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把国宝拱手相让,图啥?

有温度的 拙见 2019-08-04


上个星期,故宫博物院数字文物库正式上线。这就意味着,故宫把它的文物宝库都搬了上网,我们可以随时随地查询故宫博物院所有的文物基础信息(186万件/套),并欣赏其中的5万种文物图片啦!


故宫博物院数字文物库网站


Wow, 真是幸福! 在家坐拥《清明上河图》,还能打开徐悲鸿画的猫主子,放大,放大,再放大,独自舔屏。


▲故宫博物院数字文物库里的徐悲鸿《枫叶狸奴图》


这么好的资源,还有更多吗?


除了故宫博物院以外,还有一大批提起来就让人星星眼的世界顶级博物馆,现在也都把它们的宝库搬到了网上,让人们足不出户就能近距离欣赏历史珍品。


这些数字宝库,有的只能看看(不能下载,使用图片可能需要申请授权或付费),故宫博物院的数字文物库、敦煌研究院的“数字敦煌”网站就属于这种类型。即便如此,有着涵盖10个朝代、30个洞窟的4430平方米高精度壁画的“数字敦煌”,也足以让人们马上把它加入收藏夹。


▲“数字敦煌”网站


而有的博物馆数字文物库,则加入了CC0(Creative Commons Zero)知识共享许可协议或类似版权开放计划,人们可以查看、下载、商用里面的大部分图片。


CC0(Creative Commons Zero)知识共享许可协议


作品加入了这个CC0协议,就意味着同时放弃了“署名”“禁止商用”“禁止修改”“相同方式分享”这四种权利,人们可以毫无版权顾虑地使用作品,把它们剪辑成鬼畜视频去卖钱也是可以的哟。


台北故宫博物院翠玉白菜等逾7万张图片、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梵高《麦田》等逾4万张图片、芝加哥艺术博物馆爱德华·霍普《夜游者》等逾5万张图片、荷兰国立博物馆伦勃朗《夜巡》等逾67万张图片、洛杉矶J·保罗·盖蒂博物馆梵高《鸢尾花》等逾10万张图片……它们都属于这种版权开放的图片类型,人们可以随时欣赏、下载它们,做成手机壁纸或印花背包。


《夜巡》《麦田》……图片都可以随意下载使用


除了这些让人眼花缭乱、心花怒放的巨大数字文物宝库,很多博物馆还推出了精致的互动数字产品。


故宫博物院的微信小程序《故宫:口袋宫匠》、手游《绘真·妙笔千山》以及曾推出的app《紫禁城祥瑞》《胤禛美人图》《皇帝的一天》,还有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曾推出的app《MoMA Art Lab》等互动数字产品,都广受欢迎。


故宫博物院互动app《紫禁城祥瑞》


高冷文艺范的博物馆们,如此“大方”,将自己的宝贝在线开放给大众,图啥呢?


其实,世界上的众多博物馆,从起源至今,就一直走在“亲民”的路上。打破普通人与文物藏品之间的隔阂和距离感,一直是博物馆的“悠久传统”。


公元前3世纪,托勒密王朝的缪斯神庙收藏了各种艺术品,成为博物馆的起源,但当时并不向公众开放;到了文艺复兴时期,欧洲贵族修建私人收藏陈列室,开始向少数有身份的人开放了参观特权;而进入启蒙时代,大英博物馆、梵蒂冈博物馆等欧洲私人博物馆,名义上向所有公众开放,成为世界首批公共博物馆;1793年,巴黎卢浮宫博物馆真正向所有公众开放,成为了世界第一家真正的公共博物馆。

 

巴黎卢浮宫博物馆


如今,又有台北故宫博物院等一批先驱博物馆,放弃对藏品图片版权的诉求,让人们不仅能够观赏珍贵藏品,更能将荟萃历史美学的藏品进行各种各样的商业再创作,让历史美学可以换一种方式进入寻常百姓家,从而被更好地分享和传承。


