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三天时间搭建一支合唱团!华东师大在贵州赤水“筑梦”教育

华东师大音乐学院“筑梦”团队与新组建的合唱团合影


从零开始

在短短三天的时间内

组建一支全新的

“赤水青少年合唱团”

并排练出相对成型的数首作品

将优质的音乐教育资源

与赤水师生共享……


这个暑假 华东师大音乐学院

“教育筑梦”贵州分队完成了

一个“看似不可能”完成的挑战任务


看视频,听听合唱团的歌声——



主题教育期间,依托华东师大“教育筑梦”党建品牌项目,在赤水一中提出“帮扶请求”的邀约下,8月9日至12日,音乐学院教工党支部派出首批贵州分队,同时联动校团委组织的“华夏之光,青年在行动”专项社会实践活动,由音乐学院石春轩子教授、谭雅如副教授带领学生志愿者团队一行共9人在华东师大前身学校之一的大夏大学办学地——贵州遵义的赤水市集结,开展了为期四天的暑期调查研究与“教育筑梦”专项支教行动。
以美妙音乐化作助力赤水一中音乐教育发展的强大力量,在具体育人实践中回答好“强国建设、我们何为”的时代命题。


0

1

900多人踊跃报名

选拔出52位合唱团成员



赤水一中要组建暑期合唱团的消息一经传出,就迅速招募到一群富有“音乐梦”的青少年:他们中有的“零基础”却一直喜欢音乐,有的凭借一腔热爱自学了民谣吉他,有的自称从小就是音乐老师的“得意门生”,还有一对平时在家就爱自己琢磨“合作弹唱”的双胞胎姐妹……
“用一个词来形容我们的学生,那就是‘十分朴实’”,赤水一中的音乐老师雷海燕说。
“他们太热爱音乐,太想唱歌了……我们一个年级900多人,大家报名得十分积极踊跃,虽然因为客观条件受限不得不取舍,最后甄选出52位学生来。”

赤水一中合唱团学生

谭雅如副教授及学生志愿者团队认真了解学生们的兴趣爱好、声乐能力和学校音乐教育的现状,针对学生的基本情况因材施教。
学生们以极大的热忱与专注投入到合唱训练中来,迅速学唱了《夜空中最亮的星》《如愿》这两首作品,以及由音乐学院作曲老师王青青专门为“筑梦”合唱团量身改编的《节气歌》。

“谭老师就是来帮助大家圆梦的……”合唱团的同学们纷纷表示,“她的排练特别实在,从最基本的发声原理与气息运用,到规范的读谱与节奏训练,论谁都无法相信短短的三天大家获得了这么大的蜕变,真的特别幸福。”

谭雅如指导学生

“我从小很喜欢音乐,一直想学音乐,但家里经济条件不允许,我都是跟着网上的视频自学的。”参与合唱团的匡同学坦言说。
另一位参加排练的同学说,“我最感动的一个瞬间,就是在唱《夜空中最亮的星》时,有一个瞬间真的感觉星星亮起来了……我真的好希望能有机会登上舞台,把这么好的音乐分享给大家听。”

合唱团排练中

来旁听“筑梦”合唱团排练的,还有一位赤水一中的毕业生梅景荣同学,他今年刚被西安交通大学录取,作为曾经的学校合唱团的“钢伴”兼音乐老师的“好助手”,他感慨:“谭老师的引导是有魔力的,我们之前在学校的排练最头疼的就是唱不了双声部,不知道怎么,这个新组建的合唱团,居然一下子就能全部呈现出来。”

三天的时间转瞬即逝,从选拔并组建一支全新的合唱团,到已经排练出相对成型的数首作品,合唱团的进步飞快,为此成员们特意录制了一部成果视频以作纪念。
谭雅如副教授动情地寄语合唱团成员们:“音乐就像阳光和空气,虽然无形却是我们生命中不可或缺的养分。希望音乐能成为同学们的知心朋友,在未来的人生路上总有歌声相伴!”

“教育筑梦”活动也是对参与的学生志愿者,即“未来音乐教师”的实战演练。作为一场“双向奔赴、双向共赢”的活动,正如音乐学院党委书记赵旌旌在临行动员会指出的那样:“学生志愿者们在利用自身音乐技能及专长助力乡村学生圆梦的同时,也在实践过程中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与社会服务能力。”

曾参加过第一期“教育筑梦·佛年梦想合唱团”活动的“筑梦老兵”、合唱指挥硕士徐金辉说:“在我和‘教育筑梦’共成长的三年中,我也获得了很多合唱排练的教学心得。比如之前去的湖南醴陵的小学生模仿能力比较好,而赤水的高中生们学习能力更强一点,其中很多孩子一开始的头腔状态就很好,我们在教育上需要更多地引导他们……”

学生志愿者支教

集训之后,音乐学院“教育筑梦”贵州分队还将在线上线下持续跟进这支合唱团的训练成长,希望在未来有机会登上“献礼大夏大学100周年校庆”的舞台。


0

2

“师训”讲座直击当地音乐教师专业痛点和难点

出实招、见实效。除了为赤水一中的学生“歌声筑梦”外,音乐学院“教育筑梦”贵州分队还直击当地音乐教师的专业“痛点”“难点”,举办两场实地“师训”技能培训专题讲座,让赤水当地40余名一线音乐教师“面对面”“零距离”接触到一流的专业技能教育,充分调动其学习好、教育好的工作积极性,提升基础音乐课程的内容质量,助力当地音乐学科建设水平的进一步提升。

