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密艺术与元宇宙》系列讲座第六期,我们邀请到《算力智库》创始人燕丽作为主讲嘉宾,以“加密艺术开启艺术传播新范式”为题做主题分享,并邀请了元宇宙与未来资产研究智库Meta Z创始人陈序,Rivermen制作人Nova作为讨论嘉宾,独立纪录片导演、艺术家、当代艺术摄影批评人袁园担任主持与三位嘉宾展开对话与讨论。
@燕 丽:
非常高兴接到袁园老师和服务器艺术的邀请,我今天演讲的主题是“加密艺术开启艺术传播新范式”,二级标题是“从Web2.0到Web3.0艺术传播的变迁”。
我本人有一半的学科背景是传播学,早年也在媒体工作过多年,后来发起的“算力智库”是一家做隐私数据、智能数据的媒体和研究平台。同时我在2022年发起了一个Futurverse lab,专门做NFT领域的投资;另外,我个人也收藏了一些加密艺术品。所以我会基于个人学科背景、前期职业经历,给大家呈现一场跨视角逻辑下对于从传播学角度来看加密艺术对艺术赛道带来的新范式变化的解读。
会想到李普曼的《公众舆论》;上世纪60年代,加拿大多伦多学派麦克卢汉的《理解媒介》有很多对于媒介部分非常新锐的观点,直到今天,他非常多的理论依然在指导当下社会、文化、生活和传播。
维纳的《控制论》,因为传播本身就是信息的控制论和信息论。今天,我们依然在讨论媒介、或大众媒介会让时代变成一个娱乐至死的时代。我们对资讯、媒体、信息的传播有了基本的了解之后,就可以知道信息和传播本身是可操纵的。那么如何合理化找到其规律?在做新闻方面这也是非常重要的点。勒庞的《乌合之众》,很多人都能对“乌合之众”这个词和形成、群体效应、在什么样的路径实践会有一个自己的理解。今天,在“逆全球化时代”或民族主义的前提下,帝国与传播又变成一个新的可以反复回看的问题,我认为时代/时尚/文化都有其反复性和回流性。传播是一个跨界融合的广义学科,有社会学、心理学、文化人类学、政治学、控制论、信息论、系统论。虽然传播学在中国是一个人文主义学科,但在西方其实是一个社会科学。
图片来源:嘉宾演讲PPT
今天重点讲的是传播学的逻辑,并不是传播学课程,即把其底层理论基础、理论背景先行放在这里,请大家先有一个初步了解。对于后面怎样一步步阐释“传播”、“艺术传播”、“加密艺术给艺术传播带来新的范式的变化”有一个层层推进的作用。传播到底是什么?本质上就是研究人类如何运用符合进行社会信息交流的过程和运行规律。重点是,人与人之间如何借传播的作用而建立起一定的关系/联系。1. 通过传播本身把人与人之间、人与团体和组织之间,人与社会之间建立怎样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延展命题。
2. 在建立关系中,人怎样受受影响,反向输送增强影响、互相受影响,也是非常重要的延展话题。
3. 核心靠什么受影响?靠“输入信息”、“输出信息”、“接收信息”。从信息转到消遣与消费或者消遣与娱乐。
人类从原始部落时代发展到今天,一直在解决的重要核心问题是“生产关系的变化”。在生产关系变化中,“关系”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点。
传播的核心是什么?是如何运用“符号”。符号很重要,信息、消息、资讯、互联网信息流广义上都是符号的一种。原始部落的“图腾”就是符号。如何运用符号进行社会信息交流则是核心的核心。国内,有广告营销策划的专家提出了“超级符号学”。大家如果去都市圈、小吃街、连锁餐厅特别多的地方,包括在楼道里看到的广告信息,字体越来越大,颜色越来越鲜明,传递和表达信息本身越来越重复,可以理解为把大脑信息的PUA发展到了极致。从视觉、听觉、联想上让符号发展到极致,人就会建立起品牌、符号与人的关联。今天,我们听到的所有关于传播的内容主要是面向大众传播,一对多、多对多、媒介对受众,其实传播本身主要是分成大众传播、人际传播。这是讲艺术传播之前给大家做的关于传播基础背景知识的理解。艺术传播可以分成两个词:艺术和传播。所以它首先遵循的是传播基础结构和要素,比如建筑传播、医疗传播、健康传播,每一种跨行业都需要传播。正是因为每个行业的特殊性、属性有所不同,当其跟传播结合的时候既有传播的共性,又有行业当当中的特殊性。一个好的艺术传播、完整的艺术传播结构应当分成五块:
