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大飞机C919首飞成功,飞机上的“排污”史 你了解多少?
激动人心!
“全民网红”C919今日在上海浦东国际机场首飞成功,这是中国首次按照国际标准研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客机,全长近39米,目前最大载客人数168人,最大航程超过5000公里,相当于从北京直飞新加坡,与波音737以及空客320相当。
看看我们的高颜值
从2007年大型飞机研制重大科技专项正式立项,到2015年C919飞机首架机在中国商飞总装制造中心总装下线,再到今天,国产大飞机从蓝图到在蓝天下翱翔首飞,历时10年。
以后,咱们也可以对歪果仁说:俺家有大飞机!想要?得买
咱们大眼萌、高颜值、身轻如燕的大飞机上天了,作为污水处理界的小编,职业病又犯了,小编纳闷,飞机上的“天屎”都哪去了?
为此小编收集了很多资料,一块来扒一扒航空界的“天屎”处理史吧
第一个飞机厕所:出师未捷身先死
一开始的飞机是没有厕所的。那时候飞机的制造水平还很差,每次飞行都是一次生死赌注,加上旅程时间往往很短,就算尿急,飞行员也会用水壶或者靴子解决问题,没什么人会想到要在飞机上专门建一个厕所。世界上第一个配备了马桶的飞机是这架名为“Ca.60”的意大利九翼飞机。机如其名,它有九只机翼,造型很浮夸,很有科幻感:
1921年拍摄下的Ca.60照片(网络图)
它不仅是一架飞机,而且还是一艘大型的轮船。它有八只引擎,能够承载100位乘客,并在水面上、天空上切换自如,全世界独此一架。1921年2月12日试飞时,引起了举世的瞩目,可以说就算比起1912年泰坦尼克号问世时的场面,也毫不逊色。
Ca.60的定位是一架豪华旅游客机,自然要具备一切舒适的条件:除了餐厅和休息室外,还配置了一间厕所,内有一个马桶,想早期火车的厕所一样,乘客使用完后冲水,便可以将排泄物顺着管道直接冲到飞机外面去。这个设计借鉴了鸟类一路飞一路排泄的习惯,“轻轻地我走了,不带走一片云彩”。设计师只要求便利,没有考虑地面上人们的感受,反正飞机跑得快,被砸中了也有苦难言。
一路飞一路排泄
可惜的是,这个破纪录的厕所还来不及发光发热,Ca.60就在第二次试飞时遭遇了和泰坦尼克号差不多的厄运。飞机失控撞到了水面,虽然飞行员和工程师顺利逃生,但机身大部损毁,近乎天价的维修费用让人们知难而退,从此,Ca.60就被打入冷宫,到现在还呆在意大利的博物馆里。
博物馆里仅剩的残骸(网络图)
为了上厕所,士兵们也是拼了
30年代后,飞机上的厕所渐渐普及了,但原理依然是飞鸟的直排式。1934年,英国的一艘军机斯特兰拉尔号(Stranraer)开发出了贴心的哨鸣音,当人们要上厕所的时候,就拉响这种嘹亮的声音,提醒飞机下的人注意闪躲。虽然粪便还是照样从天而降,但这个小措施明显提高了地面居民的幸福感,很快在军队推广开来,人们还亲切地称这种厕所为“吹口哨的屎屋子”。
1934年的斯特兰拉尔号军机(网络图)
但是好景不长,到了二战期间,飞机往往要执行一些秘密任务,这种引人注目的方法就行不通了。一些比较大型的运输机、轰炸机开始配备上了一些“便携马桶”,配有坐垫和盖子,里面有时候预先添加了化学物质以中和臭味。不过,这个发明却不怎么受欢迎。高空上气温低,士兵们穿着厚厚的衣服,打战的时候往往会有突发情况,没几个人愿意冒着生命危险麻烦地穿脱裤子,宁愿直接拉在水瓶子甚至尿布里。
飞机上的便携马桶(网络图)
发现大家对马桶的排斥之后,英国空军很快又贴心地开发了一种方便士兵们小解的“松解管(relief tubes)”,它们是飞机里墙上的一条条管道,直接通往机身外,免去了大家找水瓶子的功夫。这种管子很好用,直到现在还在某些小型战斗机上沿用着,不过有一个问题比较棘手:天气冷的时候,这些金属管子会把人的皮肤冻住,有时候还会因为气温骤变而破裂。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空军使出了终于大招:给每个士兵都配备了一种特制的尿袋:
穿戴式的尿袋(网络图)
士兵们直接穿戴上这种尿袋,存储袋绑在大腿上,飞多久都不怕啦!
