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道德经》第七十九章和大怨,必有余怨、注释、译文、导读及解析(收藏版)
阅读前,请先点击上面的蓝色字体“道德经解析”,再点击“关注”,这样您就可以免费收到文章。免费订阅,请放心关注。
阅读前,请先点击上面的蓝色字体“道德经解析”,再点击“关注”,这样您就可以免费收到文章。免费订阅,请放心关注。
《道德经》被誉为“万经之王”,内容涵盖哲学、伦理学、政治学、军事学等诸多学科,曾被后人尊奉为治国、齐家、修身、为学的宝典。它对我国的哲学、科学、政治、宗教等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体现了古人的一种世界观和人生观。
《道德经》作为道教基本教义的重要构成之一,被道教视为重要经典,其作者老子也被道教视为至上的三清之一道德天尊的化身,又称太上老君,所以应该说道教吸纳了道家思想,道家思想完善了道教。
《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在前,《德经》在后,并分为81章,全文共约五千字,是中国历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学著作。道德经解析计划用81天时间,对《道德经》中的81章,每天一章节进行解析和译文,希望能帮助大家学习理解《道德经》。【微信公号:道德经解析】
第79章 报怨以德
【原文】
和大怨,必有余怨;报怨以德,安可以为善?是以圣人执左契①,而不责于人。有德司契②,无德司彻③。天道无亲,常与善人④。
【注释】
①左契:债权人所持的契约。古代以竹木简为契约,分左右两片,债权人执左片,故称左契。
②司契:古代贵族所用的管账人。
③彻:是周代田税法,指十一税。
④与:给,赠。
【译文】
很大的仇怨虽经调解,总还是留有余怨,怎么说得上是最好的解决办法呢?因此,有道的人保存借据的存根,但并不以此强迫别人偿还债务。有德的人就像持有借据的人那样宽容不索取,没有德的人就像掌管税收的人那样苛刻刁诈。自然规律对任何人都没有偏爱,不分亲疏,而常常伴随有德行的善人。
【解析】
这一章老子依然就统治者与百姓之间的矛盾而展开论述。老子说道德是万事万物的根本,人们能够做到重道敬德,事情自然就会做好。如果人们不重道敬德,那么即使费尽心力,也不能把事情做完美。天道无所偏爱,但却自然归向有道的人。
“和大怨,必有余怨,安可以为善?”“大怨”意为深刻重大的冤仇,即人与人之间结下的深仇大恨,“余怨”指的是难以消除的以至于长年累月沉积于心底的怨恨。“大怨”是如何出现的呢?在前面章节中,我们已经分析过老子所处的那个时代的特征,当时,统治者好大喜功,他们为了满足私欲,不惜穷兵黩武,发动人规模的兼并战争,致使人民流离火)。他们甚至还向人民收取大量的赋税,使人民深受其苦,不堪重负,这样,统治者与人民之间的矛盾不断激化,人民怨声四起。为了稳定民心,统治者就想通过和解的方式消除“大怨’’,这就是所说的“和大怨”。“和大怨”的结果会怎样呢?老子认为,“和大怨必有余怨”,为什么会“有余怨”呢?这是因为统治者与人民之间的矛盾已经到了不可调和的地步,要想使“余怨”彻底消除,统治者就得摒除自己的私念,克制自己的欲望,从对个人利益的追求中解脱出来。如果统治者继续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而损害人民的利益,那么不管他们怎样努力,都不可能消除人民心中的“余怨”。
“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有德司契,无德司彻。”“左契”指的是债券的左半部分,为债权人所有,它是债权人向债务人索债的凭证。“有德”即有德的人,他们是道德的主体,是自觉遵循道德并能从善如流的人。“彻”指的是古代的一种租税,在这里引申为连本带利一次性地清偿债务。如果债务人无力清偿债务,那么就剥夺其人身自由,并没收其所有财产。在这句话中,老子再次以圣人的行为作为参照,指出了“有德”和“无德”的区别,老子说“有德”的统治者按照契约的合同收取租税,而“无德”的统治者则根据田亩的数量任意地收取地租。