1. 最重要的核心依然是符号,符号可以窄意的理解为艺术作品。2. 媒介。艺术传播经历了不同时代媒介的变化(器皿、纸、电子设备、互联网)。3. 技术。在基础传播学中,媒介和技术有时可以放到一起,因为媒介本身的变化离不开技术的发展。正是因为技术从新媒体、多媒体、富媒体的变化,所以技术本身是一种附着物,既可拆开又可合壁。5. 价值系统。虽然在传播学中没有这样的表达,但是因为艺术市场自古以来是跟经济价值高度相关的市场。从文艺复兴时期开始,就已经牢牢地把艺术品跟价值建立起相对一对一的脉络。
这里的“价值”不仅是钱,如果艺术品具有巨大的稀缺性,本身就是一种资产。我觉得在加密艺术出现之前,艺术作品的资产属性是存在的,但不够健全。其它价值,包括艺术家、艺术作品的内在价值怎样最终实现的过程,用今天的话叫“最终怎么变现的过程”,这是非常重要的点。网络图片
2. 西方古藤堡时代纸质媒介时代的到来,催生了附着在纸质媒介的绘画艺术,比如《达·芬奇自画像》。
《达·芬奇自画像》
3. 20世纪以来,摄像机、电子设备以及互联网等技术的发展,都给艺术观念的变革及艺术的创新带来巨大的变化。艺术也从实体形式衍生出来更丰富的数字形式、多媒体形式。
第一位加入玛农影社的女性伊夫·阿诺德于1960年为梦露拍的照片;
计算机图形的创作者Ben F Laposky的第一幅计算机艺术作品。4. 随着近年来区块链技术的发展和web3.0的到到来,NFT加密艺术品应运而生。艺术品从实体到数字化,其实在富媒体时代就已经完成一轮数字化,但是今天的数字化拥有不同的意义。NFT加密艺术将非物质化艺术的概念推向了高潮。
给大家做完结构化铺设后,再来总结:在传播结构中“符号”、“受众”、“媒介”、“技术”、“价值”、“网络”都非常重要。但是艺术传播领域有其特殊性,我把艺术传播的核心总结为两点:
在不同的行业中,比如医疗传播、建筑传播等跨领域中,人们通常选择以媒介、受众作为解剖传播的两个重要视角。但我并没有选择受众,而是选择了价值和媒介。在这一媒介当中,我将技术放到媒介中,这是我的论证前提,先加以说明。人类媒介的发展历程可以划分为以声音和肢体语言为媒介的口头语言媒介时代、以文字为媒介的书面艺术时代、以纸张和印刷术为技术支撑的印刷媒介时代、借助电磁技术的电子媒介时代,以及当下的以以数字技术为基础的数字媒介时代。与之相对应,艺术媒介形式也经历了五个不同阶段。
图片来源:嘉宾演讲PPT
从艺术学意义上讲,“媒介”至少有三种意思:
一是作为“形式”的媒介;
二是作为“材料”的媒介;
三是作为“传播”的媒介。
随着现代数字技术发展和传媒艺术时代到来,需要高度关注艺术媒介的概念从聚焦于“作为材料的媒介”转向聚焦于“作为传播媒介”的变迁,以及相关联的被逐步高度媒介化的“艺术生态”和其拥有的高社会度的干预度。我觉得在后一阶段的“高富媒介化的艺术生态”和“高社会度的干预度”跟20世纪到今天大众传播整个发展脉络是一脉相承的。媒介依存的四个方面:版画与原作、大众与贵族、一暼与凝视、被动到主动。
在纸质印刷时代没有大量出现之前,我们欣赏作品或者拥有一幅作品的时候,更多是作品的原作,拥有收藏能力和鉴赏力的更多是贵族;印刷术大量普及之后,有越来越多的版画出现。版画的高度可复制性一定意义上让大众审美意识得到很大的提高和普及,或者大众也终于拥有了跟贵族相接近的欣赏、参与艺术品的机会。
当大众媒介越来越丰富、越来越发达,大众可以获得越来越多的除了权力时代贵族才能获得的信息流之后,审美不再是凝视。在今天这个大众传播时代,移动手机加入到生活中,我们很难在一个物理隔绝的环境当中停下来认真凝视一幅作品了。普通人或大众对于艺术作品的审美、关注、注意力非常分散,可能就是匆匆一瞥。所以我将受众习惯的变化改为“一瞥与凝视”,这也是一一对应的。受众的选择习惯,最早不可或缺、很难获得,所以受众参与艺术品欣赏、收藏和各类延伸动作是非常被动的。因为存在从高度信息流往低一层信息流下垂的过程。但到今天信息量巨大,人们的注意力非常涣散的时代,受众会主动选择自己喜欢的品类、喜欢的艺术家、喜欢的艺术风格和艺术作品。