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讲座文稿 | 【加密艺术与元宇宙】NO.9:一个加密艺术家的养成

服务器艺术 服务器艺术 2023-08-24

《加密艺术与元宇宙》系列讲座第九期,我们邀请到元宇宙与未来资产研究智库Meta Z创始人陈序作为主讲嘉宾,以“一个加密艺术家的养成 ”为题做主题分享,并邀请了元宇宙数字艺术俱乐部市场运营总监马林,加密艺术家、数字化合物创始人王兴作为讨论嘉宾,独立纪录片导演、艺术家、当代艺术摄影批评人袁园担任主持与三位嘉宾展开对话与讨论。
本文为讲座文稿,扫描下图二维码观看视频回放。
内容版权归发言人所有

@陈  序:
谢谢袁园老师、谢谢各位嘉宾、谢谢服务器艺术的邀请。
今天和大家分享的题目是“一个加密艺术家的养成”,我之前做过很多关于元宇宙、NFT、Web3的分享,但今天的分享有一点不一样。因为我本身不是艺术家。

为什么会聊这样一个题目?因为从我开始涉足到加密市场、NFT智能合约技术,以及由各种前沿科技趋势整合创新而成的元宇宙市场,有很多艺术家或者艺术院校的学生都来和我讨论过关于加密艺术、数字艺术,以及在Web3或者是正迈向Web3的互联网世界里面,当我们用到NFT智能合约的新技术,当我们更多了解整个加密世界以及底层基础的区块链技术和因为这些技术变革改变的文化形成、社会结构、契约关系、市场商业化过程,这一切,对于有志于成长为一个艺术家的年轻人而言到底意味着什么?第一,这是一个特别宏大的题目。
第二,这一题目非常需要时间慢慢积累,不断试错,才能形成这方面的理论。
现在,我觉得只能畅想或者从我可以看到的整个元宇宙发展趋势,特别是NFT智能合约和现在在Web3的世界里面形成的新型的各种版权、知识产权关系的尝试,包括我们在Web3的世界里面形成的社群关系,艺术家和社会之间的直接关系人、利益人以及整个大众公域的交互关系的新关系的形成,已经可以看到不是蛛丝马迹,而是非常清晰的潮流和趋势的细节或者是表征。在现在这个时间点上,简单的暂时总结一下,可能对于一个加密艺术家的养成有所帮助。当然肯定是很不完备的,同时也是需要在时间长河当中继续不断地创新、不断地试错,才能检验的。
我是元宇宙智库MetaZ创始人、全球碳中和行动指导委员会元宇宙专业委员会执行主席、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元宇宙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和首席研究员。我在“得到”上有两门课:《元宇宙12讲》和《NFT6讲》,大家感兴趣可以去听一下。
一个加密艺术家的养成有三个大的方向:创作、确权和社区。这三个方向上的改变,对于一个加密艺术家,一个数字艺术家在加密市场里面发展,是非常关键的。

创 作

艺术家是一个故事(匿名性)

加密市场出现的新型艺术家,很多艺术家会用匿名的方式进入市场,比如Pak,这是一个独特的特点,艺术家总是有故事。
在艺术家职业生涯当中,历史上很多伟大或者不是那么伟大的艺术家都会形成他自己的故事,融合了他的职业生涯、创作生涯、人生点点滴滴。这个故事对于市场或者社会公众了解艺术家,对于艺术家、艺术作品价值共识的形成是非常关键的。
从元宇宙的角度来看,每个艺术家至少都是一个独立的元宇宙因为在那个故事里面,他把创作、虚构性的东西和他自己真实的人生与社会交互的界面都融合在一起。想一想,我们听到的、了解的艺术家的故事里面,有多少是真实的人生?有多少是作品给大家构成的世界?多少是他和他的作品创作互动之间形成的传闻?第三方的观点、分析,甚至是流言或者是传奇性的猜测等等,所有的这些都会和艺术家、和他的作品完整的包裹在里面,形成称之为“艺术家元宇宙”的东西。从这个角度讲,艺术家和元宇宙之间有着天生紧密或者非常特殊的联系。这也是为什么艺术家最先去深入探讨元宇宙或者更快的接受元宇宙的概念,甚至用在他的创作当中。


Pak 推特账号
在现在的时间点上,一些新兴缘起的艺术家,比如像Pak这样比较有名的,会用匿名方式进入加密市场,他们再去形成他的故事元宇宙,第一天就会出现在公众的视野里面。这件事情对历史上的艺术家是很少见的,哪怕在大众传媒非常发达的情况下,因为一个艺术家从不知名变成一个知名的艺术家,这个过程不能说是黑箱,至少是不为公众所知的过程。
在加密艺术、NFT艺术出现之前,一直到现当代,仍然绝大多数艺术家都是成名之后才被追溯之前的故事。这就形成了这样一种可能性,在一个艺术家成名之后,作家也是如此,是有可能去改变他的故事的。
我相信很多艺术家,在著名的经纪画廊、拍卖行、批评家、朋友和专业人士帮助下,他们的故事在某些方面经过了一些“编辑”,使他的故事更符合艺术家的人设。这些工作在现当代仍然能做到,更不要说更早或者是古代时候的艺术家。
但是在加密艺术市场里面,当我们学习创作的时候就用NFT这样的工具,把我们的作品推向市场,一个年轻的艺术家十几岁的时候可能就出现在公众视野中。这种情况下,如果完全把真实人生暴露在公众视野中,从类相近的娱乐业观察中知道,对于很多艺术家都是灾难性的!
艺术家并不是为了故意保持某种神秘性,躲在幕后,而是艺术家虽然和公众、时代精神之间需要有非常紧密的连接,但创作本身带有封闭和孤独的状态仍然是艺术创意思维非常重要的心理学特征。这种心理学特征需要要得到某种程度的保护,匿名性就是一种方式,不管是化名还是保持自己形象的非公众化等等。
加密艺术家Pak的例子比较独特和典型,他成名之后,虽然有很多猜测,包括追溯之前种种,但在成名早期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大家对他的了解是非常少的。直到后期,即使有很多证据追溯他是一个人或者是一个team等等,但是真正和他见面,或者大众传媒的深度报道仍然是非常有限的。在创作当中,一个艺术家从建立起艺术家身份开始,匿名性可能就是挺重要的过程。


无聊猿俱乐部以猿猴为主题,共制作了10000个不同的NFT猿猴作品
无聊猿猴(当然不能把BAYC简单视之为专业意义上的艺术,但是应该是带有艺术性的创意项目,这是毫无疑问的)的两个创始人最近受到记者的采访,真实的情况开始暴露在世人面前。即使他们现在已经是非常成功的商业项目(40亿美金估值)的创始人,在这种情况下,他们面对公众的时候都要经过一番小小的挣扎,包括和亲友之间的沟通信息等等。可以想象,如果他们早期被暴露,就艺术创作或者是创意创作而言可能会是带有危害性的。
所以,匿名性成为建立艺术家身份首先要考虑的问题,这也是加密时代的特征,它远远早于公众公认你是一个艺术家。在你把自己当成是一个艺术家的时候,可能需要选择是不是匿名以及如何匿名,而这在过去的艺术创作市场里不是那么重要的事情。
工具(生成艺术的启示:ABC)
当艺术家的身份有了之后,故事的起点有了之后,接下来就要考虑创作的工具。
创作的工具有一个观察点,即在加密时代或者是Web3.0里面,是不是一定要把加密技术、区块链技术用到创作当中去?
有一部分观点认为,只有把区块链技术应用到创作中使之成为创作工具的一部分,或者使之成为创作作品的重要因素,才能够被称之为是加密艺术。
另一些宽泛的观点认为,只要是原生数字艺术,并用了区块链技术进行确权,不管决定性要素之一是人工智能或者其他算法,而非区块链技术,并不妨碍这种艺术被称之为加密艺术。

这两种观点,时至今日依然有激烈的争论,可能几十年之后这种争鸣仍然存在,当然也可以想象某一天很容易达成共识,但是我认为这是偶然性,并不带有必然性。
在工具层面,作为一个创意工作者、艺术家而言,最终要考虑的是我们所使用的工具的变化。我们过去使用画笔的时候如何创作?在画画、写书法的时候,艺术家很能够控制工具的结果,一笔下去会很清楚地知道,甚至没有落下来的时候已经清楚在脑子里形成的结果。这就是我们经常说的“意在笔先”创作的过程。
我们在使用区块链艺术或者使用人工智能生成艺术作为工具时,可以这样去控制结果吗?似乎并不是。
生成艺术最早的平台ABC( Art Blocks Curated)上有很多生成艺术家的作品,其实是一段代码,是一个人工智能的软件。艺术家把一些软件中非常关键的代码进行自己的选择或界定,然后代码自己会跑出它的结果,自动生成。我跟很多生成艺术家讨论的过程中会发现,生成的结果的确定性远远不如一个书法家或者油画家对于工具性形成结果的确定性。到现在为止,很多生成艺术家是在一系列的结果当中挑选出符合他们艺术标准、创作想象或者艺术主题的作品,当然过程当中会调整他的工具,使得工具更符合他自己的效果。但无论如何,怎么调整都不可能调整出完全知道是什么结果的状态。
工具带有的不为艺术家所确定掌握的能力,在这种意义上,工具到底是一个消极的工具还是变成创作主体的一部分?换句话说,生成艺术到底是艺术家作为个人去创作的,还是他和机器共同创作的?这一部分也有非常多的讨论。
如果自觉要成为一个艺术家,对于工具的思考、对于工具是不是已经具备主体性的思考,工具具备主体性之后艺术家和他的关系如何?艺术家的主体性受到什么影响?这些问题是一个长期思考的话题。这可能是新生的加密艺术家一生都要思考的问题,他们的工具还会演进,不管是人工智能还是区块链技术都会进一步演进,这种思考一旦开始是不会停止的!
作品与受众
在使用不确定性的工具之后,作品和受众之间的关系也发生了改变——人工智能的工具起了作用,更大作用是区块链技术。
达明安·赫斯特(Damien Hirst)于 10 月 11 日星期二开始在伦敦的纽波特街画廊(Newport Street Gallery)烧毁他自己的数千件艺术品,©️Jeff Spicer/Getty