文明的进化:蓝冰
战争期间,士兵们可以忍受以上各种其实不怎么贴心的厕所条件,但和平时期的乘客们可不会买账。另外,随着航空事业、商业飞行的发展,飞机不负责任地乱扔大小便,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
二战后,人们开始推行一种蓝色除臭液体,可以将排泄物包裹住排入存储罐里。这比起以往随便乱抛的习惯是文明多了,但是依然有着很多的不足。它们的成分基本上是甲醛和漂白剂,不环保之余,还会刺激眼睛、皮肤和粘膜。另外,几十甚至几百升除臭液体对飞机燃耗来说也是不小的负担。而最令人头痛的,更是蓝色液体潜在的安全问题。
飞机马桶里的蓝色液体(网络图)
由于飞机上偶有颠簸,蓝色液体很难做到完全密闭,有时候会渗漏、甚至流到机身外。在高空上,它们会受冷结冰,很可能会在机身或管道撑出缝隙、结成球状物附在飞机表面。当海拔下降、气温变高后,这些冷冻住的蓝色“天屎”便会脱离机身,从天而降。
英国收集到的蓝冰(网络图)
这就是我们常在趣味新闻里看到的“蓝冰”。在落后的地区,人们会把它们当作奇异的天外来物,甚至收藏起来。听起来很滑稽,但它其实还携带着可怕的破坏力:从高空坠下时,它的冲击力足以穿透屋顶、击碎无辜行人的头骨。虽然这种事故极其罕见,但每天有几千架客机在空中飞行,背后的隐患不得不让人们重视。
真空马桶
为了解决蓝冰问题,1975年12月2日,美国发明家詹姆斯·肯普尔(James M. Kemper)申请到了一款名为“飞机专用循环厕所系统”的专利。名字听起来平平无奇,但这个厕所却有一个绝妙的创意:它是真空的!
肯普尔专利书中的原始插图(网络图)
这种马桶利用真空环境的超强吸力,一旦乘客“方便”完、按下按钮,隔离阀打开,将马桶置于真空的环境中,令排泄物被吸引入储存桶里。马桶内使用防粘涂层,只用少量水就可以冲洗干净。
头等舱里的真空马桶(网络图)
虽然储存桶里的景象可能有些辣眼睛,但这不是乘客们需要考虑的事情。一旦飞行结束,储存桶就会被地面人员换下清空。虽然运行的时候噪音有点大,但这套真空系统节约水、节约飞行燃料,同时还能减少安全隐患,很快就于1982年在波音飞机上闪亮登场了。三十年来,很多航线已经改换了这套马桶,而它们依然沿用着肯普尔四十多年前的设计。
了解了飞机上人体排泄物的处理方式,小编不禁想到走在人类最高端的宇航员们是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的,太空没有重力,这好像真的是一个问题,要不然当年NASA怎能悬赏三万美金来向世人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听说NASA曾要让宇航员们“喝尿”哦
原来,为国际空间站运送生活用水,每年要花费成百上千万美元的代价,美国NASA对此感到心疼不已,所以,发明出了一种“尿液循环机”,可将宇航员的尿液重新转化成干净的饮用水。小编很是担心这水的质量问题,不过,人家比尔盖茨都已经帮我们鉴定了,这种水循环的理念是可行的。不信?小编请你看视频
比尔盖茨品尝从人类尿液中提取的饮用水
所以说,空间站实际上是把宇航员的尿液变成可饮用的水,也就是说宇航员喝的是自己的尿。是不是很不可思议?
网友该说了,神经病啊?!讲那么多跟屎与尿有关的东西?
哈哈,看到咱们国产大飞机试飞成功,小编有些激动,激动到犯了职业病,看来这再高端的行业,也少不了咱们的污水处理技术啊!
最后,热烈祝贺我们美丽的国产大飞机首飞成功,咱门也是有自家飞机的人了!看我这高昂的头
推荐阅读内容:
5.以人民的名义告诉你,环保产业里面也是分阶层的,你现在处在哪一层呢?
6.【地球日】看全球霸主美国,特朗普“非主流”环保政策到底意欲何为? 美国将进入“非环保”时代?
8.触目惊心丨华北地区发现170000平方米超级工业污水渗坑,环保部介入调查
参考资料来源:网易科技报道、美闻网等。
编辑:一刻度丨统筹:潘鹏
©内容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仅供参考与交流,如有侵权请留言后台处理。转载请注明来源出处及作者。
亲爱的读者:推荐微信号“水世界订阅号”,ID:chinacitywater。(或扫描下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