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香港幼儿园为什么这么强调孩子要“乖”?

2017-11-06 包子 问对教育


前言:本文中提到的“乖”,跟我们传统意义上认为的“乖”即听话,“乖”即服从权威不同,它更强调儿童的规则意识和秩序感,且特别看重儿童的主见和独立。而这种“乖”的养成,正是我们的教育所缺乏的。




阵子YouTube上有人发了一段视频,一石激起千层浪,不但受到了香港人的广泛关注,更激起了很多家长的愤慨。视频记录的是在香港的一家幼儿园里,放学时老师给学生们发书包的情景,标题叫《xx幼稚园老师飞书包》,“飞”在广东话里意思就是“扔”。视频被曝光后里面的三个老师被园方炒了鱿鱼。


(原视频比较模糊,所以截图也看不太清楚,其实就是老师在给小朋友发书包时,少走了两步,采用把书包抛到桌上的方式发给小朋友。)


看过这段视频,并了解到对老师的处置结果后,说实话,我觉得园方和家长未免有点小题大做。可后来跟一个香港的本地妈妈聊起这事,她说虽然老师这个举动不是恶意的,但这样做让小朋友看到是不对的,粗鲁无礼、不尊重他人的人根本就不适合教小朋友。


其实不止这一件事,来香港两年时间里,我常常暗自惊讶于香港人对文明礼貌的重视程度。我的孩子Harry,曾在大陆上了一年幼儿园,小班下学期转到了香港,他现在4岁半,已经习惯于每天走出家门,见到邻居、大楼管理员笑着说:早上好,而且一定是看着对方的眼睛说,因为老师每天在早会上都会带着小朋友向学校的校长、主任、老师、同学一起说“早上好”。同时孩子会在请人让一让时会说:麻烦借过,因为老师告诉他们这样的表达比“喂!让一下”好用。


孩子小的时候,其实他们每天跟老师在一起的时候可能更长,所以老师的影响力还是很大的,也难怪一向注重礼貌的香港人会如此在意老师的举止了。


崇尚“乖”的教育


香港幼儿园很多元,有完全西化的国际学校,有中西结合或者中文为主的本地学校。Harry上的是一所典型的本地幼儿园,这类学校一般都是教会创办的,不强制小朋友信教,但会通过一些仪式和教导向孩子们渗透爱的教育,孩子们也大多斯文有礼,香港人称之为“乖”


孩子们在参加早会,全校同学一起互相问好,祷告,唱歌跳舞。


起初我去学校,老师常会表扬Harry有礼貌很乖,开始我也会客气一下,说个“哪里哪里,做得还很不够”之类的,几次以后我开始担心——如今西方教养理论如此盛行,大家普遍认为孩子的天性应该被充分鼓励而非刻板约束,要是总被强化是“乖孩子”,Harry会不会因此变得循规蹈矩,缺乏个性和自己的想法呢?


一次终于忍不住跟老师表达了这个顾虑,老师听完却连连摇头,她说“乖”在香港人眼里不是贬义词,不是胆小,没主见的意思,而是说这样的孩子能遵守普遍形成的规定和习惯,能自我管理和控制,且能与他人友好社交及合作。


在香港,幼升小的入学考试只有面试不设笔试,老师们通常会把学生们放在一个组里,给他们安排一些活动,在活动过程中观察、评价他们能否遵守规则,和睦相处,良好协作,至于能在活动中取得什么样的结果并不是最重要的衡量标准。


学校和老师认为“乖孩子”能听从指令,跟从教导,这样学校和班级的教学任务能以一种有效且有序的方式进行,这样也能给孩子们带来更大的收获,并最终更好地推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容易被误解的“乖” 


说起来也很有意思,前几天有个朋友抱怨说她觉得她小孩明明很乖,却遭到了老师的投诉。原来某一天在幼儿园分组作业时,画画组只能容纳六个小朋友,大家要按秩序轮流等候,其中一个孩子很着急也略微强势些,就让我朋友的小孩去手工组,朋友小孩其实还没画完呢,但他还是让开了。


这个“谦让”的行为并没有得到老师的认可,因为老师的意思是,不能别人叫你做什么你就做什么,自己首先要有判断,如果不该让就应该说“我还没有画完,请你等一等”。这件事也让我对香港人眼中的“乖”有更深刻的认识:“乖”不是盲从他人,是要有自己的立场和坚持。


“乖”的背后是尊重


我们以前在大陆上幼儿园的时候,如果迟到,顶多跟老师说一声就行,还有的家长根本不打招呼直接把孩子送去,然后转头就走,即便这样老师也不会说什么。但到了香港才知道,在这里孩子迟到了是不能直接进班的,要先到教务处,再由班主任老师领回去。


这个看似繁冗的流程其实就是在告诉孩子:你迟到了,给别人带来了麻烦,而且要去教务处来解决就已经代表是一种警告。中小学校对迟到的处罚就更为严格,如果迟到三次就会在档案里记过。现在Harry跟朋友约好出去玩,在家就像小闹钟一样,还会提醒我注意时间不要迟到。