比如达明安·赫斯特在作品The currency中最早采用了实体作品和NFT数字作品两种方式,并同时让他的粉丝和藏家选择到底是要留哪种作品,他们只可以选择一种,这显然已经把对作品的材质、介质、数字化和非数字化的选择侵入到作品整体的系列化的设计当中,某种程度受众对技术的选择已经成为作品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蔡国强的《你的白天烟花》是一个完全是数字化的作品,但是受众选择mint作品的时候,可以根据不同的天气、主题、效果用某种形式在代码当中体现出来,让受众选择在某一天去进行mint(铸造),最后形成结果。虽然整个系列的轰动效应不如他的第一个NFT作品,但是创作本身和受众之间的互动非常值得关注。
刘嘉颖的作品《红与蓝》在Opnesea上拍卖的过程中,大家通过对于色块的选择和出价形成对于作品意识形态冲突概念的参与,使得整个拍卖的行动成为艺术作品的一部分。
Pak《失去的诗》(lost Poets)这个项目似乎是致敬metamask的命名令牌所带动的受众交互,开始是空白的,没有词句,收藏者可以通过喂养的方式给予词句,通过不同诗句的特质形成了一些诗人特质要素的基因,这些代码的基因形成真正新的诗句,使得可以言说。这时,受众又可以选择他自己的词汇描述和作品之间的关系,包括感受到的东西,形成了实验性的创作。这些都是很有意思的创新,而且都是刚刚开始。
接下来,我相信有更多通过人工智能和区块链技术结合产生更多创作上的可能性,这个可能性是加密艺术家特别需要关注的,也可能是选择创作主题、创作形式的时候最主要要去想象的。
创作这个层面可以回顾一下:

首先,艺术家身份的建立跟过去有很大的不同,在没有成名之前,没有办法获得很多专业人士的帮助,必须在界定自己是一个艺术家角色的时候就去确定他的故事是从哪里开端,端匿名性可能是非常重要的选择。
其次,选择这些数字化的工具进行创作的时候,我们必须要去了解数字技术本身的工具性在什么地方,是不是产生了一定的主体性?这种主体性的和艺术家的主体性的关系是什么样的?
第三,当我们用这样的工具形成作品之后,或者形成作品过程当中,我们在什么样的阶段可以引入受众,共同决定作品的特征或者形式、结果。参与到什么样的程度合适?什么样的交互带有艺术性,同时具有创作的意义,需要艺术家自己去摸索。


确 权
NFT
对于一个加密艺术家而言,要去从事加密艺术创作,或者在加密市场里从事数字艺术创作,确权是非常重要的关键点。
我刚才讲创作的时候,没有谈传统的创作形式,并不是说传统的创作形式就此就会消失,仍然是经典的创作形式,仍然会一直有其独特的艺术创作价值。但是,传统的作品,不管是油画、雕塑、音视频等等,要转化为一个被NFT确权的,在加密市场里可以非常好的和受众进行交互的作品,难度非常大!而且再次创作的过程可能是绝对重要的。也就是说,一个传统的作品,转换成数字版权作品之后,实际上数字形式才是决定性的价值来源,而不是原来的形式。
大家可能会关注到,有一些知名的艺术家,因为是在传统领域里面成名的,仍然会想办法用这种方式,但是真正的价值来源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术家方力钧作品“Elemental”

比较典型的是方力钧的作品发行,他的作品是在Outland(www.outland.art)上的,在最初和平台合作的时候,方力钧的影响力对定价是有一定的影响。但是,他原来的油画、瓷盘创作进入到NFT世界之后,在二级市场的价格的形成和影响并不在于传统意义上的形式和形态,而是他在加密市场里面采取了什么样的玩法。

用“玩法”这个词来讲听上去很low,但是跟他的版权、社群引导有关。版权的创新、社群的组成和引导,才真正决定了他的这些数字作品或者NFT作品价值共识的形成,这种价值共识的形成和他传统的作品——几千万人民币的拍卖相比,价格和价值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我认为到现在为止都不是确定的。
相反,我看到它们的关系至少是弱相关,肯定不是强相关,是不是不相关?现在不能下结论,但是相当程度的独立性是毫无疑问的。
回到这个问题,我们仍然非常关注的是在NFT智能合约确权下,加密艺术市场里面,一个加密艺术家、数字艺术家要向市场发行作品,首先选择的是原创的数字艺术,这一点毫无疑问。
原创的数字艺术当中,已经形成作品之后,确权成为非常重要的问题,这就是NFT智能合约在里面起到的作用。简单讲,因为有确权之后,艺术作品可以非常灵活的方式,无论是按照版画以多版序号来分,还是更丰富的形成细节变化,但整体是同一主题系列性的作品;或者是独一无二,在视觉上、整个感受和审美上完全差异极大的不同的作品,NFT技术提供了非常灵活和便宜的,性价比极高的确权的方式。
性价比极高的确权方式意味着,数字艺术家除了创作之外其他的技能、知识、资源要求降到了最低,或者是门槛降到了最低。

Fewocious
这意味着,一个有志于成为艺术家的年轻人,可能在十几岁甚至几岁的时候,就可以利用确权的方式向市场发行他的早期作品,现在已经成名的艺术家里面,Fewocious是非常典型的,十几岁就已经在全世界成名。当然,我相信他这个年龄绝对不是极限,未来会有更多更年轻艺术家涌现出来。这是NFT给我们带来的好处。
Web3.0时代的版权体系(传统版权,分享版权,CC0)
考虑NFT的时候,要意识到艺术家作品的版权仍然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NFT确定的数字作品权利,对单一数字作品可以确定非常清晰的权利。同时仍然进一步通过可组合的方式,形成在Web3.0时代相对比较复杂的版权体系,它的组合非常多,即使不是无限也是成百上千的组合。
我们用几个相对极端的例子看一看版权体系:
首先,仍然有一些艺术家选择用传统方式解构版权,仍然声名不仅作品的著作权归属于自己、商业衍生权利等等也完全归属于自己。而藏家仅仅获得了作品的拷贝权,但是,第一如果失去拷贝、失去了捆绑的NFT就失去了物权;第二,不可以用物权衍生出商业化等其它的权利。这是传统的版权结构方式。当然,艺术家以这种方式进入加密市场完全可以理解,对自身是比较安全的选择。
再往后走,新的创新版权结构形式开始初露端倪,比如分享版权。最标准的就是无聊猿,虽然它不能被称之为艺术品,但确实是一个创意项目,还是有一定艺术性的追求。这样一个项目确定的是分享版权概念,在版权体系里,项目方或创作者和收藏家之间是分享商业权利的。
比如,有一些衍生权利可以分享,无聊猿的头像一共有1万个,当你拥有其中一个头像,也同时拥有了它二次创生、衍生的一些权利,比如头像可以被应用在商标上等等。
无聊猿这类头像类作品项目可以做分享版权,艺术家可不可以?当然可以!只不过艺术家没有积极的研究和探索。我相信,马上会有更多艺术家对于分享版权有自己的兴趣,这种方式对介乎于艺术家和设计师之间的创作者而言尤其更有利,因为既能够保护自己的著作权,又大大增加了可被传播性,利用粉丝和藏家的资源和能力进行共创,拓展其品牌影响力,最终让艺术品形成非常强大的IP体系,这是从传统版权往前跨一步,到分享版权的部分可以看到的世界。
还有没有更加极端的做法?就是CC0。
传统版权最大的问题是:对于创作者保护法律意义上足够,但因为长达几十年的法律保护,可能对于整个社会共享版权、利用版权做适当的衍生,使得传播力量更大、更快的推动知识体系的发展,实际上包括艺术品在内的知识体系是有阻碍的。当时提出整个以CC系列作为不同层级版权体系的想法,最激进的是CC0。
CC0的想法比较简单,可以理解为作者仅保留署名权等非常有限的权利,剩下所有的权利都让渡给了公民。我们可以用他创作的作品做一切的二创、衍生、商业化,甚至并不需要拥有拷贝物权。比如由Sartoshi创作的Mfer项目,就让渡出了所有的权利,不需要购买作品也可以做衍生创作。
当然,也看到一个有趣的现象:Mfer社群力量很大,但市场价格变化并没有像无聊猿那样随着社群扩大、活跃度的增加而有明显的提升。这是不是商业变现、艺术家收益方面的一个问题?还是需要更长的时间培养IP,最终才有更大的收益等等,我们还在观察中,没有一个定论。
总结一下确权部分
由NFT作为核心进行数字艺术作品、原创艺术作品的确权,对每个作品都会非常有帮助而且价格非常底,不需要依赖于其他的专业知识和资源,它会帮助任何一个能够进入互联网,用数字创作软件进行创作的艺术家,甚至是一个小孩子,非常容易的向市场公开发行他的作品。这个基础上,Web3.0时代有很多版权体系的构建和不同版权分享程度的建制,这些建制对于我们的艺术家来讲提供了很多的选择,在那么多丰富的选择当中给大家提供了三种比较极端化、比较典型的版权结构的方式:
第一种是传统的版权,仍然按照传统的方式。尽可能把大部分的权利,除了拷贝的物权之外的权利都留在自己的。
第二种是分享版权,像无聊猿一样,除了著作权和适当收益权之外的权利,尤其是依赖于单个已经被藏家购买的单一拷贝物权衍生品的创作和商业的权利,交给单一的收藏者来使用、来拓展。
最终是CC0,除了极有限的与人生密切结合的法律权利,比如署名权,剩下所有商业的法律权利全部移交给公众,甚至包括那些并没有购买作品拷贝物权的那些藏家,这是建立最大可能性的社群和最活跃度社群的尝试。当然现在只是在刚刚开端的时候。

社 群
当艺术家建立了艺术家的身份,有了自己创作的想法并进行创作,可以熟练运用NFT这一性价比很高的工具确权,向市场公开发行的作品,有一个比较成熟和确定的想法和他的受众之间、公众之间、市场之间融合分享他的版权,并且利用这种分享形式达到最好的传播和IP增值的效果之后,艺术家要面对的问题是:如何建立自己的社群?

