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道德经》第十一章原文、注释、译文、导读及解析(收藏版)
阅读前,请先点击上面的蓝色字体“道德经解析”,再点击“关注”,这样您就可以免费收到文章。免费订阅,请放心关注。
《道德经》被誉为“万经之王”,内容涵盖哲学、伦理学、政治学、军事学等诸多学科,曾被后人尊奉为治国、齐家、修身、为学的宝典。它对我国的哲学、科学、政治、宗教等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体现了古人的一种世界观和人生观。
《道德经》作为道教基本教义的重要构成之一,被道教视为重要经典,其作者老子也被道教视为至上的三清之一道德天尊的化身,又称太上老君,所以应该说道教吸纳了道家思想,道家思想完善了道教。
《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在前,《德经》在后,并分为81章,全文共约五千字,是中国历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学著作。道德经解析计划用81天时间,对《道德经》中的81章,每天一章节进行解析和译文,希望能帮助大家学习理解《道德经》。
第11章 无之为用
【原文】
三十辐①,共一毂(gǔ)②,当其无,有车之用。埏(yàn)埴(zhì)以为器③,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yǒu)以为室④,当其无⑤,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注释】
①辐:车轮上的直棍,有如自行车的钢丝。三十辐,是一个车轮直棍的数目。
②毂(gǔ):即车轮中心穿车轴的圆木.北方叫它“车头”。
③埏(yàn)埴(zhì):即用抟土和陶土做成饮食用的器皿。埏,借为“抟”,即抟土:埴,陶土。
④牖(yǒu):窗户。
⑤无:这一章三个“无”,均作“空虚”解。
【译文】
三十根辐穿在车头,中间必须留出空处,才能装上车轴,使车轮有转动的作用。踩打泥土做陶器,器皿中间.必须留出空处,器皿才能发挥盛放物品的作用。建造房屋,有了门窗四壁中空的地方.房屋才能有居住的作用。所以,“有”给人便利,“无”发挥了它的作用。
【导读】
人利用事物“有”的那部分,却不知道这功用正是“无”造就的。有无相生相成,才构成了能为人类所利用的世间万物。
【解析】
本章的核心问题是“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即“无”和“有”的辩证关系。无和有既相互矛盾,又相互依存。没有无也就无所谓有,本章旨在阐明有和无的对立统一关系。我们是处在有的层面,所以,解决矛盾时要以无为本。但需要指出的是,这里的无和有与第一章讲的无和有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概念和范畴。
老子通过车子、陶器、房子这三个例子来说明问题,指出这几样事物都是有形的,也就是“有”,而体现它们自身价值的却是无形的空间,也就是“无”。有和无的关系,就是“利”和“用”的关系。利是使用价值的前提条件,用是使用价值的决定性因素。所谓“有无相生”,是就利和用关系而言,利和用的关系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有有就有无,有“实”就有“虚”,在时间上没有先后,在主次上也没有本末。老子把无作为主要对立面来考察,这具有很大的片面性,如果没有车轮、瓷器、房子这些有形物体的存在,中空的无在哪存在呢?又如何发挥作用呢?所以片面强调“无”的作用也是不合理的。但是,我们看待问题的时候,必须以无为本,以有为未,崇本而举末。这是因为,我们是处在有的层面的,只有守住其对立面的无,才能利于有。倘若以有为本,以有治有,就会加速有向“没有”的方面转化,这是不符合辩证法的。
