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非凡十年看华东师大⑧:近悦远来


- 编者按 -


十年很短,历史长河的弹指一瞬。十年很长,砥砺奋进的漫漫征途。


立德树人铸就教育强国,思想伟力擘画奋进蓝图。十年的追赶与超越,满载着华东师大人的记忆和共鸣:唯卓越方可立足。


本月推出的“非凡十年看华东师大”融媒专题,记录党的十八大以来,华东师大深入推进综合改革和“双一流”建设的办学实践,展现我们共同走过的,踔厉奋发、追求卓越的非凡之路,以启迪未来。





非凡十年看华东师大⑧
近悦远来,人才创新活力竞相迸发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人民事业中来。

党的十八大以来,华东师大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学校师德师风建设成效持续加强,人事人才制度改革扎实推进,师资队伍整体水平显著提高,各类人才协同发展,人事人才工作体制机制更加完善。

十年间,人才队伍活力有效激发。目前,学校拥有教授及其他高级职称教师2100余人,其中含两院院士(含双聘院士)19人,国家级各类人才计划入选者265人次,上海市各类人才计划入选者300余人次。

“人才是事业发展的关键。”华东师大党委书记梅兵表示,围绕人才强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学校着力构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创新人才制度,建设一支具有中国特色、符合一流大学发展目标的高水平师资队伍。






立德树人,师德师风建设成效持续加强


作为新中国成立后新组建的第一所社会主义师范大学,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自然是华东师大人才队伍建设的立身之本,良好的德性才能滋养优秀人才的心灵世界。

华东师大在人才队伍建设中,始终坚持师德师风是第一标准,建立各级党委联动把关机制,重点突出引进人才政治把关和师德师风建设,在思想政治、师德师风、廉洁自律、学术诚信等方面,把好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关。同时以制度涵养师风,将机制完善、制度规范与立体监督相结合。学校党委全面领导学校人才工作,统筹各职能部门,建立人才服务联动工作机制,为人才的成长与发展提供精准服务。

在师德师风建设中,华东师大以模范促师德,将先进人物、示范团队与育德实践相结合。

2017年以来,华东师大教师荣获“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全国模范教师”“最美奋斗者”等省部级及以上荣誉称号约200人次;创建培育10支“立德树人教师团队”;聘任2批“青年科学家(学者)班主任”、3批“机关青年骨干班主任”百余人。自2020年起设立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研究课题,迄今批准实施项目32个。在新进教职工培训中设立职业理想、职业道德、职业能力、职业素养、职业情境五大板块,过去五年培训教师约1200人次。

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华东师大“生命•实践”教育学研究团队

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华东师大“创获智慧”中国哲学教师团队部分成员






引育并举,师资队伍整体水平显著提升


一所大学的发展,最重要的是具有专业引领力和行业领导力的高端人才的聚集。华东师大牢固树立“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人才观,加大力度引进和培育具有国际视野和世界水平的领军人才,构筑人才高地。

通过设立特聘教授、实施“双百计划”“晨晖学者计划”等举措,精准引育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一流领军人才和优秀青年教师,“十三五”期间支持人数超过600人次;新增国家级人才计划入选者142人次,其中国家级青年人才75人次;各类省部级人才计划入选者285人次;“双百计划”入选者212人次。

“十三五”期间共引进两院院士(含双聘)8人、国家级领军人才44人次。高端人才的加盟对于学校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国际化水平提升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与此同时,华东师大也极为重视优秀青年人才发展,持续完善青年人才队伍建设的培育体系。通过实施并提升再造“新双百计划”“准聘副高”“晨晖学者”等校内人才计划,对接国家青年人才计划和学校各学科发展及队伍建设需求,揽蓄并举,培育了一批有基础、有闯劲的优秀青年人才,产生了众多具有重要社会影响力的成果,在学校事业发展中起到了生力军作用。

比如,精密光谱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海斌教授是学校首批引进的国家级海外高层次青年人才之一,同时入选“双百计划”紫江优秀青年学者。学校积极为其搭建事业发展平台,提供培育土壤。近几年该团队在量子科学和精密测量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研究成果,两次以华东师范大学为第一完成单位在《科学》杂志正刊、多次在《自然》和《科学》子刊杂志发文,其培养的团队年轻人获批国家级青年人才等,武海斌也获批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华东师大精密光谱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海斌教授