粉丝与藏家如何形成去中心化社群
在互联网时代之前,艺术家社群基本上不是艺术家自己组织的,而是由专业的经纪人、画廊来帮助艺术家组织,让艺术家能够处在一个比较独立和专心创作的状态。
互联网时代,更多的艺术家开始在网络平台上分享自己的作品,通过这些分享直接建立自己粉丝社群,其中当然有很多潜在的藏家。在NFT出现之前,粉丝要购买艺术家的作品或者艺术家要发行自己的作品,仍然要通过传统通路——经纪人、画廊,可能还会有艺术品电商的形式和渠道,包括拍卖行也会利用这样的渠道。但是整个交易形式、交易本质都没有什么改变。
当NFT出现之后,当Web3.0的生态慢慢丰富和完善之后,艺术家从一开始就要去构建他的社群?这一社群绝不仅仅是粉丝社群,就是藏家社群。
粉丝和藏家如何形成去中心化的社群?这就涉及到Web3.0的社群生态,当然不仅仅是艺术家涉及到社群生态,所有在Web3.0里面价值发现、搜索的项目都要建立社群。
对艺术家而言,特别重要的三件事情是:权利、收益和权力。

Web3.0的社群生态
权利一般和收益并举叫权益,艺术家建构社群时,跟前面谈的创作和确权有很大的关系。艺术家确定社群时,首先确定的恰恰如创作里的第一件事情一样:艺术家身份如何构建,艺术家职业创作生涯故事元宇宙从哪里开始,沿着什么样的路径发展。都需要恰当的在粉丝和藏家社群面前表现出来。正是这个故事,这个艺术家的元宇宙把社群吸引过来。
除了这些信息、描述型的共识,还要有利益型的共识。利益型的共识就是具体的权利和收益。因为有Web3.0的技术,完全可以在社群中进行市场发行和作品发行。这样的市场发行和作品发行构建起来的社群生态中,严格来讲是藏家生态。

我的作品中包含着什么样的版权分享?通过版权分享给予社群什么样的权利?可能给社群带来什么样的收益?就决定了社群是不是活跃或者是利益共识上是不是强大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基础。
无聊猿是很典型的例子,但这里我不想举这个例子,无聊猿一开始就很清楚的要分享版权。我们看一下开始的时候并没有确定用什么版权形式分享,在过程中有一些犹豫的加密朋克和meebits发展过程中发生了什么样的事情?
尤其是加密朋克,一开始的时候并没有确定用分享版权的方式,而是用了更加含糊的形式:没有把自己锁定在传统版权,完全把商业衍生的权利锁在自己手里的方法;也没有明确把相应的商业衍生权利,尤其是基于单一拷贝物权的衍生的权利明文规定的交给藏家。他建构了一个灰色的、模糊的地带。对于早期的NFT市场、加密艺术市场,这种方式有项目方、创作者安全的考量,也保留了最大的自由裁量权给自己。
随着社群越来越扩大,尤其是2021年“NFT之夏”之后,加密朋克、meebits等一系列的藏品随着整个市场的火热价格不断上升,变成炙手可热的收藏品之后,实际上社群对此有很多的投入,尤其是像无聊猿这样的竞争项目出现之后,在相同的情况下,大家去比较不同的版权分享方式,加密朋克和meebits显然是保守的。

虽然后来朋克项目方用内部的方式确定会在每年的十万美金收入之下,可以允许单一拷贝物权拥有的藏家进行商业运营,但是过程如何进行,十万美元如何界定?谁来审计这十万美元?项目方、创作者和藏家之间、商品衍生权利用者之间如何确立真正的有法律规约的契约形式?这些都是没有一个定论的,并不构成非常强有力的权利和收益的分享体系。
Web3.0世界里,如果权利和收益的分享体系不公开、不透明、不确定,对于社群的影响或者积极作用会非常少。相反,会留下大量可想象留言空间和不确定空间。这对于项目、艺术作品价值、对于社的共识和稳固程度是有很大影响的。
最后的结果是,在无聊猿成功融资几轮之后,最终把加密朋克和meebits这样非常有名声,甚至比他更早的、在历史共识上更强的IP代表作品和项目收入囊中,收购之后,无聊猿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宣布给予加密朋克和meebits的这些藏家和无聊猿一样的分享版权的合约。
这样一个大利益的切分是非常复杂的,也有很多法务工作要做,之所以这么做,最重要的是他们非常清楚在Web3.0的社群生态里,当艺术家创作者和社群,更确切讲藏家和粉丝社群之间的权利和收益分配不公开、不透明、不确定、不分享,那么这个社群本身就岌岌可危。
在权利和收益之上,只要形成社群,就一定会有权力。有些艺术家非常希望真正成为社群的核心,不希望社群和他之间有权力争夺的关系,和社群仅仅建立一个非常松散的,在公共世界里交互的关系,除了产品包括他自己的数字货币之外,不会有其他权益。
另一个极端,比如Mfer项目的创始人Sartoshi不仅在一开始就用CC0协议共享了所有的商业权力,同时在项目发布半年后决定完全退出这个项目。他把项目从开始到不断二次交易、出售的版税,除了拿走了创作者该有的一部分以及未来权力里面共享的一部分权力,剩下完全交还给社群。大家要注意的是,任何一个有形的社群和无形社群之间有很大的差异。而sartoshi交付出来的是有形的社群。
投票过程在社群里会形成不同的利益共识群体,就像是一个民主的选举生态一样,大家都会推动自己的议程,比如如何使用金库里的钱、资源、资本、推动整个IP发展。每个人的想法都不一样,如何形成共识并推动,不仅是社群组织的过程,还是一个政治化的过程。

在这个还不是特别典型的艺术社群里面已经如此,当一个艺术家要去建立这一形式的时候,会不会把更多的权力让渡给社群?还是像Pak一样,即使跟公域有非常丰富的交互,但仍然把社群部分的权力、影响力的部分牢牢地抓在自己的手中,确保自己艺术创作的独立性,即使社群、即使藏家也不能影响到他。

我相信更多艺术家会有不同的实验性的创新方式去实验社群建构方法,索兴在Web3.0的生态里我们看到通过DAO这样的去中心化自助组织形式,通过金库建立、投票机制能够建立非常丰富的社群形态,可以在不同结构、不同比例上分享商业衍生的权力和收益。同时,艺术家可以选择要成为一个独裁者还是要成为一个民主的君王或者逍遥在外的疏离者,艺术家都能够有自己很好的选择。而社群将会决定艺术家的故事元宇宙的的发展路径。

今天我的分享是这样三个部分,从创作、确权、社群讲了一个加密艺术家养成过程中,现在这个阶段看到的非常重要的关键点以及我个人的一些看法。



讨论部分
@袁  园:
谢谢陈序老师,今天还有两位讨论嘉宾:加密艺术家王兴,数字化合物创始人;元宇宙数字艺术俱乐部市场运营总监马林。接下来我们针对陈序老师分享的内容逐步展开讨论。 
为了方便观众,我分享一下屏幕,同时也回应陈序老师讲到艺术家的作品,让大家有一个更直观的感受。
陈序老师刚才讲到了“匿名”的问题,我先从“身份”开始。我以一个神话开始作为引子,因为加密艺术、元宇宙当前已经成为某种意义上的“神话”了。所以我用大家非常熟悉的《荷马史诗》中的《奥德赛》作为例子开始这部分讨论。
乔治·斯坦纳在《语言与沉默》中谈到:神话再现了人类状况中标志性的真理或危机时刻。《奥德赛》是关于流亡者的史诗,既是回家也是冒险的。       
如果把《奥德赛》对应到元宇宙和加密艺术,它可能更接近冒险的旅程。但是我特别想强调最后一句话里的内容“可能要用一种更为怀疑、敏感、谨慎的态度。”

奥瑟修斯在海上的十年漂泊旅程不是线性的,而是非常迂回的。相对应的,元宇宙、加密艺术肯定也不会是一个线性往前的技术进步路线,必然是有着无数的迂回和曲折。
我以《奥德赛》中两个神话回应陈序老师讲的“匿名”,当然不仅仅是匿名。
1. 塞壬(Siren)的歌声。艺术家可能得像奥德修斯一样,把自己绑在桅杆上。奥德修斯把自己的身体绑在桅杆上,但是五官是开放的,可以听见、可以看见。但划船的水手用蜡把他们的耳朵封住了,防止被塞壬的歌声所迷惑。在当今爆火的元宇宙和加密艺术中,什么是塞壬的歌声呢?可能是金钱、名利或者是别的,不一定,非常复杂。无论是年轻艺术家,还是在传统艺术世界中功成名就的艺术家,我现在看到更多的都是被塞壬的歌声迷惑的创作者。
2. 奥德修斯跟独眼巨人的故事。奥德修斯漂到独眼巨人的岛上之后,两个同伴立刻被吃掉了,剩下的人都被关在洞里。独眼巨人问奥德修斯:“你叫什么名字?”他说:“我叫无人(nobody)”。他用美酒把独眼巨人灌醉之后,用木桩削了一个特别尖的头,把独眼巨人唯一的眼睛戳瞎了,之后他们逃出了这个岛。在这里,匿名变得很重要,为什么要叫无人(nobody)呢?什么时候才公开自己的身份?当已经上船逃离这个岛的时候才说自己叫奥德修斯。奥德修斯处在危险之下,说自己的名字叫做“无人”,使得独眼巨人被他戳瞎之后,其同伴(其他巨人)并不知道是谁伤害了独眼巨人,幸而使得他们逃过一劫。
我用这两个神话把“匿名”的问题抛出来,同时把刚刚陈序老师讲到的,但没有图片的案例在分享一下。

