下是束手无策的,有很强烈的无力感。大家都被隔离在家里,关注着每日疫情信息,但面对那些求助的信息,每日增长的数字,艺术如何介入这场灾难时显得无力了很多。已经准备好的展览只能延期到疫情结束,整个艺术生态从产生到呈现都是停滞的,艺术的力量在这个阶段是无力的,虽然很多美术馆、机构开始呈现线上的展览和活动,但在整个疫情的阴霾下线上艺术的呈现总是比不过每日更新的那一窜数字和各种相关的社会新闻来的冲击力大。
高扬:艺术环境因为客观原因正在加速寻求变革。令人遗憾的是,我似乎没有感受到这次疫情对艺术家状态的影响和冲击。长久以来,艺术家与观众之间形成了一种默契。那就是观众看不懂作品也会希望去画廊感受艺术氛围,而艺术家不考虑观众也可以创作大量的作品。这种默契,让艺术家保持了神秘感,让观众多了一分想象的空间。但是这次的疫情,让我发现在灾难面前,艺术家就是再平常不过的普通人。能够真正派上用场的,几乎都是那些平时无意间积累起来的生活技能。这件事情还是挺有挫败感的,也挺值得深刻反思的。所以,我觉得未来会有更多艺术家将想法落到实处,也就是回到比较真实的社会供求关系当中,形成一种比较良性的文化交流环境。
高扬 《恐惧来自于未知》数位板绘画 2020
高扬 《这不是一场游戏》数位板绘画 2020
葛宇路:我感觉我并没有很深度地参与艺术“生态”,所以没多少判断。对我来说,倒是可以把自己放空一段时间,做一个彻底的宅男。
侯炜国:2003年非典,钟南山说“每个人做好自己本职的工作就是最大的政治。”我们都在做艺术,那什么是艺术家?自己要做哪一种?有人说艺术为人民服务,有人说艺术家应该做时代的引领者、灵魂的工程师,有人说艺术家只表达我自己。疫情是个试金石,有多少种艺术家就有多少种疫情下的反应。哪种更生效?更讨好?
除了批量生产出的《钟南山像》,为什么中国当代艺术没有通过疫情发声?因为中国艺术语境只接受“写实的钟南山”,而不接受“抽象的钟南山”“行为的钟南山”“装置的钟南山”“观念的钟南山”吗?还是担心触碰底线?还是因为作品需要更长久的思考?我认为这是关于写实、抽象、行为、装置和观念的五个“钟南山”的艺术语境问题。
侯炜国 复刻灵光的实验-哲学的友谊 三 2019年 转印版画 腈纶布面 100x127cm(纸幅) 美国艾尔弗雷德大学电子艺术研究所
李纹华:疫情正在发⽣,病毒也是在书写它⾃己的历史及进⾏式,我相信我们不管做什么,⽇常⽣活也好,创作也好,都在纪录着我们⾝处的当下。比起为了疫情做特定的创作,更应该想⼀件事情的发⽣反映出什么问题,我们不⼀定有解决的办法或答案,但提出问题刺激我们思考,让事情有更多可能的思辨,我相信这样在⾯对未知的未来时能有所帮助。当我们看到坏的事情在发⽣时,好的事情同样也在发⽣,只是这次我们关注的是平常被我们忽略的事情在这次疫情中迸发,不管是艺术还是其他领域都有深刻的感受,冲击⼀定会有,但不⼀定是坏事,跌倒后你还是要站起來,这很正常,不要责怪⾃己,想想为什么被绊倒,以后不要再犯同样的错就好了。⼼存善良,希望⼤家都平安渡过彼此难过的时刻,好好⽣活,该做什么就做什么。
孟思特:这一段时间我很少关注艺术,也几乎不思考艺术上的问题,大部分时间是帮忙做家务、带孩子,偶尔看看书,最希望的是疫情的拐点早点到来,这样大家的生活才能逐渐回归正轨,艺术才会有意义。19年我一直在准备新的个展作品,作品里有许多超现实和魔幻的内容,但现在却发现现实似乎比想象更魔幻......
节日盛装 40x50cm 孟思特 布面油画 2016
博物馆的告别 210x250cm 孟思特 布面油画 2016
好好照顾你 120x150cm 孟思特 布面油画 2018
王霄:因为疫情,许多重要的艺术展览和活动被迫暂停或取消,画廊等艺术机构必然面临着运营成本等多方面的巨大压力,长远看来,整个艺术行业将会有个较为漫长的调节和修复过程。不过伴随整体艺术生态的变革和更新,其实也潜藏着很多契机。例如目前各类线上的艺术活动迅速发展,这种高效、便捷的交流学习方式,本来也是未来艺术发展的重要趋势,只不过这场疫情变成了催化剂。对我个人较为直接的影响就是原定计划会推迟,本来年初的两个群展处于暂停状态。不过这几年由于家庭事务繁多,本也正处于艺术创作的沉淀期,放慢些节奏对我而言并不是坏事。当人人都关在家里,抛却了很多物质生活的繁文缛节,一切向外的、面对面的社交活动嘎然而止,或许更容易听到内心真实的声音,也能够有机会放慢节奏思考一下许多艺术的基本问题。
许载舟:疫情发生时的第一反应是估计香港巴塞尔是没戏了,也没过两天就真取消了,现在来看可能瑞士巴塞尔也悬了。从这个侧面来看,其实艺术在有些时候并没有那么重要,健康快乐、平平安安才是一切的先决条件。今年朋友圈里拜年的高频词汇从以往的“恭喜发财”“事事如意”也变成了“健康平安”“安康顺遂”。
鄢来超:我们为什么会思考?因为看到了大量的数据和信息,但是我们忽视了一点:思考从何说起?显性的叫思维逻辑,我们会努力去解释和解读它。然而那些隐性的其实才是本源,也就是意识本身,我们知道的少之又少。意识究竟是什么?我们所有的思考不过是意识的载体罢了。即使是无意识,它也是会通过很多特质展现出来。
鄢来超 集体意识 纸上油墨 70x50cm 2018年
张画:艺术当然是有用的,只是在生存危机面前,功用不大:艺术不能从物理层面治疗肺炎。在疫情爆发前,国内经济增长放缓,越来越多的注意力已经被放在艺术市场或商业化操作:哪个画廊成为最大的交易平台,什么样的展览好卖门票。在国内,这样的讨论与在国外相比,更频繁地出现在我耳边,身边的人都说“国内的艺术生态不好”。我认为商业操作完全可以理解,毕竟资本是艺术生态里的重要一部分,只是个人觉得资本运作和学术研究之间可以多一些平衡,毕竟艺术品比起商品,可以有更多地让人思考的机会。这次疫情肯定会对经济产生更深远的影响,但是我相信负责任的学术机构和博物馆能够支撑住,有条不紊地安排学术活动。
02
互联网时代,我们轻易就能获取到大量的信息。真真假假的数据,满足完阅读却让我们更加迷茫。艺术家们怎么看待这些消息,这对他们的创作有何影响?
