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道德经》第八十章小国寡民、注释、译文、导读及解析(收藏版)
阅读前,请先点击上面的蓝色字体“道德经解析”,再点击“关注”,这样您就可以免费收到文章。免费订阅,请放心关注。
阅读前,请先点击上面的蓝色字体“道德经解析”,再点击“关注”,这样您就可以免费收到文章。免费订阅,请放心关注。
《道德经》被誉为“万经之王”,内容涵盖哲学、伦理学、政治学、军事学等诸多学科,曾被后人尊奉为治国、齐家、修身、为学的宝典。它对我国的哲学、科学、政治、宗教等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体现了古人的一种世界观和人生观。
《道德经》作为道教基本教义的重要构成之一,被道教视为重要经典,其作者老子也被道教视为至上的三清之一道德天尊的化身,又称太上老君,所以应该说道教吸纳了道家思想,道家思想完善了道教。
《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在前,《德经》在后,并分为81章,全文共约五千字,是中国历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学著作。道德经解析计划用81天时间,对《道德经》中的81章,每天一章节进行解析和译文,希望能帮助大家学习理解《道德经》。【微信公号:道德经解析】
第80章 小国寡民
【原文】
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①;使民重死而不远徙(xǐ)②。虽有舟舆(yú)③,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④。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注释】
①什:十。伯:百。
②徙:迁移。
③舆:车子。
④结绳:远古时原始人没有文字,在绳上打结来帮助记忆。
【译文】
使国家变小,使人民稀少。即使有各种各样的器具也并不使用,使人民重视死亡而不向远方迁徒。虽然有船只车辆,却没有必要去乘坐;虽然有武器装备,却没有机会去布阵打仗;使人民再回到远古结绳记事的自然状态中去。使人民有香甜美味的饮食,漂亮华丽的衣服,安适稳定的住所,欢乐的风俗。国与国之间互相望得见,鸡犬的叫声都可以听得见,但人民从生到死,彼此也不互相往来。
【解析】
这一章老子提出了自己的“理想国”模式——小国寡民。在老子的“理想国”中,没有战争,人民安居乐业,不用智能,自得其乐。老子认为,理想的国家不宜过大,人口也不宜过多。
“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其中,“小国寡民”指的是满足于地域有限和人口不多的现状,而不试图通过武力来建立一个地域广大、人口众多的国家。“什佰”为古代士卒部曲的名称。什,十人,是由十个人组成的军事单位,相当于现代军队编制中的“班”;佰,百人,是由一百个人组成的军事单位,相当于现代军队编制里两个“排”的规模。“重死”即不轻死,也就是不拿着生命作赌注去冒险。人们只有做到珍惜自己的生命,才不会任意伤害他人的性命。
从前面的诸多章节中,我们可以了解到老子所处的那个时代的特征:战乱、压迫、贫瘠、饥饿、荒淫、贪婪……面对这样一个时代,老子为我们设计出了一个“理想国”的模式:国家规模很小,就像一个安静的村落;国中的百姓很少,但是人人富足,生活安定,各种器具应有签有,但是人们都不去使用这些器具;统治者清心寡欲,从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到人民的身上,也不干涉人民的生活,使人民重视自己的生命。此外,国中的人不向远方迁徙,他们虽然有船和车等交通工具,但是从不乘坐,而是徒步行走在路上;天下相安无事,即使拥有实力雄厚的甲兵,也没有用武之地;使人民回到使用结绳记事的远古的自然状态中去。结绳记事的时代是什么样的呢?那个时代没有战争,人们自由自在,和睦相处,都过着自然、纯朴的生活。这种单纯质朴的社会让每个人都心驰神往。即便在两千多年后的今天,我们依然能感觉到老子的“小国寡民”的美好。那么,小国寡民能不能实现呢?其实,这种社会曾在人类历史上存在过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只不过那时的社会发展水平还比较低,远远没有老子所说的那么富足罢了。
“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俗”指的是全部现实的生活方式,它是人们的社会政治、道德、法律、经济、社会、文化、生活的总和。在这里,老子以一连串的排比来描绘他心目中