徐冰天书号
第一个艺术家徐冰的作品,把《天书》喷涂在火箭上。发的NFT就是一段火箭发射升空的视频,并拍卖了一个版本,我看了下交易记录,前几个月拍卖者又挂出来卖,涨了40%-50%。
二是蔡国强的《你的白天烟花》,里面玩了很多花招:第一阶段是“黄金入场券”,作品不是想买就买的,首先要拿到黄金入场券,然后回答若干关于蔡国强老师的A-Z的问题,之后还有几个阶段,过程很复杂。

蔡国强NFT作品《你的白天烟花》
最终的作品,我截取了一段视频:不同的烟花动画效果。正如陈序老师说的,买到的每个烟花都不同,以及可以在90天内选择放烟花的时间,但我认为这些都是一些噱头,跟作品、加密的观念没有任何关系。

方力钧NFT作品“Elemental”
三是方力钧的作品,在市场上很成功,卖的非常好。有静止和动态两个版本,分别有不同的价格,版数也不一样,总共有2200个NFT。
我之所以讲这些大家熟知的,中国一线的当代艺术家的NFT作品,是因为我认为他们都是被“塞壬的歌声”迷惑而创作的艺术品。

因为我是评论者,所以角度会比较尖锐。我觉得他们都跟我所理解的加密观念没有关系,他们都是被市场、周围的人或团队所裹挟,从而在市场上推出了NFT。无论这些NFT产品在市场上有多成功,艺术家原本在传统艺术领域中取得何种成就,我认为他们都不会对推动加密艺术的思考和发展起到作用。
我再讲一位特别年轻的艺术家,他在18岁还没有进大学的时候就开始进行创作,非常早。这当中还有一个段子:NFT还没有火起来的时候,他把他自己的作品制作成一张像名片一样的卡片,每张卡片上面有一个钱包地址,他去到一个关于技术和艺术相关的论坛上面,给每个参会者发了一张。结果有的参会者就随手扔掉了,隔了三年之后,当NFT变得爆火的时候大家回过头来找这个作品,才发觉这个艺术家当年给他们都送了一个礼物。拍卖的价格达到了30万美金,当然这个价格跟艺术家没有关系了。
为什么我讲这个特别年轻的艺术家?因为他关心的根本不在于市场上如何追捧我的作品。
我讲他三个作品,都是在NFT火之前的。


作品1:捕捉不同植物的电波图像。他给家里的虎皮兰贴上传感器,左边看到图像就是植物的电波所生成的图像。作品中涉及的技术元素非常简单,就是使用在市场上买到的传感器。
作品2:3D打印。涉及到刚才陈序老师讲的生成艺术,他用开源的3D打印语料库训练它的模型,语料库里面都是符号化的,是个建筑或者是别的空间,都是可以辨识出来的形态,然而这些经过训练之后生成的作品形态却是毫无意义的。
作品3:拍卖的就是这个AI生成的裸体图像。今天看似乎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但我想说的是,艺术家的核心观念是什么呢?同样是从网络上抓取的裸体图像,但是用AI训练出的虽然是还能识别出来大概是某种人体组织,但又失去了整体的结构。

艺术家正是借由这个生成艺术作品,让我们与原本色情图像之间的欲望关系被拆解,来思考我们与技术的关系,这是真正的好艺术家、好作品。
我抛出第一个问题请王兴回应,你怎么来看关于匿名,以及陈序老师第一段落中讲到关于“创作”上的问题?
@王  兴:
关于“匿名”和“有名”,关键还是创作水平。匿名有匿名的精彩,有名有有名的精彩。我很喜欢Pak的作品,同时也喜欢loot,我也不觉得自己实名公开艺术家的身份有什么问题。
我觉得跟之前的艺术状况不一样的是,在加密艺术的叙事、语境里,匿名是有机会讲匿名的故事的,尤其是加密艺术脱胎于加密朋克,脱胎于区块链的圈子,实际上匿名是这一行业里面很重要的特征,我指的是更大的区块链行业、整个加密朋克群体。
在这个基础上,艺术家采用匿名的方式似乎更能回应像中本聪、加密朋克这样早期的贡献者们,似乎是冥冥之中有种回应。同时,匿名保护了一些比较尖锐的创作或是观念,也修剪掉一部分可能会干扰到作品在全球语境下生效的信息或者是人和人的联系。
我个人的观点是,并不是所有人和人之间的联系对于一个艺术家的创作都是有正向的网络效应的,尤其是加密艺术从区块链社群里出来之后,天然是全球化的、是穿越所有语言环境、文化环境的。与游击队女孩、Banksy相比,在加密艺术中匿名创作者实际上更有机会利用行业独特的历史和特殊的身份环境讲一些新故事。我没有做这个选择,所以我也没有办法把匿名讲的故事说的更深入。
我个人选择实名,也有朋友在2020年的时候建议我要不要匿名?因为匿名很酷,很少有传统艺术家这么做,恐怕一个匿名的加密艺术家天然就是很独特的当代艺术工作者,只需要匿名就已经足够不同。我是严肃思考过这一问题的。
我自己的想法是,在中文语境里大部分受众对区块链的理解是很少的。这个时候,任何区块链相关的从业者、加密艺术家要开放更多的交流和信任的接口让大家更容易理解、更容易信任、更缩短这种精神的距离感。这是我对中文加密社群和英文加密社群的个人理解,是最核心的考虑。
我感觉我选择实名是一个理智的选择,匿名和实名有各的潜力。
@袁  园:
有请马林,你的身份是在市场的范畴,你们怎么选择关注哪些艺术家?回到“创作”主题上。

@马  林:
感谢袁园老师,我叫马林,来自元宇宙数字艺术俱乐部。结合我的所见所闻和今天的主题,展开展开讨论。
袁园老师说如何从市场怎么考虑这件事情?包括王兴老师分享的关于匿名和实名的观点。我看了很多国外的成熟项目,大部分项目都从匿名开始的,因为匿名性跟区块链底层技术、五大核心特点之一“匿名性”。对于艺术家,后续可以往实名上靠一靠,这是我个人的观点。
如果我是匿名发起了一个项目,做了个元宇宙品牌,从大家认识到我的项目,看到社交媒体平台的信息,到参加到我的个人社群,在这个过程中大家的动力大部分是来源于对于项目、对于品牌的认可和共识。
如果实名发起项目,可能会收到其他加权的影响,比如我的身份、过往的经历。王兴老师刚才也提到这一点对于建立信任非常有意义。
放眼国内,因为政策要求,无论是用户还是艺术家们,参加到这个行业都是实名制的,包括数字艺术的创作过程,后续流通过程中谁来收藏、购买等,基于此,我认为实名化是国内的一个趋势。我是这样的一个观点。
@袁  园:
谢谢马林的观点,现在把问题抛回给陈序老师,你既是收藏家、投资者,也是布道者,基于不同的身份视角,你遴选艺术家有什么样的差异?
@陈  序:
谢谢袁园老师。对我来讲这确实是挺深刻的一个问题,我相信这种身份的纠结不是发生在我一个人身上。当任何一个人要去“购买”(我用个比较中性的词汇)或者通过某种方式“获得”一个加密艺术作品时,我们立刻就会陷入多重身份之间的关系,其原因在于:
第一,当我们获得作品的时候我们就做出了选择,选择很重要。因为受到某种身份炫耀的诱惑,或者是朋友推荐,又或者是为了确立某种社会关系等等,购买传统艺术品用于收藏的行为在人群中较为普遍,很多人开始在这个过程中建立起个人独特的审美。基于传统艺术品的特性,审美的建立和艺术家之间大多数情况下没有什么互动和交互,收藏者不太能够影响艺术家的创作,只是被动地接受或者有一点反馈、听得懂批评家对他作品的阐释,仅此而已。
在加密艺术领域显然不是这样。密艺术非常不确定、不稳定的概念,意味着获得它甚至花钱购买它的时候,我们是做出了非常重要的选择。这个选择对我而言意味着什么?从这个角度出发就会产生这样几种身份纠结:比如, 如果是为了财富的回报,就会有投资的概念,在购买或是获得加密艺术作品的人群中,这个比例相当高。因为同在加密市场当中,就不可避免地和其他数字资产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同时,有一些项目方在推动的时候会有意识地利用这种关系,这都会是带有创富理念或者追求的人群进入到加密艺术收藏者的行列里。
这部分人群(带着投资属性的人)进来之后会慢慢转变成一个有审美、建立起加密艺术自觉性的真正的收藏者,还是永远停留在投机的角度?是今天觉得加密艺术行情涨了就买一点,明天觉得市场冷下来就卖掉一点、或者是束之高阁以后去玩别的?目前看来,这部分人群比例在市场当中比较高。
回到袁园老师问我个人的问题上,我更倾向于认为我的多元身份在加密艺术潮流中充当了一个活跃因子的作用。换句话说,我不是被动地进入到这个市场。
首先,我也会收藏一些传统艺术的作品;其次,我对于加密艺术的发展,不管是对理念的了解、对公众讲述我的艺术路径、艺术潮流的想法、新艺术形式的思考,还是通过去购买或者是获得加密艺术作品,从而体现我对艺术不断改变、学习和进步的理解;再次,我和加密艺术家的沟通交流,比如跟王兴之间,我们聊到怎么做项目、怎么做作品,有时候也会提出我自己的一些看法,包括作为藏家本身我选择买谁不买谁,买谁的某一幅作品,或者是不买谁的某一幅作品,提出自己的观点。我觉得我并没有因为自己不在艺术专业方向而缺少推动艺术进程的力量。
我相信每个跟我抱持同样态度进入市场的粉丝、收藏家、收藏者,我们都可以成为加密艺术潮流中间非常活跃的一份子。我们不仅可以感受这种审美、感受新的艺术给我们带来的冲击力和思考,同时能够反向影响加密艺术的发展,在当今艺术发展路径里,作为一个粉丝、收藏者可以做到这样的事情,是令我非常兴奋之所在,因为这一点在过去——不管是古代、近代、现当代艺术界整个的创作发生、艺术进步的过程里面,绝大多数的收藏者都是做不到的,这也是我很坚定进入这个市场非常重要的原因。在这个基础上,我的角色无论是清晰的、复杂的,还是混淆的,我并不是特别在意,我更在意这种积极的行动能够给这个艺术潮流带来的变化。
@袁  园:
谢谢陈序老师的回应。我再抛出两个国外一线艺术家的NFT实践,然后展开进一步的讨论。
案例1:达明安·赫斯特在去年7月27日发行了"The Currency",包括实物版本和NFT,在一年的时间里,你可以决定你要收藏的是实物版本还是NFT,如果选择实物版本,NFT会被销毁掉,如果选择NFT,实物的版本就会被销毁掉。每个作品都是不同的,虽然看上去都是是波点,但是都是人工点的,每个NFT都会对应一个实物作品。最终的数据是最终保留NFT的有4851份,差不多是总数的一半。
最终达明安·赫斯特要销毁掉4851个NFT所对应的实物绘画。这个数据可能跟达明安·赫斯特NFT实验选择的受众有关,大多是已然投身NFT领域中的藏家,并不是面向普罗大众来抽奖的概念。但即使是面向这样的目标人群,还是有一半的人选择实物作品,这样看来数据就很有意思。我们借实验的结果,一会来展开讨论。


