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全景“三下乡” | 他们聚焦“生态文明 美丽中国”,争做一名优秀的东林人!

青年媒体中心 东林团委 2023-09-28

2023年暑期,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东林青年用实际行动服务乡村振兴国家战略,东林学子积极响应号召、走进基层,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为充分展示青年学生社会实践风采,不断增强实践育人的实效性,引导青年学生走进乡土中国深处,深入田间地头和村屯农家,“东林团委”微信平台将持续推出我校2023年暑期“三下乡”团队实践特辑,让我们一起领略他们的风采吧!“生态文明 美丽中国”主题团队集中实践由马克思主义学院牵头组织,共6支团队、42人报名参加。他们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文明,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通过对黑龙江省生态文明建设情况进行调研,争取在建设美丽中国的伟大实践中奉献智慧和力量,实现对龙江的生态文明建设建言献策。

东林行动智库小分队

指导教师

赵璐迪

团队成员

柴  淼 动保21-02班

陈  婧 动保21-02班

张  乐 动保21-02班

李  想 动保22-01班

吴晶晶 动保21-02班

夏逸珊 动保21-02班

郑美云 动保21-02班

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推进,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更好地服务生态文明社会实践,东林行动智库小分队开展“生态文明 美丽中国”主题社会实践,并选择了黑龙江省黑河市为调研地。

(团队合照)

本次生态文明社会实践活动采取实地调研和网络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团队成员将在黑龙江省黑河市进行实地调研,了解黑河市在生态环境方面的建设和发展,并与黑河市有关部门沟通交流,提出意见建议;同时,在实践中深入了解黑河市在生态环境方面存在的问题,通过调研的方式对相关问题提出对策建议;另外,团队成员还将通过网络调查方式了解黑河市的生态环境建设情况,结合自己所学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提出合理化建议。

7月11日至7月15日,“东林行动智库小分队”团队根据东北林业大学校团委社会实践培训内容,集中学习团队未来社会实践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和有效的解决方法,为团队成员的实践打下基础。

7月20日,“东林行动智库小分队”通过线上会议的方式制定社会实践行动计划,确保社会实践有条不紊地开展。

7月21至7月26日,为了让社会实践的顺利展开,团队成员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在团队指导老师的帮助下,各成员充分利用学校图书馆、网络等资源,开展了生态文明建设主题学习,主要包括:“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提出背景、内涵及其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生态文明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现状;关于“美丽中国”的理解;中国人关于环境问题的思考与建议;可持续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等。通过学习,同学们加深了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并将在实践中贯彻落实。

7月27日,随着问卷的下发,团队成员通过微信朋友圈、家人群、同学群等进行线上发放问卷调研。

线上发放问卷)

团队成员于7月28日召开了线上的动员大会,讲述了实践的目标和目的、行动的计划和方法、实践的过程和预期结果等等,这次会议使得团队每位队员更加了解自己所负责的工作和最终的任务完成预期,期待东林行动智库小分队的调研活动会圆满进行。

(召开会议)

截至8月3日,东林行动智库小分队共收取黑河市有效问卷171份,其中填写人居住地为城市的98人、为乡村的73人;年龄处于18-29岁的54人、30-39岁的50人、40-49岁的30人、50-59岁的28人、60岁以上9人。

团队成员柴淼认为大学生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应当行动起来,做好保护生态环境的践行人、修路人和传播人,为祖国的大好河山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相信在东林行动智库小分队团队每位成员的努力下,对于黑河市的生态文明调研一定能圆满结束。

“鹤舞蓝天”生态调研实践队

指导教师

杨鑫

团队成员

姜淇雯月 广告22-02

张嘉榆 广告22-01

魏  恒 法学22-03

刘勃肖 广告22-01

刘雨晴 动科22-02

刘宸羽 广告22-02班

青绿山水,风采无限。为深入学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实际行动助力绿色龙江建设,推动龙江可持续高质量发展,“鹤舞蓝天”生态调研实践队于2023年7月25日前往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进行生态调研实践活动。

