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密艺术与元宇宙》系列讲座第四期,我们邀请到北京大数据研究院区块链与隐私计算实验室主任莫晓康作为主讲嘉宾,以“物理宇宙->赛博宇宙:柏拉图、托马斯•莫尔与中本聪的约会”为题做主题分享,并邀请了《算力智库》创始人燕丽,哲学博士、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副教授王球作为讨论嘉宾,独立纪录片导演、艺术家、当代艺术摄影批评人袁园担任主持与三位嘉宾展开对话讨论。
本期推送,我们首先推出莫晓康老师的主题分享内容,下期将推出几位嘉宾的讨论内容。
莫晓康
莫晓康,美国Stanford大学数学博士。曾在美国国家数学研究所(MSRI)工作。长期从事应用数学与金融量化模型工程化工作。近年来专注区块链与隐私计算产业应用研究。2020年,任清华大学丘成桐数学科学中心访问教授,北京雁栖湖应用数学研究院特聘教授。现任北京大数据研究院区块链与隐私计算实验室主任。
兼任PLONK零知识证明国际联合科研项目中方负责人;中科院吴文俊数学重点实验室访问教授;国际区块链杂志Journal of Blockchain Research编委会委员;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CSIAM)区块链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关村区块链产业联盟技术委员会专家委员;亚洲区块链产业研究院学术专家委员会委员。
大家好!非常感谢服务器艺术的邀请,让我有机会跟大家在这里一起共同学习、交流、探讨“元宇宙”相关的话题。
在今天的这个交流里,我们会带着对区块链与元宇宙的关注,回顾人类从古代到现代追求真理、艺术、理想社会的旅程,并探讨它对现在与未来的启发意义。具体包括以下六个部分:
1.古代哲人对宇宙真理与生命意义的探索;
2.人类对物理宇宙的探索:近代科学与技术;
3.人类对赛博宇宙的探索:区块链隐私计算;
4.人类对理想社会的探索:组织结构的革命;
5.人类对艺术世界的探索;非物质世界之旅;
6.元宇宙:新文明憧憬、大家共同参与空间 。
我们首先回顾一下在人类文明的早期,古代哲人对宇宙真理的一些探索。
2. 星光世界:在物质世界背后,一个光、色彩和形状的世界;3. 因的世界:在上述两个世界背后,一个由思想组成的世界;
而在上述三个世界的背后,是无法用语言描述的宇宙本源。与此相应,人的生命也包含物理的身体、光的身体、思想的身体,以及它们背后的生命本源。
印度最古老的经典《唱赞奥义书》(Chandokya Upanishad)有这样的说法:“我就是他/你就是他”,意思是人和宇宙的本源是合一的。个体生命来自于宇宙的本源,经历一个漫长的生命历程,最终认识宇宙真理、回归宇宙本源。这是古印度哲学对生命意义的认识。在印度古代哲学里,除了上述一般性观念之外,还有更为具体的认识,例如24要素。
A. 意识的4要素
人的意识分为四个部分:感性(Chitta)、自我(Ahamkara)、智力(Buddhi)、感官之心(Manas)。
(1)5大元素:地、水、火、风、空,类似于中国五行;(2)5种感知工具: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3)5种行为工具:排泄、生殖、行走(脚)、抓取(手)、语言;(4)5种生命能量:排泄、循环、消化、固化、代谢,这个有些类似于中医经典《黄帝内经》里所描述的多种气的概念。
宇宙的7个层次:物质、常空、大空、门、不可理解、不可达到、无名。与此相应,人的身体上体有7个重要能量中心,对应的身体部位分别为:尾椎、骶骨、腰椎、背部、颈椎、延髓和头顶。这就构成了宇宙和人的14个不同的层次。生命的5层外壳:极乐、智力、感官之心、生命能量、物质;
对应6种生命状态:无机界、植物界、动物界、人类、圣人、自由生命。
他们认为在普通人类之上有圣人的状态,圣人之上还有完全自由的生命状态。具体关系如下:
1、由于生命被5层外壳包裹束缚,形成了由石头这样的物质组成的无机界;
2、当最外层的物质外壳松动以后,下一层生命能量开始活跃,于是出现了植物;
3、当植物的生命能量外壳松动以后,下一层感官的“心”开始活跃,于是出现了动物;
4、当动物的感官的“心”松动以后,下一层智力开始活跃,于是出现了人类;
5、当人类智力这一层壳松动以后,下一层极乐开始活跃,人类进入圣人状态;
6、即便是极乐的状态仍然是一个外壳,脱去这最后的外壳,最终是“完全自由的生命状态”。
在人类历史上,大约在2500年前,在地球的各个不同的地方,都出现了一些可以被称为圣人的人物。他们分别对不同地区与民族的后续文明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A:佛陀(公元前563-483):前面的印度宇宙观比佛陀更早,有的人认为有9000年的历史,具体不好考证。但是在2500年左右印度出现了佛陀,以及他对世界文明的巨大影响。B:老子(公元前571-471):中国出现了老子,以及他影响深远的道家哲学思想。C:柏拉图(公元前427-347):在古希腊,比老子、佛陀晚一百年出现了柏拉图。D:《启示录》(公元一世纪):耶稣的门徒圣约翰写了《启示录》,描述了他的内在所见。有人认为,它的内容与前面提到的古印度数论哲学(Sankhya Philosophy)有确切的对应关系。近代西方文化首先是通过文艺复兴(一般认为在15-16世纪期间)学习了古希腊文化,之后在17世纪又发现了古印度哲学。这一发现在此后的300多年里,对西方文化产生了非常深刻的影响。德国哲学家叔本华说:“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一门学问能如《奥义书》那样的有益与高尚。他是我一生的慰籍,也将是我死的慰籍。”我们可以感受到这句话不仅仅是个评价,而且充满了个人的感情表达。
古印度哲学对西方文化的影响非常广泛,涉及到许多我们熟悉的文化名人,每个人都他们具体的故事。我们今天没有时间进入一个个的细节,只能列一下这些人的名字:
德国:哲学家康德、黑格尔、叔本华;文学家歌德;音乐家瓦格纳;
法国:伏尔泰、巴尔扎克、罗曼·罗兰;
英国:雪莱、箫伯纳、贝赞特夫人、赫胥黎、披头士(甲壳虫乐队)、汤因比(本世纪最伟大的历史学家之一);
俄罗斯:托尔斯泰,著名指挥家Stokowski;
美国:爱默生、惠特曼(诗人)、乔布斯(苹果)。
Today we are still living in this transitional chapter of the world’s history, but it is already becoming clear that a chapter which had a Western beginning will have to have an Indian ending if it is not to end in the self-destruction of the human race.