所以受众接收方式、参与习惯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被动转向主动。艺术传播划重点的话,“媒介依存”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另外一部分不可替代的是“价值建设”。从传统艺术品市场来看,无论是数字艺术品或传统艺术品,它的价值实现过程都需要经过艺术家(创作者)、画廊(一级市场)、批评家(作者/作家)、拍卖行(二级市场)、收藏家(投资者)、博物馆的参与才能完成艺术品的价值建设,它需要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并且是线性的过程。这个价值建设过程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从20世纪开始持续了近百年。
加密艺术带来的艺术传播新变化——去中心化部落文化重塑与回归
加密艺术给艺术传播市场带来的价值重建跟传统艺术市场、数字艺术市场相比,产生了新的价值重构方式。我们在讲新的价值重现方式之前,首先看看加密艺术给艺术传播市场带来了哪些变化?非常重要的一点是“去中心化部落文化的重塑和回归”。
加密艺术交易市场SuperRare的创始人乔纳森·帕金斯(Jonatha Perkins)认为,加密艺术是“古老领域的新想法”。我第一次读到这句话时,立刻想起我非常喜欢的传播大家——加拿大多伦多学派创建人麦克卢汉。麦克卢汉曾将人类历史分为四个时期——部落时代、文字时代、印刷时代、电子时代。在这四个时代中,麦克卢汉尤其偏爱部落时代。
网络图片
因为在他看来,部落时代人与人的传播依赖于口语的表达,而“口语”是即时、即刻,非常具有现场感的,它仅存在它被听到的那一瞬间,必须不断地分享、复述和传递,后面的人才能知道。但是,即使在人际传播的部落时代,信息本身在一次次地被分享、被复述和被传递的过程中,一定会存在信息遗漏。比如某些综艺节目的游戏中,一句话从第一个人开始依次传递到第4-5个人,最后的信息往往是大量丢失的,和第1个人讲的原始信息有巨大差别。因此,原始人的生活比他们识字的后代更丰富。基于面对面即刻的口语传播,获得信息量非常丰富和复杂。因为这样的信息传播方式,其实原始部落社会就是一个非常简单的社群雏形。今天,加密艺术市场可以基于当时、当刻的数字签名和时间戳生成NFT。这个意义上,加密艺术跟部落时代非常像。今天说的去中心化的部落文化跟古老相近,但也不仅仅是远古时代的部落文明。麦克卢汉有很多观点非常有价值,比如他提出的“媒介即延伸”、“地球变成一个地球村”。汤马斯·佛里曼(Thomas L. Friedman)2000年出版的《世界是平的》(The World is Flat)中的很多理论基础就来源于于麦克卢汉的“地球村理论”。麦克卢汉的“地球村逻辑”跟他讲的“四个时期”非常接近。随着人类传播技术、数字技术、信息传导技术越来越发达以后,世界的距离越来越近,世界会变成一个小小的“村落”。在当今社会,我们已经从日常生活中深刻体会到这一理论。文字和印刷术的发明从根本上改变了传播部落文明的符号环境。文字和印刷术虽然带来了理性,但却导致人类从集体主义到个人主义的重要转变。同时,大规模的文本生产制造了很多知识权威。比如教皇、传教士等就是因为他们能够通过文本看到更多关于宗教和知识的结构。重点是知识权威建立起一个中心和边缘的差异,而这些理性的、个人的、中心的文化,酿造了现代社会存在的种种弊端。
Web3.0到来打破了“脱部落化”的桎梏,或者说给了世界重回部落文明的新助力,拥有能够实现人类重新回归部落文化的基础设施。
在元宇宙世界里,人们可以通过各自的数字化身彼此交流和交往,在社群中,人们可以共享信息,减少信息不对称的程度。从这个意义上就是人类重回部落文明了。去中心化的“部落”概念从当初彼此独立小群落发展成整个“元宇宙部落”,虽然“重返”,但是通向“未来”。这从传播学意义上来看是非常令人兴奋的变化。回到加密艺术本身,它跟传统艺术作品(包括数字艺术作品)最大的不同在于,它的数字资产属性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包括后端价值重建系统等都是一脉相承、息息相关的。依托区块链技术的可确权、可溯源、可分割,加密艺术品表现出所有权唯一、表现形式独特、具有稀缺性的特点,它首先被认为是一种通缩的数字资产。