荷兰国家博物馆馆长曾说:“我不在乎这些图片被如何使用,博物馆藏品应该属于公共领域,任何人都可以自由使用,至少在文化用途方面。”


开放、共享、流通,当文明插上科技的翅膀,博物馆将“传统”、“精英”、“学术”这些罩在头上的高帽子直接摘掉了,人们在玩耍中,领略历史文明和先贤的智慧。


提起《千里江山图》,很多人可能只知道它是一千多年前北宋画家王希孟的山水作品,美则美矣,但总感觉与它相隔“千里之外”。但有了数字化的技术,故宫博物院就用手机游戏的形式,让人们在《千里江山图》的画面中扮演故事的主角。


《千里江山图》主题手游《绘真·妙笔千山》


玩过游戏的人会发现,这幅古画里的青山绿水,至今仍伫立在我们常去的自然景区里;古画里的村落廊桥,也跟我们身边的田园风光别无二致。


原来,如果不是敦煌当地人,要想欣赏一次敦煌莫高窟,可能需要付出数千元和一个星期的代价。但有了数字化的技术,人们只需要打开“数字敦煌”网站,足不出户就可以立马欣赏到敦煌莫高窟里的精美壁画。2017年,“数字敦煌”网站的访问量已达347万次,超过了敦煌市当年接待游客数量的三分之一。


原来,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品资源的使用权掌握在院方手里,大众不能随便利用藏品图片。而借助数字化技术,台北故宫博物院制作、开放了约7万张藏品图像,还每年组织藏品文创设计比赛,鼓励人们取用文物资源融入日常生活。


台北故宫博物院组织的藏品文创设计比赛获奖作品


文明的力量乘以科技的力量带来了什么?带来了一系列“墙”的打破:从此,人们与博物馆之间的物理之“墙”被打破;历史与现代之间的“墙”被打破;精英与大众之间的“墙”被打破;学术与生活之间的“墙”被打破。


科技,让博物馆里的宝物穿墙而过,与人们交谈和分享。人们可以随时随地看到珍贵藏品,甚至在日常生活中“触摸”到博物馆里的宝物——比如把它们印成抱枕抱在怀里。


其实,在这个时代,借助科技推倒“墙”的,也不仅仅是博物馆。


图书原本是很难得的资源。民国作家鲁迅,每年都会用收入的十分之一来买书,这不仅是因为他爱书,还因为当时图书是种有限的资源。读书人要做研究,首先要做的就是大量占有这些纸质资料。而科技的发展,让图书资源数字化。人们可以在kindle、“微信读书”这样的电子图书软件上轻松获得大量的图书资源。人们与图书之间,不再受物理之墙的阻碍。


原来,优秀的教育资源都集中在少数学校的墙内。而现在,科技的发展,让教学课堂直播、录播成为可能。去年,一家网校把“中国最前列的高中”成都七中的课堂,同步直播到248所贫困地区的中学,成都七中的优质教学资源由此突破了校墙的阻碍,向更多需要它的人开放。人们与教育资源之间,不再有高墙。


成都七中课堂直播进贫困地区中学


在这个科技时代,博物馆的墙正在倒塌,图书资源壁垒正在倒塌,教育资源沟壑正在填平。


我们,正在走向一个开放、共享、共融的社会。这是一个不用翻墙的社会。


是年轻人博采众长的最好时代。



本文提及博物馆数字文物库网址:

故宫博物院数字文物库

 https://digicol.dpm.org.cn/

敦煌研究院“数字敦煌”

https://www.e-dunhuang.com/index.htm

台北故宫博物院

https://theme.npm.edu.tw/opendata/

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https://www.metmuseum.org/art/collection

芝加哥艺术博物馆

www.artic.edu/collection

荷兰国立博物馆

www.rijksmuseum.nl/rijksstudio

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MoMA)

https://www.moma.org/collection/

洛杉矶J·保罗·盖蒂博物馆

http://www.getty.edu/art/collection/



撰文 | 何觅

配图 | 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你喜欢博物馆里的哪些宝贝?

- 留言给我们



如果喜欢,点个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