“天道无亲,常与善人。”其中,“善人”指的是道德的主体,他与道同在,与道创造的整个世界同在,所以整个世界都是他的支撑和依靠,只有这种人才是真正强大的人。在这句话中,老子指出,天道对于任何事物来说,都是无亲无疏的,但是它喜欢和善良的人站在一起。换句话说,天道鄙视无德的人,而那些苛刻的统治者必然会受到天道的责罚,这就为无德的统治者敲响了警钟。
王弼《道德经注》
不明理其契,以致大怨已至。而德和之,其伤不复,故有余怨也。左契,防怨之所由生也。有德之人,念思其契,不令怨生而后责于人也。
不明白如何处理契约,即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才会形成大的仇怨。而以德来调和,关系或感情之前受到的破坏无法恢复,所以一定会有消解不了的怨气。持有左半边契约符节,不去追责别人与契约相违背之处,是为了防止仇怨产生。有德的人,一直顾念着他做过的承诺,契约一定要制定双方能够较易达到的内容,而不因内容制定的问题导致违约,产生仇怨而去追责别人的过失。
苏辙《老子解》
夫怨生于妄,而妄出于性,知性者不见诸妄,而又何怨乎?今不知除其本,而欲和其末,故外虽和而内未忘也。契之有左右,所以为信而息争也。圣人与人均有是性,人方以妄为常,驰骛于争夺之场,而不知性之未始少妄也。
是以圣人以其性示人,使知除妄以复性,待其妄尽而性复,未有不廓然自得,如右契之合左,不待责之而自服也。然则虽有大怨怼,将涣然冰解。知其本非有矣,而安用和之?彼无德者,乃欲人人而通之,则亦劳而无功矣。彻,通也。天道无私,惟善人则与之,契之无私也亦犹是也,惟合者则得之矣。
怨恨是生于人的妄想的,妄想来自本性,了解本性的人没有虚妄的感觉和意图,又怎么会怨恨呢?现在不考虑去解决根本,而想处理表面的问题,虽然外面看上去已经和好,内心里还是没有忘记怨恨。契约的凭证是分左右的,是用来树立信用而平息争端的。圣人和其他的人都是具有本性的,其他的人以虚妄为正常,专注、烦劳于争夺名利,而不知道他们的本性中的妄念并没有减少。
所以圣人将本性展现给别人,使他们知道应该除去妄念,恢复本性,等到妄念没有了,本性恢复了,一切都自然明了,就像契约的右半边与左半边相合一样自然,不用追讨就自然回应。虽然有大的怨恨,也会涣然消释。人们如果知道了事物的根本是虚无的,哪里还用和解呢?没有德行的人想一个人一个人地去使之明通,则是劳烦而没有收获的。彻,是通的意思。天道不为自己谋利,只为善人提供好处;契约也像天道一样,只有遵守的人才能得到利益。
《道德经》被誉为“万经之王”,内容涵盖哲学、伦理学、政治学、军事学等诸多学科,曾被后人尊奉为治国、齐家、修身、为学的宝典。它对我国的哲学、科学、政治、宗教等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体现了古人的一种世界观和人生观。
《道德经》作为道教基本教义的重要构成之一,被道教视为重要经典,其作者老子也被道教视为至上的三清之一道德天尊的化身,又称太上老君,所以应该说道教吸纳了道家思想,道家思想完善了道教。
《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在前,《德经》在后,并分为81章,全文共约五千字,是中国历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学著作。道德经解析计划用81天时间,对《道德经》中的81章,每天一章节进行解析和译文,希望能帮助大家学习理解《道德经》。【微信公号:道德经解析】
第79章 报怨以德
【原文】
和大怨,必有余怨;报怨以德,安可以为善?是以圣人执左契①,而不责于人。有德司契②,无德司彻③。天道无亲,常与善人④。
【注释】
①左契:债权人所持的契约。古代以竹木简为契约,分左右两片,债权人执左片,故称左契。
②司契:古代贵族所用的管账人。
③彻:是周代田税法,指十一税。
④与:给,赠。
【译文】
很大的仇怨虽经调解,总还是留有余怨,怎么说得上是最好的解决办法呢?因此,有道的人保存借据的存根,但并不以此强迫别人偿还债务。有德的人就像持有借据的人那样宽容不索取,没有德的人就像掌管税收的人那样苛刻刁诈。自然规律对任何人都没有偏爱,不分亲疏,而常常伴随有德行的善人。
这一章老子依然就统治者与百姓之间的矛盾而展开论述。老子说道德是万事万物的根本,人们能够做到重道敬德,事情自然就会做好。如果人们不重道敬德,那么即使费尽心力,也不能把事情做完美。天道无所偏爱,但却自然归向有道的人。
