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全景“三下乡” | 他们带着专业知识,走进东胜村、安阳河、狮子林……

青年媒体中心 东林团委 2023-09-28



2023年暑期,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东林青年用实际行动服务乡村振兴国家战略,东林学子积极响应号召、走进基层,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为充分展示青年学生社会实践风采,不断增强实践育人的实效性,引导青年学生走进乡土中国深处,深入田间地头和村屯农家,“东林团委”微信平台将持续推出我校2023年暑期“三下乡”团队实践特辑,让我们一起领略他们的风采吧!

“服务乡村振兴,守护绿水青山”主题实践由园林团委牵头组织负责,共计有6支实践团队,共计34人报名参加,他们以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团十九大精神为指导,通过线下实践的方式展开实践调研,用实际行动助力乡村振兴,传播生态建设思想。“以木示道”,助力文化传承”主题实践由家居与艺术设计学院团委牵头组织负责,共计有5支实践团队,共计25人报名参加,他们探寻中华文化,践行“绿色设计”理念,助力生态文明建设,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

“强农兴林”牡丹江社会实践小分队指导教师

姚亮亮

团队成员

姚  双 风景园林21-01

张  烁 风景园林21-01

余之傲 城乡规划21-01

诸葛名名 风景园林学硕设计 22

董思纯 风景园林专硕22-01

任齐庆 风景园林专硕21-01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讲话精神,引导广大青年走进基层助力乡村振兴与生态文明建设,团队结合园林学院专业实际,依托“服务乡村振兴,守护绿水青山”专业课题,精心设计了赴牡丹江市东安区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7月25日上午,园林学院“强农兴林”(牡丹江)社会实践小分队到达牡丹江市兴隆镇,与兴隆镇政府相关部门负责人、驻村工作队队员、大学生村官等联学党的二十大精神。

(图为团队队员与兴隆镇干部联学党的二十大精神)

兴隆镇副镇长张雪贤结合党的二十大报告,概述了兴隆镇的基本情况,阐释了兴隆镇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过程中,农村在党建引领、基础设施建设、人居环境整治、精神文明建设、特色产业发展、黑土地保护等方面的积极探索。

7月25日下午,园林学院“强农兴林”(牡丹江)社会实践小分队深入兴隆镇东胜村,参观了东胜村的青山民宿、龙虾稻田体验区和酱菜厂,对东胜村的人居环境、生态建设、村办产业、村两委、留村人员结构等进行了实地调研。

(图为实地调研东胜村龙虾稻田)

在东胜村村部,小分队全体成员和兴隆镇、东胜村相关负责人围绕东胜村基层党建、美丽乡村建设、村办产业优化、人居环境整治、民俗文化特点、人才振兴等方面进行了充分交流,积极助力将东胜村打造成宜居宜业的美好乡村。

(图为团队队员到达牡丹江市兴隆镇东胜村)

7月26日上午,团队来到牡丹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实地调研,积极践行生态文明理念,在绿水青山中感悟自然之美、生命之美、生活之美。

在牡丹峰科研宣教馆,工作人员详细介绍了科研宣教馆的内设:主厅沙盘、3D放映厅、馆藏标本、互动体验区和标本制作厅,队员们认真学习了牡丹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特有的森林生态系统、动植物特点、科学研究、生态保护、服务社会等相关知识。

(图为实践小队在参观牡丹峰科研宣教馆)

在牡丹峰国家森林公园,艰辛的登山过程考验着队员们的体力与毅力,历经近2个小时的不懈攀登,全员抵达了牡丹塔。在塔顶俯瞰牡丹峰自然保护区,林木苍翠欲滴、一望无际,队员们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壮丽与宏伟,也更加懂得珍惜和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图为实践小队进入牡丹峰国家自然保护区)

7月26日下午,团队再次来到兴隆镇,与镇政府相关部门负责人一起,就本次社会实践的相关情况进行反馈交流。

会上,兴隆镇政府副镇长张雪贤就兴隆镇未来发展规划和申报“两山”实践创新基地的相关情况进行了重点说明;小分队指导教师姚亮亮对兴隆镇和村屯等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感谢,结合小分队的实地调研情况,在强化基层党组织引领、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村屯人居生态环境优化、乡村产业发展、人才梯队培养、黑土地保护、农业现代化、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进行了分享。

(图为团队队员再访兴隆镇政府同驻村干部合影)

守护绿水青山小分队指导教师

赵龙辉

团队成员

纪婷婷 风景21-03

李  东 风景21-03

曾文贞 风景21-04

柴焕欣 园林22-01

金  蕴 风景22-01

守护绿水青山小分队通过此次实践活动服务乡村建设、保护环境资源,激励团队成员学以致用,用实际行动践行东林青年“替河山装成锦绣、把国土绘成丹青”的使命担当。

在确定抚仙湖旁作为社会实践地点之后,曾文贞于7月30日至8月3日进行了详细调研,她在河流旁进行了一次彻底的垃圾清理行动。曾文贞及其他成员利用专业工具和垃圾袋,捡拾了大量的塑料袋、瓶子、杂物等垃圾,并将其分门别类地进行了分类和处理。曾文贞也利用清理工作向当地群众宣传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并鼓励大家加入保护环境的行动中。

