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媒咨询|2020-2021年中国调味品行业研究报告
艾媒报告中心report.iimedia.cn
点击上方蓝字一键订阅
获取艾媒君每天为你准备的最新行业数据
报告完整目录
(可滑动查看)一、中国调味品行业背景概述
1. 中国调味品分类
2. 中国调味品行业发展历程
3. 中国调味品行业发展驱动力
二、中国调味品行业整体发展现状分析
1. 中国调味品行业市场规模
2. 中国调味品企业数量
3. 中国调味品企业数量及地域分布
4. 中国调味品行业品牌竞争格局
5. 中国调味品行业百强企业产量及销售收入
6. 中国调味品行业百强企业产量及销售收入
7. 中国调味品行业细分产业发展情况
8. 中国调味品产业链分析
9. 中国调味品销售渠道
三、中国单味调味品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1. 单味调味品
2. 中国单味调味品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3. 单味调味品——酱油
4. 单味调味品——食盐
5. 单味调味品——食醋
6. 单味调味品——食糖
7. 单味调味品
四、中国复合调味品行业现状分析
1. 复合调味料分类
2. 国际复合调味品渗透率
3. 中国复合调味品市场规模及占比
4. 中国复合调味品市场竞争格局
5. 中国复合调味品产品均价
6. 中国复合调味料出口情况
7. 中国复合调味品行业的渠道体系
8. 复合调味品细分赛道现状
9. 复合调味品——火锅食材店
10. 复合调味品——火锅食材店
五、中国调味品行业典型企业分析
1. 中国调味品行业典型案例分析——海天味业
2. 海天味业的盈利能力分析
3. 海天味业的经营和产品分析
4. 海天味业的发展潜力分析
5. 海天味业的舆情分析
6. 中国调味品行业典型案例分析——天味食品
7. 天味食品的盈利能力分析
8. 天味食品的经营和产品分析
9. 天味食品的发展潜力分析
10. 天味食品的舆情分析
11. 中国调味品行业典型案例分析——梅花生物
12. 梅花生物的盈利能力分析
13. 梅花生物的经营和产品分析
14. 梅花生物的发展潜力分析
15. 梅花生物的舆情分析
16. 中国调味品行业典型案例分析——加加食品
17. 加加食品的盈利能力分析
18. 加加食品的经营和产品分析
19. 加加食品的发展潜力分析
20. 加加食品的舆情分析
六、中国调味料行业用户消费行为调研
1. 超九成受访用户有购买调味品的经历
2. 超八成用户通过商超渠道购买调味品
3. 近一半用户来自东南地区、三口之家
4. 食盐、酱油、醋品为购买频率最高的单味调味品
5. 单味调味料产品总体满意度较高
6. 咸鲜味型为用户购买频率最高的复合调味品
7. 葱椒味型、咸鲜味型复合调味料产品满意度较高
8. 价格与品牌为消费者购买主要关注因素
9. 超八成受访用户看好调味品行业发展前景
七、中国调味料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1. 产量与品类将进一步扩大
2. 市场集中度提升 品牌竞争成关键
3. 疫情推动行业分销渠道变革
4. 产品多元化与差异化趋势明显
5. 健康理念成消费升级新需求
图表目录:
图表1. 2014-2020年中国调味品行业市场规模(亿元)
图表2. 2009-2020年中国调味品企业数量
图表3. 2020年中国调味品地域分布
图表4. 截止2021年4月调味品上市企业市值排行榜
图表5. 2017-2019年中国调味品总体销售均价(元/吨)、产量增长率与销售收入增长率
图表6. 2019年产量排名前十
图表7. 2019年销售收入排名前十
图表8. 2017-2019年复合调味品生产总量与生产总量增长率
图表9. 2017-2019年复合调味品销售收入与销售收入增长率
图表10. 2020年中国调味品行业渠道结构
图表11. 2019/2018单味调味品产业同比增长率
图表12. 2015-2019年中国酱油产量与产量增长率
图表13. 2014-2018年中国食盐产量与产量增长率
图表14. 2010-2019年中国食醋产量与产量增长率
图表15. 2013-2018年中国食糖产量与产量增长率
图表16. 2020年各国复合调味品渗透率