网络图片
艺术作品完全可以通过线上链上交易方式交易、流转、储存。这是加密艺术品相比传统艺术品能够产生额外价值的重要基础。另外,加密艺术更容易进行所有权的溯源和真伪的鉴定。链上交易的特性使得买家的信息相对匿名,流动性可以有更大幅度的提升。因此,在交易层面加密艺术比传统艺术品又有了更大的溢价空间。加密艺术品除了有额外产生价值的基础,又是通缩的数字资产,有意思的是全世界范围之内的“私人银行”,主流的smart money和old money开始把加密艺术品作为财富管理工具,因为它兼顾保值增值、资产质押、金融工具的功能。同时元宇宙的建立带来了丰富的数字场景与数字资产,将为数字资产的产生、确权、定价、流转、溯源等环节提供非常重要的底层支持,加密艺术的资产属性在如此循环之下会得到进一步强化。加密艺术产业链上传播主体的身份变化——“往复定位”
传统的艺术作品,其身份决定于作品的所有者,在未流通售卖之前,它属于艺术家,售卖之后,它属于收藏家或买家。其根源在于传统艺术品的创作、收藏、观看及交易分属不同的个体或机构。
加密艺术则破除了传统交易市场的中心化特征,允许艺术家和其他中介的民主化。“往复定位”的概念出现,使艺术家可以成为观众、成为收藏家,观众在进行艺术欣赏的同时也可以进行艺术创作和收藏,而收藏家亦可以成为艺术家,所有参与艺术活动的群体最终会产生更为广泛、更加紧密的联系,且其身份可以互转和交叉,所有人将会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共同打造艺术传播的多元生态。
加密艺术可以进行二次、三次、N次创作,也可以捆绑更复杂的程序,比如锻造、制作、赎回、随机生成等。加密艺术作品具有了流动性和迭代性,每一个初始作品都有着无限可能性,可以形成一个宇宙。从“往复定位”的逻辑来看,这是所有传播主体身份的重大变化。
除了身份变化,加密艺术产业链传播链条发生了重要的变化,我称之为“打破沉默的螺旋”。“沉默的螺旋”是传播学、社会科学、心理学、大众认知学当中非常重要的理论,是伊丽莎白·诺尔-纽曼提出的一个理论,这个理论大概的意思是:
在群体氛围当中,当人们发现自己的意见跟群体中大量意见是相一致的时候,人们就会有勇气勇于表达自己的意见和观点;反之,会选择沉默,就会成为群体中信息流传播沉默的螺旋。
在“沉默的螺旋”循环往复之下,不是对于群体利益最重要、最有价值的意见成为群体意见和决策的主导,反而是擅长捆绑别人、或强势意见会成为群体意见主导、意见领袖。但是,若意见主导并不会引导群体朝着最理智、最理想化、最有效、有价值的方向走,那么对于群体的决策将是巨大的灾难。加密艺术是根植于Web2.0互联网技术,但是其特别的点在大众基础上遵循小众化(垂直化)特点。曾经,艺术品鉴赏有着难以逾越的鉴定高山。但是加密艺术的广泛传播,打破了由画廊、美院、知名艺术媒体、大收藏家构成了主流艺术的品鉴力量,解构了曾经线下金字塔形的艺术市场,组建了由大量受众构成的新的审美的话语权。观众和藏家都可以自由地对作品进行改造和创作。所有的“少数意见”、“小众审美”在这里可以得到充分尊重。从大众当中走出来的意见领袖,可以成为新一代加密艺术的风向标。这个意义上讲,它真正意义上打破了Web2.0时代或者是中心化市场沉默的传播螺旋。艺术传播的认知价值是指受者在欣赏过程中所获得的对于自然、社会、人生等方面的丰富知识和体悟。我身边很多传统市场的朋友会嘲笑加密艺术市场,说你们都在为天价的jpeg、MP4的文件买单,大家会广义的这么理解加密艺术就是这些东西,这大概加密艺术前期的处境,后续它的丰富性、迭代性越来越强。无论是什么样的阶段?加密艺术都拥有无法复制的数字签名,或者说是一个独一无二的没有办法擦除掉的水印,它能够确保艺术品的所有权和真伪属性。
与此同时,NFT艺术在买卖时的可溯源性,因此,对于艺术家来说,这是他们维护作品知识产权的绝佳途径。
加密艺术在这样的潜移默化当中将去中心化的精神和唯一性的意识影响了普罗大众。
