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学区房把女儿折腾得半疯 | 二湘空间

空间作者 二湘的十一维空间 2023-05-24

思想的碰撞   民声的回鸣

有品格  有良知  有深度  有温度


孩子们的毕业照  作者提供
毕业季,搬家!搬家!
文/青禾

一早,走在买菜的小路上,碧绿柔顺的柳枝,突然触及心底的温软,竟忍不住拿出手机,想记下眼前的一幕。



这是走了近十年的小路,虽然不是最近的道,却因为喜爱它的幽静,愿意付出更多的体力。


小路沿着河叉曲曲弯弯,左边是小树林,右边是可以行船的河道。当然,船是鲁迅笔下的那种乌篷船,只是偷不到豆子了,也不用摇撸,由马达驱动。


宁波与绍兴一样,到处都是河叉子,女儿家就在东西南北两条河叉的交汇处。南北这条河道走完,往左一拐,又是一条东西走向的河道。不过,小路没了,临着最繁华最悠久的中山路。


作者拍摄


临河也有小公园,是后来修的,比较而言,少了点野趣。只是那条河临着外孙女就读的实验小学,似乎更亲切些。


从那里经过时,如果刚好碰到孩子们下课,便有孩子在窗口扯着嗓子喊,谁谁的外婆啊!谁谁的奶奶啊!于是,一大群孩子就挤到窗子边,隔着河齐声大叫,让你不得不停下来,朝他们挥着手,笑着。



外孙还在刚上幼儿园时,女儿就买了实验小学的学区房,那时房价正是高位,正式上小学时,居然亏了几十万,让我好一阵心痛。


好在低迷期的尾声,眼见政府各种救市措施,他们又果断在同一小区入手一套正儿八经的三居室,翻过年就差不多涨了一倍。


欢欣鼓舞中,第三次搬家,拥有了学区房的大房子。老的小的,各自有了单独的卧室和卫生间。而前面的两次,一次是从租屋搬到经济实用房,再次是搬到学区的小房。


作者拍摄


时间去哪儿了?六年仿佛倏忽之间,房子还没住热乎呢。外孙女居然要毕业了,个子也窜到一米六五,那个每天蹲在小板凳上写“日记”的小丫头再也找不着了。


而她的父母,计划着又要搬家了,第四次。


忽然的,对眼前的景致有了许多的留恋,又生出许多的感概。这八零后的父母,似乎都掉到学区房的陷阱里了。



还在去年下半年,女儿有次电话告诉我,说买了初中的学区房。


我吓得一跳,哪来的钱啊?女儿说,两套小学学区房都卖了呀!


那你们住哪儿呢,我急切着,心里还有些愤怒,这么大事情,竟然也不跟父母商量。


女儿笑岔气,好一会才回道,放心,不会睡马路的。她大概意识到我的不满,想用这种小手段来瓦解我。


我可不上当,继续追着问。她这才正经解释说,买房的人也是买学位嘛,又不急着要住,这边也是按买房房龄排队呢,所以人家买得早。


哦,看来是我老痴呆了,她那七弯八拐的解释,我好一会才回过味来。想到初中的学区房应该更贵吧,是不是钱不够啊,第二个念头随之而来。


女儿说,是有点紧张,因为新房交房要到次年年底,还是拿不到学位,只好又买了个四十多平的破旧房,总共下来,花了七百多万。


我的个天呐,疯了吗?


女儿说,有啥办法呢,我们还只能算半疯,这个学校只是二流呢。


那还有全疯的?我继续说。心想,要疯就疯到底吧,半疯算个啥!


女儿说,全疯的是私立掐尖,我们楼上双胞胎还记得吧,实验小学的尖子生,赶去参加私立考试,结果一个考取了,先准备的房子正好。可还有一个没考取,一众亲戚赶紧连夜凑钱,去另一个学区买。


作者拍摄


第二个考取了吗?要是再考不上咋办。我都跟着急了。


女儿又笑,你杞人忧天吧,人家本地人,亲戚多,总有亲戚是土豪,再考不取,再换地方买呗。


哦——,原来如此。我那打算全疯的念头终于一泻千里。


女儿安慰说,能进二流学校就不错了,你外孙又不是尖子生,当了六年副班长,也只是班上打杂的,班上不排到前三,就别做梦啦。


我说,你那时不也没到前三吗,我们还是想办法让你进了全市第一的初中,而且还是火箭班,这哪能放弃呢,才是小学,就认输了?


女儿回道,那时你们靠人脉,现在不但成绩要考,还有房子房子,钱钱钱!


是啊,我怎么恍恍忽忽又做梦了?


房子房子!钱钱钱!


当然还有,考考考!



周末一清早六点多,女儿女婿外孙,就急急忙忙赶去学校,拍毕业照。


气温不到二十度,两个大人都是外套,外孙女却一身短衣短裤校服,因为个子窜得太快,校服显然不合身了,修长的腿大半截露在外边。外公急得啰哩巴嗦让她加长裤,人家一个白眼,转身已经跑下去几层楼。


作者提供


心里空落落的出去买菜,走过实验小学,又走过那条熟悉的小路。平静的河水没有落差,只有被风吹皱的的波纹,细细密密的,朝着风走的方向,好像我心里的情绪。


这十几年,总在迁移再迁移,似乎被一双无形的手推着,拽着,你不愿意,你很郁闷,却没有任何力量挣脱出去。



好在学区房只到初中,高中大概是没有户口界限的,再不用搬家了吧。


但是错了,忽然想起来,武汉的高中仍然有着很强的位置意义。


因为好高中聚集的区有一条规定,在中考录取总人数上,百分之五十的名额先分配给区内生源。算了下往年区内区外的录取分数线,外区学生几乎需要高出三十多分才能被录取。所以,教育资源差的区,还是早早就要跨区去买房。


作者拍摄


我那个侄孙女,就是冲着高中资源,小学前父母就在另一个区买了学区房。


宁波的高中教育资源,或许没有武汉那么区域失衡吧。又或许,女儿还没意识到。说不定啥时候,又一个电话说,高中也要跟着房子走了。


唉,那又有什么办法呢,如果你放不下,那就永远只能被裹挟着走了。


房子房子,你的功能竟然是如此之大,让所有人都得屈服。





作者简介

青禾,退休70后。


平台原创文章均为作者授权微信首发,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本平台无关。
~the end~

更多往期精粹


寂寞的不只是黄蓉

二湘:一个硅谷科技精英之死

蛋糕,妈妈混沌世界里最清晰的角落

经历四次婚姻的父亲,喜寿之年在继母陪伴下安然离世

陈冲:我总被亲切地称为“小花”,由写信开始的《小花》生涯

精神病房里患抑郁症的“护士先生” 


空间几个平台最近做了一些调整,七维十一维不变,六维专门刊发二湘和河岸的文章,欢迎关注。

投稿点击此链接,记得公号加星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