理想社会的场景:在这个社会里,有甘甜美味的食物可供食用,有华美舒适的衣眼可供穿戴,有安适的住所可供居住,有令人愉悦的风俗可供享受。在一般人看来,这些都是些极其简单的生活需要,而老子曾说过,真正的富足就是知道满足,所以这种简单生活需求可以使人类生命的价值得以提高和升华。
“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这是本章的末尾,在这里,老子通过描绘“小国”里的人们的生活和交际情况,道出了老子的处世观和生活态度。老子认为,楣邻国家的百姓之间要“老死不相往来”。不过,这种态度也不是没有目的的,我们都知道,老子向来反对“多智”,他认为人民心智机巧过多就会导致祸乱,所以他不主张人们往来。
王弼《道德经注》
国既小,民又寡,尚可使反古,况国大民众乎!故举小国而言也。使民虽有什伯之器,而无所用,何患不足也。使民不用,惟身是实,不贪货赂。故各安其居,重死而不远徙也。
国家又小,人口又少,尚且可以使其返回古代的和谐状态,何况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大国呢!所以举小国来说明问题。百姓虽然有精良、有效的工具却不使用,这样怎么还会担心生产工具不足呢?使百姓踏实、安稳,只知道自己的身体是实实在在的,不贪图财物珍宝。所以能各自安心平静地投入日常生活,重视死亡而不远行。
苏辙《老子解》
老子生于衰周,文胜俗弊,将以无为救之。故于书之终,言其所志,愿得小国寡民以试焉,而不可得耳。民各安其分,则小有材者,不求用于世,什伯人之器,则材堪什夫、伯夫之长者也。
老子生在周王朝衰落的时代,流行肤浅的纹饰和粗鄙的习俗,老子想以无为来扭转这种局势。所以在《道德经》的最后谈到他的志向,希望能够有个人口稀少的小国来做实验,却得不到。百姓都能安于各自的本分,所以有些小有才华的人,不追求自己的才华能够在社会范围内得到发挥,什伯人之器,是指有这样的人,他们的才华能够领导周围的十人或百人。
事少民朴,虽结绳足矣。内足而外无所慕,故以其所有为美,以其所处为乐,而不复求也。民物繁夥,而不相求,则彼此皆足故也。
事情少,民风简单、淳朴,只用结绳来记事就够了。身体内在的需要满足了,在外也没有其他令人倾慕、想得到的了,所以人们都觉得他们拥有的东西充足美好,他们的处境幸福快乐,而没有别的追求了。百姓那么多,但是不来往,彼此没有需求,是因为他们都很满足而没有其他需要了。
《道德经》被誉为“万经之王”,内容涵盖哲学、伦理学、政治学、军事学等诸多学科,曾被后人尊奉为治国、齐家、修身、为学的宝典。它对我国的哲学、科学、政治、宗教等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体现了古人的一种世界观和人生观。
《道德经》作为道教基本教义的重要构成之一,被道教视为重要经典,其作者老子也被道教视为至上的三清之一道德天尊的化身,又称太上老君,所以应该说道教吸纳了道家思想,道家思想完善了道教。
《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在前,《德经》在后,并分为81章,全文共约五千字,是中国历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学著作。道德经解析计划用81天时间,对《道德经》中的81章,每天一章节进行解析和译文,希望能帮助大家学习理解《道德经》。【微信公号:道德经解析】
第80章 小国寡民
【原文】
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①;使民重死而不远徙(xǐ)②。虽有舟舆(yú)③,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④。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注释】
①什:十。伯:百。
②徙:迁移。
③舆:车子。
④结绳:远古时原始人没有文字,在绳上打结来帮助记忆。
【译文】
使国家变小,使人民稀少。即使有各种各样的器具也并不使用,使人民重视死亡而不向远方迁徒。虽然有船只车辆,却没有必要去乘坐;虽然有武器装备,却没有机会去布阵打仗;使人民再回到远古结绳记事的自然状态中去。使人民有香甜美味的饮食,漂亮华丽的衣服,安适稳定的住所,欢乐的风俗。国与国之间互相望得见,鸡犬的叫声都可以听得见,但人民从生到死,彼此也不互相往来。
这一章老子提出了自己的“理想国”模式——小国寡民。在老子的“理想国”中,没有战争,人民安居乐业,不用智能,自得其乐。老子认为,理想的国家不宜过大,人口也不宜过多。