今天我们仍然活在世界历史的这个转折的篇章,但是已经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个以西方开始的篇章需要有一个印度的结尾,否则它的结尾就是人类的自我毁灭。
在他看来,印度哲学所表达的思想,是人类未来的希望所在。在1970年代,他与日本学者池田大作有一系列对话,表达了他对中国文化的类似期望。上面提到的贝赞特夫人(Annie Besant),也是西方近代史上的重要人物之一。她是英国人,但她在印度独立运动中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更有意思的是,我们在后面科学的部分,还要讲到与她有关的一个神奇的故事(关于同位素的发现)。
以上这些主要是文科生。在理科生里,需要提到著名的物理学家大卫·博姆(David Bohm),他在量子力学和量子纠缠方面做出过杰出的贡献。在社会生活领域,他提倡了一种新型的对话(被称为“博姆对话”),作为人们共同解决社会问题的一个新的方式。近代思想受到西方科学的影响,使得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倾向于以“物质”为中心。在近代科学看来,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而古代人对宇宙的认识,则被看成是一些哲学思辨,一些朴素的猜测,一些有启发性的探索,但是并不具有科学意义上的真实性。那么实际情况是如何呢?
古人的认识到底有没有真实性?古人在没有科学手段的情况下,仅通过哲学思辨怎么能够认识宇宙的真理呢?宇宙中除了物质以外还有别的东西吗?对于这些问题,我们不知道答案,但是也许问题比答案更有意义。
在这里我们要看几个近代科学发展的案例,它们代表着人类对物质宇宙的探索。我们从数学、物理、化学、医学、工程技术这几个角度分别看一些例子。数学算自然科学吗?按照一般的理解,自然科学的研究对象是物质世界,而数学的研究对象似乎不是物质世界。但是数学跟自然科学之间却又有着非常奇妙的关系。
法国数学家Galois(1811-1832)是数学历史上最天才的人物之一。他在21岁的时候为了女友决斗而死。在将要决斗的前一天晚上,他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匆忙写了下来,交给他的一个朋友。他最重要的研究成果叫做“群论”。这个数学发现非常超前,当时的数学家都不理解。直到50年以后才逐步得到大家的承认。而到了20世纪,他的“群论”(也可以称为对称性的数学理论)成为物理学家研究微观粒子,包括分子、原子、原子核、中子、夸克等等的主要数学工具之一。
杨振宁先生提出的非交换规范场论就是这个理念的重要范例之一。Galois的另一个数学发现“有限域”,则构成后面要讲到的区块链与隐私计算技术的重要理论基础。Gauss(1777 - 1855)和Riemann(1826 – 1866))在18、19世纪发展了非欧几何与弯曲空间的几何学。这些理论在20世纪成为爱因斯坦发展广义相对论的主要数学基础。从这两个例子我们看到:数学家仿佛远离现实的抽象研究,在几十年之后变成了物理学家探索大自然最深奥秘的重要思想武器。这一点令很多物理学家感到惊叹。我们再看一个例子。陈省身是20世纪最杰出的华人数学家,他和法国数学家安德烈·韦伊(André Weil)在1940年代发现了陈-韦伊(Chern-Weil)定理,物理学家杨振宁在70年代学习了这一成果以后,发出了这样的感叹:
经过一番努力,我终于明白了......陈–韦伊(Chern-Weil)定理。我在懂得这深奥美妙的定理后,真的有了触电的感觉......还有更深刻、更触及心灵深处的地方:到头来忽然领悟到,客观的宇宙奥秘与纯粹用逻辑......发展出来的数学概念竟然完全吻合,那真是令人感到悚然......我非常激动。我开车到陈省身教授寓所......我说,物理学上的规范场正好是纤维丛上的联络,而后者是在不涉及物理世界的情况下发展出来的,这实在令我惊讶......“这既令我惊讶,也令我迷惑不解,因为你们数学家凭空梦想出了这些概念”。陈省身当即提出异议:“非也,非也,这些概念并非是凭空梦想出来的,它们既是自然的,也是实在的。”
物理学家Wigner(1902-1995)在19世纪60年代写了一篇文章《数学在自然科学中超乎寻常的有效性》,他也非常惊叹于这一事实。他的文章中还引用了哲学家罗素的一段话,从另一个侧面表达了对数学的赞叹:
“数学,如果正确看待的话,不但具有真理性,而且具有超乎寻常的美。它是一种冷峻而简朴的美,就像雕塑一样,不诉诸我们任何的弱点,没有绘画与音乐的华丽装饰,但是却高尚而纯粹,具有一种唯有最伟大的艺术才会显现的严峻的完美。如同诗歌一样,在数学中有着真正快乐精神,巅峰的喜悦,一种超越了人的感觉,而这也正是最高卓越的试金石。”
数学为什么会有这些神奇的地方?数学到底是什么?对这个问题有不同的看法。其中之一被称为“数学柏拉图主义”。我们下面的类比图:
右边是物理实体:桌子、椅子、汽车、太阳、动物,这是人类通常认为真实的东西。左边是数学实体:三角形、圆、正多面体,π=3.141592653…,e=2.718281828…,以及欧拉发现的著名公式。这些东西是真实的吗?数学柏拉图主义认为,左边的数学实体,就如同右边的物理实体一样,是真实的客观存在。如果我们仔细想一下的话,在某种意义上说,左边东西的真实性甚至超过了右边。右边的东西并不是永恒不变的,凳子是会坏的,汽车寿命也有限,太阳最终也会毁灭,他们都是有限的对象。而左边的东西反而是超越时空的,古今中外所有的人都会发现它们,它们是不变的。圆周率π不是一个物质实体,但它却是真是的存在。数学实体的真实性超过了物理实体。日本著名数学家小平邦彦,法国著名数学家Alain Connes都表达了类似数学柏拉图主义的看法。当然,也有著名的数学家如Michael Atiyah,表达了完全不同的看法。这三位数学家都是现代数学最高奖菲尔兹奖(Fields Medal,可以看成数学的诺贝尔奖)的得主,但是在涉及数学的根本性哲学问题上,却持有完全不同的看法。最后我们想说的是,沿着数学柏拉图主义的思路,我们似乎能看到一个启发性的线索,那就是:宇宙并非仅仅由物质构成。因为三角形、圆、正多面体,π=3.141592653…这些数学对象,也是宇宙的一部分,甚至是比物质更为真实、持久的实体。它们似乎是超越时空,或者说似乎是存在于时空之外的实体。这些实体无法用人的感官(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直接感知,而需要用到人的理性思维能力去感知。动物也具备上述五种感官,但是似乎缺乏进一步感知数学实体的第六种“感官”(小平邦彦称之为“数觉”)。1916年,爱因斯坦完成其广义相对论,同时预测了“引力波”的存在,但是科学家花了100年的时间来寻找,直到2015年才首次观察到引力波。在宇宙间极其遥远的一个地方,两个黑洞发生了碰撞,释放出巨大的能量,以引力波的形式,经过13亿年的时间,最后传播到地球上,变得非常非常的微弱。但是被科学家机器精密的仪器探测到了。我举这个例子想说明什么问题?爱因斯坦作为浩瀚宇宙里渺小的一个人类,他也没有做科学实验,只是进行了逻辑推理和数学运算,为什么能够理解到13亿年以前发生的一件事?爱因斯坦说了一句很有名的话:“这个世界的永恒之谜是它的可理解性,它能够被理解,这个事实本身就是一个奇迹。”