“和大怨,必有余怨,安可以为善?”“大怨”意为深刻重大的冤仇,即人与人之间结下的深仇大恨,“余怨”指的是难以消除的以至于长年累月沉积于心底的怨恨。“大怨”是如何出现的呢?在前面章节中,我们已经分析过老子所处的那个时代的特征,当时,统治者好大喜功,他们为了满足私欲,不惜穷兵黩武,发动人规模的兼并战争,致使人民流离火)。他们甚至还向人民收取大量的赋税,使人民深受其苦,不堪重负,这样,统治者与人民之间的矛盾不断激化,人民怨声四起。为了稳定民心,统治者就想通过和解的方式消除“大怨’’,这就是所说的“和大怨”。“和大怨”的结果会怎样呢?老子认为,“和大怨必有余怨”,为什么会“有余怨”呢?这是因为统治者与人民之间的矛盾已经到了不可调和的地步,要想使“余怨”彻底消除,统治者就得摒除自己的私念,克制自己的欲望,从对个人利益的追求中解脱出来。如果统治者继续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而损害人民的利益,那么不管他们怎样努力,都不可能消除人民心中的“余怨”。
“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有德司契,无德司彻。”“左契”指的是债券的左半部分,为债权人所有,它是债权人向债务人索债的凭证。“有德”即有德的人,他们是道德的主体,是自觉遵循道德并能从善如流的人。“彻”指的是古代的一种租税,在这里引申为连本带利一次性地清偿债务。如果债务人无力清偿债务,那么就剥夺其人身自由,并没收其所有财产。在这句话中,老子再次以圣人的行为作为参照,指出了“有德”和“无德”的区别,老子说“有德”的统治者按照契约的合同收取租税,而“无德”的统治者则根据田亩的数量任意地收取地租。
“天道无亲,常与善人。”其中,“善人”指的是道德的主体,他与道同在,与道创造的整个世界同在,所以整个世界都是他的支撑和依靠,只有这种人才是真正强大的人。在这句话中,老子指出,天道对于任何事物来说,都是无亲无疏的,但是它喜欢和善良的人站在一起。换句话说,天道鄙视无德的人,而那些苛刻的统治者必然会受到天道的责罚,这就为无德的统治者敲响了警钟。
不明理其契,以致大怨已至。而德和之,其伤不复,故有余怨也。左契,防怨之所由生也。有德之人,念思其契,不令怨生而后责于人也。
不明白如何处理契约,即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才会形成大的仇怨。而以德来调和,关系或感情之前受到的破坏无法恢复,所以一定会有消解不了的怨气。持有左半边契约符节,不去追责别人与契约相违背之处,是为了防止仇怨产生。有德的人,一直顾念着他做过的承诺,契约一定要制定双方能够较易达到的内容,而不因内容制定的问题导致违约,产生仇怨而去追责别人的过失。
苏辙《老子解》
夫怨生于妄,而妄出于性,知性者不见诸妄,而又何怨乎?今不知除其本,而欲和其末,故外虽和而内未忘也。契之有左右,所以为信而息争也。圣人与人均有是性,人方以妄为常,驰骛于争夺之场,而不知性之未始少妄也。
是以圣人以其性示人,使知除妄以复性,待其妄尽而性复,未有不廓然自得,如右契之合左,不待责之而自服也。然则虽有大怨怼,将涣然冰解。知其本非有矣,而安用和之?彼无德者,乃欲人人而通之,则亦劳而无功矣。彻,通也。天道无私,惟善人则与之,契之无私也亦犹是也,惟合者则得之矣。
怨恨是生于人的妄想的,妄想来自本性,了解本性的人没有虚妄的感觉和意图,又怎么会怨恨呢?现在不考虑去解决根本,而想处理表面的问题,虽然外面看上去已经和好,内心里还是没有忘记怨恨。契约的凭证是分左右的,是用来树立信用而平息争端的。圣人和其他的人都是具有本性的,其他的人以虚妄为正常,专注、烦劳于争夺名利,而不知道他们的本性中的妄念并没有减少。
所以圣人将本性展现给别人,使他们知道应该除去妄念,恢复本性,等到妄念没有了,本性恢复了,一切都自然明了,就像契约的右半边与左半边相合一样自然,不用追讨就自然回应。虽然有大的怨恨,也会涣然消释。人们如果知道了事物的根本是虚无的,哪里还用和解呢?没有德行的人想一个人一个人地去使之明通,则是劳烦而没有收获的。彻,是通的意思。天道不为自己谋利,只为善人提供好处;契约也像天道一样,只有遵守的人才能得到利益。
国学人生智慧苑
▲长按识别二维码 关注我们-推荐阅读-
国学人生智慧苑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