许载舟:从一开始主动寻找各种舆论消息到后来习惯性关闭微博每日推送的辟谣汇总,这段期间各种光怪陆离、感人肺腑、爆料、猜忌等的信息铺天盖地。这一方面体现的是信息获取便利导致的无效现状,另一方面是人们对于信息接受的选择与判断。有些艺术家会非常迅速地将此转化为创作题材,朋友圈里能见到不少“钟南山像”和“口罩拥抱表演”,但对于我来说面对“关注疫情”和“艺术创作”是两个事情,或许这次突发的疫情所暴露的问题只是当下社会的表层体现,往往更深层次的问题还需要艺术家们冷静和独立思考之后再去进行探索,最终转化为让时代铭记的作品。
艺术家近期作品之一(未完成) 许载舟供图
崔小清:我每天都要看好几遍疫情进展和各种报道,从最初的担心、愤怒到后期的无力与麻木,慢慢从中抽离,开始构思创作,每天这么大的信息量冲击需要有一个能量的转化,投入创作中会让我感受到平静一些,将关注力放在创作上。这次疫情所引发的社会舆论在2020年2月6日达到了顶峰,我想大家应该也知道那天为什么引发了如此巨大的舆论浪潮,那天晚上朋友圈基本上都是那一件事情,其实之前我也关注着吹哨人的哨声为何没有成为这场灾难的警示,关于个体的声音如何才能被有效对待,关于我们每一个人,我们的声音需要经过什么样的处理才能被更多的人觉得“他”说的对“我”是好的?其实从疫情发展到1月底,我就开始构思作品的基本框架,目前草图已经画完,从最初的蝙蝠、野生动物、疫情讯号的管控到吹哨人李医生的牺牲,整个疫情扩散脉络等等零散的消息,我会组织起来呈现在作品当中。
崔小清作品《20200206》草图 艺术家供图
《山乡巨变之春夏秋冬》剪纸 190X90cmX4 崔小清 2016-2018年
在创作过程中让我想到了一个事情:“人”在整个过程中的无力感,在病毒面前人显得无能为力,在整个疫情的发展过程中都处于一种被推着走的状态,这种无力感也体现在一个艺术家首先作为一个个体的“人”的时候的能动性的减弱。在灾难面前不管是贫穷还是富有,不管是艺术家还是其他从业者,所有人都归零为“人”,而这些人所组成的社会组织在面对病毒的重拳打击下,也体现出了很多力不从心的状态,这种状态其实是很危险的,就像是大坝中的一个蚁穴 。所以在面对疫情的时候我们不能脱离了“人”本身,这个“人”就是我们真实的血肉之躯。
葛宇路:这次疫情是一系列问题的积累,很多问题并非疫情才有,只是现在集中爆发以灾难的形式呈现了出来。对我或者我们的创作来说,接下来可能会有更严格的审查吧,越是缺乏安全感就越要控制。
韩沁:最近一周,我工作生活的纽约疫情也开始爆发。看信息和数据时,只看源头可靠的内容,就不会恐慌。没有时间在社交网络查询太多细节和故事,因为州立大学一旦有确诊病例就会进行网络授课,所以需要加快脚步准备接下来可能发生的事:在最短的时间内备课,准备手头两节课的线上内容,包括数字艺术入门和数字动画。这一切并没有打乱我原定的创作进度和展览进度。周五(3/13)我将有十件近两年创作的与迁徙有关的作品于纽约拿桑郡美术馆(Nassau County Museum of Art)展览《蓝色》中展出,一幅是展示了漂泊人生千姿百态的9米宽2.4米的巨幅蓝晒作品《迁徙的方向》,八件表现个体移民生命的变化的《演·化》系列作品,一张小幅镜框作品《爱人》。可惜的是,正在策划的《中国版画:信使》学术展览,因为疫情影响取消了。
韩沁 迁徙的方向 纸面氰版摄影 8400 x 240 cm 2019
韩沁 演·化 6 纸面蓝晒(氰版照相法) 208.3 x 119.4 cm 2018
侯炜国:这次疫情捅破了社会各个层面的脓包,地方官员的形式主义和不作为,把丧事当喜事办;西贝的发不出工资要倒闭;房地产的打折卖房体现出来的经济泡沫;一句谣言就用棍子打死自己小区邻居的狗的人情冷漠;朋友圈的道德绑架与政治正确;日本捐赠口罩包装箱上的“子曰无衣,与子同裳”,换来内地小报纸一句“奥斯维辛之后写诗是残忍的”,种种荒唐的事情是芥川龙之介也写不出来的罗生门,是莎士比亚也写不出来的悲剧。真是让人欲哭无泪,又搞笑又悲愤,百感交集。这些事情对于优秀艺术家的影响我想是隐性的、长期的。
奥斯维辛集中营内景 侯炜国供图
李纹华:社会性艺术⼀直是我很感兴趣的区块,在创作进程中除了意识想突显的问题,更在课题的研究上花了⼤量时间去消化、怀疑、辩证。社会性艺术的魅⼒就在于你平时不⼀定会注意到它,但你不可否认它存在且可能是有问题的。这次疫情的发⽣就突显很多深刻的问题,因为你被它实际地影响到了。举个例⼦,因为科技的发展及便利充斥在⽣活里,我们几乎忘了资讯及讯息量是有多么庞⼤,品质与可信度因⽽被忽略了。恰逢防疫政策的遵守,我们不外出,所以唯⼀与外界的沟通只剩下科技⼿段,那⼈与⼈之间不再接触,科技发展改变⼈类⾏为,这是健康的吗?还是我们在危害⾃己与⽣俱來社交的能⼒,⼜或者我们可以发现不⽤接触就可以与世界沟通,未來我们是不是透过科技就可以把意识存取在巨⼤的云端,去信息共享实现不再有争执的⾏为模式?
孟思特:一开始我会长时间看手机刷朋友圈了解感染症状和疫情进展,但网络上的各种报道会增加阅读时的焦虑程度,最后索性不再看手机,回归到一种很纯粹的生活状态,尽量少想。
王霄:每天打开手机铺天盖地的信息袭来,这些关乎生命、生死的事件以非常直观的图像、不断滚动的数字让人感到窒息,善恶、愤怒、恐惧、爱、欲念也在各种社会舆论中被无限放大。虽然我也参与了抗击疫情的相关创作,但在生死面前,艺术的表达其实还是显得那么苍白无力。灾难对心灵的冲击,人对社会事件的反思涉及到很多隐形的、深层次的东西,需要时间来消化和沉淀,应该不只是纪实绘画那么直接的方式。我想到之前看到的一个非常震撼我的作品是911纪念碑,林璎设计的越战纪念碑下沉广场,死难者的名字密密麻麻雕刻在黑色的石碑墙壁上,沉重的肃穆感笼罩着走入其中的人们,给繁华浮世中的人一处谦卑的沉思和哀悼之所。对于艺术家而言,灾难总是沉重,但同时也会引发对很多终极问题的思考,重思艺术史,包括戈雅和克利姆特在内的艺术家对瘟疫的表现,让我思考很多。
王霄近期创作《悟空与玉兔》扇面
从疫情开始爆发到现在,由于不能去工作室,创作空间变得狭窄,托裱师傅没有复工等诸多问题,导致工作处于半停滞状态。近期我一直待在家里收拾一点小画和画稿。这幅《悟空与玉兔》扇面画,取自日本江户时期月冈芳年的《月百姿》系列作品中的一张。《月百姿》虽是日本的浮世绘,很多题材却是源自中国的历史、神话。疫情期不能出门,晚上望着窗外的月亮,想到“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很有感触,便稍加改动画了这张作品。人类的灾难绝不再会局限于某个民族,而是成为了全世界共同面对的议题。虽然各自隔离在家,“岂曰无衣,与子同裳”,无法割断的文化基因却最能拉近心灵的距离,艺术的确能在苦痛的时候带给人更多心灵的慰籍、精神的力量。《西游记》中唐僧与孙悟空历经九九八十一难取得真经,但是人类到底要经历多少次灾难的洗礼才能取得真经,实在不得而知。迷失在光怪陆离的“现代社会”,往往太容易丧失对地球生命与生态的敬畏,其实人类也不过是其中非常脆弱的一员而已。经过大自然的层层洗礼,人类或许也如同我们现在所见的古生物化石、庞贝遗址一般,终将成为掩埋在层层地表中的冰冷记忆。
王霄近期创作《一颗枯石》绢本工笔
《蛛网》绢本(2020年春,未完成)王霄
《缝》绢本(2020年春,未完成)王霄
《一念》绢本(2020年春,未完成)王霄
我近期创作的作品,通常截取古画中园林或现实故事的片段场景,在绢这种细如肌肤的载体上绘制出精美的表象,不过我陈述的并非静好的现世,恰恰相反,试图以带有象征性的语言,隐喻现代人精神的困境,心灵的冷寂荒原,反思永恒与共存的话题。作品《一颗枯石》看似是画的一块石头,但其实它是一个头骨的形状,空洞的眼神和微微张开的口似乎想要诉说,却又不得不陷入永恒的沉寂。它既是心灵的,也是历史的。《蛛网》表现的是一个困在朦胧的欲望中的女人;《缝》中残垣断壁的一面是人类的贪念,另一面是末世的荒原;《一念》中一只鸟凝视着被植物困住的女子,其身上缠绕的带刺枝条,既是欲望的化身,也是困惑的根源。她跪着的背影对着水面反思,也暗示着自然对人的告诫。
曹阔:生命无常,珍惜时间,珍惜当下。
鄢来超:我早已习惯了安静,更多的时间都是静静地坐着,无思无念,安静地整理,轻捏回忆,安静地作画。我用纸本把这些记录了下来。是人性还是病毒在快速地蔓延,面积越来越大、越来越多,最后变得密密麻麻。我们怎么了?这个世界怎么了?什么时候是个头?未来会是什么样子?