阿布拉莫维奇作品《25帧》
案例2:最近阿布拉莫维奇发布的第一个NFT作品,图像来自于2001年的电影《英雄》,作品叫《25帧》。在电影制作中1秒是25帧,当然也有24帧、30帧。收藏者可以选择买1帧,即一个静态图片,也就是电影中的一个静帧。你也可以选择买50帧,那就可以得到两秒的动态影像。某种意义上,买的是时间。
达明安·赫斯特的作品有一个实验性;阿布拉莫维奇作品的收入捐给一个组织——“激进艺术机构”(nft.circa.art),它的目标是关于激进艺术和文化实践。组织下设基金会,艺术家可以在网站发起申请项目,基金用于资助部分艺术家的项目。
如果从原生加密,即在代码层面来说,阿布拉莫维奇的作品显然并不属于这个范畴。无论是拆成1帧还是持续一段时间的视频影像,都是传统艺术的方式,只是做了切割而已,作品形态本身并没有体现加密艺术的概念。但如果放到更广泛的背景中,它调用的是整个加密领域中的金融机制,把加密艺术作为一个社会运动、社会变革,甚至作为政治层面的行动。这方面当然体现了加密的思想。

我把这两个案例抛出来作为引子接下来进行这一轮的讨论。首先请王兴回应,你怎么看达明安·赫斯特的实验和阿布拉莫维奇进军元宇宙中的第一个作品?   
@王  兴:
我很尊重阿布拉莫维奇,她显然是艺术史上最重要的艺术家之一。但我觉得是这个作品很差,差到什么程度?我听很多人跟我说过很多想法,在NFT火爆之后,许多艺术领域的朋友说:“哇!我也来搞个加密艺术吧”!怎么做呢?很多方案都是把一个视频切成很多帧,每一帧铸造一个NFT售卖,或者是一张画切成若干份,每一份铸成一个NFT售卖。
从艺术语言上,这个东西实在是太过简单粗暴,当然这是我个人的标准。相对来说,我喜欢赫斯特的那个作品多一些,因为他显然是思考了技术到底做什么对他来说是容易达到的,考虑到赫斯特一直以来对金钱话题的讨论,他的受众到底能够在他的艺术领域里接受什么样的命题,这个时代又面对哪些命题,至少我能够感受到赫斯特的作品是挺用心的。我觉得阿布拉莫维奇的这个作品不是很用心,我认为构思这个作品可能只需要5分钟。
@袁  园:
我特别理解王兴的观点,作为一个艺术作品而言毫无疑问可能5分钟都不用。为什么我要提这个案例?
我想说,成功艺术家可能真的连加密艺术的规则、创作的语言都不了解,我不确定,但我所接触的“中老年艺术家”已经不具备这样的学习能力了。我认为你们可以向阿布拉莫维奇学习的一点,当你自己不知道怎么创作好的加密艺术作品时,你把你的名声在加密世界里变现之后去支持那些有想法但是没有资源的人,这也是一种支持。
当传统艺术世界陷入到某种情况的危机之后,加密艺术是一片新的领地,虽然我可能没有这个想法和能力创作出来好的作品,但至少可以把我的资源支持那些有想法的人,将传统艺术世界中获取的既得利益支持新生力量。我自己的立场是这样的。
请马林也针对这个问题做一个回应。
@马  林:
看到两个比较经典的作品,也想到了国内外一些经典的案例。在国内,大家认识的数字艺术、加密艺术都是从一线的平台,比如文博类的作品开始,从这种认知开始普及。国外有很多经典类似的玩法,也是陈序老师提到的“玩法”,听起来比较怪,但确实是非常有可研究的地方。
第一,艺术家个人的创作能力、文化储备和情感注入影响着艺术作品最终的呈现形式和结果,这是艺术家本身的层面。每个艺术家的作品方向、表达的情感不太一样,作品也呈现出各种各样的变化。

First Supper,由加密艺术平台AsyncArt联合十三名加密艺术家共同推出。
第二,加密艺术创作工具的应用(程序、平台)。我想到比较经典的一个作品——First Supper(致敬《最后的晚餐》),引出了两个概念:master(主画布)、layer(图层),有一张主画布和很多图层。


First Supper 的各Layer图示
刚才的作品是按照时间维度横向切开,切成25个,单独拎出来一个变成NFT进行流通和售卖。First Supper是从垂直维度入手,设置一个主画布,将其它的图层拼在一起,我个人认为这种创作方式偏行为艺术,有一种互动式的参与感,让持有者、关注者参与到创作过程中,呈现出千变万化的结果,可能几百亿种的结果,作品的随机性来源于大众参与度,整个过程是非常吸引人的。
第三是来源于市场的感知。大家从国内市场感知比较多一点,目前国内市更多做一些类似“数字藏品+”这种概念的方向,我以一个比较好理解的“数字藏品电商概念”给大家做说明,艺术家创作出加密艺术作品后通过平台进行发售和流通,慢慢地衍生出实体的权益、线上的权益。现在更多艺术家会偏向于有一个实体版画或者是实体载体,能够承载自己的作品,从艺术创作开始到最后有一个实体的落点,最终希望把数字艺术的虚拟物品和实体的物品一起呈现给用户。
以上是我的三点思考。谢谢!
@袁  园:
谢谢马林,马林也引出了我们下一轮讨论的话题:关于工具和确权。我先分享几个案例,让大家有的放矢。
asyncanvas是最近比较火的,可以做分层,艺术家并不需要特别专业的计算机编程知识,操作仅仅就是上传而已。
艺术家可以把自己的作品分层,每一层允许多个元素,界面很简单,可以选择多少层、每一层设置若干属性,比如有一层是太阳,可以设置一天24小时不同的太阳。
结合具体案例来看,上面这张图是叠加之后的效果,最中间的形象是墨西哥艺术家弗里达,再往前有一个人的手,手里拿着加密货币的logo。
每一层都可以有若干属性,艺术家只需要上传每一层以及每一层若干变化的属性就可以了,比如有以太坊、比特币、现实的美金,随着你设定的规则,原本叠加的图像会发生变化。比如我持有的是货币属性,只要我改变这个属性,所有买到这个NFT的人所持有的作品都会变。现在,越来越多的工具便于艺术家在没有编码需求情况下做更复杂的互动。
上面这个例子不是我想强调的,我想讲一个特别老的作品,它甚至不是加密艺术作品,但是我想说的是这个作品如何在理念上激发我们。
美国艺术家科布林(Aaron  Koblin)2006年的作品"The Sheep  Market",那个时候还没有比特币。
这个作品有一万只羊的图像,形式上特别像现在的NFT头像,但是底层思考的逻辑远远超越绝大部分的加密艺术创作。
他利用的工具不是专门给大家创作加密艺术的工具,而是利用通用市场上的工具:亚马逊全球人力资源众包市场(Amazon  Mechanical  Turk),现在这个工具还在,百度的搜索引擎也在上面发包,没法用机器干只能人工来干的活就在上面发包。百度要训练搜索引擎,训练AI模型就会在这个上面发包。
艺术家利用这个平台发包,发的就是一句话:Draw  a  sheep  facing  to  the  left $0.02(2美分,画一只脑袋朝左的羊),艺术家提供给一个再现的网站,在这网站上画,画的过程会被记录下来。最终在全球收集了1万只羊。
艺术家把每只羊打印成纸版,卖10美元一个。这个故事来源于哪里?《小王子》里主人公讲述怎么认识小王子的。

“对不起……请给我画一只绵羊。”

“我根本没有学过画画。”

“没关系。请给我画一只绵羊。”

真正的思在哪儿?不是调用一个专门艺术的平台,而是调用基于时代技术、资本主义网络、全球化商业的基础设施,利用这一底层完成这个项目。用现成的东西、现成的平台、现成的工具,揭示出一套系统——支撑全球生产体系的系统,通过这样一个极为简单的技术完成这个项目。