“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其中,“小国寡民”指的是满足于地域有限和人口不多的现状,而不试图通过武力来建立一个地域广大、人口众多的国家。“什佰”为古代士卒部曲的名称。什,十人,是由十个人组成的军事单位,相当于现代军队编制中的“班”;佰,百人,是由一百个人组成的军事单位,相当于现代军队编制里两个“排”的规模。“重死”即不轻死,也就是不拿着生命作赌注去冒险。人们只有做到珍惜自己的生命,才不会任意伤害他人的性命。
从前面的诸多章节中,我们可以了解到老子所处的那个时代的特征:战乱、压迫、贫瘠、饥饿、荒淫、贪婪……面对这样一个时代,老子为我们设计出了一个“理想国”的模式:国家规模很小,就像一个安静的村落;国中的百姓很少,但是人人富足,生活安定,各种器具应有签有,但是人们都不去使用这些器具;统治者清心寡欲,从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到人民的身上,也不干涉人民的生活,使人民重视自己的生命。此外,国中的人不向远方迁徙,他们虽然有船和车等交通工具,但是从不乘坐,而是徒步行走在路上;天下相安无事,即使拥有实力雄厚的甲兵,也没有用武之地;使人民回到使用结绳记事的远古的自然状态中去。结绳记事的时代是什么样的呢?那个时代没有战争,人们自由自在,和睦相处,都过着自然、纯朴的生活。这种单纯质朴的社会让每个人都心驰神往。即便在两千多年后的今天,我们依然能感觉到老子的“小国寡民”的美好。那么,小国寡民能不能实现呢?其实,这种社会曾在人类历史上存在过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只不过那时的社会发展水平还比较低,远远没有老子所说的那么富足罢了。
“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俗”指的是全部现实的生活方式,它是人们的社会政治、道德、法律、经济、社会、文化、生活的总和。在这里,老子以一连串的排比来描绘他心目中
理想社会的场景:在这个社会里,有甘甜美味的食物可供食用,有华美舒适的衣眼可供穿戴,有安适的住所可供居住,有令人愉悦的风俗可供享受。在一般人看来,这些都是些极其简单的生活需要,而老子曾说过,真正的富足就是知道满足,所以这种简单生活需求可以使人类生命的价值得以提高和升华。
“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这是本章的末尾,在这里,老子通过描绘“小国”里的人们的生活和交际情况,道出了老子的处世观和生活态度。老子认为,楣邻国家的百姓之间要“老死不相往来”。不过,这种态度也不是没有目的的,我们都知道,老子向来反对“多智”,他认为人民心智机巧过多就会导致祸乱,所以他不主张人们往来。
国既小,民又寡,尚可使反古,况国大民众乎!故举小国而言也。使民虽有什伯之器,而无所用,何患不足也。使民不用,惟身是实,不贪货赂。故各安其居,重死而不远徙也。
国家又小,人口又少,尚且可以使其返回古代的和谐状态,何况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大国呢!所以举小国来说明问题。百姓虽然有精良、有效的工具却不使用,这样怎么还会担心生产工具不足呢?使百姓踏实、安稳,只知道自己的身体是实实在在的,不贪图财物珍宝。所以能各自安心平静地投入日常生活,重视死亡而不远行。
苏辙《老子解》
老子生于衰周,文胜俗弊,将以无为救之。故于书之终,言其所志,愿得小国寡民以试焉,而不可得耳。民各安其分,则小有材者,不求用于世,什伯人之器,则材堪什夫、伯夫之长者也。
老子生在周王朝衰落的时代,流行肤浅的纹饰和粗鄙的习俗,老子想以无为来扭转这种局势。所以在《道德经》的最后谈到他的志向,希望能够有个人口稀少的小国来做实验,却得不到。百姓都能安于各自的本分,所以有些小有才华的人,不追求自己的才华能够在社会范围内得到发挥,什伯人之器,是指有这样的人,他们的才华能够领导周围的十人或百人。
事少民朴,虽结绳足矣。内足而外无所慕,故以其所有为美,以其所处为乐,而不复求也。民物繁夥,而不相求,则彼此皆足故也。
事情少,民风简单、淳朴,只用结绳来记事就够了。身体内在的需要满足了,在外也没有其他令人倾慕、想得到的了,所以人们都觉得他们拥有的东西充足美好,他们的处境幸福快乐,而没有别的追求了。百姓那么多,但是不来往,彼此没有需求,是因为他们都很满足而没有其他需要了。
国学人生智慧苑
▲长按识别二维码 关注我们-推荐阅读-
国学人生智慧苑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