鄢来超 意识的点 纸上水彩 30×40cm-1 2020年
鄢来超 意识的点 纸上水彩 30×40cm-2 2020年
我不是在画画,而是打开空间,为艺术开创一个新的维度,使艺术具备宇宙性,让它不断伸展到无穷,超越平淡的图像表面。“力求让作品的空间和颜色都有它自身的伸展性,甚至寄托于这些盒子可以装进一些意识流的东西。”从而欲以极具伸展性的空间和色彩来承载一些无法用言语描绘的“意识”,而这些创作就是它们的“壳”,“我们可以看到的、讲述的东西已经够多了,我希望去探讨一些超越语言的意识和梦境”,越过口头语言以艺术的方式阐述感受,就是比如说,我们对这个世界的认知都是靠身体和思维去感知、去听、去看,甚至去研究。把所有我们能知道的都知道得差不多了,有些甚至做到了极致,比如古典主义、表现主义、超现实主义等等,包括梦境,以及一些学科、观念,形式主义和新科技的融入,慢慢地艺术变成了一个智慧体一样,成为现实世界思维的载体。
鄢来超 意识的壳 布上油墨 60×60cm 2019年
鄢来超 意识的核 纸上油墨 70x50cm 2019年
鄢来超 意识流 纸上油墨 70x50cm 2019年
张画:平时每日看到的经济数字不再被强调,社会舆论把生产、消费的压力暂时放到一边,呆在家里就变成了贡献。艺术家终于可以为社会做贡献了
高扬:艺术到底能不能成为解燃眉之急的一剂精神良药呢?在疫情最高峰的那段时间,许多艺术家都按捺不住想要发声,无论是通过作品还是通过其他形式。从我对这段时期的观察来看,在“抗疫”美术作品中艺术家表达的内容往往与网络自媒体、新闻报道中的图文内容高度一致,甚至在发布的时间节点上均高度吻合。例如,1月24日中国疾控中心发布了显微镜视角下的新型冠状病毒细胞图片,1月28日以来的美术作品当中关于冠状病毒的细胞形态的作品比例大幅度增加;2月8日前后,网络上出现了很多“最美印痕”的摄影作品,在此期间脸上的印痕这类主题的绘画作品也大量涌现;还有一种最为热门的就是钟南山院士的肖像画,这类型的肖像画多半参考的是采访的视频和公众号链接,尤其是多篇文章中刊载的钟院士举哑铃的图片得到了最大程度的采用。
高扬 《蝙蝠的想象》数位板绘画 2020
高扬 《我想知道他们的名字》 数位板绘画 2020
在这里我不想就画面技法、形式风格、雅俗等问题展开讨论。我想说的是,在这种现象的背后反映出艺术家在面对突发事件的情形下,缺乏创作的方法。其实这些“抗疫”美术作品,与我们熟悉的主题性创作还是有一些区别的。一方面,从时间角度来说,“抗疫”美术作品是在疫情突发、爆发直至结束的期间出现,因此这类作品具备了很强的即时性和时效性,而主题性创作不一定需要具备这种特性。另一方面,“抗疫”与其他主题虽为同一命题,但当它还未成为历史的时候,它就不能与其他历史事件的艺术处理手法过于雷同。这次疫情影响到的是我们每一个人,并且它还在持续发生变化。因此每一个人都应该珍视自身不同的视角,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不能过于仰赖于社交媒体的信息。这种过度依赖图片和报道的艺术创作,很容易让艺术家养成一种的“自媒体视角”。这种视角的最大问题就在于,它往往是无法带出艺术家严肃而认真的思考。看似能够在最快的时间内创作大量作品,但起到的仅是照片的再复制、文章的图像化、概念的再重复等的作用。我自身在这段时间的创作也充分地反映了这样的问题。那么,这种问题应该怎么去解决?这是我想知道的。
<<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刘主任画的速写 高扬供图
疫情期间,我十分关注我的家乡派遣去应援武汉的医生团队。在这次应援武汉的医生中,有一位漳州市909医院的超声科室的刘主任与我有比较密切的交流。这位刘主任支援的是火神山医院,他在闲暇时期会在笔记本上画一些速写,我觉得非常有趣。在和刘主任聊天的过程中我了解到,医院里虽然天天病人爆满,但是大家都不紧张。他的工作就是在接到申请后进入病房给病人做超声检查。通过画画,他可以调节心情,经过这么长时间的适应,工作也慢慢进入正轨了。与他的聊天让我感觉身临其境,每一句话都很真实。那种因为舆论带来的紧张和压抑感,也在那一刻消失了。在此也分享一下他的作品,希望这种身临其境可以让更多的人感受到。
03
因为疫情,我们被迫隔离在家,和父母、孩子、朋友......在一起,艺术家们和谁在一起?他们有何感受?
侯炜国:今年因为疫情的关系我在河北老家待了在北京上大学以来最长的“寒假”,但正月初六就返回北京了。其实大多时候是害怕回家的,因为我找不到一套可以更深入的和父母交流的方式,离开家上大学的这十年是自己变化最快的十年,但父母仍会以那个十年前的自己或者更小时候对我的认知来判断我现在的生活方式是否正确,这里面有很大的“误解”,并且无法化解,所以每年回家过年基本上就是吃吃喝喝完简单汇报一下自己的工作和学习就赶紧返京了。
鄢来超: 对于长期漂泊在异乡的我而言,想家是一种心情,更是一种成长。想趁着父母白发未满头,多陪陪他们,所以我今年就早早回到了国内,这次疫情在家呆了快两个月。
曹阔:和父母住在一起,呆了一周左右。我基本上一年回家两次,过年一次,夏天一次。
崔小清:这次疫情,我在山西大同老家。但平时我大部分时间在北京,有时候家人会去北京和我待一段时间。上次在家待这么久还是10年前,当时毕业创作需要在家里制作,也是快3月份回的北京。
高扬:这段期间我一直都在福建漳州家中,和父母住在一起,上一次这么长时间和家人在一起是高考那年,距今应该有十年了。
葛宇路:因为武汉的冬天很冷,所以原定年大年30那天再回武汉过年,结果看到新闻就退票了。我从年前回环京的住处了以后,就一直没走,算下来在家1个月出头了。大概小半年没回去见父母了吧,这阵子每天视频一下,感觉很亲切。
快递收发站进入口粘贴“小狗不能进入”标语 葛宇路供图
小区排队领通行证 葛宇路供图
小区门口的出入检查,凡是湖北身份证都不能进出 葛宇路供图
韩沁:自从国内疫情爆发,我身在海外,既担心国内亲人的健康,又担心纽约周边情况的变化。一年一度华人的庆祝春节活动也纷纷取消了。就在这不安的境况下,我的父亲瞒着我作为志愿者参与小区进出入管理,小区邻居拍照发微信给我才知道这事。大过年的,老爸站在楼下的寒风里,60岁的人了,近视眼加老花眼,还硬要给封闭在小区内的邻居拿快递,我十分担心他被传染或伤风感冒,但又不能不表示支持。现在国内疫情转晴,父母和亲人们转而担心我和先生、孩子们的处境。
李纹华:学期结束后刚好跟好兄弟一起租了⼯作室,打算搬过去整理到过完年结束再回台湾,正好想避开春运的人潮,计划美美的。随着这次疫情的蔓延,很多原本的安排也就打乱了,很多事情被拖延着,⼀直撑到2⽉中旬才回台湾,这期间真的体会到了寥若晨星的感觉,尤其是在每天都堵的北京,眼睛看到的只有凝结冰霜与灰度明暗变化偷偷混乱在感官周围。回台要居家检疫,也不算回來立马就能跟家⼈团聚⽣活,不过亲友的紧张和关心多少缓解⼀下没⼈说话的窘境。
李纹华,i got a job,錄像,尺寸可变,2019
李纹华,  、平板電腦、荧幕
27-inch, 12.9-inch, 5.5-inch(件/set),2019
孟思特:这次父母在北京待了四十来天,是近六七年来我们在一起过的最长的春节了。不仅时间待的长,在心态上也是最为漫长的。因为我父母是1月19日从湖南来的北京,虽然是直达列车,沿途没有武汉接触史,但在火车站也有过大量人员接触,于是自觉进行了十四天的居家隔离。
王霄:这次疫情一直在北京,和父母、孩子在一起。前几年冬天还会去南方住一住,今年各种原因也没有顾得上安排,现在看来似乎冥冥之中有种预感。
许载舟:今年回家与以往不太一样,母亲过年出差适逢这次疫情就一直没有回国,因此我就一个人在家过年。除了三十和大年初一去爷爷家和家人们吃个饭,剩下的绝大部分时间都是自己在家。这次回来幸运的是带了一些颜料和材料回家,所以每隔一两天还能把爷爷接过来画画肖像,也感受一把久违的写生。其他时间偶尔和朋友们在家聚个会侃大山。原本期盼的家人团圆、合家欢乐的气氛被这次突如其来的疫情打断了,有时翻手机的时候反而有点羡慕朋友圈中研制的各类“电饭锅料理”和家中不知何种缘故发生的鸡毛蒜皮的吵架。
艺术家近期作品之二(未完成) 许载舟供图
张画:这次疫情刚开始的时候我在北京,和家人在一起。年夜饭的时候就能感觉到紧张的气氛了,如果有谁稍微有点着凉,家人就会变得非常紧张,生怕感染了病毒。那时候是刚开始过年,一切商家都休息了,所以感觉不强,但随着进入初五初六,本应该开始慢慢热闹起来的街道依然安静,连见朋友也要小心翼翼,说话要带着口罩距离2米以上,这才慢慢意识到疫情的严重性。
在疫情发展最严重、最快的时候,我已经在英国了。早就安排了这次行程,没想到出行正好变成了逃难。出发前两天,英国航空取消了所有从中国直飞到英国的航班,我反复查看我的国航飞机是否被取消,紧张和担心的心情就不多说了,最后还是顺利抵达了英国,但是飞机上的经历依旧让我难忘:
登机之前有两次体温检测,但如果其他乘客吃了退烧药,体温计是查不出来的。由广播得知,在与我同一班飞机的客人中,就有一位因为体温不合格,没有被允许登机,他的托运行李也被移除了。大家都知道,飞机是一个封闭的空间,百号人几乎呼吸着同一舱空气,如果有一个人感染,那么其他人感染的可能性很大。飞机里的所有人,中国人和外国人,老人和孩子,全程10个小时,除了中间吃饭的时间,全部带着口罩。那天飞机全满,人与人之间距离不到半米,这样人群密集的环境却少有人说话,全程都异常安静,让人紧张。每个人都像啮齿动物一样,时刻警惕着有没有咳嗽声、喷嚏声,有半点风吹草动,脑袋都立起来,查看周围的情况。猜测、怀疑、不信任,没有人敢说话,生怕坐在你旁边的那一个就是新冠感染病人。
在飞往伦敦的飞机上,鸟瞰泰晤士河 张画供图
抵达伦敦的希思罗机场 张画供图
到了伦敦,第一件事是全身消毒。本来离别重逢的拥抱,变成滴露消毒喷雾的全身洗礼,每一个死角都不敢错过。进了家门,当然也是再消毒一遍,所有东西都得特殊处理。刚到的头两天,可能是因为时差问题,有些头疼,加上每天看着国内感染病例数字的增加,真假信息的不断出现,我天天怀疑自己是不是得了新冠病毒,非常紧张,体温计不离手。
04
因为疫情,我们的生活被打乱,突然有了大把的时间,读书、做饭、追剧、撸猫……好像我们都干过了。艺术家们是怎么打发时间的?