历史学系李文杰,2011年北京大学博士毕业后进入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从事专职研究工作,学校给予其特殊的待遇,让其潜心致力于科研工作,并支持李文杰前往剑桥大学访学15个月。2015年7月,李文杰转入历史学系,该系注重资深教授在青年人才成长过程中的传帮带作用。

东师大历史系李文杰教授

在几位资深教授的指导帮助下,李文杰潜心致力于研究近代中国外交与政治的重大问题,独立完成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上海市“晨光计划”项目,获“优秀”结项。在史学权威期刊《历史研究》《近代史研究》等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先后出版3部专著,其中《中国近代外交官群体的形成(1861—1911)》入选“三联·哈佛燕京学术丛书”,在近代史学界崭露头角引人瞩目。2021年,李文杰入选上海市“曙光人才计划”和国家级青年人才计划。

这些是华东师大人才队伍建设硕果累累的缩影。






深化改革,体制机制创新引领作用日益凸显

在引进培育优秀人才的同时,华东师大持续完善教师评价制度,探索破“五唯”举措,努力构建评价科学、分类完善的教师发展体系,促进各学科教师多通道全面发展,助推学校“双一流”建设。

学校建立多维分类分层的教师评价机制,制定符合各学科发展需要和发展规律的专任教师系列高级职务基本条件,激励教师开展高水平、原创性、系统性的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工作,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科学研究水平。

学校为营造潜心治学、追求卓越、兼容并包的制度环境,鼓励取得创新性成果或具有突出贡献的教师破格晋升高级职称,华东师大2015年设立“代表作制”评价制度,为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开辟重要通道。

“代表作制”摒弃对成果数量和成果形式的要求,注重代表性成果的质量、贡献和影响。各领域高度认可的国际性奖项、有广泛影响力的著作、高质量的研究报告或咨询报告以及创造性地解决学界长期关注的难点问题等各种形式的成果,均可作为优秀教师晋升职称的代表性成果。

近年来,华东师大共有7位教师通过“代表作制”轨道晋升高级职称。其中5位晋升时未满36岁,均为取得创新性成果或具有突出贡献的优秀青年教师。

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教授刘博


数学科学学院刘博就是其中之一。他2019年从华东师大数学科学学院博士后出站留校担任青年研究员,此前曾在德国科隆大学、柏林洪堡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

2020年,刘博在顶级国际数学期刊发表一篇长达69页的论文,解决了数学指标理论中一个长期悬而未决的问题,这是世界上首次应用微分K理论这个由物理背景驱动的数学理论来解决几何界用纯粹几何方法暂时无法解决的数学问题,在数学界和社会上引起巨大反响。

因这项代表性成果,担任青年研究员仅一年多的刘博,不受任职年限和科研成果数量的限制,2020年破格晋升为教授,今年获批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华东师大切实推行“代表作制”这项不唯论文、不唯项目等指标的“破五唯”举措,为年轻学术人才的多元化发展和晋升提供了机制保障。

此外,学校还积极探索推进“准聘-长聘”制度,完善人才评价体制机制,激励教师发展动力;推出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制度,建立教师荣誉体系,调动高水平师资队伍积极性;科学定编设岗,优化师资队伍宏观调控机制,激发二级单位活力;不断完善绩效分配机制,全面推进“卓越激励计划”,持续激发人才队伍活力。

“引、育、用、留并重”,华东师大校长钱旭红表示,学校充分发挥高校的育人功能和育人优势,着力推动综合型创新人才的全面成才,全力打造新人才、新科技、新学术的策源地。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华东师大依托于自身大刀阔斧选拔和聘用人才的优良传统,坚持人才强校战略,将进一步加强建设德才兼备的高水平师资队伍,为“建教育强国”和“以教育强国”的光荣事业做出持续性贡献。


非凡十年看华东师大⑧内容来源 | 人事处专题组稿 | 党委宣传部视觉设计 | 吕安琪 ash新闻采写|田波澜文中图片来自新闻资料编辑|吴潇岚
更多阅读

华东师大科学家开发命名的重磅基因编辑新工具,究竟牛在哪里?


非凡十年看华东师大⑦:卓越答卷


非凡十年看华东师大⑥:国之所需


华东师大师生热议党的二十大报告


双重喜悦 双重激励!华东师大师生热切关注党的二十大开幕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