这是我想抛出来的问题,什么是工具?我们要用工具做什么?加密艺术家还是要落在艺术家的思考上,这是2006年的作品,那个时候没有加密世界呢?
今天的加密艺术家面对的问题不是今天才有的,历史上有艺术家不断地去思考那个问题,找到他们的形式去指向那个问题。
补充一个看上去跟刚才的作品,以及加密世界的作品完全没有关系,但是底层逻辑一样的作品。上世纪30年代,卓别林的电影《摩登时代》开场:羊被赶入羊圈里,工人从地铁口里出来。这就是我们的困境!人跟羊没有什么区别,就是一个肉身,身体是被整个系统剥削的。
艺术家最初做众包项目的时候,就是从《摩登时代》这一镜头中取了1祯,切成16个网格,每1格分包出去让人画。每个接到任务的人根本不知道自己要画什么,因为只得到一个局部,不知道整体是什么。最初的项目就是用这种方式,也是在那个平台上分包的。
当代艺术非常有争议的艺术家圣地亚哥·塞拉(Santiago Sierra)直接付费给当地的人,在展览地找人,这个项目叫做《160厘米的纹身》,4个人都是吸毒的性工作者,付给每个人50美金,在背上纹一条40厘米的线。
纹身是特别个人化的身份,我也有纹身,它是我个人化的身份,而当付费在我身上纹的时候,我的身体变成被物化的皮肤。但是,对于这些人而言没有关系,只要给钱就可以。
为什么艺术家的这个项目可以落地实施?因为系统里有这样的一些人,系统把这些人压在底层,付她们30美金、20美金,就可以把她们的身体当成皮肤。不是艺术家作恶,而是揭示出来这个系统。
坐在办公室的白领跟给30美金在背上纹身的人有区别吗?有多大的区别呢?
我用这两个案例来说“工具”,什么样的工具?局限在加密世界里甚至是专门给加密艺术家的才是我们的工具吗?工具的范畴到底是什么样的边界?
关于“确权”,比如《羊的市场》,在众包市场用2美分分包出去,变成艺术品卖10美金。分包的人是作品版权的拥有者吗?
再来看,这些人的身体就是作品的一部分,作品的权利跟她们有关系吗?非常复杂,当然确权不是塞拉作品的重点,但是加密艺术真正关心的权力是什么?
我是比较激进的,我不把Web3、加密艺术和元宇宙理解为技术革命和发展,我理解为社会运动或者是政治行动。对确权部分,尤其是陈序老师提到的CC0(放弃版权)的方式更感兴趣,而不是艺术家自己通过加密技术巩固作品。当然创作者经济也是一个话题,但不是我感兴趣的。
我先把这个话题抛给王兴。
@王  兴:
听上去是好多问题,我理解的是袁园老师想要讨论加密艺术是不是一定要用到具有一定门槛的区块链工具?
我觉得是或者不是可能不存在一条线,可能是一个地带。很难说到达一个什么样的地方就不是了;到达一个什么地方就是了。有的作品60%是,有的作品70%是,这是世界绝大多数事物的客观规律。
本着希望加密艺术发展的更好的角度,我觉得,因为这个行业现阶段还在非常早的时期,既要有人深钻到底技术或者是技术背后的意识形态代表着什么,把这些最新的观念挖掘出来。因为如果一开始过分宽泛,什么都行,或者过多的可以,就不容易聚焦、不容易挖到真正在过去不存在的东西。同时,我们又要宽容,允许各种各样的可能,甚至是作品已经做完了,然后到链上mint了一下,但是思想很值得被我们知道,作品也很精彩,我们也要包容的面对,没有必要一棒子打死,说这个就不对,是一个不合理的加密艺术,这是没有必要的。
首先,加密艺术是一个特性的判定,一个艺术是加密艺术并不一定是好的艺术。当一个艺术被认定是加密艺术的时候,不是一种褒奖,只不过是一个标签或者是一种特性的辨别。
当区块链技术将来发展得足够普及的时候,AI创作的权重更高或者是生成创作权重更高的作品,我希望不要叫加密艺术,他们可以生长成自己强壮的样子,而不用将自己称为加密艺术而获得社会的关注、资本的关注、艺术同行的关注。希望他们自己就很强!
其实NFT对加密原生艺术——拥有高技术门槛,挖掘区块链本身技术潜力和观念潜力的作品,除了这些之外,哪怕简单的使用NFT作为权证,也希望能够普及开。就像房子有了房产证之后,使得整个房地产市场变得比原来更方便、更健康。我相信区块链技术也会是这么一个过程。
正如我们交易房地产的时候房产证上写的是“不动产”,不会在房产证上写“房产证资产”。对于更多领域,NFT只不过是一个权证而已。
@袁  园:
马林你怎么看?在市场方面,会特别关注创作者或者作品的技术含量吗?或者是使用什么样的工具、智能合约的能力,这会是一个特别重要的考量吗?
@马  林:
袁园老师,我个人感觉这是纳入我衡量是数字艺术作品还是加密艺术作品价值的维度,这对我很关键。我一定会去调查或者是参考艺术家创作作品时,是怎么样表达自己情感的,是用加密编程工具还是融入AI技术?还是日常创作中用笔、纸的形式创作?
当然,我个人更倾向于融入加密元素,我会更关注利用加密技术的作品,因为现在是一个融合的趋势。
参考到袁园老师刚才分享的“绵羊”的案例,在加密技术出现之前,这种互动和创作的方式已经存在了,只是说现在的加密技术在确权、传播、运营商有了全新的成果出来,无论是NFT、数字藏品,可能是换了一个面孔跟大家认识。

袁园老师分享的《摩登时代》片头,我也有一些思考:首先,加密猫(CryptoKitties)的项目,我第一次和行业外的用户沟通“加密猫”的时候,他们会认为:这个东西似曾相识,两只猫生小猫,不断地进行繁殖的过程,像养成类的游戏。加密猫出现的同年,还有一个特别火的游戏《旅行青蛙》,就是养成类的游戏。
大家在认识加密艺术、加密技术之前,已经体验过新兴玩法、沉浸式的体验。有了加密技术之后,就是确权。加密技术让确权更高效、更低成本、性价比更高。王兴老师举的例子是房产证,假如说我有房产证,有政府的背书证明我有这套房产的权力。加密技术领域,区块链的技术优势是向全世界广播,大家都能查询到我拥有,谁都不能篡改,后续的收益和流通是我持有的。
看到袁园老师分享的两个案例,我也想到几个项目,元宇宙的发展在我看来更多是技术和艺术融合的过程。至于占的比重,可以从极端来讲:
1.会诞生一部分元宇宙原生数字艺术家,特别擅长利用工具将自己的理念、情感表达出来,融入到作品;
2.另一部分是偏传统一点,觉得工具没法表达情感,更专注传统的创作方式,只是形式最终以数字的形式体现出来,创作过程中完全是个人独立创作。

艺术和技术的融入过程,不用过多强调是技术服务艺术还是艺术服务技术,就是一个融合的过程。这个过程中,也需要艺术家朋友们一起讨论,融合过程是趋势,至于结果我都可以接受,这是我的观点。
@袁  园:
你怎么看确权和迷因,CC0完全放弃版权以及跟迷因文化之间的关系呢?
@马  林:
关于版权,陈序老师已经分享了区块链技术带来确权的优势、变革,可能会形成全新的版权体系。
对于开放和不开放,现在是两种态度。国外有一些比较经典的案例,比如无聊猿通过开放版权带来的版权流通的收入,我上次看大概有1.5万ETH量级。创作了一个作品然后开放版权,每一次流通过程中都可以有一部分收益。国内目前还没有这种形式出现,但是有一些苗头和项目做类似的尝试。
我个人观点,因为国内的政策对于二级市场的限制不是很明朗,但是对于版权市场的交易,各种条款、支持比较成熟,这可能是下一个趋势。
品牌营销方面,开放版权会让更多中小,尤其是小量级公司对于这个事情的关注,这也会带来新兴的市场。
@袁  园:
接下来的问题请陈序老师回应。我个人特别关心迷因文化,在加密世界之前,迷因文化已经流行很长时间了。现在提“迷因”,可能觉得是专业术语,但如果说“鬼畜”、“二创”,是大家很熟悉的。很多东西,我们可能没有看过原作,但是表情包或者是“病毒”视频,都是二创。
为什么我更看好这一部分?迷因恰恰是一种互联网文化,完全跟文化绑定在一起,这个词是上世纪70年代的学术名词,是从基因翻译过来而改变的词。基因是生物性带来的,迷因是文化的传播和演化,每次的模仿都发生变异,有着极大的不确定性,不知道传到哪个段落就开始突变,带来爆发式传播的结点。一方面跟基因有意义、内涵上的关联;另一方面是基于文化。

迷因的“迷”确实是不知道会成为什么,不知道在什么程度上改变和影响社会,有极大的突变可能性。陈序老师,你怎么看加密艺术一方面跟开放版权话题结合在一起;另一方面跟迷因文化的关系,怎么看?
@陈  序:
袁园老师讲的这个点很敏锐,开放版权这个事情,尤其是CC0和迷因文化之间有一个非常深刻的关系,无论是艺术领域、创作领域,开放版权作为知识产权的法律体系部分。
法律体系和亚亚文化现象之间的关系,本质的落脚点在什么地方?同频共振的点在什么地方?我觉得是整个社会结构、生产关系的重组性、重构性的趋势。这个趋势首先是和个人创造相关的,过去的世界里,我们生产出来的可以确定为商品并进行交易、出售、获取收入的东西来源于两个主要要素的结合:
一是人赋予价值的部分,不管是马克思说的“劳动时间”,或是破坏性创新赋予的能力。
二是物赋予的价值。我们需要用到生产的原材料、生产资料催化它,会产生一些反应,最后形成有形的商品,必须有物的基础。