高扬: 疫情期间的生活作息比较规律,每天早上7:30起床,晚上1:30睡觉,中午困了会眯一会。除了在家写毕业论文的初稿,就是帮忙分担一些家务事,洗碗做饭,收拾整理。我的主要任务有两个,一个就是帮助外婆照顾生活已经不能自理的外公,再一个就是每天负责接送疫情期间需要在医院上班的母亲。
高扬《方舱想象》 数位板绘画 2020
曹阔:主要是自己呆屋里画画,之前还能出去吃饭,现在都是自己做,也花了时间学做些简单的菜。
崔小清:回家的时候已经是腊月二十六,正准备过年,年前会帮家里准备一些过年的准备,打扫卫生、帮忙做饭等。年后开始准备创作,顺便督促外甥写作业。
张画:疫情刚开始发生时,我在北京,往返于家和工作室,做饭、在家锻炼,在工作室工作,外面一切停滞。后来去了伦敦,确定身体稳定健康后,我就恢复了正常的生活。在北京什么都干不了的憋闷在伦敦得到了发泄,看展、购物、运动、创作。
在北京工作室,完成装置原型制作 张画供图
在英国国家公园进行新装置的前期测试 张画供图
鄢来超:湖北一直处于封城的状态,只能在家宅着,时不时地在纸本上画些创作草图。
葛宇路:做饭,吃饭,洗碗,拖地,看书,看新闻,看视频。最近扛不住了,买了洗碗机,所以现在不洗碗了。
许载舟:刚回家的时候疫情并没有那么严重,回家就抓紧一切时间和小伙伴们聚起会来,享受久违的重逢和节日的气氛。大概一月末的时候随着疫情日趋严重,就变得紧张起来了,大家也都乖乖呆在家里了。不过这次鬼使神差地带了些颜料和工具回家,没想到派上了用场。之前上学的时候,每年假期有时间画一张爷爷的肖像,工作后时间少了就没再持续下去。今年就在家画了一张也算是有点事儿干,这也可能是毕业后第一张写生的作品。
过年期间爷爷的肖像(局部)许载舟供图
返京后按照要求居家隔离,开始投入到“紧张又充实”创作之中。每天习惯性“丁香一下”,其他时间就是创作、刷手机、做饭、吃饭、洗碗、休息……直到这几天疫情稍微缓和,我连新增确诊的数量也不太关注了,也忘了今天是周几……这段时间唯一欣慰的事儿就是去值班的时候路上不堵车、高速不收费、尾号不限行,但这在之前可能是每天最头疼的事。
许载舟返京时夸张的装备 艺术家供图
侯炜国:因为疫情,我们有大块的时间可以磨洋工,整本整本的看书、画草图、学软件,为疫情过后的复学做准备;也有时间更好的打理生活,学会了蒸馒头、花卷,怎么发酵,一次发酵,二次发酵。学会了吃饭完以后就洗碗,而不是扔一晚上第二天再说。
侯炜国在家学蒸的馒头 艺术家供图
李纹华:整个邀请期间就是匆忙之中回台湾,也是因为担忧、和过去03年非典的印象,几乎都把⾃己关起来,除了查看资讯、新闻外,配合防疫也就没什么与⼈接触的活动了,但有种微妙的感觉是这时候的⼀个人比起以往对很多事都特别敏感,突然间想得特别多,像是某种重新⾃我检视,有点安静的可怕。
孟思特:有了孩子之后的时间是不够用的,最重要的是想着怎么争取时间,因为照顾孩子会占用大量的难以想象的时间量。只有等到孩子午睡了,或者是晚上一切都安顿好了之后才能清静。
韩沁:家国和时代给予个体的恩泽是数不尽的,比如创作的灵感、希望和想念等等。回馈养育我们的土地,拿出作品是最直接最真切的行动。二月底,知道昊美术馆发起风雨同舟艺术抗“疫”慈善拍卖活动,内心认同。我正想着该如何捐献作品,否画廊的创始人何雨来找我了,当然马上加入。去年夏天,我在杭州宝龙城逸君酒店驻地创作了几个系列作品,其中一个系列叫做《留·物》,邀请被采访的城市移民携带一件特别物件,作为家乡抹不去的烙印和记忆,再通过蓝晒,将这些物件呈现于纸面。我以为,捐赠蓝晒作品与此次活动的主题比较贴近。
韩沁捐赠作品:留·物005——老家房门钥匙 纸面蓝晒(氰版照相法) 54.6*78.7cm
另外,作为华人社区石溪中文学校的一个成员,2月22日我给在纽约的孩子们上了一趟特别的主题绘画课,教育我们的孩子如何去爱。孩子们用铅笔、蜡笔,通过自己的理解,来表达对中国、对疫情的关心。有几位孩子用蜡笔画出了自己喜爱的玩具、衣物、书本,捐给在家隔离的孩子解闷。有一位孩子捐出自己的医生玩偶,希望他帮助治愈病人等等。更多的是画出口罩、隔离服等表达自己的一片爱心。中文学校的老师们和孩子们一起组织《大武汉-爱的祈福》朗诵和合唱,支持国内抗疫,希望尽快把这份朴素而真诚的牵挂和祝福送到抗疫一线。
石溪中文学校孩子的抗疫作品 韩沁供图
《侨报》刊登石溪中文学校为中国抗疫加油新闻 韩沁供图
王霄:因为疫情,一直没去工作室。我目前的工作室在一个商住两用的公寓,因为是中央空调,总觉得有点安全隐患,加上每次出门都要全副武装,回家后全面消毒,觉得还不如先老实待在家,不出门不添乱吧!目前的状态就是白天陪陪家人,晚上比较清静,能做点自己的事,所以近期过得有些黑白颠倒。
受访艺术家
(按姓氏字母排列)
曹阔
1994生于江苏徐州
2016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本科
2019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硕士研究生
现居于北京
崔小清
1986年生于山西大同
2010年本科毕业于北京印刷学院
2016年硕士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
现工作和生活于北京
高扬
1990年生于福建漳州
2014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雕塑系
2017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建筑艺术学院
2018年就读于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博士研究生
葛宇路
1990年生于湖北武汉
2013年本科毕业于湖北美术学院
2018年于中央美术学院取得硕士毕业证书
韩沁
1988年生于浙江杭州
中国美术学院版画专业取得本科和硕士学位
普拉特艺术学院(Pratt Institute)数字艺术专业 艺术硕士
在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SUNY Stony Brook) 教授数字艺术,并担任中国美术学院客座艺术家
侯炜国
1988生于河北省沙河市
2017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
现居工作和生活于北京,博士在读
李纹华
1988年出生于台湾台南
中央美术学院 实验艺术学院 2018级研究生
孟思特
1988年生于中国湖南
2011 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获学士学位
2014 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获硕士学位
现任教于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油画系
王霄
1986年生于山东济南
2004-2012就读于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获硕士学位
2012至今就职于中国艺术研究院,现为文学艺术创作院专职画家
许载舟
1990年生于辽宁大连
2016年 硕士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 第一工作室
现供职于太庙艺术馆
鄢来超
1985年生于湖北
2015年毕业于意⼤利佛罗伦萨国⽴美院新视觉语⾔表达绘画专业,研究⽣学位
意⼤利国际⽂化交流发展协会秘书⻓
现居意⼤利,从事⾃由创作、策展
张画
1991年生于北京
2007-2011中央美术学院附中
2011-2015中央美术学院 本科
2016-2018英国皇家艺术大学 硕士
现工作生活于北京和伦敦
采访/朱莉
图文整理/杨钟慧
近期推送
Art Enables to Understand Diseases and Healing
CAFA ART INFO
英文版
Facebook/Twitter
国际同步全部资讯
@CAFAartinfo
https://www.facebook.com/CAFAArtInfo
https://twitter.com/cafaartinfo
最新国际月刊已出
订阅请留言
——TRAVEL WITH ART——
为使真正的艺术爱好者能够有机会深入了解展览、作品、艺术家及背后的故事,CAFA艺讯网启动全新项目「TRAVEL WITH ART」,联合众多著名策展人、艺术家、设计师、建筑师、人文学者等一同为大家呈现多元的线上&线下艺术活动!
后台回复“看展”即可获取更多信息,加入艺讯友邻群。
后台输入“洞见”获取2019最火“洞见ART”全集!
For genuine art lovers who would like to know more about exhibitions, artworks, artists as well as stories behind them, CAFA ART INFO initiates a brand new project to invite you to visit exhibitions.
CAFA ART INFO
微信公众号
CAFA ART INFO
新浪微博
中央美术学院艺讯网
专业学术角度
解读艺术发生
编者按:最后一批80后在2019年迈入了30岁的大门,回望1980-1989年,似乎早已离我们远去了。“80后”还年轻吗?在“90后”都逐渐淡出大众话题的今天,“垮掉的”80后几乎被遗忘了。如果说2003年“非典”期间,“80后”中的大多数人还记忆模糊,那么此时此刻,他们又在思考什么?同代人的目光总是相似的,但又有一些不同。每个人都活在自己的同代人中,以为自己的一代,是特别的一代。
针对此次新冠疫情,继“往事并不如烟”系列后,艺讯网新推“80后艺术家纪实”特刊,重点邀请80后出生的一批青年艺术家,围绕艺术、创作、家、生活这四个话题,记录他们在疫情期间的状态。第一期我们为大家带来:曹阔、崔小清、高扬、葛宇路、韩沁、侯炜国、李纹华、孟思特、王霄、许载舟、鄢来超、张画(按姓氏字母排序)等12位青年艺术家。
01
新冠疫情爆发,一方面,艺术被指没有多大功用,另一方面,国内的艺术机构又几乎都处于闭馆状态,艺术行业停摆。在这样的艺术生态下,艺术家们有着怎样的态度与思考?
