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杨时旸:身处写作者最好的时代 | 拙见人物
由于技术缘故,导致此前推送视频的音效出现瑕疵,拙见希望呈现完美的现场,我们将此重新推送。请点击文末“阅读原文”,链接视频或有更好的音效。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b0306ou9ysc&width=500&height=375&auto=0
跟杨时旸约采访的那天早上,下着大雨。门一打开,杨时旸便简短地说了句,“来了啊”,随即麻利地给我倒了杯温水。未见之前,这个纸媒出身的,被称为“毒舌男神”的记者,在我印象里应该是个干练、严肃的长者。然而出现在我面前的,扎着马尾的、高大魁梧的杨时旸,好像又有点不同,莫名地有着一种温和的感觉。
我问他,“你怎么形容你自己”,他笑着说“笨啊”。在他反复强调“我是一个笨拙的人”这句话时,他身上那种笃定和安静的力量,越发清晰。一个多小时的访谈里,他说话不急不慢,有条有理,温和舒缓的话语里包裹着理性的逻辑思维。
谈及身处的这个转型的大环境,杨时旸说自己起初也不可避免地被周围的人所影响,而焦虑。可对谈时他身上散发的这种笃定,并没有半点焦虑的影子。我不禁觉得,杨时旸选择“不动“,其实是自信的,明确的,这种自信和明确来自于热爱,对写作的热爱。正如他自己说,“我一直相信欲望和兴趣是带着我们走得最远的一件事。”
热爱并坚持写作,在新闻行业里,是颇有“新闻理想”意味的事情。提起“新闻理想”,杨时旸没有不屑,也没有大谈情怀,他只是淡淡地说,“所谓的‘新闻理想’,我所理解的,就是可以用独立的报道去监督一件事情,改变一件事情。”他给自己立下不写软文的规矩,写作不为任何一方的利益所左右,多少也烙上了媒体人所秉承的“新闻理想”的痕迹。
作为一个以写作谋生的人,回归到写作,杨时旸更加滔滔不绝。他分享写作中遇到的各种“奇葩”事件,自媒体与传统媒体的内容影响力……尽管有阻挠、有不快,他始终坚持说“这是一个写作者的好时代”。
像《双城记》里的开篇:“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人们面前有着各样事物,人们面前一无所有;人们正在直登天堂,人们正在直下地狱。”自媒体时代的一切,盲动、焦虑、虚幻、碎片化,看似“最坏”,但却因庞大繁杂的题材,而成为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时代,都没有办法去抗衡,去比拟的一个时代。
拙见:你认为我们身处一个怎样的时代?杨:一个每天都在萌动的时代,一个绝大多数人都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也不知道想不想为自己想要的事情付出代价的时代。所以我觉得这个时代每个人每天都莫名其妙地焦虑,然后把自己的焦虑传递给别人,就是这样的一个时代。 拙见:你会被别人影响吗,现在的心境如何?杨:我觉得自己还好啦。在这样的焦虑中,我其实也会被别人影响,影响得很惶恐,但是我希望能够静下来想一想,把惶恐打磨掉,然后按照自己的方向去走,能尽量做到这一点就最好了。 拙见:在这个新闻行业备受冲击的时代,你作为一名专业新闻工作者,觉得“新闻理想”还重要吗?杨:我一直觉得任何行业都有理想。“新闻理想”这个东西,不因为我们不屑就消失,也不因为我们特别崇敬就会放大。他会一直在那。所谓的“新闻理想”,我所理解的,就是可以用独立的报道去监督一件事情,改变一件事情。更何况,这是一个人人都能成为媒介的时代,而不是媒体。那些人所写的东西,和《南方周末》《中国新闻周刊》等写的完全是两回事。他们不可能去大爆炸的地方去做前线报道。这是两回事。 拙见:去年的“汪峰”事件,在给汪峰的回信中,你说“长久以来,中国媒体与艺人的关系无比纠结,似乎从来未曾平等对话”,何以不能“平等对话”?杨:因为媒体一直在弱势化自己。这跟市场经济有关。在市场经济当中,艺人是相对开放的,媒体是相对被管制的,他们成长速度不一样。明星变成了一个急剧膨胀的经济体,但是媒体因为各种各样的管制,没有成长为和艺人对等的经济体。比如在美国,《纽约时报》能和像麦当娜那样的明星抗衡。而中国媒体,却没有那么稀缺,也没有强大到能抗衡。市场经济把艺人变成了一个特别庞大的体系,再加上自媒介的时代,它特别希望各种各样的资源为自己服务和宣传。媒体就变成了一个特别弱势的,如果不宣传就没法对话的状态。长期以来,艺人把中国媒体当成了自己的私人家丁来看待,如果没按照自己所想的来报道,就是不能接受的。这样很多媒体为了拿到采访的可能性就去逢迎,这样反过来更加助长了艺人觉得媒体都是可以利用的奇怪心理。