他觉得我们能够理解世界是很奇怪的事情,这似乎意味着人的内心和宇宙奥秘之间,有某种不可言状的神秘联系。那么精神与物质到底是什么关系?科学的神奇性让我们感觉到,这个问题的答案并不简单。爱因斯坦感觉到了一种永恒之谜。我们对此有同感吗?中医传统的典籍《黄帝内经》最根本的理念之一是人体的经络理论,包括针灸、穴位、经络等内容。在西方现代解剖学里,是找不到经络的。全世界各地的大部分科学家,包括中国的大部分正统科学家也不关心这一问题。那“经络”到底是否存在?因为针灸是有效的。如果作为其基础的经络不存在,如何解释其有效性?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所祝总骧教授的团队和一些医疗结构合作,从1971年-1987年,花了16年的时间,用现代科学,包括电学、声学等物理手段进行测量与研究,从多种角度提出了经络存在的科学证明。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参看以下这份重要研究成果汇总:《针灸经络生物物理学--中国第一大发明的科学验证(增订版)》,祝总骧、郝金凯著,1998年1月北京出版社出版。其中有卫生部崔乐犁部长对这些研究成果的亲笔贺信。值得提到的是,上述研究成果也是全世界各国科学家,也包括欧美与日本等国的科学家,近一个世纪以来,对经络现象进行研究的一部分。上述成果也得到了国际同行的广泛承认。但是西方“正统科学”目前似乎还没有做好接纳这个领域的准备。因为它似乎隐约地在突破一般的物质概念,指向一个更大的未知领域。我们上中学的时候大概都背过化学元素周期表:氢、氦、锂、铍、硼、碳、氮、氧、氟、氖。第10个元素叫氖,英文是neon,这也是霓红灯(neon light)这个名称的来源。氖有三个同位素:neon-20、neon-21和neon-22。而neon-22可以说是历史上第一个被发现的同位素。今天我们要讲的就是与此相关的一段非常神奇的故事。1912年,英国的化学家阿斯顿(Francis William Aston)用质谱仪观察氖气,观察到了neon-20与neon-22。他把neon-22看成一个新的元素,并称之为“Meta-Neon”。1913年,他在英国科学促进协会(BAAS)年会上,报告了上述实验发现。同年,Soddy明确提出了同位素假说。他们两人也因相关发现分别获得了2021年与2022年诺贝尔化学奖。然而,在上述公认的科学史故事之外,还有一段鲜为人知的神奇故事。2000年左右,科学史学者Jeff Hughes在剑桥大学书馆查阅文献,发现了阿斯顿的一篇1913年的论文,并认为这是他当年为BAAS年会上的报告所准备的。该论文有一段非常另类的内容。
阿斯顿引用了1908年出版的一本书:《神秘化学》(Occult Chemistry),作者是:Annie Besant(前面曾提到的英国的贝赞特夫人)和Charles Leadbeater。阿斯顿说:“他们通过物理学者完全无法理解的神智学方法,测出了当时所有已知元素和几个未知元素的原子量。在后者中,有一个他们认为原子量是22.33(氢=1),他们称之为Meta-neon……我在本文中就采用了这个名字。”
阿斯顿1913年论文的上述内容,说了一件非常惊人的事:他在1912年通过质谱仪所观察到的氖元素的同位素neon-22(也是科学家第一次发现同位素),竟然在6年前就被两位“不是正统科学家”的研究者发现过了。阿斯顿还采用了他们所给的名字(Meta-neon),相当于是对这一更早发现的某种承认。那么《神秘化学》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关心这段历史的朋友们可与在网上查阅到大量详尽的资料。我们这里只是简略地说一下。这本书的两位作者在1895-1908年期间,历时13年,对元素周期表上当时科学家已发现的92钟元素,以及若干科学家尚未发现的元素,进行了非常系统和详尽的研究,并画出了他们看到的图案。下图中最左边是他们所看到的氢原子的样子。它里面有6个小单元,每个小单元又有3个更小的单元,它们称之为Anu(这是印度古代哲学里的一个名称,指宇宙中的某种最小单元),每个Anu又有正和负之分。所以每个氢原子由18个Anu组成。
上图的中间则是他们看到的氖元素的两种形态,第一种是360个Anu,第二种是402个Anu。他们把氢原子看成原子量=1,那么360/18=20,402/18=22.33,所以他们把第一种看成通常的氖,原子量=20。第二种则被他们看成是氖的一个变种,原子量=22.33,他们称之为Meta-Neon。上图右上角则是他们看到的Anu的样子,有正负之分。能量向外流的称之为正,反之为负。需要注意到,在《神秘化学》出版的1908年,科学家还没有提出原子核的概念,对于原子的内部结构还基本一无所知。原子核的概念是1911年才有的,而构成原子核的中子、质子是要到1932年才发现。而神秘化学的两位作者,在这种情况下,在1908年,比科学家早6年发现了同位素neon-22(还有一系列其它发现,我们今天没有时间细说),这是非常奇怪的事情。这些早年的研究,虽然曾经引起过部分科学家(包括阿斯顿等若干科学家)的注意,但是最终还是被主流科学所忽视,而尘封在历史的文献中。1970年代,英国理论物理学家Stephen Phillips用现代夸克理论等观念,重新对《神秘化学》的内容进行了非常详尽的研究,并提出了一系列独特的见解。应该说,直到今日,这些内容也仍然是一个谜,其中有太多无法解释之处,有待未来的研究进一步揭示。从17世纪牛顿力学开始的近代科学,深入研究了物理世界(各种形式的物质与能量)的自然规律,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现代生活所依赖的现代技术体系。具体包括:
牛顿力学:18世纪技术,蒸汽机、机器替代人、工业革命;
电动力学:19世纪技术,电气时代、能源传输、电子通信;
相 对 论:20世纪技术,原子能、GPS导航、可控核聚变;
量子物理:20世纪技术,激光、半导体、材料科学、超导、量子通信、量子计算。