韩沁:艺术家的社会角色是什么?这次疫情,又让我回到这个原点再次思考艺术的意义。我想,艺术家更重要的是对世界抱有一颗同理心,善良且敏感。如果说艺术创作作为一种记录、交流、叙事,能满足的形式有很多。新闻、摄影、调查来得更快且更直接。艺术创作最难能可贵的是艺术家用独特的艺术语言,对其所处的时代提出的质疑和关心。我没有急于去创作和疫情相关的作品,而是尝试学习和了解危机中的世界。
曹阔: 疫情短期内对艺术生态会有些影响,有些博览会已经取消了,艺术展览也改成了线上,艺术市场多少会受到冲击。但对我来说影响不大,因为我画得慢,可能几个月后我一张还没画完。
曹阔 《尘》 布面油画 48X62cm 2020
崔小清:艺术家在病毒对生命的威胁下是束手无策的,有很强烈的无力感。大家都被隔离在家里,关注着每日疫情信息,但面对那些求助的信息,每日增长的数字,艺术如何介入这场灾难时显得无力了很多。已经准备好的展览只能延期到疫情结束,整个艺术生态从产生到呈现都是停滞的,艺术的力量在这个阶段是无力的,虽然很多美术馆、机构开始呈现线上的展览和活动,但在整个疫情的阴霾下线上艺术的呈现总是比不过每日更新的那一窜数字和各种相关的社会新闻来的冲击力大。
高扬:艺术环境因为客观原因正在加速寻求变革。令人遗憾的是,我似乎没有感受到这次疫情对艺术家状态的影响和冲击。长久以来,艺术家与观众之间形成了一种默契。那就是观众看不懂作品也会希望去画廊感受艺术氛围,而艺术家不考虑观众也可以创作大量的作品。这种默契,让艺术家保持了神秘感,让观众多了一分想象的空间。但是这次的疫情,让我发现在灾难面前,艺术家就是再平常不过的普通人。能够真正派上用场的,几乎都是那些平时无意间积累起来的生活技能。这件事情还是挺有挫败感的,也挺值得深刻反思的。所以,我觉得未来会有更多艺术家将想法落到实处,也就是回到比较真实的社会供求关系当中,形成一种比较良性的文化交流环境。
高扬 《恐惧来自于未知》数位板绘画 2020
高扬 《这不是一场游戏》数位板绘画 2020
葛宇路:我感觉我并没有很深度地参与艺术“生态”,所以没多少判断。对我来说,倒是可以把自己放空一段时间,做一个彻底的宅男。
侯炜国:2003年非典,钟南山说“每个人做好自己本职的工作就是最大的政治。”我们都在做艺术,那什么是艺术家?自己要做哪一种?有人说艺术为人民服务,有人说艺术家应该做时代的引领者、灵魂的工程师,有人说艺术家只表达我自己。疫情是个试金石,有多少种艺术家就有多少种疫情下的反应。哪种更生效?更讨好?
除了批量生产出的《钟南山像》,为什么中国当代艺术没有通过疫情发声?因为中国艺术语境只接受“写实的钟南山”,而不接受“抽象的钟南山”“行为的钟南山”“装置的钟南山”“观念的钟南山”吗?还是担心触碰底线?还是因为作品需要更长久的思考?我认为这是关于写实、抽象、行为、装置和观念的五个“钟南山”的艺术语境问题。
李纹华:疫情正在发⽣,病毒也是在书写它⾃己的历史及进⾏式,我相信我们不管做什么,⽇常⽣活也好,创作也好,都在纪录着我们⾝处的当下。比起为了疫情做特定的创作,更应该想⼀件事情的发⽣反映出什么问题,我们不⼀定有解决的办法或答案,但提出问题刺激我们思考,让事情有更多可能的思辨,我相信这样在⾯对未知的未来时能有所帮助。当我们看到坏的事情在发⽣时,好的事情同样也在发⽣,只是这次我们关注的是平常被我们忽略的事情在这次疫情中迸发,不管是艺术还是其他领域都有深刻的感受,冲击⼀定会有,但不⼀定是坏事,跌倒后你还是要站起來,这很正常,不要责怪⾃己,想想为什么被绊倒,以后不要再犯同样的错就好了。⼼存善良,希望⼤家都平安渡过彼此难过的时刻,好好⽣活,该做什么就做什么。
孟思特:这一段时间我很少关注艺术,也几乎不思考艺术上的问题,大部分时间是帮忙做家务、带孩子,偶尔看看书,最希望的是疫情的拐点早点到来,这样大家的生活才能逐渐回归正轨,艺术才会有意义。19年我一直在准备新的个展作品,作品里有许多超现实和魔幻的内容,但现在却发现现实似乎比想象更魔幻......
节日盛装 40x50cm 孟思特 布面油画 2016
博物馆的告别 210x250cm 孟思特 布面油画 2016
好好照顾你 120x150cm 孟思特 布面油画 2018
王霄:因为疫情,许多重要的艺术展览和活动被迫暂停或取消,画廊等艺术机构必然面临着运营成本等多方面的巨大压力,长远看来,整个艺术行业将会有个较为漫长的调节和修复过程。不过伴随整体艺术生态的变革和更新,其实也潜藏着很多契机。例如目前各类线上的艺术活动迅速发展,这种高效、便捷的交流学习方式,本来也是未来艺术发展的重要趋势,只不过这场疫情变成了催化剂。对我个人较为直接的影响就是原定计划会推迟,本来年初的两个群展处于暂停状态。不过这几年由于家庭事务繁多,本也正处于艺术创作的沉淀期,放慢些节奏对我而言并不是坏事。当人人都关在家里,抛却了很多物质生活的繁文缛节,一切向外的、面对面的社交活动嘎然而止,或许更容易听到内心真实的声音,也能够有机会放慢节奏思考一下许多艺术的基本问题。
许载舟:疫情发生时的第一反应是估计香港巴塞尔是没戏了,也没过两天就真取消了,现在来看可能瑞士巴塞尔也悬了。从这个侧面来看,其实艺术在有些时候并没有那么重要,健康快乐、平平安安才是一切的先决条件。今年朋友圈里拜年的高频词汇从以往的“恭喜发财”“事事如意”也变成了“健康平安”“安康顺遂”。
鄢来超:我们为什么会思考?因为看到了大量的数据和信息,但是我们忽视了一点:思考从何说起?显性的叫思维逻辑,我们会努力去解释和解读它。然而那些隐性的其实才是本源,也就是意识本身,我们知道的少之又少。意识究竟是什么?我们所有的思考不过是意识的载体罢了。即使是无意识,它也是会通过很多特质展现出来。
鄢来超 集体意识 纸上油墨 70x50cm 2018年
张画:艺术当然是有用的,只是在生存危机面前,功用不大:艺术不能从物理层面治疗肺炎。在疫情爆发前,国内经济增长放缓,越来越多的注意力已经被放在艺术市场或商业化操作:哪个画廊成为最大的交易平台,什么样的展览好卖门票。在国内,这样的讨论与在国外相比,更频繁地出现在我耳边,身边的人都说“国内的艺术生态不好”。我认为商业操作完全可以理解,毕竟资本是艺术生态里的重要一部分,只是个人觉得资本运作和学术研究之间可以多一些平衡,毕竟艺术品比起商品,可以有更多地让人思考的机会。这次疫情肯定会对经济产生更深远的影响,但是我相信负责任的学术机构和博物馆能够支撑住,有条不紊地安排学术活动。
02
互联网时代,我们轻易就能获取到大量的信息。真真假假的数据,满足完阅读却让我们更加迷茫。艺术家们怎么看待这些消息,这对他们的创作有何影响?