为了了解河流水质状况并得出科学结论,曾文贞进行了一次水质监测行动。曾文贞小队选择了适当的位置,采集了多个水样进行分析,通过现场测试和实验室分析,得出相关数据。曾文贞将监测结果向当地相关部门报告,并提出建议,如何加强水源保护、控制工业污染等。

(曾文贞正在进行垃圾收集)

团队成员李东霖前往安阳市洪河湿地公园、安阳河畔进行环境调研。通过调研,李东霖发现列车地方植被茂密,水体无异味,相较之前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善。本次调研来到的两处生态改善经典区域带给李东霖了很大的启发,不仅有美丽中国建设和绿色城市发展的策略方面的收获,也深深感受到了当地政府为生态建设所做出的努力,李东霖始终相信为生态为绿色中国做出的“牺牲”,最终都会反哺这个城市的经济和未来。

(安阳市洪河湿地公园现状)

木之匠心承继团指导教师

李瑞云

团队成员

纪天宇 家具22-01

张华泽 家具22-01

钱自强 工设22-02

孙爱博 工设22-02

7月27日至7月30日,来自家居与艺术设计学院的“木之匠心承继团”团队成员开展了以“以木示道,助力文化传承”为主题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团队成员来到世界木雕之都)

 “木之匠心承继团”来到了世界木雕之都——浙江东阳,参观了世界木雕博物馆,深切地了解了中国木雕文化的演变过程,欣赏了各个历史时期不同地区的木雕作品,了解木雕的发展历程和不同风格的表现,真切地感受了我国木文化的发展与传承。“木之匠心承继团”结合自身所学,认真聆听讲解员的讲解,耐心观看并学习了每个展区的木雕木刻作品,使用木雕工具与同在博物馆参观的人们进行了简单的雕刻体验,感受了木文化的艺术魅力。

(团队成员与非遗传承人探讨交流)

(团队成员在非遗街观赏非遗作品)

“木之匠心承继团”来到了卢宅的非遗街,探访当地的非遗传承人,观摩了木雕手工匠人的实际创作过程,近距离观察了木雕手工匠人如何运用不同的工具进行雕刻、如何处理木材的纹理和质感,实践成员们纷纷对手工匠人高超的技艺手法所震撼折服到,值得认真地学习,应用到以后的实践学习生活当中。“木之匠心承继团”与手工匠人们进行深入地交流,手工匠人们向实践队员们分享了他们自己对木雕文化的理解、对传统文化的表达、对当代艺术的探索,实践队员们从中获得了创作灵感与思想启迪。

(团队成员简单使用木雕工具进行雕刻体验)

“木之匠心承继团”一路走来,亲眼看到了很多热爱木文化的手工匠人坚守在他们的岗位上,深切地体会到木文化的魅力所在,作为东林学子,作为家居与艺术设计学院的学生,深感自身传承和发扬木文化的重任在肩。此次的社会实践对于每个成员来说都是不可多得的财富,成员们意识到应努力积极地将木文化坚定不移地传承下去,将我国木文化发扬光大。

“以木之道·探寻发展”成就研究团

指导教师

李可

团队成员

吴苏闽 产品21-01

李嘉琦 产品21-03

汪子硕 产品21-03

刘风源 产品21-02

韩道远 产品21-03

刘思航 产品21-03

王  迅 产品21-03

张皓丞 产品21-03

7月28日,家居学院“以木之道·探寻发展”成就研究团来到了江苏省苏州市,当地有有十三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五千多年的中国农耕文化土壤,三千年的吴文化根基,两千五百年的春秋故都。成员们为了切实了解到当地木构建筑保护情况,分别寻访参观了苏州园林之耦园、狮子林等,并通过问卷发放、调查访问的形式寻访当地群众对木建筑的了解情况。为进一步了解苏作家具,品味苏式家具“精”“巧”“简”“雅”的风格特征,社会实践团队成员随后来到了苏州博物馆西馆,按照展厅陈列学习苏州地区的陈列艺术设计和展览硬件,体会处处彰显的江南的细腻审美和用心。

从东山轩辕宫走出来,团队成员意外发现当地未在现代城市化进程中被过度破坏和销磨的江南村落,清代的古建筑仍保存完好,但村落中只有寥寥几人,不禁唏嘘。保护古建筑的过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共同呵护这些千年文化的宝藏,让它们在时代中得以传承和发扬光大。

(图为团队成员在耦园外合影)

在本次社会实践中,实践团队深入了解苏州舟山核雕村非遗技艺核木雕,并进入当地核木雕大师——任敏华老师的工作室进行采访了解。通过实践,不仅了解了手艺人核雕技艺的精湛,更深刻感悟到了中华历史文化的深厚,他们表示,要坚定理想信念,在感悟中传承发扬传统文化和非遗技艺;还要进一步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依托“以文化人”对古建筑保护贡献青春力量。

(团队成员在听核雕师傅介绍作品)

更多精彩请关注“东林团委”其他平台

        (左右滑动查看)

往期精彩回顾


文稿:大学生社会实践指导中心          园林学院团委 家居与艺术设计学院团委校对:王柏芦编辑:姚亮亮 刘思佟 姚双 常以琳 宋佳芮责编:白穆冉 李晓欣审核:付书朋 张杰 卿珂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