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好的科学课,是把孩子当成科学家来教

吕丽莹 北京桂馨慈善基金会
2024-09-08

好的科学课,是把孩子当成科学家来教——桂馨科学教育支持计划浙江走访侧记


2022年12月,我跟随桂馨基金会的小伙伴,到浙江去走访桂馨科学教育支出计划入围的几个教育成果。


这些成果各不相同,有一节课的设计,也有一整个评价系统的推进;有在校园里的,也有足迹遍布全国的;有刚任教几年的新老师的探索,也有从业几十年的老教师的尝试。


如果把这些成果放到“科学课要教什么和怎么教”的时空框架中去考量,那么我感受到的最大变化是,浙江这些学校现在的科学课,不再只是教科学知识,而是把孩子当成科学家来教。


这句话是美国的一位科学老师克丽·伦道夫说的,她在总结自己的教育理念变化时说到,我对科学教育的看法,从教学生科学,转变为把学生当科学家来教。


从教科学知识,到教未来的科学家,这不仅仅是某个老师对学科理解的变化,也是正在进行的科学课改革的重要方面。


我们现在说的小学里的科学课,最早叫《自然》,后来叫《常识》,现在叫《科学》,名字变化的背后,是对学科认识的变化,从感知体验,到知识学习,再到科学思考。


科学课的教育目标,也从一开始的教授知识,变成了教学生像科学家一样思考,要激发孩子的好奇,教会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这是最近十多年科学教育领域正在发生的变化,也是我在当下浙江的科学课实践中观察到的变化。


01课堂上,精益求精的科学态度



在温州市龙湾区见到潘欢燕老师之前,我最好奇的是,到底是什么样的动力,能够驱使她在五、六年的时间里,反反复复地把一堂课打磨几十遍?


《空气有重量吗》这节课第一次公开上,是在2017年,潘老师一直记得当时参加评课的专家章鼎儿的话,“欢燕的课是好课里上的不好的,但是还是一节好课!”这个评语激励了潘欢燕老师,让她在接下来的六年里不停地改课、磨课,就为了将这堂被章老师认证过的“好课”上好。


直到2022年,最后一次上完试教时,潘老师说,“(改好的课)上的时候很顺,上完了自己心里很舒服。”


“顺”这个词,潘老师常常提到。上课上得不好时,她说,上得很不顺;上得好时,她说,上得很顺。


我问,您说得这个顺不顺,到底是什么意思?


潘老师的回答是,上课的时候,孩子是真的做研究,真的去思考,真的有发现,真的解决了问题,这样就顺了。


为了让我真的理解,潘老师详细介绍了课程改进的细节。


她说,“第一次上《空气》这个课的时候,教材上的安排是用杠杆尺来测量两个气球之前的平衡,充气的气球重一点,证明空气有重量。可这个实验是个假实验,空气在空气中称不出来,因为空气有浮力。用杠杆尺来称,我们老师还得辅助作假,才能让学生看到“空气有重量”,这个课上得太不顺了。后来改成用电子秤称球里压缩的空气,才终于顺了一点。”她说,“用来称重的球、打气的气筒、称量的电子秤,都有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电子秤吧,精确到个位数的称不出差异,精确到两位数的对三年级的学生又会产生干扰,所以我干脆用胶布把最后一位贴起来,再比如打气筒吧,手动的,脚踩的,大的,小的,一个一个试,这些用到的材料,每个我都试过四五个版本,要找到最好操作、用起来最顺的。”


她说,“课堂上的引导也改了很多遍,课上要让学生自己花15-20分钟操作探究,花10-15分钟讨论、分析,如何操作,如何处理数据,如何发现规律,都改了一遍又一遍,终于上起来比较顺了。”


潘老师说上起来顺的课才是好课,这是资深教师宝贵的直觉。她花了六年的时间把“不顺”改“顺”的过程,也很像科学家做实验,发现问题,提出假设,验证假设,不断改进,最终解决了问题。


课堂上求“顺”的过程,也是科学上求“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潘老师践行了严谨的科学态度,这样的课堂,必然对学生产生了正向的影响。


访谈的最后,我们邀请了潘老师的几个学生过来,请他们说说自己对科学的认识。


孩子们七嘴八舌:

科学是严谨的,要做实验,出了差错就要重新做;