对小小的迟到的庄重处理,更深层地其实反映出的是一种对他人的尊重和守信。香港社会生活节奏快,时间很重要,除了守时,预约也是很平常的习惯。学校在学期伊始,就会把校历发给家长,上面会详细地罗列出学校假期和特殊安排的时间,比如家长日,观课日,亲子旅行等等。


平时学校组织活动,例如比赛、庆祝会、表演等,或需要家长配合准备材料之类的,都会至少提前一周通知,而且内容非常细致,条理清楚,秩序井然。比如圣诞节学校会邀请孩子们从家里带一些食物和饮料到幼儿园和大家一起分享,在老师给的家长通知里,会具体布置好每位家长需要准备的种类和数量,以避免重复和浪费。


这样作为家长我就可以提前安排时间,不会因为一个突然通知搞得措手不及。当然,这对老师的要求也很高,为了做到这一点,老师肯定做了细心的安排和计划。

  

孩子们在圣诞大食会上正在一起分享食物


乖,是能够自我管理


上小班的时候是最轻松的,还是以快乐地适应幼儿园全新的环境和生活为主,但是到中班、大班,小朋友就要开始锻炼自理能力,吃饭、穿衣、自己做功课(可怕的香港幼儿园每天都有功课)等等。Harry因为坐校车,我每星期只去学校一次,有时候学校要收费,我都是把现金或者支票给他,让他自己交给老师。上运动课,老师会建议大家脱掉外套,但不会直接帮忙,在我们的幼儿园沟通群里,也从来没有家长提出请老师在孩子冷的时候给他穿衣服,热的时候脱衣服这类的要求。


除了自理能力,香港幼儿园也非常看中对孩子时间观念的培养。除了要求他们守时之外,也在日常的生活和具体任务中,锻炼孩子自己安排好玩和学的时间,这对他们日后长大成人,能够妥善平衡工作、家庭和个人生活,提升成就感和幸福感有非常大的帮助。


Harry学校平时除了正常教学以外,还会布置一些工作和功课给学生,孩子们要自行计划如何完成。教室里会分为功课区,美劳区,探索区,玩具区,音乐区等不同的区域,孩子可以自主选择分别探索。每个小朋友身上都会背一个叫“勾签袋”的小包,里面有一本小册子,记录他们的任务完成情况。如果完成了一项工作,孩子们就在后面签名或者打勾,每天要完成至少两项。


这本小册子老师不会每天都检查,但比如布置了本周要做一项手工,而且肯定不能在一天内就完成的,孩子们就需要自己学着做计划,每天做一点,到星期五全部做完。如果就固定守着一个区域,每天只在这一个地方玩,当然就无法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


“乖”不意味着死板


幼儿园虽然管理严格,但必要之处又给了孩子充分的自由和弹性,所以孩子们并不死板,很是开朗活泼。


香港每家幼儿园都会配男老师,主要负责孩子们的运动课,多数外教也是男性,比起女老师,他们更活泼有趣,积极乐观,很招孩子喜欢。


而且一些名校主观上并不偏好皮肤白净的娃儿,却钟情皮肤黝黑的孩子,他们会认为这样的孩子大多平时户外活动多,体能好,如果面试中再感受到他得体的礼貌、表达、创意和协作精神的话,那一定是哪家幼儿园都会抢着要的perfect “乖小孩”。


抛开政治立场不谈,香港的文明秩序真的很值得我们学习,从小养成的习惯一定会影响到孩子们未来的社交行为和人生态度。虽然有时我也郁闷香港人过于循规蹈矩,太不知变通,但多数情况下,置身于此还是很有安全感内心的秩序感的。


排队的时候不用担心有人插队,路上不小心被碰到别人都会很快say sorry。香港人口众多,繁忙拥挤,如果没有严格的制度和良好的自我约束,很难想象会乱成什么样。


我写这篇文章,并不是要比较香港与大陆教育哪个更好。说到底教育从来都不应该比较哪种更好,而是哪种最适合。对于我和先生来说,我俩对孩子将来可以成为什么样的人是抱着一颗很平常的心态,就是希望他将来能够自立自理,无害他人和社会,正如香港一所知名幼儿园的校歌里唱的那样:今日是一个好学生,将来是一个好公民。(本文作者:包子,扬州人,3年前随先生定居香港,育有一子,5岁。来源:微信公众号“常青藤爸爸”)


ps:问对教育,致力于为学校服务。


主要业务有:学校文化设计(包含MIS、VIS、BIS、EIS四套系统)、教师培训(可小班定制)、校长培训(可小班定制)、校本课程研发、教育类文创产品、教育活动策划等,有需求请来电咨询:18980032123(许老师) 18682638064(唐老师)


问对教育学校文化设计案例:

在石家庄,有一所公立小学,从不谈变革,但变革正在发生……

成都,有所公立小学,为你,千千万万遍……

百年晋小,始终走在朝阳的那一面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问对微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