与此相对应,我们后面要谈到与物理宇宙相对应的赛博宇宙(cyber universe)及其科学技术。21世纪人类生活正在经历从物理宇宙向赛博宇宙(cyber universe,数字世界)的大迁移。物理宇宙由各种形式的物质与能量构成,而赛博宇宙则由各种形式的信息构成。1994年开始的互联网革命使得赛博空间(cyber space,网络空间)进入了大众的视野,并越来越成为人类的第二家园。
2008年中本聪(Satoshi Nakamoto)发表了他的里程碑论文,Bitcoin:A Peer-to-Peer Electronic Cash System,推出了区块链技术,则构成了赛博宇宙的《独立宣言》,宣告其高度独立于物理世界的自有存在。对于物理宇宙世界的研究,有爱因斯坦这样伟大的科学家,也有尼古拉·特斯拉、托马斯·爱迪生这样的伟大发明家。他们分别代表了人类在物质世界科学与技术领域进行探索与发现的努力。而对于赛博宇宙的研究,也有一大批非常了不起的科学家,其中包括曾获得计算机图灵奖的华人科学家姚期智先生。与物理宇宙类似,赛博宇宙的科学研究(密码学是其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也为其技术发展提供了重要基础。也就是说,对数字世界的自然规律的探索与认识,为人类精准掌控各种形式的信息要素,提供了理论基础。3.1. 第一个里程碑:传统密码
西方世界对于密码的运用通常追朔到凯撒大帝,实际的历史应该会更早。二战时期,英国著名数学家图灵帮助英国破解德军密码的故事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在冷战时期,克里姆林宫与白宫之间有一个红线电话。为了这个电话的加密,双方需要首先相互传递密钥(也就是我们通常理解的密码本)。具体怎么传递呢?他们是把密钥打印出来,放在箱子里空运到对方。中共早期,有一个很重要的密码是周恩来亲自编的“豪密”。在长征时期,红军最主要的情报来源就是对国民党密码的破译。湘江之战、四渡赤水等著名战役,每一个都跟密码有着密切的关系。1935年,中共派潘汉年去莫斯科,要把一个密码本带回来,他为此花了三个月的时间把密码背下来,到1936年才回到延安,完成了密码传递的任务。
从上面的故事可以看出,密码本的传递是很麻烦的事,导致构建秘密通信渠道的成本很高。有没有更好的办法?对这个问题的研究就导致下一个重要的技术发展阶段:公钥密码。3.2.第二个里程碑:公钥密码
我们称为密码本的东西,技术上的名称就是密钥,也就是加密和解密的钥匙。前面我们已经看到,为了构建秘密通信渠道(例如莫斯科与华盛顿之间的加密红线电话),需要双方首先进行密钥的交换。我们能否直接用这个还没有加密的电话,来传递密钥呢?第一感觉是不行。因为没有加密的电话,意味着它有可能被窃听监听。在这上面传递密钥,如果被第三方窃听者截获了,那就完全失去意义了。于是,我们就陷入了一个鸡和蛋的死循环。但奇迹往往发生在貌似不可能的地方。1974年-1976年之间,美国斯坦福大学的两位学者Diffie和Hellman深入研究了上面的问题。也就是说,能不能在一个没有加密的通信渠道上,完成一个秘密的交换,而保证第三方即便窃听了对话的全过程,也无法获得双方所交换的秘密信息?经过两年的持续思考与探索,他们终于取得了突破,用一种神奇的数学方法,解开了上述貌似不可能的逻辑死局。他们的研究成果在1976年的论文《密码学的新方向》(New Directions in Cryptography)上发表。这是密码领域2000多年来的一次概念上的革命,开启了我们今天称之为“公钥密码”的全新密码学方法。这项伟大的科学发现,也成为20年后互联网革命的核心技术之一。1994年起互联网开始商业化,1995年人们用上述公钥密码技术构建了HTTPS协议,开发了安全浏览器。这成为后来蓬勃发展的电子商务的基础。我们今天能够在网上购物,能够放心地输入信用卡号等隐私信息等等,都是以上述公钥密码技术为基础的。公钥密码革命在构建赛博空间(cyber space,网络空间,数字世界)的信任体系方面迈出了巨大的一步。3.3. 第三个里程碑:区块链
1994年开始的全球互联网创造了赛博空间的概念。我们会觉得有一个与物理世界平行存在的赛博世界,我们可以在其中生活、互动、娱乐、工作、交易,等等。人类文明生活最重要的基础是信任。而赛博世界的信任主要依靠上述公钥密码学与安全浏览器(HTTPS协议)。更具体地说,它要依靠一种叫做PKI(Public Key Infrastructure,公钥密码基础设施)的“技术-社会学”框架,由一些具有很高公信力的机构发行一种叫做CA证书的东西,等等。比如我们用网上银行时在电脑插入一个U-盾,那上面就涉及到CA证书。这个体系构成了网上商务活动的信任基础。上述体系有什么问题吗?看上去似乎也没啥问题。但是人类对赛博世界探索的目光已经投向更为远大的目标。随着互联网的大规模兴起,有一群学者开始思考以纯数字化的方法构建某种新型的货币与支付体系。经过十多年的研究与积累,2008年中本聪取得了决定性的突破,发表了其划时代的论文《比特币:一个点对点的电子现金系统》(Satoshi Nakamoto, Bitcoin: A Peer-to-Peer Electronic Cash System)。它完全摆脱了对PKI体系的依赖,不再需要任何权威机构来提供信任机制。它的理想是:完全借助算法与代码,将互联网上成千上万互不认识的人们联系在一起,让他们以完全信任的方式在一起合作。而在这个合作中,没有任何人充当“组织者/协调者”的角色。更重要的是,中本聪没有停留在理论上,而是立即付诸实践。2009年,比特币上线运行,并由此启动了席卷全球的区块链革命。中本聪的区块链技术,第一次在赛博世界(即数字世界)构建了一个几乎完全独立于物理世界的生态。所以我个人感觉,区块链的出现就好比“赛博宇宙的独立宣言”,就像当年美国从英国独立出来一样。这也是人类社会几千年来在组织结构方面的一次革命,构建一种新型的人类合作形态:大规模的“没有组织者的组织”。3.4.第四个里程碑:隐私计算
2009年比特币的上线,开启了一场席卷全球的区块链“技术-社会学”实验,并获得巨大成功。它所承载的经济价值也达到1-2万亿美元。这个成功本身也进一步激发了人们对其未来前景的无限遐想。但与此同时,区块链技术本身也显示出一系列根本性的弱点。就像莱特兄弟发明的飞机一样,它很激动人心,但还远远没有达到波音737,空客320那样真正可以商用的程度。我们甚至可以说它还只是一架实验室水平的玩具飞机。就像我们之前谈到物理世界的科学与技术的关系一样,赛博世界也有它自己的科学与技术。原子能技术的背后有相应的科学理论,例如爱因斯坦的质能转换公式:E=mc^2。区块链技术有没有相应的科学理论呢?应该说,它的科学理论基础最主要的就是密码学。中本聪发明的区块链,用了一些初级的密码学,造出了他的玩具飞机,并完成了首飞的壮举。但是要想把区块链这个“玩具级别”的技术,升级为“商用级别”的技术,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最重要的是,他需要借助更高深的科学理论:隐私计算。隐私计算的理论研究始于1979年省理工大学三位密码学家的一篇论文。该论文提出了一个很奇怪的问题,即:两个人能不能在电话上打牌?这意味着两人不用纸牌或任何其它物理装置,也不用任何第三方的协助,纯粹靠在电话上相互说话,就能完成一局纸牌的游戏。