科学是有趣的,能让我们知道很多生活小奥秘;

科学是冒险的,做实验的时候要小心,点火柴要快一点,灭酒精灯要对准,科学不仅要很严谨,有时候还要冒险。


我想,潘老师在课堂上,教会了他们关于科学最重要的事,严谨且求真的科学态度。


02校园中,处处可用的科学方法



跟着陶露文老师穿过武义县新纪元双语学校的校园时,她不断地指着不同的地方说,这是我们上课的地方,在这里我们会观察鸟类,上次我们在这边捡拾落叶,如果下雨了我们就会到那里去……


我忍不住感慨,你的户外科学课要用到这么多场地,平时协调起来很麻烦吧?


她露出一个孩子般的笑容,说,不用协调,这些地方都是我的,别人不用的。


这次前往金华市武义县走访的课程,是陶老师设计的系列课,全名叫“户外教室(科学观察)”,即在教室之外做的科学观察。而科学观察作为一种方法,教室中可用,校园中当然更可用了,这也是所谓的“学习在窗外,他人即老师,世界是教材”。


陶老师身量小巧、语速飞快,聊起童年理想时,她眉飞色舞地说,你们肯定想不到,我小时候最想当的,是农民,到山上去挖野菜、摘杨梅、捡板栗,漫山遍野地跑,感觉自己与自然是连在一起的。


这门户外科学课,有点像是陶老师童年理想的校园版。


她带着孩子们满校园地走,调动五感来体验,观察色彩,聆听声音,去抚摸,去攀爬,去讨论,去记录,去分享,去设计,去呈现。课上除了教授和实践科学观察,还引入了陶老师擅长的设计思维,在真实的环境中解决真实的问题。


我问,您最希望孩子在户外科学课上收获什么呢?


陶老师答,希望他们能对科学、对自然感兴趣,并在校园这一真实场景中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园林专业出身、做过设计师的陶老师,出于职业敏感,在做教育的时候也常常思考场域,也即,学生学习这件事,在校园里是如何发生的。


对她来说,校园的各个角落,学校里发生的各种状况,都藏着练习科学方法、实践科学思维的机会。


夏天的时候,孩子们在校园里观察杨梅树、摘杨梅、吃杨梅,不小心把杨梅汁洒到了校服的白衬衫上。于是,一个真实问题马上出现了,该如何洗掉衣服上的杨梅汁呢?用水可以洗掉吗?用洗涤剂可以吗?用酒精可以吗?要解决这一问题,孩子们需要自己动手研究、做对比试验、观察过程、记录结果、撰写报告、发表演讲。这样的实际应用,真实、有趣且有用。


陶老师也上正式课堂中的科学课,而户外科学课,有点像是课后在校园中的拓展。至于为什么要做这个系列课,陶老师的解释是,老师给一个东西,在课堂上的时间和吸收都是有限的,但在课外、在假期,孩子们可以花更多时间慢慢吸收。


教授一个方法,可能只需要课堂上的几分钟,而学会一个方法,则需要课外的很多练习,很多应用。陶老师带孩子们在课堂之外的探索,很像跟小小的科学家们一起工作。


03生活里,由兴趣而热爱的科学精神



在杭州市胜利山南小学见到顾云涛老师时,我们很好奇地问他,为什么您要自称水熊老师呢?


顾老师腼腆地笑了,说,孩子们会对神秘的东西感兴趣。水熊虫曾经在没有任何防护设施的状态下在外太空生存了180天并存活了下来,因此被认为是世界上最顽强的生物之一。孩子们对此会很有兴趣,更容易引发主动交流的意愿。


“兴趣”这个词,顾老师在访谈中会反复提到。他说,科学课,一定得从孩子的兴趣出发,一定要get到孩子的point,知道孩子真正在乎的是什么。这一追求,也始终贯穿在顾老师所设计的所有课中。


“旅途中的科学课”,是顾老师实践多年的成果,也是顾老师的兴趣和热爱的产物。它是校外的第二课堂,既有活动的真实有趣,也有科学课的教育意义。迄今为止,旅途中的科学课已经带着孩子和家长去过多家博物馆、周边区县课程点,甚至远到云南、青海、甘肃各地组织实施课程。