老子对无和有的辩证关系的论述,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就治身而言,要想健康长寿,就不能只是强调用有形的佳肴来厚待有形的身体,而根本在于关注无形之法身,只要守住法身,健康长寿就会成为必然。人体就像房子,法身是房子的主人,只要主人不去,房子就不会倒塌。
就治国而言,其根本在于神圣的法律,而不是有为的统治者;只要具有了高度发达的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国家自然就会保持持久的繁荣和稳定。
可是,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把虚无缥缈的无当成有,为根本不存在的东西徒生烦恼、忧愁,比如有人幻想天上掉下了金元宝,原本一贫如洗的人,却存为如何利用这笔巨额意外之财而躺在床上苦思冥想。当别人都去辛苦打拼拼的时候,他却躺在床上,沉浸在自己美丽的幻想里,但日子一天天溜走之后,他依然躺在床上做着美梦,直到最后他饿成皮包骨,在临死之前还在幻想山珍海味正在桌上。
在现实生活中,究竟该怎样正确对待有和无呢?只有始终保持虚无的态度,做到“有功”而不自居,“有才”而不自傲,“有力”而不乱用,这样才能达到“以无为有”的境界。因为有和无是互相转化的,我们拥有的东西也会瞬间化为乌有,只有保持虚无的心态和境界对待自己拥有的东西,才能真正地拥有它们。所以,我们是处在有的层面的,解决矛盾时要以无为本。
王弼《道德经注》
毂所以能统三十辐者,无也。以其无能受物之故,故能以寡统众也。木、埴、壁所以成三者,而皆以无为用也。言无者,有之所以为利,皆赖无以为用也。
毂之所以能够固定三十根辐条,是因为它上面有空无的部分能够用来插轮轴和辐条。因为它能够低调被动地接受外物,所以能够自己统御那么多根辐条。木头、粘土和墙壁之所以能够制成车毂、容器和门窗,都是因为在其上开辟了空洞的部分而产生了用途。切实存在的事物要借助无才能发挥它们的价值和作用。
苏辙《老子解》
竭智尽物以为器,而器之用常在无有。非有,则无无以致其用;非无,则有无以施其利。是以圣人常无以观其妙,常有以观其徼。知两者之为一而不可分,则至矣。
用尽智力和物力来制成器物,而器物发挥作用常常靠它空洞不实的部分。没有实际存在的物质部分就无法使用,没有空洞不实的部分就没法施展器物的功能。所以圣人常常从无概念、无称谓、无特征、不可辨的、无目的、无局限的宏观角度,来观察世界和万物的奥妙;常常从有概念、有称谓、有特征、可区分、有目的、受局限的微观角度,来观察某一特定事物与其他事物的边际,即万物的复杂差异和千变万化。人知道有与无是事物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就完满极致了。
【经典解读】
在本章老子举了三个十分生动的例子,车毂、埏埴与凿室,形象地说明了无的作用。古代大木车的车毂,中间是空的,三十根辐条连在这里,正是因为它的空,才有了它作为中心支点的作用,使车子能够远行千里,担当重物,旋转不休。这种车轮的形象极具启发力,中间空无的原点,向四方延伸,等距离地联结着真正接触土地的轮圈。它虚实结合,而不偏不倚,它没有固定的倾向,却能运转不休,永无止境。透过它,可以看到一种可用于修身治世的道:中心无物,通过自然的法则操纵万物,无偏无倚,合和众力。
埏填而成的器皿,其间空空如也,而人们利用的正是这种无。只有心中放空,才能装载万物。我们常常用倒掉杯中水,来说明这一道理。清除心中杂念能专注于正事,消除心中偏见,才能容得别人,忘记过去的不快记忆,才能迎接新的生活。空,是一种难得的智慧。
老子反复讲述有与无的关系,就是为了让人们明白“有无相生”、“有之以为利,无知以为用”的道理。在现实社会生活中,一般人只往意实有的东西及其作用,而忽略了虚空的东西及其作用,被眼前能看到的真相所迷糊,而忽略了真正事实。真正的智者并非只注重所谓的“实在的”东西,他们知道在那些实在的东西背后有很多真正重要,却未能显示出来的事物。