拙见:你现在的职业是你最喜欢的吗?杨:是我最喜欢的。所以我觉得自己很幸运。特别笨的是,我是工作了几年才知道,绝大多数人的工作并不是我这个状态,每个人早上就想着什么时候下班,想着什么时候周五,但是我不是,我每天都想着能不能写个东西。我一直以为工作就应该是这样,让自己主动去做的,但后来才发现,好像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工作是类似于苦役的一项事情,所以很多人都说我很幸运。我后来想一想,好像也确实挺幸运的。这件事情是我在职业选择当中,为数不多的想做的事情。 拙见:什么会让你产生恐惧感?杨:就是每个人都跟我说,你赖以生存的那个基础在变化。因为靠写字谋生,是我觉得特别快乐的一件事,可是现在人都冲过来对我说:人要转型,人要变化,你要创业,你要什么。然后他们每天把你说得特别惶恐,当你得到安宁的时候,别人又会把焦虑感调动起来,我尽量用自己的笃定和边界的稳固让自己稍微安静一点。 拙见:你说,这是一个“写作者的好时代”,这个时代“好”在哪里?杨:首先,这个时代有无数题材。这是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时代,都没有办法去抗衡,去比拟的一个时代。中国现在各种奇葩事情太多了,无论你写虚构,还是非虚构,都有那么多题材。第二,互联网为我们扫除了很多障碍。比如说以前怀才不遇写的东西都没人看,现在不存在了。如果你觉得自己怀才不遇,那就是因为你自己没有才,千万不要误解。互联网扫除了阅读障碍,让我们的文章清楚地抵达读者。第三,那些读者能给你实实在在的反馈,这些反馈能给我们很多成就感,哪怕是骂我,夸我,赞同我,不赞同我。无论从技术角度讲,从交互角度等等其他方面,这都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好时代”。 拙见:现在微信公号大多数10w+的文章,几乎都是鸡汤、八卦,严肃正统的内容阅读量却不理想,你觉得这是读者的阅读取向问题,还是其他原因?杨:我觉得没有任何问题,因为这个世界从来都是这样。《读者》、《青年文摘》,《知音》这种杂志,售卖量永远是几千万,《南方周末》最高也不过几百万,就是这样。但《南方周末》所影响的人,跟《知音》所影响的人是不一样的。《南方周末》影响的,就是真正意义上的精英人群,受到良好的教育,有独立判断的能力,有着相对不错的稳定收益,都市里的这群人。《知音》是谁在读?小城的人。所以它的影响量是不一样的。就像贾樟柯的电影,相较那些烂片,受众群是不一样的。贾樟柯的电影可以卖到五千万票房,烂片可以卖到十个亿,你说哪个东西更好,那是两套系统,一个是评价思想系统,一个是商业系统,这两个东西成本不一样,影响不一样,营收模式不一样,照样能活得很好。鸡汤这种东西永远是最大众的,但是它所影响的人的质量,比不上《南方周末》所影响的人的质量。 拙见:对于你的写作风格,网上很多人戏称你为“毒舌男神”,你觉得自己“毒舌”吗?杨:还行吧。因为我有个规矩,就是写作的时候不会顾及任何人,比如说那电影是我妈拍的,我不喜欢也照样批。写作的时候最好“六亲不认”,现实生活我们该干嘛就干嘛,这是一个重要的原则。写作就是表达自我,表达完了之后有什么后果你去承担就是了。
拙见:你怎么理解“拙”这个字?杨:其实我挺喜欢这个字。我觉得无论是“笨拙”还是“拙朴”,都是挺美好的词汇。但是现在,好像都变成了一个贬义词。大家都讲究纤巧啊,轻薄啊,四两拨千斤,但是我觉得“拙”这个词就是笃定和安静的力量。我希望在这个世界当中,无论怎么变化,拙朴的分量在那,我觉得还是应该的。 拙见:影响你最深的一个人是谁,你最想对他说的一句话是什么?杨:我特别害怕回答这种问题。就是影响我最深的一个人,最喜欢的一本书,或者最喜欢的那首歌什么的。说实话,说出一个人的名字,一本书的名字,都是假的,我觉得生活中基本上都是各种各样的人和事的化学反应,很少有人能够说出来,具体的一个人或者一件事,给你现在的状态所直接造成的影响。在我很多年当中,遇到不同的事,不同的经历,造成了很多化学反应,给我现在的状态,给我现在的样子吧。 拙见:你最希望拥有哪种才华?杨:不知道。因为我没有什么才华。哈哈。我希望能写得好一点,让自己更满意一点。现在很多时候还是觉得自己词不达意,所以希望写作的才华能更好一些。 拙见:你会怎样形容你自己?杨:笨啊!真的啊。
拙见观察员:林婷
拙见粉丝福利
最近看到很多人在后台留言,似乎大家对往期的嘉宾仍然意犹未尽呢,所以拙见决定邀请往期讲者跟大家亲密互动。
加入讲者互动群,每期都会有一位神秘嘉宾与你畅聊。
第一期互动将在0617(即本周五)21:00准时开始哦~
报名方式:
报名参加互动活动,
请添加拙见小助手
【zhuojianwenhua】,
告知身份,通过验证后即可参加。
0529拙见+ 文化合作伙伴
一切早已存在
只在你经过时显形
0828丨 拙见 · 年度盛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