大家可以仔细想一想这意味着什么。以洗牌为例,两人在电话上就这么相互说话,就能模拟出洗牌这个过程。也就是说,双方要共同创建出一副洗好的牌,而且双方还都不能看见它。这个事情第一感觉就是完全不可能的。但是他们用某种神奇的数学方法做到了。就像牛顿发现万有引力标志着人类对物理世界探索的一个里程碑一样,我个人感觉上述发现是人类在赛博世界(数字世界)探索方面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比区块链早了整整30年,而且其科学发现的分量也远远超过区块链。但是这个重要的发现并没有像区块链那样一举成名,而是几乎完全没有进入社会的视野。但是它就像一颗种子一样,经过密码学家几十年默默无闻的深入研究,逐步成长成一门丰富而深奥的学问,最终在区块链的时代开始大放异彩。我们说过21岁为女友决斗而死的法国数学天才Galois和他所发现的“有限域”理论。我们也说到与陈省身教授合作研究的著名法国数学家André Weil(杨振宁先生为他们的数学发现感到惊叹)。André Weil研究了有限域上的椭圆曲线这一高深的数学理论,在1940年发现了椭圆曲线上的配对这一数学结构。到了21世纪,这个远离尘世的数学结构意外地成为密码学家的重要工具,用于构建诸如zk-SNARK这样的黑科技。大约在2016年,借助这个强大的技术方法与区块链相结合,首次在数字世界构建了物理世界“黄金”的等价物。有时人们将比特币说成数字世界的黄金,但是比特币与黄金相比有一个致命的缺陷,那就是它没有解决隐私问题。比特币的所有账目都是向全世界公开的。而黄金的支付却可以是完全隐秘的,只有当事的双方知道。所以说比特币不是合格的黄金等价物。中本聪所用的数学工具过于简单,无法解决隐私问题。这个例子也体现了区块链与隐私计算的区别,玩具飞机与商用飞机的区别。这也是高深的数学理论解决数字世界重要问题的一个范例。3.5.区块链与隐私计算,到底是什么技术?
关于区块链与隐私计算,有很多不同的说法与解释。例如:区块链是分布式账本,隐私计算是一种“可用不可见”的数据共享技术,等等。所有这些说法都有它的道理,但是哪个说法最接近其本质呢?
我个人的看法是:区块链与隐私计算(以及它们的未来版本),从根本上说属于人类社会组织结构的技术。它们的其它属性(例如账本、可用不可见,等等)都是服务于一个核心目的:构建更为公正、可信、高效、先进的人类社会组织结构。就像人类在19世纪开始使用的电力,在后续100多年里完全改变了世界一样,以区块链与隐私计算为雏形的“人类社会组织结构技术”,也必然将在未来30年、50年乃至100年或更长的时间里,在另外一个层面改变世界。这个深远的变革现在已经开始,值得我们长期关注。
理想社会是人类物种几千年(或更长时间)以来的不懈追求。这个追求希望达到什么目标?以区块链与隐私计算为代表的“人类社会组织结构技术”对此提出了什么新的解决方案?我们首先要提到柏拉图的《理想国》(公元前375年),它被西方学界看成系统性探究理想社会最早的著作。我们还要提到英国学者托马斯·莫尔的《乌托邦》(1516年),德国学者卡尔·马克思的《资本论》(1867年)。最后我们要讲到中本聪的《比特币:一种点对点式的电子现金系统》(2008年)。他们四个人有什么关系呢?柏拉图的《理想国》是一本对话集,假借苏格拉底与其他一些人的对话,探讨如何构建理想社会的问题。对话内容非常广泛、深入、细致,涉及到很多方面,也提出了很多具体的建议。在《理想国》的第五卷有一段话,能够表达他的一个核心思想:“除非哲学家作为国王来统治,或者那些现在被称为国王与首领的人真正地、充分地哲学化,政治权力与哲学完全合体……城邦的问题,以至于人类的问题都是永无宁日的。”也就是说,要想实现理想国,就需要由哲学家来领导国家。他这里说的哲学家,是指热爱真理、追求真理、热爱正义的人,有点儿像中国的圣人的感觉。《理想国》也具体表述了五种可能的政治形态(按照好坏的顺序):
第一种:贤人政治,追求智慧、正义;
第二种:荣誉政治,追求荣誉、权力、成功;
第三种:寡头政治,追求财富,并因此导致贫富差距悬殊、犯罪率上升;
第四种:民主政治,贫富差距导致反叛,追求平等、自由,很多无能的人担任官员;
第五种:暴君政治,追求极度自由导致其反面,内斗、诬陷、流放、杀戮。
有意思的是,与现代西方的主流观念不同,柏拉图对民主政治的评价很低。托马斯·莫尔的《乌托邦》继承了柏拉图的理想,详细描述了一个叫做乌托邦的地方。在它的门口有这样一首诗:在社会治理的具体方法上,托马斯·莫尔与柏拉图有很多不同,但总体精神是相通的。马克思的思想大家都比较了解,这里就不详细展开了。有一点值得特别提到的是马克思首次对经济危机现象的深入研究。在现代西方经济学中,这个现象被称为商业周期(business cycle)。许多著名经济学家,包括凯恩斯、熊彼特、奥地利学派等等,都对这个现象有不同的研究,但是至今仍然没有公认的成熟理论。可以说它目前仍然是经济学领域的一个未解之谜。这一事实也表明,人类对于经济活动自然规律的了解,以及如何管理经济活动,如何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仍然所知甚少。很多基本的问题,还有待进一步探索。
人类最初的社会组织形态是部落。之后有家庭,是以协商为主的合作形态。然后有家族,它是协商与权力相结合的形态。然后有乡村,以及更大规模的社会组织结构,例如中国古代有过各种组织形式,演化到中央集权制等等。在经济与商业领域,也有各种不同组织形态。例如温州很多企业家之间互相借钱,借助于互助会(标会),私下里可以解决很多问题。清朝有山西的票号,现代商业社会则离不开银行。现代公司的内部组织结构有股东会、董事会、CEO等等。现代社会又产生麦当劳这样的连锁店结构,以及像Google、亚马逊这样的大平台,并与大众社会形成了新的独特关系。从更宏观的层面,则有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工业革命→国际贸易→全球化时代这样演化历程,也有最近的全国统一大市场这样的概念。对于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如何进行管理的问题,也有过很多探索,例如:
1. 亚当斯密《国富论》提出“看不见的手”,用市场方法解决资源配置问题;
2. 19世纪,马克思对资本主义进行深入研究,发现市场并不能很好解决资源配置问题,于是会产生周期性的“经济危机”。现代经济学称之为“business cycle/商业周期”,有繁荣、衰退、萧条、复苏四个阶段,等等。