当然,在重视“无”的时候,也不能忽略“有”的承载性。冯友兰先生就曾说:“老子所说的‘道’,是‘有’与‘无’的统一,因此它虽然是以‘无’为主,但是也不轻视‘有’,它实在也很重视‘有',不过不把它放在第一位就是了。...老子认为碗、茶盅、房子等是‘有’和‘无’的辩证的统一,这是对的;但是认为‘无’是主要对立面,这就错了。毕竟是有了碗、茶盅、房子等,其中空的地方才能发挥作用。如果本来没有茶盅、碗、房子等,自然也就没有中空的地方,任何作用都没有了。”
王安石在其撰写的《老子注》中也写过一篇文章,他认为老子的观点过于片面,毂虽以其“无”为车之用,但毂辐本身就是“有”,只要工匠将其做出来,组装起来,中间的空洞就自然出现了,也就是有了“无”的作用。
老子强调有无共重还是无更加重要,见仁见智,说法不一。但在现实生活中的确需要有无并重。对于自身修养来说既不能太过功利化,也不能成为一个空想家,立足于实际地生活在理想之中才是最好的处世方式;对于外部事物来说,要同时认识到它“有”的一面和“无”的一面,有时候正如庄子所说的“无用之用,方为大用”。
【哲理引申】
《庄子,逍遥游》中记载了惠子和庄子的两段对话,其中阐释了庄子对有用无用的看法,与老子在本章中的观点一脉相承。
惠子对庄子说:“魏王送给我大葫芦种子,我将其培植起来后,结出的果实就有五石容积。用它去盛水浆,它的坚固程度承受不了水的压力。把它剖开做瓢也太大了,没有什么地方可以放得下。这个葫芦不是不大呀,我因为它没有什么用处而砸烂了它。”庄子说:“先生实在是不善于使用大东西。宋国有一善于调制不皲手药物的人家,世世代代以漂洗丝絮为职业。有个旅客听说了这件事,愿意用百金的高价收买他的药方。全家人聚集在一起商量:‘我们世世代代在河水里漂洗丝絮,所得不过数金,如今一下子就可卖得百金。还是把药方卖给他吧。’游客寻到药方,来游说吴王。正巧越国发难,吴王派他统率部队,冬氏跟越军在水上交战,大败越军,吴王划割土地封赏他。能使手不皲裂,药方是同样的,有的人用它来获得封赏,有的人却只能靠它在水中漂洗丝絮,这是使用的方法不同。如今你有五石容积的大葫芦,怎么不考虑用它来制成腰舟,而浮游于江湖之上,却担忧葫芦太大无处可容?看来先生你还是心窍不通啊!”
惠子又对庄子说:“我有棵大树,人们都叫它‘樗’。它的树干扭曲充满疙瘩,不符合绳墨取直的要求,它的树枝弯弯扭扭,也不适应圆规和角尺取材的需要。虽然生长在道路旁,木匠连看也不看。现今你的言谈,大而无用,大家都会鄙弃它的。”庄子说:“先生你没看见过野猫和黄鼠狼吗?低着身子匍伏于地。等待那些出洞觅食或游乐的小动物。一会儿东,一会儿西,跳来跳去,一会儿高,一会儿低,上下蹿越,不曾想到落入猎人设下的机关,死于猎网之中。再有那斄牛,庞大的身体就像天边的云;它的本事可大了,不过不能捕捉老鼠。如今你有这么大一棵树,却担忧它没有什么用处,怎么不把它栽种在什么也没有生长的地方,栽种在无边无际的旷野里,悠然自得地徘徊于树旁,优游自在地躺卧于树下。大树不会遭到刀斧砍伐,也没有什么东西会去伤害它。虽然没有派上什么用场,可是哪里又会有什么困苦呢?”
汉高祖刘邦,年轻时无所作为,整日饮酒厮混,连他的父亲都认为他是个无赖。可后来,正是他攻入威阳,灭暴秦,兴大汉,奠定四百年江山。姜子牙、郦食其、朱买臣等都是老年得志,年轻时“不务实事”,被身边的人轻视、瞧不起;韩信未得志之时,受市井流氓侮辱,不得不接受漂母的接济,从军以后也长期不得志;管仲年轻时经商屡屡失败,当兵又不断打败仗,除了鲍叔牙没人相信他是个人才,然而这些人最后都建立了一番极其辉煌的功业,最终青史留名。
提起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人们立刻会想到爱因斯坦。如今人们认为作为现代物王理学创始人和奠基人的爱因斯坦是世界上最聪明的人之一,然而在求学的年代,他却是老师眼中最笨的学生,被校长认为“干什么都不会有作为”。爱因斯坦三岁才开始咿呀学语,而且说起话来还是支支吾吾,前言不搭后语的。父母一度担心他的智商是否会不及常人,直到十岁时,才把他送去上学。在学校里,爱因斯坦因为学习慢,反应迟钝,饱受老师和同学的嘲笑,大家都称他为“笨家伙”。有的老师甚至指着他的鼻子骂:“这鬼东西真笨,什么课程也跟不上!”