最开始,它还只是给自己孩子做的非正式课程。顾老师喜欢旅行,也喜欢带孩子旅行,为了让旅行更有教育意义,他把孩子所有学科的课本都翻阅了一遍,把各个学科的学习目标都适当地加入到旅途中,甚至还列入了音乐学科的欣赏曲目,比如到了安徽就听黄梅戏、到了陕西就听秦腔。


再后来,顾老师将之前不断积累的各种活动梳理了一遍,根据需要择优选择一部分设计成精品课程,从科普的角度向教师和公众发布课程实施指南,希望有更多的人可以从中受益。为了使课程能够更好地吸引孩子,在内容组织上甚至不局限于科学学科。并非所有孩子的兴趣点都在科学课上,采用科学方法和科学态度开展探究性、体验性学习是不分学科的,因此希望借助更多样的学习内容,来get到孩子们的point。


顾老师说,科学学科学习内容是很宽泛的,孩子们总能发现自己喜欢的,但也不排除部分孩子一开始对科学课兴趣并不高。为此,在活动和课程的设计中,我们把社会科学、人文艺术学科也添加进来,它们同样可以用科学探究的方法和态度开展学习,这能让更多的孩子对课程感兴趣,并慢慢转向对科学学科的兴趣。


例如,有孩子不喜欢科考,嫌脏嫌累,但却被化石点燃了兴趣;有孩子为了摆弄相机留下美好瞬间而来,但慢慢爱上了科学观察;有孩子只是得到了参加周末活动的奖励,但潜移默化地变成了科学发烧友……


顾老师说,当老师最具幸福感的时候,是站在孩子们面前时,有那么多双眼睛亮晶晶齐刷刷地看着你。有时候,可能是因为自己投入不够,对孩子的了解不够,孩子们的眼光就会慢慢变得暗淡。我希望自己能始终get到孩子们的point,了解孩子们的兴趣,这是把课上好的前提。


他从课堂出发,组织课外活动,组织校外科考,组织旅途中的科学课,把科学从课堂上带到生活中。这些“课”的组织难度当然很大,但孩子的喜欢、家长的支持,一直支撑着他坚持做下去。


有时候,孩子对兴趣过于投入,家长反而会担心,花了这么多时间摆弄化石、研究标本,会不会影响学习成绩?搞不好以后是不是只能去个职业技术学校学种植了?面对家长这样的担忧,顾老师安慰家长说,孩子能投入到与学习相关的自己喜欢的事情上,这是好事,这样的态度和能力是可以复制和迁移的,只要我们引导得当。一个人一旦有了兴趣和热爱,他就会把大量的时间投入进来,这样的收获是不可估量的。


这也是顾老师在做的事,找到自己的兴趣,从兴趣出发,投入大量的时间,影响、感染更多的孩子、更多的家长和更多的老师。


兴趣,眼前看,是激发孩子学习热情的要素,从更长远来看,是终其一身做好一件事的重要驱动力,这正是科学家身上必备的特质。课堂上的学习永远是有限的,而生活中的非正式学习,则会持续一生。


把孩子当成科学家来教,也是希望他们能一直保有科学的思维方式和理性的生活态度,这样的话,兴趣一定能带他走得更远。


04构建一个正向的系统,需要举“全村”之力



袁和林老师是湖州市安吉县教育局的教研员,推动安吉县科学课课程改革这件事,他已经做了十年。


课程改革,无论在哪里做,都是想象得到的艰难。已有的惯性,老师的不理解,效果的反复,与人的沟通,哪一项做起来都耗费心力。所以我很好奇,到底是什么支持着他把改革一直做了下去?


袁老师说,我其实不是搞科学的,是搞道德与法治的,最开始当这个科学教研员,是兼着当的,搞改革,是出于一种朴素的直觉,我就觉得,科学课就不该是这样子的。


十多年的前的科学课,主要还是死记硬背。袁老师说那会儿有老师到他办公室闲聊,讲到上学期就做了两个演示实验,但学生考试还是能考80多分。这让他开始思考,如果不做实验的科学课还能考80多分,那么问题就不在老师身上,而在评价标准身上。


之后,袁老师开始认真推进评价体系改革的事情,让科学课变成自己心目中的样子。


安吉县科学课改革的1.0版本,是抓做实验,用袁老师的话说,就是不能再用一本书、一支粉笔、一根教鞭去教科学了,而是要让学生动手做实验,要操作,要研讨,要学真的科学。