图表17. 2011-2019年中国复合调味品市场规模及增长率
图表18. 2010-2019年中国火锅调味品市场规模及增长率
图表19. 2011-2020 海天味业盈利情况
图表20. 2010-2020年海天味业专利发布数量
图表21. 截至2021年1月海天味业专利类型分布
图表22. 2020年4月-2021年4月“海天味业”词云
图表23. 2020年4月-2021年4月“海天味业”热度指数和网络口碑
图表24. 2012-2020 天味食品盈利情况
图表25. 截至2021年1月天味食品产品营收占比
图表26. 2010-2020年天味食品专利发布数量
图表27. 截至2021年1月天味食品专利类型分布
图表28. 2020年4月-2021年4月“天味食品”词云
图表29. 2020年4月-2021年4月“天味食品”热度指数和网络口碑
图表30. 2011-2020 梅花生物盈利情况
图表31. 截至2021年1月梅花生物国内外销售额占比
图表32. 2010-2020年梅花生物专利发布数量
图表33. 截至2021年1月梅花生物专利类型分布
图表34. 2020年4月-2021年4月“梅花生物”词云
图表35. 2020年4月-2021年4月“梅花生物”热度指数和网络口碑
图表36. 2015-2020加加食品盈利情况
图表37. 2010-2020年加加食品专利发布数量
图表38. 截至2021年1月加加食品专利类型分布
图表39. 2020年4月-2021年4月“加加食品”词云
图表40. 2020年4月-2021年4月“加加食品”热度指数和网络口碑
图表41. 2021年中国调味品行业用户认知度调查
图表42. 2021年中国调味品行业用户购买产品类型调查
图表43. 2021年中国调味品行业用户购买渠道调查
图表44. 2021年中国调味品行业用户月度消费支出情况调查
图表45. 2021年中国调味品行业用户地域分布调查
图表46. 2021年中国调味品行业用户家庭住户人数分布调查
图表47. 2021年中国单味调味品行业用户购买频率调查
图表48. 2021年中国单味调味品行业用户满意度调查
图表49. 2020年中国调味品行业用户偏好单味调味品类型调查
图表50. 2021年中国复合调味品行业用户满意度调查
图表51. 2021年中国调味品行业用户购买关注因素调查
图表52. 2020年中国调味品行业用户发展前景态度调查
本报告研究涉及企业/品牌/案例
海天味业,天味食品,梅花生物,加加食品,颐海国际,厨邦,李锦记,老干妈,太太乐
核心观点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调味料市场规模达到3950亿元。疫情使餐饮消费从外食转向家庭烹饪场景,提升了C端调味品需求,多家C类调味品企业在疫情期间收入保持了良好增长。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中国调味品产业市场发展前景依然十分广阔,市场空间方面红海和蓝海并存。
用户调研:超六成用户关注品牌知名度,半数以上消费者积极关注健康程度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超六成用户表示在购买调味品时关注价格与品牌知名度因素。除此之外,随着国民受教育程度的提高与人们健康意识的提升,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正在积极关注使用调味品产品的健康程度,如:受访者在购买调味品时关注生产日期、配方与产地。
未来趋势:疫情推动行业分销渠道变革
调味品产业的分销模式目前主要以线下渠道为主,但随着后疫情时代互联网经济影响力的进一步扩大,线上渠道凭借着精准抵达目标客户与有效运用资源的特点,渗透率有望得到大大提升,并有机会发展为另一大销售渠道。
报告节选内容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调味料市场规模达到3950亿元。疫情使餐饮消费从外食转向家庭烹饪场景,提升了C端调味品需求,多家C类调味品企业在疫情期间收入保持了良好增长。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中国调味品产业市场发展前景依然十分广阔,市场空间方面红海和蓝海并存。