然而这样一个人却最终成为了世界上最伟大的科学家,被视为最聪明的人。其实,每一个人都有不同的小能,每一个人在生命的长河中都会找到自己的位置。如果你觉得自己笨,那是因为你还没有发现自己的长处。如果,你觉得别人笨,那是你自己还不够了解别人。
阅读前,请先点击上面的蓝色字体“道德经解析”,再点击“关注”,这样您就可以免费收到文章。免费订阅,请放心关注。
《道德经》被誉为“万经之王”,内容涵盖哲学、伦理学、政治学、军事学等诸多学科,曾被后人尊奉为治国、齐家、修身、为学的宝典。它对我国的哲学、科学、政治、宗教等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体现了古人的一种世界观和人生观。
《道德经》作为道教基本教义的重要构成之一,被道教视为重要经典,其作者老子也被道教视为至上的三清之一道德天尊的化身,又称太上老君,所以应该说道教吸纳了道家思想,道家思想完善了道教。
《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在前,《德经》在后,并分为81章,全文共约五千字,是中国历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学著作。道德经解析计划用81天时间,对《道德经》中的81章,每天一章节进行解析和译文,希望能帮助大家学习理解《道德经》。
第11章 无之为用
【原文】
三十辐①,共一毂(gǔ)②,当其无,有车之用。埏(yàn)埴(zhì)以为器③,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yǒu)以为室④,当其无⑤,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注释】
①辐:车轮上的直棍,有如自行车的钢丝。三十辐,是一个车轮直棍的数目。
②毂(gǔ):即车轮中心穿车轴的圆木.北方叫它“车头”。
③埏(yàn)埴(zhì):即用抟土和陶土做成饮食用的器皿。埏,借为“抟”,即抟土:埴,陶土。
④牖(yǒu):窗户。
⑤无:这一章三个“无”,均作“空虚”解。
【译文】
三十根辐穿在车头,中间必须留出空处,才能装上车轴,使车轮有转动的作用。踩打泥土做陶器,器皿中间.必须留出空处,器皿才能发挥盛放物品的作用。建造房屋,有了门窗四壁中空的地方.房屋才能有居住的作用。所以,“有”给人便利,“无”发挥了它的作用。
【导读】
人利用事物“有”的那部分,却不知道这功用正是“无”造就的。有无相生相成,才构成了能为人类所利用的世间万物。
本章的核心问题是“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即“无”和“有”的辩证关系。无和有既相互矛盾,又相互依存。没有无也就无所谓有,本章旨在阐明有和无的对立统一关系。我们是处在有的层面,所以,解决矛盾时要以无为本。但需要指出的是,这里的无和有与第一章讲的无和有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概念和范畴。
老子通过车子、陶器、房子这三个例子来说明问题,指出这几样事物都是有形的,也就是“有”,而体现它们自身价值的却是无形的空间,也就是“无”。有和无的关系,就是“利”和“用”的关系。利是使用价值的前提条件,用是使用价值的决定性因素。所谓“有无相生”,是就利和用关系而言,利和用的关系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有有就有无,有“实”就有“虚”,在时间上没有先后,在主次上也没有本末。老子把无作为主要对立面来考察,这具有很大的片面性,如果没有车轮、瓷器、房子这些有形物体的存在,中空的无在哪存在呢?又如何发挥作用呢?所以片面强调“无”的作用也是不合理的。但是,我们看待问题的时候,必须以无为本,以有为未,崇本而举末。这是因为,我们是处在有的层面的,只有守住其对立面的无,才能利于有。倘若以有为本,以有治有,就会加速有向“没有”的方面转化,这是不符合辩证法的。
