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支教日记|刘彦君:奔赴“中国第一龙乡” 只为最美遇见 践行青春诺言

青年媒体中心 东林团委 2023-09-28

编者按

2022年9月,东北林业大学第24届研究生支教团27名成员先后奔赴贵州黔东南、新疆阿克苏、甘肃定西、黑龙江嘉荫等四省五地九校开展支教服务。他们始终牢记加入研支团的初心,始终牢记“用一年不长时间,做一件终身难忘的事”的青春誓言,第一时间投身教学一线,竭尽全力转变角色、了解学生、适应节奏,用实际行动书写着东林研支团的奉献与担当。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嘉荫分队刘彦君同学,聆听他在支教中成长前行的故事和用热血奏响的青春之歌。

刘彦君,东北林业大学第24届研究生支教团嘉荫分队成员,现服务于黑龙江省嘉荫县第三中学,讲授七年级《信息技术》《综合实践》等2门课程,兼任教导处干事。



梦想希望 使命担当



2022年8月,在完成省项目办举办的为期4天西部计划志愿者岗前培训后,我来到了小兴安岭北麓,与俄罗斯隔江相望的中国第一龙乡”——嘉荫县。来到嘉荫的第一天,我与同行小伙伴一起漫步在嘉荫县城,从政府、社区到企业、乡村,再到人声鼎沸的农贸市场、百货大楼,来自城市的我对乡村生活的“慢节奏”有些许不习惯,但团县委和学校的浓情关怀和热情招待,让我很快适应了龙乡的工作与生活。

大学生离开农村走向城市,是龙江人口外流的原因之一,因此我这种“逆流”下乡的大学生被很多人所不解,但是我想说,“学在龙江、留在龙江、建设龙江”是新时代龙江青年的使命和担当。当被同事问及“为什么会选择支教?”我坚定地回答,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在这里脚踏实地,更能诠释我奉献祖国和人民的决心和信念;当被学生问及“老师,你是南方人吧,为什么会来这里支教呢?”我深情地告诉他们,助力边远地区教育发展,促进教育公平是我的责任,也许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我想把这根“接力棒”接稳、举高。农村有着广袤的土地,基层一线是建功立业的好地方,支教能锻炼我吃苦耐劳的性格品质和踏实肯干的工作态度,我要努力为乡村基础教育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



亦师亦友 潜心育人



开学初,与阳光分班的初次相遇,我有幸见证了孩子们从小学到中学的蜕变。校长讲授的“开学第一课”为我们扣好了教师职业生涯的第一粒扣子,从签署《师德师风承诺书》那一刻起,我内心深处谨记教师的责任、理想和情怀,特别是乡村教育情怀,激励着我努力做让母校放心、让家长安心、让学生满意的人民教师。这里的学生大多来自乡镇,在教学的同时,我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健康成长。通过第一节课的摸底,发现孩子们的基础薄弱,且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计算机的认知也是匮乏的。因此我利用极具当地鲜明特点的、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的事物做教学素材,并结合自身的经历,给学生做示范引领、引导学生自我劳动、合理整合有效资源、制作小发明、小创造、小成品,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共鸣,拓宽他们的视野,开拓他们的思维。

在基础教育界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全国教育看江苏。”深受江苏素质教育影响的我,经常和学生们分享我的成长经历和学习方法,让学生们能够少走弯路,珍惜美好时光,认真学习。帮助学困生端正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高效的学习方法。



凝心聚力 务实笃行



我教师职业生涯中的第一个教师节,校长邀请身在异乡的我们到家中做客,共度中秋佳节,“东北饮食是否习惯”“寝室暖气热乎吗”“生活用品够用吗”校长给予了我们支教教师最真切、最接地气的关心关怀。嘉荫县第三中学是一个温暖而又团结的大家庭,有着“有事好商量,大家的事情大家商量”的优良传统。学校的人文关怀、校长的关心关爱、老师们的指导和帮助、学生们的淳朴善良,让我在嘉荫的冬季感到格外的温暖。

我会永远记得给孩子做核酸时,他们从口袋中掏出褶皱的糖果偷偷塞给我就跑开的青涩;我会永远记得,他们拼命让老师收下棒棒糖的纯真;我会永远记得,和他们一起做游戏、一起钓鱼、一起打球、一起打雪仗的情景……我感谢孩子们需要帮助时想到的总是我,或是冒着雨雪去江边给他们取自行车,或是和他们分享零食……因为有了孩子们的陪伴,我的心中总是向阳、总是温暖。



初心不改 青春无悔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我曾和孩子们在中秋节一起制作月饼、给敬老院老人和环卫工人送温暖、参加文明城市创建宣讲活动、参加民族大团结宣讲活动,周末教学之余,我会走访乡村与村民交谈、陪伴留守儿童、与孩子一起参加文体活动、看望敬老院的老人、助力疫情防控核酸检测等等。进入服务地后我第一时间找到组织、主动“回家”,积极参加团县委、县文明办、服务单位组织的各项志愿服务活动,通过采取“家校联合”方式与老师、家长和学生“两大一小”共同服务社会。这段支教经历让我懂得:一个好老师可以改变学生的一生,甚至可能是一个眼神、一句温情话语、一个暖心行为。今后,我将坚定地用自己的职业道德和人格去影响学生,坚定不移地完成党和国家赋予当代青年的使命和荣光。

时间过得很快,当我在电脑上记录这段美好光阴时,我已经在嘉荫支教快一年了,这三百多个日日夜夜,是我人生中最纯粹、最难忘、最值得回忆的一段时光,是84位同事和137名学生共同的助力和见证,在这温暖而团结的大家庭里,我获得了最难得的锤炼、最全面的升华、最美好的记忆。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将竭尽所能,继续扎根龙江、守护学生、奉献自我。

更多精彩请关注“东林团委”其他平台

(左右滑动查看)




往期精彩回顾


图文:东林研支团

校对:王柏芦

编辑:郑文文

责编:白穆冉 李晓欣

审核:付书朋 张杰 卿珂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