3. 俄裔经济学家里昂惕夫(后来在美国)提出了“投入产出经济学”,并因此工作在1973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这在一定程度,可以说是西方版的计划经济。很多西方国家政府与重要国际组织也将该理论用于实际经济规划中。
4. 中国改革开放40年,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也有很多争论。市场好还是计划好?这个我们不进入细节。
5. 从社会发展更长远的角度看,人类仍然需要探索更好的经济活动管理方法。
我们前面谈到了人类社会自我管理的两个基本问题:
1)社会组织结构问题;2)生产分配制度问题。
几千年来,无数的哲学家、思想家、政治与经济领域的学者们,都在这方面进行过不懈的探索。社会活动家们也进行过无数的实验。但是到21世纪的今天,这些问题仍然不能说解决得很好。我们希望探讨的是,以区块链和隐私计算为代表的新型信息技术,能够为此提供什么新的解决方案?首先,我们看看解决上述两个问题的主要困难是什么?传统的解决办法,通常会致力于某种“社会组织结构”。包括行政的组织结构,经济的组织结构(前面提到的银行、连锁店体系,等等)。而这些结构的核心问题,其实是人的问题。
市场经济为什么会导致商业周期(business cycle),计划经济为什么出现其它问题?如果认真追踪这些问题,最后可能都会归结到人局限性问题。人会有私心、会不公正、会判断失误、会犯各种错误,等等。而由人所构成的“机构”(例如银行、电商平台)也几乎必然会带着这些局限性。柏拉图的想法,是把管理者变成哲学家(类似中国的君子或圣人),但是社会上哪有那么哲学家?托马斯·莫尔的建议是选举,不过柏拉图却认为民主政治是五种政治形态中第二糟糕的。
在人类社会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人们已经尝试了各种办法。任何组织结构似乎都隐含着某种形式的权力分配。组织结构的形成机制、运行机制、维护机制、更新机制,都很自然地成为牵动各方利益的过程,包括利益的分配与再分配问题等等。人的问题似乎无处不在,而且很不容易解决。面对上述难题,中本聪有什么新的思路?我们粗略地总结为两点:1)人的管理→算法管理
这里说的人,包括个人(例如CEO),也包括机构(例如电商平台)。算法和代码可以做到完全公正,没有道德的瑕疵,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人的局限性。大家可能会问,代码不也是人编的吗?人难道不能把自己的私利植入到代码中去吗?中本聪对此的回答是:在新的设计思路里,代码是对全体合作者公开的、共享的、共同监督的、共同运行的。如果代码有问题,大家可以是可以集体抵制的。所以这个问题原则上有解决之道,实践上还需要作大量的具体工作(方案设计、社会实验、迭代升级,等等)。当然,对于用代码替代人这个想法,不应该作绝对化的理解。毕竟社会是由人构成的,把所有人的事都用计算机代码来代替,我个人认为也是不行的。在排除了这种过于绝对化的想法后,更值得关注的是这个方法的巨大潜力与价值。2)金字塔结构→合作共建模式
人类从部落文明逐渐进入有组织的社会以来,组织机构通常会形成金字塔结构的形态。除了像家庭这种小范围合作的情况意外,稳定的大范围合作几乎都需要以某种等级结构为基础。
一个家庭四五个人可以完全靠协商来合作,对于一个几十人的家族呢?如果内部关系良好,协商合作似乎也还有可能。但是如果规模扩大到一个村庄、一个城镇,乃至一个国家多少亿人的范围,协商合作变得几乎不可能。组织者(个人或机构)似乎成为了一个必不可少的要素。但中本聪说却说不一定。如果使用这套新的技术方法,借助一套神奇的算法与代码,完全有可能在很大程度上把金字塔式的组织机构,替换为相对平等的合作共建结构。组织者、管理者、协调者的角色,被代码所取代。
听了中本聪的想法,我们的第一反应可能是:“这个是胡扯的,异想天开,完全不可能”但是中本聪说:“没关系,我证明给你看”。怎么证明?中本聪在2009年推出了比特币,有序运行至今13年,并承载着万亿美元的经济价值。这个全球范围的“技术-社会学”实验,无可辩驳地证明了这种新合作模式的可行性。这个范例并不完美,还有很多显著的缺陷。但是就像莱特兄弟的飞机一样,它证明了人类飞行是可能的。上面是对中本聪技术思想的一种解读。他本人并没有直接这么表述。他是通过自己精妙的技术方案,以及后续启动的大范围社会实验,无声地阐述了其震撼世界的新思路。比特币上运行着万亿美元的资产,这么多钱在一个系统里运行,完全靠计算机程序,没有人的干预,但是也基本没有出问题。这是对中本聪想法最强有力的背书。基于这样一个真实的成就,2015年10月《经济学人》发表了一篇封面文章:《信任机器:比特币背后的技术如何改变世界?》,它把“比特币”称之为信任机器。作者从比特币及相关技术的实验性成就中,看到了一个全新的技术:构建人类社会新型信任的技术。这个被称之为“信任机器”的新技术,在人类科技发展的历史上处于什么地位呢?我们试图从机器替代人的历史进程中,找到这个问题的一些线索。具体说分为以下四个层次:1. 体力劳动:蒸汽机、农业机械、工业机械、汽车、火车、飞机等等,替代人的体力劳动;
2. 简单脑力:计算机、办公软件、数据库、会计软件、ERP软件、社交软件等等,替代人的简单脑力劳动;
3. 复杂脑力:人工智能、Alpha Go(围棋)、科学计算(天气预报、核试验),替代人的复杂脑力劳动;
4.社会管理:而中本聪所提出的想法,比上面三点更进了一步。它试图替代的是什么呢?不是体力劳动、简单脑力劳动、复杂脑力劳动,而是人的社会管理职能。这包括CEO、董事会、银行、电商平台,等等。这意味着100年后,或者也许是50年后,传统意义上的CEO、董事会、银行、电商平台,都有可能会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某种基于新型技术的社会管理模式。这是技术替代人的一个更高的层次。
当然我们也要再次提到,事情的发展永远是复杂的、曲折的、多面的。任何过于简单化、理想化、绝对化的想法,都是脱离实际的。任何特定的历史与地域环境,都有其特定的局限性。而对这些局限性的恰当理解与务实处理,也是一个革命性技术获得其生存与发展空间的必要条件。人类追求理想社会的历程是艰难而崎岖的。社会主义思想与社会实践,可以说是这个漫长历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苏联在某个历史阶段的成功与最终的解体,中国40年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这些都是促使人们更深入思考这些问题的重要事实依据。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中,提出过两个重要概念:
1)按劳分配;2)计划经济。
前者关注社会公正,后者则试图提高社会经济活动的效率。但是这两个原则在实践中却遇到了很大的困难。有一些成功的案例,也有大量惨痛失败的案例。问题到底出在哪里?这是个很复杂的问题。但是我们也可以从一个简单的角度来回答它,那就是:问题出在人身上。因为事情是人在做,理想的原则,需要大量的人来具体执行。而这个执行的过程,可能会把最初的原则,变得面目全非,完全违背其初衷。柏拉图把理想社会的希望,寄托在国王与哲学家的合一。中本聪则提出了程序替代人的技术方案。对于按劳分配与计划经济这两个理想,中本聪的技术方案会有什么帮助?我们简单提以下三个可以进一步思考的点:
1. 核心技术能力:以较低成本,合作共建公平、合理、透明、高效的经济合作组织形态。
2. 按劳分配原则:多方合作中,用技术保证透明性(但不破坏隐私) ,实现分配合理性。
3. 计划经济理想:全社会经济数据共享(但不破坏隐私)+AI,计划与市场经济完美结合。
5.1. 贝多芬,Beethoven (1770–1827)
什么是艺术?如果说科学是对宇宙客观规律的探索与认识,那么艺术通常会被认为是人类主观世界的某种表达。
英国作者J. W. N. Sullivan在其《贝多芬,他的精神成长》(Beethoven, His Spiritual Development,1927)一书中,表达了完全不同的看法。他在书中引用了1810年Elizabeth Brentano给歌德的一封信,其中提到贝多芬对她说的一句话:音乐是比所有的智慧与哲学更高的启示。Sullivan对Brentano的可信度是有质疑的,但是他仍然认为这句话反映了贝多芬对音乐的看法。我们不妨引用Sullivan的几句话:1)贝多芬把艺术看成传达对真实世界的认识的一种方式(Beethoven regarded art as a way of communicating knowledge about reality)。
2)最高的艺术有一种超越的功能,就如同科学一样(The highest art has a transcendental function, as science has)。
3)我们所讨论的这种音乐,其功能是传达有价值的精神境界,这些境界体现了艺术家的深度,以及他人生经验的品质(The function of the kind of music we have been discussing is to communicate valuable spiritual states, and these states testify to the depth of the artist’s nature and to the quality of his experience of
life)。
4)或许甚至莎士比亚也从来未曾达到贝多芬晚期音乐所表达的那种最后的光明境界(But perhaps even Shakespeare never reached that final stage of illumination that is expressed in some of Beethoven’s late music)。
5)很少人有能力完全意识到痛苦是人生最重要的属性之一…对贝多芬来说,痛苦这一属性已经成为他人生看法中最重要的一部分。他天性中深厚的真诚与天真,加上他的生活境遇,使得这一认识成为必然。这一认识的品质与叔本华那类人的悲观主义无关。它是对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的简单、直接与最终的接受(Few men have the capacity fully to realize suffering as one of the great structural lines of human life… To Beethoven the character of life as suffering became a fundamental part of his outlook. The deep sincerity and naïveté of his nature, combined with the circumstances of his life, made this knowledge inevitable. The quality of this realization has nothing in common with the pessimism of such a man as Schopenhauer. It is the direct, simple and final acceptance of an obvious fact)。
6)我们可以分享到他的那种超越尘世的境界,在那里挣扎结束了,痛苦被化解了…他活在一个比我们更丰富的宇宙…这其实也是我们的宇宙,只是他能够觉知到其中的某些方面,而我们只有过模糊与短暂的一瞥(We may share with him that unearthy state where the struggle ends and pain dissolves away...He lived in a universe richer than ours…It is indeed our own universe, but as experienced by a consciousness which is aware of aspects of which we have but dim and transitory glimpses)。
在Sullivan看来,最高的艺术与科学类似,都是对客观真理的探索与认识。这位英国作者的其它著述也包括《欧洲数学史》(The History of Mathematics in Europe,1925),《相对论三人谈》(Three Men Discuss Relativity,1925),等等。在贝多芬的书桌上,有他从席勒1791年的《摩西的使命》(Schiller, Die Sendung Moses)中手抄的三段古埃及铭文(Veil of Isis, 伊希斯女神的面纱)。
1)我就是存在(I am that which is)。
2)我是现在、过去以及未来的一切存在。没有一个凡人揭开过我的面纱(I am everything that is, that was, and that will be. No mortal man has lifted my veil)。
3)他是他自己的独一无二,而正是这独一无二,构成这世间万物的源泉(He is of himself alone, and it is to this aloneness that all things owe their being)。