许载舟:从一开始主动寻找各种舆论消息到后来习惯性关闭微博每日推送的辟谣汇总,这段期间各种光怪陆离、感人肺腑、爆料、猜忌等的信息铺天盖地。这一方面体现的是信息获取便利导致的无效现状,另一方面是人们对于信息接受的选择与判断。有些艺术家会非常迅速地将此转化为创作题材,朋友圈里能见到不少“钟南山像”和“口罩拥抱表演”,但对于我来说面对“关注疫情”和“艺术创作”是两个事情,或许这次突发的疫情所暴露的问题只是当下社会的表层体现,往往更深层次的问题还需要艺术家们冷静和独立思考之后再去进行探索,最终转化为让时代铭记的作品。
艺术家近期作品之一(未完成) 许载舟供图
崔小清:我每天都要看好几遍疫情进展和各种报道,从最初的担心、愤怒到后期的无力与麻木,慢慢从中抽离,开始构思创作,每天这么大的信息量冲击需要有一个能量的转化,投入创作中会让我感受到平静一些,将关注力放在创作上。这次疫情所引发的社会舆论在2020年2月6日达到了顶峰,我想大家应该也知道那天为什么引发了如此巨大的舆论浪潮,那天晚上朋友圈基本上都是那一件事情,其实之前我也关注着吹哨人的哨声为何没有成为这场灾难的警示,关于个体的声音如何才能被有效对待,关于我们每一个人,我们的声音需要经过什么样的处理才能被更多的人觉得“他”说的对“我”是好的?其实从疫情发展到1月底,我就开始构思作品的基本框架,目前草图已经画完,从最初的蝙蝠、野生动物、疫情讯号的管控到吹哨人李医生的牺牲,整个疫情扩散脉络等等零散的消息,我会组织起来呈现在作品当中。
崔小清作品《20200206》草图 艺术家供图
《山乡巨变之春夏秋冬》剪纸 190X90cmX4 崔小清 2016-2018年
在创作过程中让我想到了一个事情:“人”在整个过程中的无力感,在病毒面前人显得无能为力,在整个疫情的发展过程中都处于一种被推着走的状态,这种无力感也体现在一个艺术家首先作为一个个体的“人”的时候的能动性的减弱。在灾难面前不管是贫穷还是富有,不管是艺术家还是其他从业者,所有人都归零为“人”,而这些人所组成的社会组织在面对病毒的重拳打击下,也体现出了很多力不从心的状态,这种状态其实是很危险的,就像是大坝中的一个蚁穴 。所以在面对疫情的时候我们不能脱离了“人”本身,这个“人”就是我们真实的血肉之躯。
葛宇路:这次疫情是一系列问题的积累,很多问题并非疫情才有,只是现在集中爆发以灾难的形式呈现了出来。对我或者我们的创作来说,接下来可能会有更严格的审查吧,越是缺乏安全感就越要控制。
韩沁:最近一周,我工作生活的纽约疫情也开始爆发。看信息和数据时,只看源头可靠的内容,就不会恐慌。没有时间在社交网络查询太多细节和故事,因为州立大学一旦有确诊病例就会进行网络授课,所以需要加快脚步准备接下来可能发生的事:在最短的时间内备课,准备手头两节课的线上内容,包括数字艺术入门和数字动画。这一切并没有打乱我原定的创作进度和展览进度。周五(3/13)我将有十件近两年创作的与迁徙有关的作品于纽约拿桑郡美术馆(Nassau County Museum of Art)展览《蓝色》中展出,一幅是展示了漂泊人生千姿百态的9米宽2.4米的巨幅蓝晒作品《迁徙的方向》,八件表现个体移民生命的变化的《演·化》系列作品,一张小幅镜框作品《爱人》。可惜的是,正在策划的《中国版画:信使》学术展览,因为疫情影响取消了。
韩沁 迁徙的方向 纸面氰版摄影 8400 x 240 cm 2019
韩沁 演·化 6 纸面蓝晒(氰版照相法) 208.3x119.4cm 2018
侯炜国:这次疫情捅破了社会各个层面的脓包,地方官员的形式主义和不作为,把丧事当喜事办;西贝的发不出工资要倒闭;房地产的打折卖房体现出来的经济泡沫;一句谣言就用棍子打死自己小区邻居的狗的人情冷漠;朋友圈的道德绑架与政治正确;日本捐赠口罩包装箱上的“子曰无衣,与子同裳”,换来内地小报纸一句“奥斯维辛之后写诗是残忍的”,种种荒唐的事情是芥川龙之介也写不出来的罗生门,是莎士比亚也写不出来的悲剧。真是让人欲哭无泪,又搞笑又悲愤,百感交集。这些事情对于优秀艺术家的影响我想是隐性的、长期的。
奥斯维辛集中营内景 侯炜国供图
李纹华:社会性艺术⼀直是我很感兴趣的区块,在创作进程中除了意识想突显的问题,更在课题的研究上花了⼤量时间去消化、怀疑、辩证。社会性艺术的魅⼒就在于你平时不⼀定会注意到它,但你不可否认它存在且可能是有问题的。这次疫情的发⽣就突显很多深刻的问题,因为你被它实际地影响到了。举个例⼦,因为科技的发展及便利充斥在⽣活里,我们几乎忘了资讯及讯息量是有多么庞⼤,品质与可信度因⽽被忽略了。恰逢防疫政策的遵守,我们不外出,所以唯⼀与外界的沟通只剩下科技⼿段,那⼈与⼈之间不再接触,科技发展改变⼈类⾏为,这是健康的吗?还是我们在危害⾃己与⽣俱來社交的能⼒,⼜或者我们可以发现不⽤接触就可以与世界沟通,未來我们是不是透过科技就可以把意识存取在巨⼤的云端,去信息共享实现不再有争执的⾏为模式?
孟思特:一开始我会长时间看手机刷朋友圈了解感染症状和疫情进展,但网络上的各种报道会增加阅读时的焦虑程度,最后索性不再看手机,回归到一种很纯粹的生活状态,尽量少想。
王霄:每天打开手机铺天盖地的信息袭来,这些关乎生命、生死的事件以非常直观的图像、不断滚动的数字让人感到窒息,善恶、愤怒、恐惧、爱、欲念也在各种社会舆论中被无限放大。虽然我也参与了抗击疫情的相关创作,但在生死面前,艺术的表达其实还是显得那么苍白无力。灾难对心灵的冲击,人对社会事件的反思涉及到很多隐形的、深层次的东西,需要时间来消化和沉淀,应该不只是纪实绘画那么直接的方式。我想到之前看到的一个非常震撼我的作品是911纪念碑,林璎设计的越战纪念碑下沉广场,死难者的名字密密麻麻雕刻在黑色的石碑墙壁上,沉重的肃穆感笼罩着走入其中的人们,给繁华浮世中的人一处谦卑的沉思和哀悼之所。对于艺术家而言,灾难总是沉重,但同时也会引发对很多终极问题的思考,重思艺术史,包括戈雅和克利姆特在内的艺术家对瘟疫的表现,让我思考很多。
王霄近期创作《悟空与玉兔》扇面
从疫情开始爆发到现在,由于不能去工作室,创作空间变得狭窄,托裱师傅没有复工等诸多问题,导致工作处于半停滞状态。近期我一直待在家里收拾一点小画和画稿。这幅《悟空与玉兔》扇面画,取自日本江户时期月冈芳年的《月百姿》系列作品中的一张。《月百姿》虽是日本的浮世绘,很多题材却是源自中国的历史、神话。疫情期不能出门,晚上望着窗外的月亮,想到“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很有感触,便稍加改动画了这张作品。人类的灾难绝不再会局限于某个民族,而是成为了全世界共同面对的议题。虽然各自隔离在家,“岂曰无衣,与子同裳”,无法割断的文化基因却最能拉近心灵的距离,艺术的确能在苦痛的时候带给人更多心灵的慰籍、精神的力量。《西游记》中唐僧与孙悟空历经九九八十一难取得真经,但是人类到底要经历多少次灾难的洗礼才能取得真经,实在不得而知。迷失在光怪陆离的“现代社会”,往往太容易丧失对地球生命与生态的敬畏,其实人类也不过是其中非常脆弱的一员而已。经过大自然的层层洗礼,人类或许也如同我们现在所见的古生物化石、庞贝遗址一般,终将成为掩埋在层层地表中的冰冷记忆。
王霄近期创作《一颗枯石》绢本工笔
《蛛网》绢本(2020年春,未完成)王霄
《缝》绢本(2020年春,未完成)王霄
《一念》绢本(2020年春,未完成)王霄
我近期创作的作品,通常截取古画中园林或现实故事的片段场景,在绢这种细如肌肤的载体上绘制出精美的表象,不过我陈述的并非静好的现世,恰恰相反,试图以带有象征性的语言,隐喻现代人精神的困境,心灵的冷寂荒原,反思永恒与共存的话题。作品《一颗枯石》看似是画的一块石头,但其实它是一个头骨的形状,空洞的眼神和微微张开的口似乎想要诉说,却又不得不陷入永恒的沉寂。它既是心灵的,也是历史的。《蛛网》表现的是一个困在朦胧的欲望中的女人;《缝》中残垣断壁的一面是人类的贪念,另一面是末世的荒原;《一念》中一只鸟凝视着被植物困住的女子,其身上缠绕的带刺枝条,既是欲望的化身,也是困惑的根源。她跪着的背影对着水面反思,也暗示着自然对人的告诫。
曹阔:生命无常,珍惜时间,珍惜当下。
鄢来超:我早已习惯了安静,更多的时间都是静静地坐着,无思无念,安静地整理,轻捏回忆,安静地作画。我用纸本把这些记录了下来。是人性还是病毒在快速地蔓延,面积越来越大、越来越多,最后变得密密麻麻。我们怎么了?这个世界怎么了?什么时候是个头?未来会是什么样子?