谭雅如副教授主讲“师训”讲座

谭雅如副教授主讲《从击拍到表达——合唱指挥核心技术概述》,分别从基本图示与击拍要领、音乐表达与动作细节、合唱训练与经验感悟多个方面入手,以理论结合实操,帮助一线音乐老师们切实提升训练合唱团的教学方法与指挥技术。

石春轩子教授主讲“师训”讲座

石春轩子教授则以讲座与大师课相结合的方式,带领全场听众感受声音的魅力。她细致耐心地指导了数位赤水一线教师的声乐演唱,并现场解答了老师们在学习声乐过程中和日常教学用嗓中碰到的难题和疑问。
“时间有点短,但收获还是很大的……我平时排练合唱都是在工作中自己琢磨,因此特别希望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能继续和谭老师专业学习指挥的手法和技术。”“石老师稍微点拨了一下我的气息运用方式,我就感觉自己的胸腔完全打开了……”参加“师训”培训的赤水一线音乐老师们高度评价了这两场讲座。

“师训”的意义在于“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只有切实提升教师的专业音乐技能,才能给乡村的学生们带来更好的音乐教育。


0

3

大夏回音,寻访红色踪迹



贵州省赤水市是我国最重要的红色教育基地之一,在开展扎实的支教活动之外,“教育筑梦”贵州分队师生们也利用午休和放学后的间隙时间,紧锣密鼓地就“红色踪迹”开展调研工作,让调查研究的过程成为深化理论学习的过程、提高能力觉悟的过程。

石春轩子教授带领学生调研

作为“筑梦导师”之一的石春轩子教授本身就是贵州人,她对当地熟门熟路,并且已经率领着“贵州红色歌谣探访实践团队”,在当地植根一月有余。
近十名师生辗转贵阳、遵义、荔波多地,通过实地走访调研红军后代与地方文化工作者,找寻那些具有红色背景、且尚未被挖掘出的当地歌谣进行汇编,现已收集红色歌谣近百首。
赤水是这次考察的重要一站,她们探访了参加“一渡赤水”战役的老红军何木林的后人,挖掘并整理出《赤水河,清又清》的歌词与曲调,实践队的成员张诗玥与戚怡然,还将这一“新鲜面世”的曲调教唱给赤水当地师生进行传承发扬。“新时代青年学子,有责任有义务来传承长征精神——‘唱’红色故事,‘听’革命情怀,让‘红色声音’传进每个人的心中……”石春轩子说。

师生党员瞻观校园中“红军长征四渡神韵”的纪念浮雕
贵州分队一行中共有4名党员师生,为用好用活现有学习资源,进一步创新丰富党员学习教育形式和内容,扎实推进主题教育走深走实,作为教工党支部委员的谭雅如副教授带领学生党员们来到赤水一中的老校区进行政治理论学习和实践参观。她们瞻观了校园中“红军长征四渡神韵”的纪念浮雕,并参观学习了记录“大夏大学”与赤水结缘经历的校史馆。

在抗战期间,华东师大的前身“大夏大学”为躲避日寇侵华战火,600余名师生与700余箱公物,历经数月的千辛万苦,三次迁徙最终来到贵州赤水,当地教育界慷慨借出部分校舍,全力支持大夏办学。
近年来,华东师大与赤水市搭建起地校合作平台,并树立一块“迁校碑”以作纪念,共同传承大夏精神,留存大夏文脉。

华东师范大学捐建“赤水一中心理健康中心”揭牌仪式

为迎接和纪念大夏大学建校100周年,特别是纪念大夏大学在贵州省、赤水市的办学历程,推动华东师大与贵州省、赤水市的合作再上新台阶,华东师大拟于今明两年陆续开展系列活动。
7月22日,华东师大捐建“赤水一中心理健康中心”揭牌。本次华东师大音乐学院在赤水开展的“教育筑梦”行动,也是不忘友谊、铭记历史、“大夏回音”的再现。

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华东师大音乐学院党委积极思考“强国建设、教育何为”“教育强国、师大何为”等命题,强化新时代高水平师范大学的育人使命和教育担当,充分发挥音乐专业优势推进“教育筑梦”,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用音乐教育者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情怀点亮乡村孩子的音乐梦想,助力教育强国的建设。
在未来数年中,音乐学院“教育筑梦”贵州分队将持续派出师生团队,通过线上线下平台,为赤水一中合唱团提供全方位、全过程、跟踪式、细节化的定点帮扶,“筑梦”赤水教育,让音乐伴随每一颗怀揣梦想的种子尽情“飞翔”。


图、来源|音乐学院
文|戴琪 音乐学院
编辑|吴潇岚

更多阅读

最亮的星!三位华东师大学子获全国表彰


华东师大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开展主题教育专题民主生活会会前集中学习


太酷啦!冰川盐田沙漠,华东师大野外实习全记录


华东师范大学:深入推进党建工作与事业发展“一融双高”


尚义桥畔,雨中七夕情谊满满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