为了让改革不要太激进,最开始袁老师只要求做规定实验数量的60%,其中分组实验25分、分组加演示25分、书面考试30分、学生操作20分,做实验的评分占比达到了50%,这就是第一版的532评价方案。


评价体系,并不仅仅是出张考卷看看学生考得怎么样,而是对教师的教、学生的学,还有学校的管理等整个体系的考核,目标是推动教学整体的进展。可以说,改动的是对结果的评估方式,但要改变的,却是整个教与学的系统。


而在2012年的安吉县,科学课的专职老师都很少,很多是语文数学老师兼着教的,实验设备、器材也不多,老师对科学课也不甚理解,改革推进困难重重。


要改变教学,需要先改变老师。为此,袁老师组织了多场学习和培训,课上要做的实验,老师们必须全部做过,一个一个过;也组织了很多教学评课、比赛,树先进,立典型,带动老师去按新的要求备课、做研究。就这样,老师们慢慢地接受了新的思路,课程改革慢慢地有了想要的样子。


再后来,袁老师继续改评价体系,提高对实验数量的要求,改革考卷的命题思路,明确对课堂时间占比的要求,要把课堂还给学生,要求老师少讲话,让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做研讨,自己去发现。


现在实行的,已经是新的433方案,这个2.0版本,重点是学教的方式。除了开展实验的绝对数量,还考核学生分组实验在所有实验开展中的数量,袁老师说,还要继续改下去,用评价的升级,来推动教学的进步。


袁老师说,一节课如果光听老师讲,那么老师讲三个点,学生最多也就学到三个点,但如果把课堂还给学生,他可以自己发现五六个点,远远超过老师的预期。


学生的变化也是巨大的。袁老师的“徒弟”,同时也是科学课老师和小学校长的胡滨,给我讲了他女儿的故事。


他说,我女儿现在上初中了,学到等高线不太好理解,就自己琢磨着用粘土做了个模型,把标高做出来,把平面图转成立体的,就好理解了。我女儿的科学课不是我教的,但我觉得别的老师教的也很有效,教会了她解决问题,我们安吉县的科学课,是普遍的好。


不用择校,不挑老师,学生学得都好,这真的非常鼓舞人心。袁老师对评价体系的改革带动了老师的改变,老师的改变影响了课堂的改变,课堂的改变带来了学生的改变,而学生的改变反过来又激励了老师,这就构建了一个正向的反馈系统,使得身在其中的每个人都受益。


想要实现把所有的孩子都当成科学家来教的教育目标,我们确实需要一个正向的师生都能成长的系统,这需要举“全村”之力。


05结语,从关注知识到关注人


理查德·欧尼贝内是一位拥有诗人情怀的物理老师,也是2008年的纽约年度教师,他在思考教育应该教什么的话题时说,人类有这么多的知识,却只有几十年的时间待在地球上,当下教学的决定性问题是“什么是值得知道的”,如果我教的很多东西都可以查到,那么,我该怎样增加我教学的价值呢?


这一思考,凸显的正是我们最近十几年在教育上的探索与转变,不再以知识为核心,而以人为核心。


我们越来越认同,教育是一棵树摇动一棵树,一颗心唤醒一颗心,一个人影响一个人。我们越来越把教学中的老师和孩子都当作平等的个体,从重视教,到重视学。


此次走访的浙江科学课老师们,无疑都是非常优秀的老师,他们在课内、课外、生活、学习中做了很多探索,对学生的关注和影响也是全方位的,只是碍于文章内容,不能全部展示。但我最后想讲的,也是最打动我的,是他们提到学生时的神态。


提到跟学生的交往,老师们会露出不易觉察的微笑;提到学生学习的故事,他们的眼睛里都闪着光;讲到某个孩子感人的瞬间或终于到来的成长,他们还会落下泪来。


这让我深深地感受到,在教育这个古老又现代的行业里,一直是专业带专业,真心换真心。老师们专业的成长是教学的基础,真诚和以身作则,则会给教学增加更大的价值,一种一个个体施加给另一个个体的,有温度的影响力。科学教师与未来科学家在科学课堂内外充满安全信任的好奇冒险,无论最终是否通往未来世界都是彼此最珍贵美好的心流时刻。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北京桂馨慈善基金会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