鄢来超 意识的点 纸上水彩 30×40cm-1 2020年
鄢来超 意识的点 纸上水彩 30×40cm-2 2020年
我不是在画画,而是打开空间,为艺术开创一个新的维度,使艺术具备宇宙性,让它不断伸展到无穷,超越平淡的图像表面。“力求让作品的空间和颜色都有它自身的伸展性,甚至寄托于这些盒子可以装进一些意识流的东西。”从而欲以极具伸展性的空间和色彩来承载一些无法用言语描绘的“意识”,而这些创作就是它们的“壳”,“我们可以看到的、讲述的东西已经够多了,我希望去探讨一些超越语言的意识和梦境”,越过口头语言以艺术的方式阐述感受,就是比如说,我们对这个世界的认知都是靠身体和思维去感知、去听、去看,甚至去研究。把所有我们能知道的都知道得差不多了,有些甚至做到了极致,比如古典主义、表现主义、超现实主义等等,包括梦境,以及一些学科、观念,形式主义和新科技的融入,慢慢地艺术变成了一个智慧体一样,成为现实世界思维的载体。
鄢来超 意识的壳 布上油墨 60×60cm 2019年
鄢来超 意识的核 纸上油墨 70x50cm 2019年
鄢来超 意识流 纸上油墨 70x50cm 2019年
张画:平时每日看到的经济数字不再被强调,社会舆论把生产、消费的压力暂时放到一边,呆在家里就变成了贡献。艺术家终于可以为社会做贡献了
高扬:艺术到底能不能成为解燃眉之急的一剂精神良药呢?在疫情最高峰的那段时间,许多艺术家都按捺不住想要发声,无论是通过作品还是通过其他形式。从我对这段时期的观察来看,在“抗疫”美术作品中艺术家表达的内容往往与网络自媒体、新闻报道中的图文内容高度一致,甚至在发布的时间节点上均高度吻合。例如,1月24日中国疾控中心发布了显微镜视角下的新型冠状病毒细胞图片,1月28日以来的美术作品当中关于冠状病毒的细胞形态的作品比例大幅度增加;2月8日前后,网络上出现了很多“最美印痕”的摄影作品,在此期间脸上的印痕这类主题的绘画作品也大量涌现;还有一种最为热门的就是钟南山院士的肖像画,这类型的肖像画多半参考的是采访的视频和公众号链接,尤其是多篇文章中刊载的钟院士举哑铃的图片得到了最大程度的采用。
高扬 《蝙蝠的想象》数位板绘画 2020
高扬 《我想知道他们的名字》 数位板绘画 2020
在这里我不想就画面技法、形式风格、雅俗等问题展开讨论。我想说的是,在这种现象的背后反映出艺术家在面对突发事件的情形下,缺乏创作的方法。其实这些“抗疫”美术作品,与我们熟悉的主题性创作还是有一些区别的。一方面,从时间角度来说,“抗疫”美术作品是在疫情突发、爆发直至结束的期间出现,因此这类作品具备了很强的即时性和时效性,而主题性创作不一定需要具备这种特性。另一方面,“抗疫”与其他主题虽为同一命题,但当它还未成为历史的时候,它就不能与其他历史事件的艺术处理手法过于雷同。这次疫情影响到的是我们每一个人,并且它还在持续发生变化。因此每一个人都应该珍视自身不同的视角,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不能过于仰赖于社交媒体的信息。这种过度依赖图片和报道的艺术创作,很容易让艺术家养成一种的“自媒体视角”。这种视角的最大问题就在于,它往往是无法带出艺术家严肃而认真的思考。看似能够在最快的时间内创作大量作品,但起到的仅是照片的再复制、文章的图像化、概念的再重复等的作用。我自身在这段时间的创作也充分地反映了这样的问题。那么,这种问题应该怎么去解决?这是我想知道的。
<<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刘主任画的速写 高扬供图
疫情期间,我十分关注我的家乡派遣去应援武汉的医生团队。在这次应援武汉的医生中,有一位漳州市909医院的超声科室的刘主任与我有比较密切的交流。这位刘主任支援的是火神山医院,他在闲暇时期会在笔记本上画一些速写,我觉得非常有趣。在和刘主任聊天的过程中我了解到,医院里虽然天天病人爆满,但是大家都不紧张。他的工作就是在接到申请后进入病房给病人做超声检查。通过画画,他可以调节心情,经过这么长时间的适应,工作也慢慢进入正轨了。与他的聊天让我感觉身临其境,每一句话都很真实。那种因为舆论带来的紧张和压抑感,也在那一刻消失了。在此也分享一下他的作品,希望这种身临其境可以让更多的人感受到。
03
因为疫情,我们被迫隔离在家,和父母、孩子、朋友......在一起,艺术家们和谁在一起?他们有何感受?
侯炜国:今年因为疫情的关系我在河北老家待了在北京上大学以来最长的“寒假”,但正月初六就返回北京了。其实大多时候是害怕回家的,因为我找不到一套可以更深入的和父母交流的方式,离开家上大学的这十年是自己变化最快的十年,但父母仍会以那个十年前的自己或者更小时候对我的认知来判断我现在的生活方式是否正确,这里面有很大的“误解”,并且无法化解,所以每年回家过年基本上就是吃吃喝喝完简单汇报一下自己的工作和学习就赶紧返京了。
鄢来超: 对于长期漂泊在异乡的我而言,想家是一种心情,更是一种成长。想趁着父母白发未满头,多陪陪他们,所以我今年就早早回到了国内,这次疫情在家呆了快两个月。
曹阔:和父母住在一起,呆了一周左右。我基本上一年回家两次,过年一次,夏天一次。
崔小清:这次疫情,我在山西大同老家。但平时我大部分时间在北京,有时候家人会去北京和我待一段时间。上次在家待这么久还是10年前,当时毕业创作需要在家里制作,也是快3月份回的北京。
高扬:这段期间我一直都在福建漳州家中,和父母住在一起,上一次这么长时间和家人在一起是高考那年,距今应该有十年了。
葛宇路:因为武汉的冬天很冷,所以原定年大年30那天再回武汉过年,结果看到新闻就退票了。我从年前回环京的住处了以后,就一直没走,算下来在家1个月出头了。大概小半年没回去见父母了吧,这阵子每天视频一下,感觉很亲切。
快递收发站进入口粘贴“小狗不能进入”标语 葛宇路供图
小区排队领通行证 葛宇路供图
小区门口的出入检查,凡是湖北身份证都不能进出 葛宇路供图
韩沁:自从国内疫情爆发,我身在海外,既担心国内亲人的健康,又担心纽约周边情况的变化。一年一度华人的庆祝春节活动也纷纷取消了。就在这不安的境况下,我的父亲瞒着我作为志愿者参与小区进出入管理,小区邻居拍照发微信给我才知道这事。大过年的,老爸站在楼下的寒风里,60岁的人了,近视眼加老花眼,还硬要给封闭在小区内的邻居拿快递,我十分担心他被传染或伤风感冒,但又不能不表示支持。现在国内疫情转晴,父母和亲人们转而担心我和先生、孩子们的处境。
李纹华:学期结束后刚好跟好兄弟一起租了⼯作室,打算搬过去整理到过完年结束再回台湾,正好想避开春运的人潮,计划美美的。随着这次疫情的蔓延,很多原本的安排也就打乱了,很多事情被拖延着,⼀直撑到2⽉中旬才回台湾,这期间真的体会到了寥若晨星的感觉,尤其是在每天都堵的北京,眼睛看到的只有凝结冰霜与灰度明暗变化偷偷混乱在感官周围。回台要居家检疫,也不算回來立马就能跟家⼈团聚⽣活,不过亲友的紧张和关心多少缓解⼀下没⼈说话的窘境。
李纹华,i got a job,錄像,尺⼨可变,2019
李纹华,  、平板電腦、荧幕
27-inch, 12.9-inch, 5.5-inch(件/set),2019
孟思特:这次父母在北京待了四十来天,是近六七年来我们在一起过的最长的春节了。不仅时间待的长,在心态上也是最为漫长的。因为我父母是1月19日从湖南来的北京,虽然是直达列车,沿途没有武汉接触史,但在火车站也有过大量人员接触,于是自觉进行了十四天的居家隔离。
王霄:这次疫情一直在北京,和父母、孩子在一起。前几年冬天还会去南方住一住,今年各种原因也没有顾得上安排,现在看来似乎冥冥之中有种预感。
许载舟:今年回家与以往不太一样,母亲过年出差适逢这次疫情就一直没有回国,因此我就一个人在家过年。除了三十和大年初一去爷爷家和家人们吃个饭,剩下的绝大部分时间都是自己在家。这次回来幸运的是带了一些颜料和材料回家,所以每隔一两天还能把爷爷接过来画画肖像,也感受一把久违的写生。其他时间偶尔和朋友们在家聚个会侃大山。原本期盼的家人团圆、合家欢乐的气氛被这次突如其来的疫情打断了,有时翻手机的时候反而有点羡慕朋友圈中研制的各类“电饭锅料理”和家中不知何种缘故发生的鸡毛蒜皮的吵架。
艺术家近期作品之二(未完成) 许载舟供图
张画:这次疫情刚开始的时候我在北京,和家人在一起。年夜饭的时候就能感觉到紧张的气氛了,如果有谁稍微有点着凉,家人就会变得非常紧张,生怕感染了病毒。那时候是刚开始过年,一切商家都休息了,所以感觉不强,但随着进入初五初六,本应该开始慢慢热闹起来的街道依然安静,连见朋友也要小心翼翼,说话要带着口罩距离2米以上,这才慢慢意识到疫情的严重性。
在疫情发展最严重、最快的时候,我已经在英国了。早就安排了这次行程,没想到出行正好变成了逃难。出发前两天,英国航空取消了所有从中国直飞到英国的航班,我反复查看我的国航飞机是否被取消,紧张和担心的心情就不多说了,最后还是顺利抵达了英国,但是飞机上的经历依旧让我难忘:
登机之前有两次体温检测,但如果其他乘客吃了退烧药,体温计是查不出来的。由广播得知,在与我同一班飞机的客人中,就有一位因为体温不合格,没有被允许登机,他的托运行李也被移除了。大家都知道,飞机是一个封闭的空间,百号人几乎呼吸着同一舱空气,如果有一个人感染,那么其他人感染的可能性很大。飞机里的所有人,中国人和外国人,老人和孩子,全程10个小时,除了中间吃饭的时间,全部带着口罩。那天飞机全满,人与人之间距离不到半米,这样人群密集的环境却少有人说话,全程都异常安静,让人紧张。每个人都像啮齿动物一样,时刻警惕着有没有咳嗽声、喷嚏声,有半点风吹草动,脑袋都立起来,查看周围的情况。猜测、怀疑、不信任,没有人敢说话,生怕坐在你旁边的那一个就是新冠感染病人。
在飞往伦敦的飞机上,鸟瞰泰晤士河 张画供图
抵达伦敦希思罗机场 张画供图
到了伦敦,第一件事是全身消毒。本来离别重逢的拥抱,变成滴露消毒喷雾的全身洗礼,每一个死角都不敢错过。进了家门,当然也是再消毒一遍,所有东西都得特殊处理。
刚到的头两天,可能是因为时差问题,有些头疼,加上每天看着国内感染病例数字的增加,真假信息的不断出现,我天天怀疑自己是不是得了新冠病毒,非常紧张,体温计不离手。
04
因为疫情,我们的生活被打乱,突然有了大把的时间,读书、做饭、追剧、撸猫……好像我们都干过了。艺术家们是怎么打发时间的?