中国调味品行业品牌竞争格局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从市场竞争格局来看,随着中国调味品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催生了许多优秀的企业。其中海天味业集团作为中国最大的专业调味品生产企业之一,市值领先排名第二的颐海国际上千亿元,是最具市场竞争力的品牌之一,占据着最大的市场份额,是调味品行业的龙头企业。
中国调味品行业细分产业发展情况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生产复合调味料产品的企业占调味品企业总数的80%以上。2017-2019年,中国百强企业复合调味料产业生产总量分别为:49.5万吨、76.2万吨、71.1万吨,生产总量增长率分别为:14.9%、15.0%、10.9%。其中,销售收入分别为:77.6亿元、98.6亿元、112.8亿元。
单味调味品——酱油
酱油是以大豆或脱脂大豆、小麦/小麦粉或麦麸为主要原料,经微生物发酵制成的具有特殊色、香、味、体的液体调味品。
酱油产业是中国调味品行业的第一大产业,生产与销售量和企业规模均居调味品行业首位,并且酱油属于大众消费品,消费需求存在无限性,行业发展潜力较大。
目前酱油市场品牌集中度开始提升,细分、高端酱油受热捧,2019年全国酱油总产量达到1011.9万吨,酱油产业整体平稳发展。其中,海天味业酱油品类增长12.1%,厨邦酱油增长9.4%,加加酱油增长10.0%,只有千禾酱油增长达到35.4%。
单味调味品——食盐
盐业是中国重要的基础性行业,食盐事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自先秦至二十世纪,盐政管制是中国古代延续性最长的一项国家制度。
食盐主要分两大类:一是消费者直接食用的小包装品种,如精制食用盐等;二是食品加工用盐,一般为25KG以上大包装,作为酱油、醋等调味品加工原料及配料。
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食盐产量为1011.4万吨,2018年上升到1185.4万吨,年均增速4.0%左右。2019上半年产量为613.7万吨,同比增长约3.3%,增量虽然有逐渐减缓的趋势,但是食盐业逐渐出现精细化发展,高端配方食盐产品比重越来越大,市场仍然有较大增长空间。
国际复合调味品渗透率
目前中国的复合调味品行业正处于较早期阶段,近些年因为产业升级、外卖外食餐饮业的发展,正逐渐步入快速增长阶段,渗透率有着巨大提升空间。
欧美日韩经济发展起步较早,调味品市场发展多年较为成熟,这些国家以使用复合调味品为主,2020年美国、日本、韩国复合调味品占比分别为73%、66%和59%,而中国复合调味品渗透率仅为26%。日本、韩国和中国的饮食习惯相当,中国参照日韩的渗透率进行比较,可预计中国复合调味品市场至少存在一倍以上的发展空间。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消费者生活节奏愈发加快,连锁餐厅对于效率愈发重视,复合调味品需求将保持较快增长。
中国复合调味品市场规模及占比
近年来,复合调味品行业发展迅猛,2018年市场规模超1000亿元,2019年上半年的市场规模超600亿元。复合调味品具有便捷化、口味稳定等特点,近年来随着国内的消费升级趋势,复合调味品发展速度快于整体市场。B端餐饮连锁化趋势对复合调味品需求、C端家庭人口数量缩小带来的“核心家庭化”等原因,导致了“做饭不经济”现象。
此外,越来越多九零后、零零后作为“烹饪小白”对复合调味品的需求较大,这些都为巨大市场增量作出贡献。复合调味品行业是一片蓝海,市场发展前景广阔。
复合调味品——火锅食材店
在复合调味品产业中,中式复合调味品占据复合调味品行业70%以上的市场份额,其中火锅底料和川菜调味品占据了整个中式复合调味品市场份额的40%以上。
近年来麻辣口味愈发流行,川菜及火锅的消费热度持续升温,为火锅调味品孕育了广阔市场。2019年我国火锅调味品市场规模为494亿元,同比增长14.6%。火锅调味品是复合调味品行业中的优势细分赛道,行业发展相对成熟,且市场集中程度相对较高。
天味食品的经营和产品分析