老子对无和有的辩证关系的论述,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就治身而言,要想健康长寿,就不能只是强调用有形的佳肴来厚待有形的身体,而根本在于关注无形之法身,只要守住法身,健康长寿就会成为必然。人体就像房子,法身是房子的主人,只要主人不去,房子就不会倒塌。
就治国而言,其根本在于神圣的法律,而不是有为的统治者;只要具有了高度发达的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国家自然就会保持持久的繁荣和稳定。
可是,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把虚无缥缈的无当成有,为根本不存在的东西徒生烦恼、忧愁,比如有人幻想天上掉下了金元宝,原本一贫如洗的人,却存为如何利用这笔巨额意外之财而躺在床上苦思冥想。当别人都去辛苦打拼拼的时候,他却躺在床上,沉浸在自己美丽的幻想里,但日子一天天溜走之后,他依然躺在床上做着美梦,直到最后他饿成皮包骨,在临死之前还在幻想山珍海味正在桌上。
在现实生活中,究竟该怎样正确对待有和无呢?只有始终保持虚无的态度,做到“有功”而不自居,“有才”而不自傲,“有力”而不乱用,这样才能达到“以无为有”的境界。因为有和无是互相转化的,我们拥有的东西也会瞬间化为乌有,只有保持虚无的心态和境界对待自己拥有的东西,才能真正地拥有它们。所以,我们是处在有的层面的,解决矛盾时要以无为本。
毂所以能统三十辐者,无也。以其无能受物之故,故能以寡统众也。木、埴、壁所以成三者,而皆以无为用也。言无者,有之所以为利,皆赖无以为用也。
毂之所以能够固定三十根辐条,是因为它上面有空无的部分能够用来插轮轴和辐条。因为它能够低调被动地接受外物,所以能够自己统御那么多根辐条。木头、粘土和墙壁之所以能够制成车毂、容器和门窗,都是因为在其上开辟了空洞的部分而产生了用途。切实存在的事物要借助无才能发挥它们的价值和作用。
苏辙《老子解》
竭智尽物以为器,而器之用常在无有。非有,则无无以致其用;非无,则有无以施其利。是以圣人常无以观其妙,常有以观其徼。知两者之为一而不可分,则至矣。
用尽智力和物力来制成器物,而器物发挥作用常常靠它空洞不实的部分。没有实际存在的物质部分就无法使用,没有空洞不实的部分就没法施展器物的功能。所以圣人常常从无概念、无称谓、无特征、不可辨的、无目的、无局限的宏观角度,来观察世界和万物的奥妙;常常从有概念、有称谓、有特征、可区分、有目的、受局限的微观角度,来观察某一特定事物与其他事物的边际,即万物的复杂差异和千变万化。人知道有与无是事物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就完满极致了。
【经典解读】
在本章老子举了三个十分生动的例子,车毂、埏埴与凿室,形象地说明了无的作用。古代大木车的车毂,中间是空的,三十根辐条连在这里,正是因为它的空,才有了它作为中心支点的作用,使车子能够远行千里,担当重物,旋转不休。这种车轮的形象极具启发力,中间空无的原点,向四方延伸,等距离地联结着真正接触土地的轮圈。它虚实结合,而不偏不倚,它没有固定的倾向,却能运转不休,永无止境。透过它,可以看到一种可用于修身治世的道:中心无物,通过自然的法则操纵万物,无偏无倚,合和众力。
埏填而成的器皿,其间空空如也,而人们利用的正是这种无。只有心中放空,才能装载万物。我们常常用倒掉杯中水,来说明这一道理。清除心中杂念能专注于正事,消除心中偏见,才能容得别人,忘记过去的不快记忆,才能迎接新的生活。空,是一种难得的智慧。
老子反复讲述有与无的关系,就是为了让人们明白“有无相生”、“有之以为利,无知以为用”的道理。在现实社会生活中,一般人只往意实有的东西及其作用,而忽略了虚空的东西及其作用,被眼前能看到的真相所迷糊,而忽略了真正事实。真正的智者并非只注重所谓的“实在的”东西,他们知道在那些实在的东西背后有很多真正重要,却未能显示出来的事物。
当然,在重视“无”的时候,也不能忽略“有”的承载性。冯友兰先生就曾说:“老子所说的‘道’,是‘有’与‘无’的统一,因此它虽然是以‘无’为主,但是也不轻视‘有’,它实在也很重视‘有',不过不把它放在第一位就是了。...老子认为碗、茶盅、房子等是‘有’和‘无’的辩证的统一,这是对的;但是认为‘无’是主要对立面,这就错了。毕竟是有了碗、茶盅、房子等,其中空的地方才能发挥作用。如果本来没有茶盅、碗、房子等,自然也就没有中空的地方,任何作用都没有了。”