实践期间团队成员前往齐齐哈尔博物馆进行研学,聆听讲解员的细致讲解,通过对不同主题展馆的参观,了解黑龙江本土文化及东北边疆原著民族的文化结晶与二十多年的考古成果,学习绵延两万多年的文化精粹,传承红色精神,赓续红色文脉。

(参观齐齐哈尔博物馆)

在龙沙动植物园中团队成员了解生态保护相关知识,感受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

(团队成员前往龙沙动植物园)

“鹤舞蓝天”生态调研实践队成员前往龙沙公园及周边人口密集区,采用线上问卷与线下采访相结合的形式,以齐齐哈尔市为采样点,对生态文明建设状况及公众满意度情况进行全面调研,尽可能扩大宣传范围,提升公民环保意识。

(对市民进行采访)

(进行线下问卷调查)

近年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有力促进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为进一步宣扬“保护湿地,珍稀鸟类”的理念,深入调查研究湿地的生态环境以及丹顶鹤的生活习性,7月28日“鹤舞蓝天”生态调研实践队成员前往齐齐哈尔市扎龙自然保护区开展主题研学活动,并与当日位于江苏省盐城丹顶鹤博物馆的队员进行线上交流。感悟鹤魂精神,增强自身信念。

(团队成员位于扎龙自然保护区)

在参观学习的过程中,全体队员了解到关于丹顶鹤习性、生活环境以及繁育保护等相关知识,并更加深刻认识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可贵,亲身感受湿地保护的重要意义。

通过本次实践活动,“鹤舞蓝天”生态调研实践队全体成员们明确了青年学生在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与保护中的使命与责任,真正做到了研有所值、学有所思、行有所获。他们表示,在未来的学习生涯中,将自觉传承“鹤魂”精神,发挥专业特长,为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贡献力量,以实际行动争做生态文明建设的宣传者、倡导者、践行者。

“咫尺青绿”暑期实践团

指导老师

邹佰峰

团队成员

王孟雪 马理论22-03

李成欣 马理论22-03

陈  红 马理论22-02

孙  艺 马理论22-01

董雪娜 马理论22-01

李慧敏 马理论22-01

秦梦卓 马理论22-01

卫秀立 马理论22-01

7月5日至8月4日,为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进一步了解黑龙江省绥化市生态文明建设的实际情况,“咫尺青绿”暑期实践团依托互联网优势,在绥化市展开了以调查问卷的形式开展了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调研实践活动 ,完成有效调研问卷268份,深入了解当地的绿色发展状况和生态文明建设情况。

实践开展前夕,团队成员参加了线上线下多种形式的培训,为活动的顺利开展做足了准备。活动期间,八位成员分工合作,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做到了团结协作。为确保问卷的真实可靠,团队成员走进社区、事业单位发放问卷,以极高的效率完成了问卷的发放与收集。活动结束后,团队深入分析了问卷调研获得的数据,并形成了调研报告。

(王孟雪邀请市民填写调查问卷)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调查研究发现,绥化市市民对生态环境保护都有较高的思想觉悟,愿意以实际行动为城市生态环境建设作出贡献,同时也能发现,绥化市整体的生态建设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孙艺正在撰写调查报告)

在当今社会,大学生不仅要成为生态文明的宣传者、实践者、推动者,更要成为生态文明发展的引领者。大学生群体只有站在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历史高度来推动和引领生态文明建设,才能使自身不断融入生态文明建设,才能带动更多的人投身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才能在全社会、全民族的共同努力下得到实现和发展。

冰城新绿实践团

指导老师

王振越

团队成员

张峰源 马理论21-01

魏  卓 马理论21-01

安可慧 马理论22-01

白  丽 马理论22-01

姜  鑫 马理论22-01

吴亚静 马理论22-01

韩  钰 马理论22-01

生态文明建设是对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的超越,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人民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需求以及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期待是未来生态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因此,冰城新绿实践团开展了以“生态文明 美丽中国”为主题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以社会实践的方式调查了解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生态文明建设的情况。