按产品看,火锅底料和川菜调料为公司两大主力品类,分别占公司2020年营业收入的51.6%和40.1%,而其他小品类(鸡精、香肠腊肉调味品、香辣酱及其他)占比合计仅为8.3%。
公司的火锅底料采用双品牌运作,其中:“好人家”品牌定位中高端,以家庭消费为主,主打手工牛油锅底,辅以三款清汤锅底;“大红袍”定位中低端,针对餐饮渠道发力,为成熟大单品。公司渠道构成包括经销商、定制餐调、电商、直营等多元化渠道的营销体系,目前覆盖32万个零售终端,5.9万个商超卖场和4.2万家餐饮连锁单店。从趋势上看,公司经销占比呈下降趋势,特调及电商等渠道销售占比提升。
超九成受访用户有购买调味品的经历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超九成受访用户有购买调味品的经历,且对未来的购买需求表示乐观。在产品类型方面,受访用户主要购买的调味料产品分别为食盐、酱油、醋品、香油及料酒。
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由于用户认知度较高且规模巨大,调味品产业在中国的市场发展空间与前景十分广阔。
超八成用户通过商超渠道购买调味品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超八成用户倾向于在商超渠道购买调味品,43.6%的受访用户表示通过线上渠道也是购买途径之一。调味品月度消费支出调查显示,近八成用户的调味品月度支出在300元以内。其中,27.9%的受访用户表示调味品月度消费支出小于100元。
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随着移动互联网影响的持续加深,线上购买渠道有望成为调味品的重要分销渠道之一。
食盐、酱油、醋品为购买频率最高的单味调味品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作为单味调味品,食盐、酱油、醋品及香辛调味料的购买频率较高;相比较而言,香油、腐乳等调味品购买频率较低。
咸鲜味型为用户购买频率最高的复合调味品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近七成用户表示购买咸鲜味型调味料频率最高;葱椒味型调味品的购买频率次之。此外,用户对香甜味型与鲜肉香型调味料的购买频率较低。
价格与品牌为消费者购买主要关注因素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超六成用户表示在购买调味品时关注价格与品牌知名度因素,59.7%的用户看重调味品产品的包装精美程度。
除此之外,随着国民受教育程度的提高与人们健康意识的提升,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正在积极关注使用调味品产品的健康程度,如:受访者在购买调味品时关注生产日期、配方与产地。
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随着调味品市场的竞争加剧,企业应积极关注行业内的消费升级现象。
产量与品类将进一步扩大
2020年受新冠疫情影响,调味品产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冲击。作为传统制造业产业,调味品企业疫情期间遇到了员工复工难、安全防护难等问题。但作为消费者饮食消费的必需品,调味品产业具有较强的抗风险能力。
随着疫情后的复工复产,同时基于调味品企业近几年在生产流程上的智能化、自动化布局,调味品企业生产线能力将持续攀升,未来产业的总体生产能力与产品品类将进一步扩大。
以上内容源自艾媒咨询发布《2020-2021年中国调味品行业研究报告》,完整版共79页;限于公众号篇幅,故仅摘部分数据和观点,如有兴趣深入,移步报告中心官网下载。
▽▽▽
长按二维码
查看完整高清版报告
公众号转载请联系微信:iimedia999
专题推荐
艾媒咨询|2020年中国临期食品行业市场分析及消费者研究报告
食
品
艾媒咨询|2020年中国饮料行业细分领域发展及典型案例分析报告
饮
艾媒咨询|2021上半年中国新式茶饮行业发展现状与消费趋势调查分析报告
料
大数据咨询合作、分析师采访、公众号转载授权等
可在公众号后台回复关键字“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