这两个部分是所有商品中可以看到的,提供的一种生产关系。这种生产关系是结构了整个人类社会市场经济最主要的组成部分。
我们的法律关系也会既定这样的关系,我们的文化现象也是完全伴随着物的产品和服务消费的形态而产生。
数字化发生之后,尤其是人的生存价值越来越多的从数字化趋势过程中获得的时候,我们会发现人的价值赋予在整个形成商品和服务价值结构里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赋予价值部分的比重越来越高,物所赋予的比重越来越低
中间还有一个传统原始的生态,跟数字没有关系,就是奢侈品流行和时尚理念,恰恰是迷因文化非常重要的来源之一,当然也有街头文化的部分,这个文化的产生,由于数字化、互联网而达到空前。
袁园老师讲到特性的时候,马上会想起基于基因,有突变,突变后更有传播力,所有的表述都可以联想到是正在经历的疫情病毒,确实就是这样一个东西。很有意思的是它和病毒一样,一定会和人类共存,一定会找到某种方式和其宿主共存。这个时候就产生了问题,在病毒学科看来,站在病毒的角度,人类是宿主;从人的角度来讲,病毒是一个寄生虫,是寄生动物。双方各有其主体性,互相之间有冲突,当然要找到平衡点,这一点跟迷因文化非常近似。迷因文化可能会成为数字世界里面元宇宙和Web3.0形成主流文化很关键的地方,真正的迷因文化到最后的成功仍然在于共存,仍然在于从非主流变成为主流。这个过程里面,我们可以看到它和我们今天讨论的版权开放,比如CC0这样比较极端的版权开放协议,形成了一种非常强大的政治同盟。
在行动力、社会组织力、重构生产关系上,两种力量从不同的角度推进着我们这个时代的社会关系和生产关系的重组,当然更不用说寄生于其上的文化关系的重组。这个议题完全超越了窄义化的艺术议题,而进入到艺术家应该关心的全人类、全社会的议题。这个议题的发生在我看来是人类历史上从来没有产生过的!因为人类从来没有这么有力的工具可以对生产关系进行这么彻底的改变,同时可以在一个非常开放的对待自己私有的某种价值创造能力的情况下,同时还能够充分的分享或者获取价值创造的收益。这种生产关系重构的技术是极大的推动了这一点
如果是这样,意味着至少在知识产权、数字化生存层面上,公域、私域开始空前融合。这种空前融合已经有了非常坚实的技术基础,当然这种技术基础不断地发展。这样的话,意味着人类的融合会进一步发生,人类价值创造互相影响力的增大、资产的创造会爆炸式的发展,同时会更加进一步推动人类进入数字元宇宙。这是加速实现非常重要的基础。
现在虽然还有很多的困惑和讨论,我认为两种迷因文化和CC0开放版权协议之间的共生关系,或者带有政治同盟的关系会极大推进我们面临的进程,加快实现数字元宇宙。
@袁  园:
谢谢陈序老师,讲得非常透彻。
我为什么对这方面感兴趣?在于基因是自私的,迷因是利他的。按照学者说的,语言本身就是迷因的驱使,最初学语言就是模仿,通过不断地模仿别人说话,习得语言。如果深入思考,文化本身也是迷因驱使的,任何文化产品背后都涵概着迷因。包括个体,你今天长成的样子更大程度上是迷因塑造的,不同的阶段、不同的迷因影响你完成自我的塑造。
恰恰是迷因的利他机制跟加密世界底层逻辑是深度嵌和的,为什么我看好CC0,我也看好更多艺术家从狭隘的版权观念里解放出来,才有可能把生态变得健康完善。扎克伯格最近出了一个白皮书,预测元宇宙市场规模是近几年达到3万亿,未来的峰值估计是80万亿美金,这是非常庞大的数字。如果在自私的利益关系和狭隘的版权意识上,不可能达到那样的规模。
我把这个问题抛给王兴,你怎么看?
@王  兴:
我是非常喜欢CC0的,我个人的作品和我们团队所有的内容,包括我们团队的作品《加密艺术驱动器》和研究型的项目《加密艺术年鉴》,前段时间全部官宣CC0了。
我想说两个点:
第一,当我们向外界说我们CC0以后,很多朋友说:哇,以后怎么办?好像我以后要没有饭吃了。实际上这是一个很普遍的误解,CC0不是放弃作者本人的收益权,而是开放,开放不等于放弃,放弃意味着我将不再拥有,而开放是意味着我将和其他人共同拥有,这是现阶段很多朋友对CC0有一些距离感甚至畏惧的一个关键点。我也这次机会表达给更多的人,大家要清楚“开放”和“放弃”之间的关系。
除了陈序老师说的那些,CC0还让我想到多年前特斯拉孤独的一家公司用大容量锂电池做电车的时候,做了一个当时很让人震惊的举动放弃了他的版权和专利权。大家就说:你将来怎么挣钱?那个时候不像现在这么强势的开源理念,马斯克认为他放弃掉的东西最终会给他带来更多。
回到加密朋克这条线上,从比特币、以太坊出现,其实就有一条思路:开源软件精神或者开元软件社区。
我想表达的是,有一部分人的价值观底层从来就是CCO的。我们CC0的时候,被问到的很多问题是“你为什么要CC0?”实际上在我们更小的圈层,更早参与公链建设、更早参与加密资产的圈层,大家问的问题是“你为什么不CC0?为什么今天才CC0?”这是两个特别根基的问题。
我试图找到这个问题的答案,我现在阶段性的答案是:在新一代科技工作者、开发者、内容创作者的精神内核中,我们更相信增量价值。
什么叫版权?什么叫创作者IP?就是我创造了某种精神价值,随后为我创造的精神价值铸造了一个“墙”。只有我可以收获到我创造的IP、我创造的精神产品的价值,其他人不能。我的收益是靠约束周围的人从我这儿拿走而获得的,这是一种存量博弈思维,意味着我的精神底层认为增量是困难的,需要通过防守来获得我的长期权益。
而今天新的文化环境、技术条件、全球化等一切趋势,我觉得增量思维的权重开始变得越来越高,我不敢说将来会比存量权重重得多,但是我相信它比过去任何一个文化环境、经济环境都要更友好的多。我们相信CCO之后,开源了我的二创机会、收益的机会,通过更多的人参与,更多的人共同建设这个IP,建设这个精神资产,最终我分享出去的份额会变成回馈给我的更大的绝对的价值,这是一种非常底层的不同,是相信我可以在增量里、在外界不停地吸取更大的能量,而不是通过限制别人来保存我的收益。   
@袁  园:
谢谢王兴。这里带来一个非常值得创作者去思考的点。迷因是什么?是影响人的思想、影响社会文化的,是真正创作的影响力。创作者要在底层思维上有所作为,不是搞个一个作品,多卖一点钱,而是怎样制造一个文化现象,在思想层面、文化观念层面影响别人,让所有参与者不是被动参与,不是被动的观众,而是主动的,同样是创作者的身份在迷因链条里不断制造一波又一波的浪潮,这是非常重要的。
借着迷因的话题引到陈序老师的第三个主题:社群。
我不想把社群概念仅仅限定在加密艺术领域当中,而是联系到更大范围的艺术领域。今年的卡塞尔文献有一个越南艺术家团体NhaSanCollective,他们做了一件作品"Vietnamese Immigration Garden"(《越南移民花园》,利用在德国的越南移民,从他们手里弄来的种子,建造了一个“移民花园”。对于他们而言,种子不仅仅是植物,更是家庭、记忆、情感等等。
这届卡塞尔文献展没有个体的艺术家,只有艺术家团体、艺术家集体,这是非常重要的转变。
策展团队从全球邀请的14个艺术家团体,每个艺术家团体再邀请他们的网络。重要的不是个体,而是集体;重要的不是最终的作品,而是那个过程、那个活动。有的就是一个厨房,大家一块进来做个饭,没有有形的可以带走的作品,就是参与和投入到活动当中来,投入到这个过程当中来。
卡塞尔文献展的时间也不是一个完成式,而是进行式,即便展览结束了,由于这些活动已经建立起了网络的连接,所以它还将会持续发生。空间上也是离散的,不是所谓孤立的一个空间。这里带来非常重要一点是当代艺术场域中发生的变化,跟加密世界的底层逻辑是勾连在一起的。加密艺术创作不是根本不去看当代艺术更大的范围在思考什么,当代艺术同样是连接,不要在意个体的天才艺术家做了一个特别棒的艺术作品,那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够在更大的生态中做更广泛的连接,在里边作为一个因子,就像陈序老师说的,作为活跃因子能够搞多大的事情更重要。
一个图像、视频或数字化作品,没有那么重要,更大的当代艺术范围中,同样在发生转变。借此,引入几个我关注的加密领域中的实践,供大家参考。
案例1:BAIL BLOC  IS A  CRYPTOCURRENCY  SCHEME  AGAINST BAIL
在美国,每天晚上可能有50万人还没有被判有罪,就已经关在牢房里。他们连最基本的保释金都付不起,没有办法被保释,有的人失去工作,有的人选择认罪,这是美国司法系统导致的。这个项目是因为关注司法系统的上不公正现象而发起的。

下载这个应用程序,我的计算机可以作为一个结点来提供计算能力——加密货币当中的计算结点。一台计算机每个月大概能产生3美元,很少。但是,只要全球有5000个下载软件,筹集的钱至少可以为将近2000人付保释金免予拘留。
案例2:COWGIRLDAODAO
COWGIRLDAODAO是非常有意思的一个项目,它本身是一个DAO组织。今年美国有一个特别大的事件,美国最高法院推翻“罗诉韦德案”,取消宪法规定的堕胎权。这就是一个围绕女性生殖权力的项目,出售FUCK YOU的NFT集合。
暴动小猫是一个俄罗斯的女性主义朋克乐队,大家更熟悉的是他们在2018年的世界杯决赛冲入球场抗议。我想说,加密艺术完全跟所有社会的危机和现实是共振的,你会看到激进的艺术家组织如何迅速利用加密艺术资源去创作,回应当下、现实的危机。
案例3:独角兽DAO组织
他们的NFT作品launches Proof  of  Protest(抵抗证明),特别像汽油瓶,“暴动小猫”发行的“抵抗证明”的NFT,同样是用来支持关于堕胎法案的。
案例4:Digital  Art  That  Buys Freedom
BREAKCHAINS WITH BLOCKCHAIN(用区块链打破链条)是我非常喜欢的一个项目,是一个小国家的项目。不知道马林是不是关注这样的项目?我特别喜欢这种项目。
每个NFT价格不太贵(不到1000美金),在Opnesea上出售。每个NFT背后都有一个真实的人的故事,一个社会底层的人可能因为各种原因没有办法还贷款,不仅仅是个体可能整个家庭都跌进地狱了。
The Digital  Revolution  for  Social  Evolution:另外一个跟社会运动有关的项目。
巴勒坦艺术家的作品,我特别关注通常市场主流视野之外的艺术。这个作品跟巴以冲突有关,买一个NFT给你寄实物,巴勒斯坦犹太人定居点的泥土,是巴勒斯坦的土地。买他的NFT给你寄土。
我想把这样的话题和案例抛出来:大家怎么思考加密艺术社群?“社群”仅仅是Discord里几百几千人的社群吗?按照鲁迅的话,无数的远方、无数的人都和我有关。这是一个什么概念上的社群?什么意义上的社群概念?
问题先抛给王兴,再有马林,最后请陈序做总结。    

