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仕忠:学问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只是需要老老实实地去做
原标题为《与某君论学书》。作者是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长江学者,亦是学而优书店的创办人之一。
某某学兄:
与你的几次接触,我对你的爽直的个性有深刻印象。
但坦率地说,我仍以为你的有些想法有些偏颇。学问之路的走法,如果能予以调整,将会更好。所以我就你信中所说,交换我的意见。
在我看来,学术界有内外之别。学术的标准与影响有两种类型与途径。
说“内”与“外”,简单说来,有些人,有些事,不管眼下如何热闹,如何万众注目,他(它)仍在学术之外。因为他们连学术之门都未入。另一方面,即使到了门内,也仍有学术境界之差别。
你说:“我一直认为学问应该有益于国计民生,有益于道德人心,有益于身心健康。”我完全赞同。因为我看到真正的学者都是这样做的。你又说:“现在的情况是发文章拿课题都要关系”,则不尽然。只是那些本来就不做学问,学问未入流,才只想着用些手段。当然,学问好,也未必能拿得到,但真正做学问的人,其实并不在意这些。拿到当然好,拿不到,也照样做自己的事。则眼下那些轰轰烈烈的现象,与学问事有何关系?学生称你有“魏晋风度”,我想,这风度一定也包含着我做我之以为应该做和值得做的事。所以,根本不必理睬世俗之风。
所谓学问,一种是世俗性的认同,如学校认同,媒体认同,会议等类场合之荣光等等。另一种是学界内部的认同,是同行的认同,是一些真正以学术为标准、以学术为追求的人的认同,此所谓学术只是荒江野屋、二三知己之事。故立的标准不同,看法也就不同。世间滔滔皆如是,可世间也仍有许多并不如此之人。即如当世无其人,也仍可尚友古人。纵论今日之世,大都谓浮躁云云,但我也仍以为,每一代皆有浮躁,皆有做学问和不做学问之人。只是比例之多与少而已。而我辈既然认为浮躁不妥,则何不选择加入不浮躁之行列?哪怕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皆浮躁,也仍有百分之五可仿效。何况当今学界并非只有这么低的比例呢。
有朋友,也有记者,还有好心人,曾在不同时间直言对我说同样的话:你们应该关注现实云云。我不禁哑然失笑。大概他们以为只要做古代学问的,就一定是不关心现实,就一定是关在象牙塔里的。所以,现在的问题,其实不是浮躁的问题,在经过了一个特定的时段之后,我们已经不知道真正的学术是什么,真正独立的思想与人格是什么了。要知道魏晋风度,那可是“封建地主阶级”才能享有的,哪是贫下中农之可能有的?对真学问不识,斥之为象牙里之事,以为无用,责令改之,灭之,然后便只剩下浮躁,于是他们便又比别人高明地批评起天下如何浮躁。呜呼,他们真的知道什么是学术么?
但另一方面,学问其实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只是需要老老实实地去做而已,只是需要用心去体悟、用全身心去爱而已。你说“我认为做学问是要有天赋的,尤其是搞文献,须有过目不忘的本领”,我想这只是你个人的看法吧,或者只是还没有涉足文献的学人的看法吧。世上本没有什么过目不忘的天赋,世上也有的是这样的天赋。我的儿子,就是不喜欢作业,不喜欢老师让他背的东西,因为他说记不住,一让他背规定要背的段落,就两眼泪汪汪。但是他喜欢的神奇宝贝呀,奥特曼呀,则历历如数家珍,每个细节,功力,名称,指数,变身情况,二代三代,一清二楚,说来时,眉飞色舞,而我是永远也搞不清楚的。所以,很正常,人对喜欢的东西,一眼就能记住。而许多人确实有过目不忘的本领,原因无他,因为他们从心底里喜欢。看见一条新材料,就像发现了你关注的某个熟人的某件事儿似的,一下子记住,并马上联想到相关的人和事,于是大悟:他们的事儿原来如此!所谓学问,所谓发现,原不过如此而已。
而不喜欢,很多情况也是因为我们不了解。了解了,熟悉了,慢慢有了兴趣,有了悬念,便有了像看电视之下一集的期待。学问之事,也就不过如此。
再回到你的课题。你说:“如果我三五年内一直做资料校箋而不能拿出论文,别说评职称,年度考核恐怕也成问题。”看来你把“资料校笺”和做论文对立起来了。如果你先只做资料收集,然后加以排比,其实并不需要化太多时间。然后根据所得资料,略加笺释,说明其人,其事,其诗因何而作,其人因何而谪,可证前人记载之误处,再然后你从中选择某个具体的事例,你以为可商,或觉得自己所得略有新意者,复加考稽,排列诸说,覆以按语,一篇略有新意的文章也就可以完成。若干这样的文章之后,你对全局也必有新见,也许会有一个大的发现,或一个全盘的新的视角,进而发现有许多事儿等待着你去完成。所以,收集资料并加归类、按语、笺记,只是作初步的审理,为进一步选择个案撰论文作辅垫。搜集资料则是一切学问的第一步。若是如此做了,你又如何会三五年只搜集了资料却没有成果呢?如果你三五年内都喜欢而热心于此一课题,凡与此相关者,皆欲得之,不欲有一漏网,那你届时必定已经成为一个领域的行家,不止写出一篇文章,而是可以告诉别人,这个领域将可以如此这般去做。所谓执其牛耳而傲视天下了。而你的单位或许还可以高兴地称,我们某位老师是某领域的专家。
如此这般之后,我们才能说,自己于学术之贡献,算是合得上某一职称,而不至于太惶愧吧。
拉杂说来,此信已长。所述意见,也仅供参考。
钱家山下人匆上
2006年9月30日
也许您还会感兴趣下面的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