团队在调研前夕召开会议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工作部署,做好实践的前期准备工作,为顺利完成本次社会实践奠定扎实基础。在社会实践期间,团队成员们群策群力、携手并进,秉持着作为马理论专业学子为生态文明建设奉献的初心,脚踏实地做好实践本职工作。在指导教师王振越老师的帮助下,以哈尔滨市为调查区域,通过线下宣传结合调查问卷,对黑龙江省生态文明建设的情况进行采样。

(魏卓正在发放调研问卷)

实践团队通过分散调研加集中宣讲的方式在哈尔滨市积极开展社会实践,对哈尔滨市民进行调研,采用分层抽样、普遍抽样相结合的方式发放调研问卷,结合实地走访、个别调研的途径多方式对哈尔滨的生态建设情况做初步掌握。在确保收集调研数据质量的同时利用专业优势为哈尔滨市民宣传科普生态文明相关的理论知识,旨在调研出真实现状的同时能加强社会实践的影响力,为我省生态文明建设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

(姜鑫进行调研数据整理)

实践团队对调研结果进行分析后得出当前哈尔滨市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及时寻找解决问题的关键,希望能够提升哈尔滨市乡镇居民、城市居民的生态意识。同时也将调研得来的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相关资料汇总后形成相关结论,希望越来越多的东林学子能投身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中。

“冰城生态守护神”调研实践团队

指导教师

杨丽艳

团队成员

刘梦雨 马理论22-03

杨  启 马理论22-03

程  璋 马理论22-01

高学义 马理论21-01

牛迦南 马理论22-03

张  伟 马理论22-03

朱政亦 木材工程22-03

8月1至5日,“冰城生态守护神”调研团队成员开展了以“生态文明 美丽中国”为主题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在指导老师杨丽艳的指导下,领队刘梦雨带领团队成员共七人,以了解黑龙江生态文明建设具体进程为目的进行实践调研,利用暑假锻炼实践能力,加深对黑龙江省哈尔滨市近些年的生态环境变化的了解,以客观真实的数据反映黑龙江生态建设的全貌,助推绿色龙江发展壮大。

为了积极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实际行动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理念,团队分别前往中央大街、哈尔滨国家森林植物园和东北林业大学帽儿山生态林场进行调研实践活动。

在前期的准备过程中,小组成员发挥各自优势,通力合作,从实践地点的选择、调研日程的安排以及调研材料的收集整理等各方面都制定了详细的计划,本次调研主要采用线上问卷与线下采访相结合的形式,以哈尔滨市为主要采样点,对本市生态文明建设状况进行全面调研,实际探访地点均为最能够体现哈尔滨人文生态环境的地标性景区,力求获得的调研数据客观真实。

(团队成员高学义在整理调研计划)

在线下采访环节中,团队主要以线上问卷为基础,根据实时反馈的数据为方向,制定详细的访谈方案,确保访谈工作的顺利开展以及访谈结果具有可深入分析的价值。在访谈过程中,团队成员的实践能力和获取有价值信息的能力都有较大改观。

(团队成员牛迦南正在采访)

(团队成员朱政亦进入室内发放调研问卷)

(团队成员张伟在中央大街附近

发放调查问卷)

哈尔滨国家森林植物园是“冰城生态守护神”实践团队最后的调研地点,在这座具有六十多年历史的国家级植物园中,团队成员开展了主题研学活动并且通过线上与指导教师进行交流,为本次调研划上圆满句号。

(领队刘梦雨和成员杨启在中央大街附近的马迭尔大厦前合影)

(团队成员程璋在哈尔滨

国家森林植物园)

“替山河装成锦绣,把国土绘成丹青”通过本次实践活动,“冰城生态守护神”生态调研实践队全体成员们真正做到了认识与实践的统一,在实地走访过程中不仅领略到了北国风光,而且明确了青年群体在国家生态建设过程中的作用。

(点击图片查看详情)

(点击图片查看详情)

(点击图片查看详情)

(点击图片查看详情)

(点击图片查看详情)

更多精彩请关注“东林团委”其他平台

(左右滑动查看)

往期精彩回顾



图文:大学生社会实践指导中心          马克思主义学院编辑:李成欣 耿莉媛责编:白穆冉 李晓欣审核:付书朋 张杰 卿珂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