对于上述铭文,康德曾评论道:也许从来没有人表达过比伊希斯神殿的铭文更为崇高的思想。贝多芬个人的故事,以及他的音乐作品,都是人类文化宝库的重要部分。5.2. 铃木镇一,Shinchi Suzuki(1898-1998)
日本著名音乐教育家铃木镇一的小书《爱的养育》(Nurtured by Love),记载了另一个震撼人心的故事。17岁那年,他在托尔斯泰日记中读到了这样一句话:欺骗自己比欺骗他人更糟。他写道:“这尖锐的词句穿透了我的心底。这是一个巨大的震撼,我开始恐惧地颤抖而不能自持。”
他1920年去德国留学8年,成为著名小提琴家Klingler唯一的私人学生。后来他创立了著名的“铃木教学法”(talent education)。在德国留学期间,爱因斯坦跟他成为好朋友,并对他照顾有加。爱因斯坦也是小提琴爱好者,自己也会拉小提琴。
爱因斯坦曾说过:莫扎特的音乐是如此的纯洁与美妙,在我看来它是宇宙内在美的体现。下面我们听一下爱因斯坦1931年演奏莫扎特作品Sonata in B-flat KV378的珍贵录音。
铃木镇一的老师Klingler有一个四重奏乐队。他有一天晚去听他老师的音乐会,经历了一次非凡的体验。他写道:
“在所有的演出中,我最着迷的是有一个晚上由Klingler四重奏所演奏的莫扎特……当演奏到单簧管五重奏(A大调,K.581)时,发生了一件过去从未有过的事。我感到似乎失去了手臂的知觉。我被永恒爱完全吸引住了。是莫扎特教会了我完美的爱与真善美。我现在深深地感到我仿佛是在莫扎特的直接引导下,他给我留下了一份遗产,我要替他为所有孩子们的幸福而工作。让我得到这个启示的,就是Klingler四重奏所演奏的莫扎特五重奏。那天晚上我好像被逐渐吸进了莫扎特的灵魂,最后,我对其它一切都失去了知觉,包括我自己,我变得如此的陶醉……演奏结束后我想鼓掌,但是肩膀以下没有知觉,我的双手不能动。我不知道掌声是什么时候结束的。大家鼓掌时我就恍惚地坐在那里。最终我重新得到了双手,但即便感觉回来了,我还是在凝望着空中。一种不可描述的、庄严的、极乐的感觉浸透了我的灵魂。我被赐予了莫扎特崇高的精神世界的一瞥。平生第一次,通过声音,我得以感受到人类精神的最高律动,我的血液在燃烧。那是一个庄严的永恒瞬间,当我,作为一个人,超越了这个肉体的局限。那天晚上我完全无法入睡。莫扎特向我展示了那不朽的光明。”
铃木镇一的这样一个感受让他最终创办了自己的事业。他在访问欧洲时的一个视频里说道:
“世界上所有的老师们要一起工作。我研究这个教学法几十年了,大家一起工作,新的想法、新的想法,新的想法,让这件事变得很容易,就像母语一样,父母教孩子说话从来没有困难,他们是出色的教育者。为了世界上孩子们的幸福,需要让他们得到教育,每个孩子都有非凡的潜力的。但穷人的孩子却得不到教育,我没法看这样的事。我必须为每个孩子得到教育而工作。我一生就为这个,我不想要别的,你想要什么,问你自己。我只想要这个。”
最后我们回到元宇宙的话题。元宇宙这个词近年来开始流行。但是元宇宙到底是什么,目前似乎也还在探索中。其中有两个比较相关的主题:
1)区块链理想:区块链→隐私计算→信任机器→人类社会向“合作共建模式”演进2)沉浸式体验:网络游戏及生态 + VR/AR技术沉浸体验→仿真模拟物理世界的想法这两个主题都有其自己的专业性。其中第二个主题我不是很熟悉,所以这里主要说第一个主题。我个人的看法,这个主题的未来发展大体有6个重要的长远目标,我把它梳理为“三个整合”与“三个重构”。
三个整合分别是:
1)计算整合:全球所有计算机(计算与存储资源),整合成一台计算机,一个公共资源。2)数据整合:全球机构与个人数据,整合成一个公共数据库,全面共享,但不破坏隐私。3)两界整合:数字世界与物理世界,两种身份,NFT与房产登记,智能合约与法律执行力。1)信任重构:互联网→互信网,全球任何两个陌生人,瞬间建立互信,(网络)做恶成本=∞。2)商业重构:传统机制如CEO、董事会、银行、交易所、电商平台,转型或演绎柯达的故事。3)文明重构:金字塔结构 + 资源垄断 → 合作共建结构 + 合理分配(共同富裕)。上述变革可能会在未来的30年、50年,乃至于100年逐步实现。具体时间我们没办法说,但是我相信会有这样一个未来。从人类文明进程的角度,似乎有这样几个阶段: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信息文明→信任文明。
上述变革的可能性,似乎预示着21世纪,人类正在开启下一个文明,即信任文明的阶段。它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我们目前还很难去估量。但是这里一定有大家共同参与的机会。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1)学术研究:这是目前全球科研的热门领域,有大量包括数学、算法、计算机科学的前沿研究课题,等待着大家去探索。
2)工程实践:这也是目前人才比较紧缺的领域,对于IT工程技术人员是一个很好的机会。
3)商业创新: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创新,以及它向经济社会纵深的渗透,其颠覆性的力量将逐步呈现。过去的例子有:互联网对零售业的改变,对纸质出版业的改变。但是这一次似乎会更广泛与深入。对于我们从事商业的朋友们来说,这意味着什么?是挑战还是机会?
4)艺术创作:这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对此我不是内行,但是相信这里的机会很多。有如当年摄影技术,电影技术的出现,会开辟新的创作空间一样。元宇宙的愿景,会打开什么样的创作空间?
5)产业投资:1994年兴起的互联网,开启了一个新的产业时代。而现在我们所说的区块链、隐私计算、信任机器等等,似乎在开启另一个更大规模的产业革命。也许我们可以称之为第二次互联网革命。这对产业投资意味着什么?这个大家应该都能看到。
最后,再次感谢服务器艺术主办这次活动,感谢大家的参与。有说的不对地方,欢迎大家指正。
服务器艺术以服务人类的智慧与知识生产为宗旨,汇聚艺术与科学、哲学人文各学科领域的精英人脉,打造一个理性思想与感性经验交互碰撞、沟通和融合的跨界空间,以此探讨并追究艺术、科学、哲学对于人类存在的意义。服务器艺术基金会将承载一个跨学科、多媒体的交流平台“呼吸公社”,定期举办跨领域的学术对话、讲座、论坛,以闭门与公开、线上与线下等各种交流传播形式,不断拓展并突破现代社会的知识视界和思想疆域。同时服务器艺术立足于艺术的当代性、国际性和原创性,致力于探究全球语境下当代艺术的精神内涵和价值取向,并以收藏、研究优秀当代艺术作品的新型模式,推动中国当代艺术在人类知识基因、文化根性和历史文脉上的不断建构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