王安石在其撰写的《老子注》中也写过一篇文章,他认为老子的观点过于片面,毂虽以其“无”为车之用,但毂辐本身就是“有”,只要工匠将其做出来,组装起来,中间的空洞就自然出现了,也就是有了“无”的作用。
老子强调有无共重还是无更加重要,见仁见智,说法不一。但在现实生活中的确需要有无并重。对于自身修养来说既不能太过功利化,也不能成为一个空想家,立足于实际地生活在理想之中才是最好的处世方式;对于外部事物来说,要同时认识到它“有”的一面和“无”的一面,有时候正如庄子所说的“无用之用,方为大用”。
【哲理引申】
《庄子,逍遥游》中记载了惠子和庄子的两段对话,其中阐释了庄子对有用无用的看法,与老子在本章中的观点一脉相承。
惠子对庄子说:“魏王送给我大葫芦种子,我将其培植起来后,结出的果实就有五石容积。用它去盛水浆,它的坚固程度承受不了水的压力。把它剖开做瓢也太大了,没有什么地方可以放得下。这个葫芦不是不大呀,我因为它没有什么用处而砸烂了它。”庄子说:“先生实在是不善于使用大东西。宋国有一善于调制不皲手药物的人家,世世代代以漂洗丝絮为职业。有个旅客听说了这件事,愿意用百金的高价收买他的药方。全家人聚集在一起商量:‘我们世世代代在河水里漂洗丝絮,所得不过数金,如今一下子就可卖得百金。还是把药方卖给他吧。’游客寻到药方,来游说吴王。正巧越国发难,吴王派他统率部队,冬氏跟越军在水上交战,大败越军,吴王划割土地封赏他。能使手不皲裂,药方是同样的,有的人用它来获得封赏,有的人却只能靠它在水中漂洗丝絮,这是使用的方法不同。如今你有五石容积的大葫芦,怎么不考虑用它来制成腰舟,而浮游于江湖之上,却担忧葫芦太大无处可容?看来先生你还是心窍不通啊!”
惠子又对庄子说:“我有棵大树,人们都叫它‘樗’。它的树干扭曲充满疙瘩,不符合绳墨取直的要求,它的树枝弯弯扭扭,也不适应圆规和角尺取材的需要。虽然生长在道路旁,木匠连看也不看。现今你的言谈,大而无用,大家都会鄙弃它的。”庄子说:“先生你没看见过野猫和黄鼠狼吗?低着身子匍伏于地。等待那些出洞觅食或游乐的小动物。一会儿东,一会儿西,跳来跳去,一会儿高,一会儿低,上下蹿越,不曾想到落入猎人设下的机关,死于猎网之中。再有那斄牛,庞大的身体就像天边的云;它的本事可大了,不过不能捕捉老鼠。如今你有这么大一棵树,却担忧它没有什么用处,怎么不把它栽种在什么也没有生长的地方,栽种在无边无际的旷野里,悠然自得地徘徊于树旁,优游自在地躺卧于树下。大树不会遭到刀斧砍伐,也没有什么东西会去伤害它。虽然没有派上什么用场,可是哪里又会有什么困苦呢?”
汉高祖刘邦,年轻时无所作为,整日饮酒厮混,连他的父亲都认为他是个无赖。可后来,正是他攻入威阳,灭暴秦,兴大汉,奠定四百年江山。姜子牙、郦食其、朱买臣等都是老年得志,年轻时“不务实事”,被身边的人轻视、瞧不起;韩信未得志之时,受市井流氓侮辱,不得不接受漂母的接济,从军以后也长期不得志;管仲年轻时经商屡屡失败,当兵又不断打败仗,除了鲍叔牙没人相信他是个人才,然而这些人最后都建立了一番极其辉煌的功业,最终青史留名。
提起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人们立刻会想到爱因斯坦。如今人们认为作为现代物王理学创始人和奠基人的爱因斯坦是世界上最聪明的人之一,然而在求学的年代,他却是老师眼中最笨的学生,被校长认为“干什么都不会有作为”。爱因斯坦三岁才开始咿呀学语,而且说起话来还是支支吾吾,前言不搭后语的。父母一度担心他的智商是否会不及常人,直到十岁时,才把他送去上学。在学校里,爱因斯坦因为学习慢,反应迟钝,饱受老师和同学的嘲笑,大家都称他为“笨家伙”。有的老师甚至指着他的鼻子骂:“这鬼东西真笨,什么课程也跟不上!”
然而这样一个人却最终成为了世界上最伟大的科学家,被视为最聪明的人。其实,每一个人都有不同的小能,每一个人在生命的长河中都会找到自己的位置。如果你觉得自己笨,那是因为你还没有发现自己的长处。如果,你觉得别人笨,那是你自己还不够了解别人。
道德经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