@王  兴:
这是一个很好的话题,我们也一直在考虑,因为不管是微信、Discord或者任何工具。作为实践者,我发现有一些社群用户显然是你的社群一员,但是不在你的社交媒体群组功能里。
我们认为群组功能是社群的一层/一种,更大的社群更接近想象的共同体或者意识形态观念的共同体。
如果把任何一条公链,比如以太坊看作一个社群,显然不是因为在一个社交媒体里,而是因为大家共同觉得有什么事情是对的。我们觉得对的事情和世界上另外一部分人觉得对的事情中间有一些差异,“差异”构成了社群的边界。这也是为什么Crypto需要加密艺术,其实文化是将人和人区分开的很重要的要素。
各种不同技术趋势,太空、AI、区块链之外的高科技趋势,我们没有看到这么强的文化诉求。而区块链天然孕育出了加密艺术、孕育出了社群。我想这是很重要的差别。
具体到我们的社群,我们有一个作品《加密艺术驱动器》,作品发行了1万个NFT,每个NFT代表一个为链上共同的知识库增加词汇的权力。
我不展开详细的介绍作品,只说我们跟社群的互动,有人持有了我们一批NFT之后,在无需我们许可的情况下做了右边(上图)的“东西”,我们这个驱动器可以随机出无数的句子,这是一个在西班牙读艺术管理的女孩花了非常长的时间,把4个驱动器分别随机出很多句子组成了像小诗一样的组合,在我们参加威尼斯双年展之前,把她的四个驱动器截图组成一句话,当然是表扬我们了。

就是说:“搞抽象的你生成有潜力的数字化合物,重新另类的小便池,对抗浅陋的双年展。”
这就是用我们的东西进行了二创,在社群里再次传播,生成了她的资产,最终又把她二创的资产给到我们。在这个过程中,包括整个知识体量,加密艺术驱动器作品的可能性,对日后有可能产生的一系列NFT的价值捕获都变得跟原来不一样了。
包括袁园老师说的那些例子,我们会慢慢意识到加密艺术的内容工作者、加密艺术家和加密艺术社群里边的这些人和老一代艺术家有什么不一样,实际上我们在呼应这个社会现实。我们是身体力行的让世界朝着我们认为对的方向去走,而不是,比如一个画油画的,他认为有一件事是痛苦的,于是画一张画表现痛苦,而不是解决和改变那个痛苦。这是我想说的。
@袁  园:
谢谢王兴,请马林也回应一下关于“社群”的理解。
@马  林:
我做运营也有几年了,确实想结合加密艺术有一些新的点出来。
国外的NFT项目一般在Discord上进行社群互动,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社群只是传播的方式或者是社群工具,从根源上讲其实是上一个话题提到的迷因文化,怎样传播共识、建立共识。
Goblintown NFT加密艺术或者是区块链提供了去中心化的信任基础,我想到一个DAO组织拍卖美国独立宣言的过程,一天筹集了2000万的资金。大家对“拍卖独立宣言”这个行为或者结果感兴趣,想参与,这个行为引起共识,通过区块链技术解决了信任问题。虽然最终的结果是没有拍到,但是这种传播的行为,包括对于这件事的认可,袁园老师举的几个例子都涉及社会现实。


Goblintown NFT
我想到另外一个项目——哥布林NFT(Goblintown NFT)。我个人理解是,这种以丑出圈,长头发蓬头垢面的状态也在映射疫情环境下居家时间偏多的生活的状态,也能迅速有审美上的突破,大家之前大多看到的是一些精致、完美的图像,突然有这样一个项目出来的时候,会迅速引起关注和传播。
无论是项目的发起人跟公益、社会现象,还是历史文化价值结合,核心价值点的生成不在于用什么样的技术、怎样做市场、做营销、怎么玩法和运营这个事情,而在于内容本身。大部分或者是百分百应该由艺术家或者真正有文化属性的角色创造出来的,这是根本的地方。
社群只是一个形式,Discord只是一个工具,初期通过现有的影响力能够达成共识的可能就一撮人,大一点的NFT项目Discord人群很多,但一般初创中小项目也就几千人,这部分人类似于互联网产品种子用户的状态。跟他们互动,做项目运营过程中会用到一些比较主流的方法,给他们一些圈层化的身份,做一些活动进行对话,不断传播和巩固已经建立的共识。
接下来,随着互动方式、作品形式传播到更远的地方,让更多人关注到的过程中,共识一定是越来越大的,影响力会有一个飞轮效应,突然到一个临界点将引起全世界的影响,这是文化属性偏重的方向。
@袁  园:
最后请陈序老师做总结。
@陈  序:
最后这个话题恰恰是挺重要的话题。简单讲,艺术受限于技术,不能认为技术的改变对于艺术进程影响是唯一决定性的,但确实会改变艺术创作的形式,深刻影响到他的本质。
过去,艺术家和大众之间的接触要通过艺术作品,更确切的讲,作品和大众之间的连接通过他们的感官,这是最早的形态。
进入到数字化、互联网时代,作品的概念开始变化,艺术家和大众之间的连接由感官跃升到行为层面。当然这种行为层面通过0101代码实现或者是软硬件结合进行传递,但是行为层面上会有更多的交互。
当我们看到NFT技术的出现、加密市场里艺术家和大众互动之后,非常明确地看到最后的连接发生在组织层面。

所以,艺术创作、艺术活动本身从最初的表达到中间的传播,最终变成了组织。换句话说,是有巨大的动员能力,这种能力不需要通过间接的介质实现,不需要通过其他的社会结构、动员结构实现,它自身就能够实现。
袁园老师刚才举了很多例子,在加密过程中,我们把创意、行动力、理想和目标、价值观和能够推动行动形成的资源,不管是人力、时间、创意,包括资本,都能够架构在整个看似跟原来的艺术创意、艺术创作过程相似的进程当中,但是本质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这是作为和加密相关的艺术家,不管是窄义还是广义考虑这个问题,需要终极思考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不管前辈多么伟大、多么知名,如今的艺术家获得了比他的前辈们更加巨大的力量,这种力量可以完全超越以前的艺术形式直接触达人心,改变大众的思想,甚至引领大众行为。这是现在的艺术家有机会接触加密,从加密作为一个起点进入市场的艺术家非常有幸的事情,比他的前辈都要更加有power和机会。
@袁  园:
谢谢陈序老师。今天时间差不多了,最后留一个问题给大家来思考,回到刚开始我分享的“绵羊市场”的文本来源《小王子》,小王子要求他画一只绵羊:
小王子说:“不对!不对!我不要蟒蛇肚子里的大象。蟒蛇很危险,大象太占地方。”
我想说:大象是一个隐喻,加密艺术不要蟒蛇也不要大象。
又画了这样一只羊。小王子说:“这只羊也不对,这只羊已经病得不轻了,另外画一只吧。”我想说,传统艺术领域已经病的不轻的就不要在加密艺术里再实践了。
又画了这样一只羊,小王子说:“也不对,这不是绵羊,是山羊。头上长着角……”
长着角是有进攻性的,我们讲的是协作、开放版权。所以山羊不要,要绵羊,这也不对。
又画了一只羊:小王子说:“不行,这只太老了,我要一只活的更久的绵羊。
精准的回答了对加密艺术的想象。

最后画了一个盒子,根本不像绵羊。小王子说:“对,我要的就是这个。”
到底什么是好的加密艺术?能够改变世界的,能够兑现加密世界最初的承诺改变权力的等级结构,创造出来激活社会创造力的经济,可能就是小王子最后选择的盒子。
谢谢三位嘉宾,谢谢今天观看直播的观众,今天的讲座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往期回放】

1

讲座文稿 | 元宇宙的明与暗 —元宇宙作为“事件”及其双重面向 |《加密艺术与元宇宙》NO.8

2

讲座文稿 | 加密艺术与元宇宙 No.6:加密艺术开启艺术传播新范式

3

讲座文稿 | 【加密艺术与元宇宙】NO.1: 艺术与区块链互相成就

4

王兴:艺术与区块链互相成就 | 《加密艺术与元宇宙》系列讲座第一期




服务器艺术以服务人类的智慧与知识生产为宗旨,汇聚艺术与科学、哲学人文各学科领域的精英人脉,打造一个理性思想与感性经验交互碰撞、沟通和融合的跨界空间,以此探讨并追究艺术、科学、哲学对于人类存在的意义。服务器艺术基金会将承载一个跨学科、多媒体的交流平台“呼吸公社”,定期举办跨领域的学术对话、讲座、论坛,以闭门与公开、线上与线下等各种交流传播形式,不断拓展并突破现代社会的知识视界和思想疆域。

同时服务器艺术立足于艺术的当代性、国际性和原创性,致力于探究全球语境下当代艺术的精神内涵和价值取向,并以收藏、研究优秀当代艺术作品的新型模式,推动中国当代艺术在人类知识基因、文化根性和历史文脉上的不断建构和发展。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