高扬: 疫情期间的生活作息比较规律,每天早上7:30起床,晚上1:30睡觉,中午困了会眯一会。除了在家写毕业论文的初稿,就是帮忙分担一些家务事,洗碗做饭,收拾整理。我的主要任务有两个,一个就是帮助外婆照顾生活已经不能自理的外公,再一个就是每天负责接送疫情期间需要在医院上班的母亲。
高扬《方舱想象》 数位板绘画 2020
曹阔:主要是自己呆屋里画画,之前还能出去吃饭,现在都是自己做,也花了时间学做些简单的菜。
崔小清:回家的时候已经是腊月二十六,正准备过年,年前会帮家里准备一些过年的准备,打扫卫生、帮忙做饭等。年后开始准备创作,顺便督促外甥写作业。
张画:疫情刚开始发生时,我在北京,往返于家和工作室,做饭、在家锻炼,在工作室工作,外面一切停滞。后来去了伦敦,确定身体稳定健康后,我就恢复了正常的生活。在北京什么都干不了的憋闷在伦敦得到了发泄,看展、购物、运动、创作。
在北京工作室,完成装置原型制作 张画供图
在英国国家公园进行新装置的前期测试 张画供图
鄢来超:湖北一直处于封城的状态,只能在家宅着,时不时地在纸本上画些创作草图。
葛宇路:做饭,吃饭,洗碗,拖地,看书,看新闻,看视频。最近扛不住了,买了洗碗机,所以现在不洗碗了。
许载舟:刚回家的时候疫情并没有那么严重,回家就抓紧一切时间和小伙伴们聚起会来,享受久违的重逢和节日的气氛。大概一月末的时候随着疫情日趋严重,就变得紧张起来了,大家也都乖乖呆在家里了。不过这次鬼使神差地带了些颜料和工具回家,没想到派上了用场。之前上学的时候,每年假期有时间画一张爷爷的肖像,工作后时间少了就没再持续下去。今年就在家画了一张也算是有点事儿干,这也可能是毕业后第一张写生的作品。
过年期间爷爷的肖像(局部)许载舟供图
返京后按照要求居家隔离,开始投入到“紧张又充实”创作之中。每天习惯性“丁香一下”,其他时间就是创作、刷手机、做饭、吃饭、洗碗、休息… …直到这几天疫情稍微缓和,我连新增确诊的数量也不太关注了,也忘了今天是周几… …这段时间唯一欣慰的事儿就是去值班的时候路上不堵车、高速不收费、尾号不限行,但这在之前可能是每天最头疼的事。
许载舟返京时夸张的装备 艺术家供图
侯炜国:因为疫情,我们有大块的时间可以磨洋工,整本整本的看书、画草图、学软件,为疫情过后的复学做准备;也有时间更好的打理生活,学会了蒸馒头、花卷,怎么发酵,一次发酵,二次发酵。学会了吃饭完以后就洗碗,而不是扔一晚上第二天再说。
侯炜国在家学蒸的馒头 艺术家供图
李纹华:整个邀请期间就是匆忙之中回台湾,也是因为担忧、和过去03年非典的印象,几乎都把⾃己关起来,除了查看资讯、新闻外,配合防疫也就没什么与⼈接触的活动了,但有种微妙的感觉是这时候的⼀个人比起以往对很多事都特别敏感,突然间想得特别多,像是某种重新⾃我检视,有点安静的可怕。
孟思特:有了孩子之后的时间是不够用的,最重要的是想着怎么争取时间,因为照顾孩子会占用大量的难以想象的时间量。只有等到孩子午睡了,或者是晚上一切都安顿好了之后才能清静。
韩沁:家国和时代给予个体的恩泽是数不尽的,比如创作的灵感,希望和想念等等。回馈养育我们的土地,拿出作品是最直接最真切的行动。二月底,知道昊美术馆发起风雨同舟艺术抗“疫”慈善拍卖活动,内心认同。我正想着该如何捐献作品,否画廊的创始人何雨来找我了,当然马上加入。去年夏天,我在杭州宝龙城逸君酒店驻地创作了几个系列作品,其中一个系列叫做《留·物》,邀请被采访的城市移民携带一件特别物件,作为家乡抹不去的烙印和记忆,再通过蓝晒,将这些物件呈现于纸面。我以为,捐赠蓝晒作品与此次活动的主题比较贴近。
韩沁捐赠作品:留·物005——老家房门钥匙 纸面蓝晒(氰版照相法) 54.6x78.7cm
另外,作为华人社区石溪中文学校的一个成员,2月22日我给在纽约的孩子们上了一趟特别的主题绘画课,教育我们的孩子如何去爱。孩子们用铅笔、蜡笔,通过自己的理解,来表达对中国、对疫情的关心。有几位孩子用蜡笔画出了自己喜爱的玩具、衣物、书本,捐给在家隔离的孩子解闷。有一位孩子捐出自己的医生玩偶,希望他帮助治愈病人等等。更多的是画出口罩、隔离服等表达自己的一片爱心。中文学校的老师们和孩子们一起组织《大武汉-爱的祈福》朗诵和合唱,支持国内抗疫,希望尽快把这份朴素而真诚的牵挂和祝福送到抗疫一线。
石溪中文学校孩子的抗疫作品 韩沁供图
《侨报》刊登石溪中文学校为中国抗疫加油新闻 韩沁供图
王霄:因为疫情,一直没去工作室。我目前的工作室在一个商住两用的公寓,因为是中央空调,总觉得有点安全隐患,加上每次出门都要全副武装,回家后全面消毒,觉得还不如先老实待在家,不出门不添乱吧!目前的状态就是白天陪陪家人,晚上比较清静,能做点自己的事,所以近期过得有些黑白颠倒。
受访艺术家
(按姓氏字母排列)
曹阔
1994生于江苏徐州
2016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本科
2019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硕士研究生
现居于北京
崔小清
1986年生于山西大同
2010年本科毕业于北京印刷学院
2016年硕士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
现工作和生活于北京
高扬
1990年生于福建漳州
2014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雕塑系
2017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建筑艺术学院
2018年就读于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博士研究生
葛宇路
1990年生于湖北武汉
2013年本科毕业于湖北美术学院
2018年于中央美术学院取得硕士毕业证书
韩沁
1988年生于浙江杭州
中国美术学院版画专业取得本科和硕士学位
普拉特艺术学院(Pratt Institute)数字艺术专业艺术硕士
在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SUNY Stony Brook) 教授数字艺术,并担任中国美术学院客座艺术家
侯炜国
1988生于河北省沙河市
2017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
现居工作和生活于北京,博士在读
李纹华
1988年出生于台湾台南
中央美术学院 实验艺术学院 2018级研究生
孟思特
1988年生于中国湖南
2011 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获学士学位
2014 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获硕士学位
现任教于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油画系
王霄
1986年生于山东济南
2004-2012就读于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获硕士学位
2012至今就职于中国艺术研究院,现为文学艺术创作院专职画家
许载舟
1990年生于辽宁大连
2016年 硕士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 第一工作室
现供职于太庙艺术馆
鄢来超
1985年生于湖北
2015年毕业于意⼤利佛罗伦萨国⽴美院新视觉语⾔表达绘画专业,研究⽣学位
意⼤利国际⽂化交流发展协会秘书⻓
现居意⼤利,从事⾃由创作、策展
张画
1991年生于北京
2007-2011中央美术学院附中
2011-2015中央美术学院 本科
2016-2018英国皇家艺术大学 硕士
现工作生活于北京和伦敦
采访/朱莉
图文整理/杨钟慧
近期推送直达
艺术纪实丨2003-2020,往事并不如烟(第四辑)
“为可见而战”,看百年前的女性如何突破性别桎梏?
CAFA ART INFO
英文版
Facebook/Twitter
国际同步全部资讯
@CAFAartinfo
https://www.facebook.com/CAFAArtInfo
https://twitter.com/cafaartinfo
最新国际月刊已出
订阅请留言
——TRAVEL WITH ART——
为使真正的艺术爱好者能够有机会深入了解展览、作品、艺术家及背后的故事,CAFA艺讯网启动全新项目「TRAVEL WITH ART」,联合众多著名策展人、艺术家、设计师、建筑师、人文学者等一同为大家呈现多元的线上&线下艺术活动!
后台回复“看展”即可获取更多信息,加入艺讯友邻群。
后台输入“洞见”获取2019最火“洞见ART”全集!
For genuine art lovers who would like to know more about exhibitions, artworks, artists as well as stories behind them, CAFA ART INFO initiates a brand new project to invite you to visit exhibitions.
CAFA ART INFO
微信公众号
CAFA ART INFO
新浪微博
中央美术学院艺讯网
专业学术角度
解读艺术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