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现在的医患关系为何紧张,一个医生的反思 | 二湘空间

空间作者 二湘的十一维空间 2024-04-26
思想的碰撞   民声的回鸣
有品格  有良知  有深度  有温度

《问心》剧照  图源网络


十年三二事


文/郑雪华


编者按:昨天我们刊发的《那个出生三天对人笑的小佳后来怎样了?》里的小佳长成了今天的郑雪华医生,这是她的又一篇佳作。


前些日子,一个稍显面熟的妇人面若春风地走进放射科,来到我办公桌前兴高采烈地说:医生,你在呀,告诉你好消息,正像你说的,现在我女儿好了,今天在学校跑步居然都没问题了,谢谢你呀! 


“你女儿是?”我努力地在脑海里搜索。


“我女儿是XXX呀!”见我记不起来,她大声地自报家门。


“哦...哎呀,那恭喜你呀!”


记忆的闸门一下子被打开:二00七年,我刚到雪浪医院不久。一个秋日下午,我独自在科里上班,一身材娇小的母亲抱着女儿来放射科拍胫腓骨正侧位片,她焦急地告诉我,女儿在学校体育课上走路突然喊小腿很痛。


影像结果很快揭晓,女孩腓骨骨折。在递送片子和报告单的时候,我无意中发现孩子和母亲的角膜都是淡蓝色,突然间,我意识到这孩子可能是成骨不全症!再拉住病人仔细询问病史及家族史,不曾想,母亲矢口否认,我们一向身体很好!


你家孩子轻微运动损伤就骨折,你们母女俩的眼睛都是浅蓝色,很可能是你们孩子的基因有点问题,成骨不全症的可能性很大,你应该带孩子去上级医院检查诊断清楚,做好应对的保护措施。如果你不想让很多人知道,以后你可以来找我,我愿意帮你孩子做好仔细的检查,我在这里不认识多少人,也愿意帮你保密。我耐心地跟母亲说着。


“医生,我瞒了你,对不起!我家是有遗传性毛病,孩子外公就是这成骨不全的病”。也许是我的诚意,稍立几秒,母亲的眼泪瞬间有如决堤的水,絮絮地向我诉说她害怕被诊断又想要保密的家族疾患。


猜想一下子被证实,我反而手足无措,“你别着急呀,毛病的预后又不是一策不变的,也有的孩子只要保护好不再骨折,以后也许会慢慢好起来的”,“真的吗?医生,会吗?”,“未来的事谁知道呢,也有人慢慢变好的,可能你女儿就会慢慢好起来的,你别急嘛”。我深知此病治疗的无方和孩子以后会遭受的苦难,却又无计可施,只得以未来缥缈的祝福话语反复地安慰着。


时隔数年,我自己早已淡忘了当时简单的安慰,可是孩子的母亲还记着!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特鲁多医生的铭文,穿越时空,至今仍然熠熠闪光,并时常得到验证。


《问心》剧照  图源网络


前几年,也是我单独上班,接诊一中年外伤骨折的患者,正常流程发完片子与报告。 


“医生,你说我这骨折是手术好还是不手术好呀”?病人没有立即离开,站在办公室门口继续追问着我。


“这个问题,你去问外科医生,他们会给你最专业的回答,我只负责疾病的诊断,不负责治疗的方面”。我使用近乎于缜密地回复。


“你这个医生医德不怎么样,良心不好”,病人定定地看着我片刻,非常笃定地直接了当评价我。


“我的医德不怎么样?良心不好?你从哪里得出这样的结论”?我愕然,不解,甚至有点气急。


“你知道怎么样治疗最合适,你就是不肯告诉我,你就是良心不好”!病人回怆我似乎更加笃定一些。


“我是个放射科医生,该如何治疗那些不是我该做的”!我回答得有些生气。


“以前我也骨折过一次,也是在你们这里拍的片子,另外一个年纪大的男医生他良心就是好,当时他就告诉我我最好不用开刀;我的邻居后来也骨折,情况和我差不多,他听了城里开刀医生的话,打了钢板,花的钱比我多得多,恢复情况还没我好!你的良心就是不好,医德就是不怎么”!男性病人反复“肯定”对我医德与良心的评价。


突然间,我似乎有点气馁......


《问心》剧照  图源网络

近些年,医疗环境一直不好,医患之间信任度也急剧下降,我们医生对病人病情解释处理越来越专业,越来越“规矩”,题外话不肯多说一句,尽力保护自己,生怕惹矛盾上身。我,亦是如此。我生怕我的某一次“题外话”与别的科室同事不谋合,惹来病人不必要的麻烦。甚至,曾经我心底里抵触过科里医生的多话!可是如今耿直病人的一席话,让我又有另外一些反思:如此,我们“规矩”的工作是否有缺少温度过?


对患者,我们医生如果一直处于戒备状态,心灵大门只留一条缝隙,患者则永远在门外,透过缝隙看医生也永远是缝中之影;如果医者的心灵大门完全打开,病人才能完全走进来,毫无保留坦露给医生,看到也将是全面立体的医生。曾经有人提出过医院就是生命中4S店,Strong(强壮),Service(服务),Sports(运动),Sunsline(阳光)——4S是生命的灵魂,也是医院所追寻的核心。这其中服务和阳光,又该是我们医生最为注重的职能吧。医院是为陷入病症困境的人们服务的场所,而不仅仅是局限于救治肉体的服务;阳光,每一位患者都处于生命中黑暗时刻,他们在医生这里寻求的不仅仅是身体的诊断和治疗,还有可能寻求的是内心的阳光!而我们医生得当的举止、简单的安慰可能就是患者心底的一线光源。


祝愿我的未来,能成为患者生命里那一颗明亮的光源!




作者简介郑雪华,七零后,实实在在的理科女,被医生耽误了的裁缝。平台原创文章均为作者授权微信首发,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本平台无关。
~the end~

更多往期精粹


那个出生三天对人笑的小佳后来怎样了?

许纪霖:《繁花》为什么只能诞生在上海?

老司机解读《繁花》里的情欲戏,墨镜王真是玩暧昧的高手

年会不能停! 打工人的未来不是梦?

投稿点击此链接,记得公号加星标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