我为什么不用加密艺术传播的审美价值重塑?而是艺术传播我Z时代的审美新价值重塑。Z时代时期的审美新价值跟Web3、加密艺术的审美价值有很大的趋同性或者说巨大的重合性。
Beeple(1981年生 )《每一天:前5000天》,非同质化代币(jpg),21,069 x 21,069像素(319,168,313位元组),2021年2月16日作
2021年3月,全球超过2000万访客围观了一场由佳士得举办的线上数字艺术竞拍——这佳士得首先尝试以NFT的形式拍出的艺术作品,并接受数字货币支付。拍品是一个巨型的拼贴作品,由数字艺术家Beeple将2007年5月以来每天创作的5000张数字图片按时序粗略排列拼凑而成。作品最终以7000万美金成交落槌。大家刚刚看到这件拼图作品会发现,现在加密艺术的审美跟传统艺术品市场的审美具有巨大的差异。审美价值的变迁从形象美、情韵美、形式美到Z时代(00后时代)动态的、沉浸式的、可设置互动机制的……它在价值观、媒介、表现形式各方面全方位的创新,契合了年轻人的审美范式。视觉风格上也存在着共性:赛博朋克、像素风、符号化等等。这些新的文化体系孕育出来的视觉符号都跟我们过往的传统审美不太一样。客观来说,加密艺术或者是NFT艺术事件正在构建一套属于加密世界独特的艺术审美体系。
我认为艺术传播市场赛道最重要的点是“媒介依存”和“价值重建”,那么用相同的逻辑剖析加密艺术市场的媒介依存表现在哪几种形式当中?Web3.0生态中艺术传播媒介的形式是多元共生和融合的。传统实体艺术品依托于画廊、博物馆等实体公共空间对于大众进行传播。
部分加密艺术品和数字艺术品均可以通过视觉化的方式呈现出来,但是数字艺术品仍然是基于物理存储介质而展现给观众,而加密艺术除了依托于传统的视觉呈现方式,如众多加密艺术品同样以图片、3D电子模型、视频的方式展示给公众,还可以在元宇宙的虚拟空间内进行展示。
林俊廷老师让我印象非常深刻的一幅作品是用手鼓掌,鼓掌声音的密度、强度、人跟数字艺术远近度构建出“鹤”的飞行状况、变化、鹤群的多寡。加密艺术的媒介加密艺术的媒介依存除了物理介质部分还有很大的点——元宇宙时代的具身性的回归和场景化的构建。
媒介是人与社会和自然接触的中介,一切媒介都是人类感官的延伸或拓展。例如印刷是视觉的延伸,广播是听觉的延伸、电视是视觉、听觉和触觉的综合延伸。电子媒介则是人中枢神经的延伸。
老麦的理论中心概念是媒介的依存是跟个人感觉相关的中心概念。然而西方主流审美认知思想,长期是把“感知”视为是主观的不可靠的。因为它跟人类的理性相比处于从属地位。到今天我为什么说加密异常或者是元宇宙时代有具身性的回归呢?因为随着元宇宙的发展,人们越来越追求自己身体在场的重要性。“身体”真正意义上变成了一个媒介的延伸。加密艺术在元宇宙的虚拟空间当中进行展示的时候,“身体”的概念重新入场,人们可以去体验自己想体验的、喜欢自己想喜欢的。比如在元宇宙展厅中,用户结合公共空间下的具象化展厅场景,他能构建出在空间上、时间上相互作用下非常全面的虚拟数字人的形象。既体现数字人形象和场景结合的瞬间表达、瞬间形象;还可以体现时间流动的动态建设过程。
在艺术传播中,这种公共空间与虚拟主体形象的双向促进式建构更直接、更具体。
加密艺术价值重建一定会涉及到加密艺术的资产性——资产的稀缺性和可确权性。前面讲过,艺术品核心价值是经济价值迭代了稀缺性。资产本身若是有经济价值,同时不稀缺也不行;有稀缺性没有资产价值也不行。两者是并行的。
为什么随着互联网的富媒体时代到来之后,数字艺术没有广阔的藏家呢?因为数字艺术可复制成本非常高,又不能确权,所以藏家对数字艺术是不感冒的。主流藏家从来没有把数字艺术放到收藏逻辑里,还是收藏油画、山水画,各种物理介质的作品。
加密艺术依托区块链的时间戳、智能合约,将签名(艺术家签名的令牌)和艺术媒介(图片、照片、动画、概念)分开。这使得前者保持稀缺性和独特的可移性,而后者仍然可丰富且广泛使用。
左是数字艺术家的签名,右侧是基于ERC-720NFT可分割化的变化过程。
艺术品有的时候也是一个IP作品,加密艺术通过区块链把艺术家知识产权保护完成了,但是还有非常重要的边际效应递增点在于加密艺术的版税。
当一个艺术家在交易平台上拿到自己作品的收益后,后面的每一个藏家都要迭代给他10%多少次方的加密艺术版税,这是一笔在加密市场中存在的非常可贵的效用值。当然,这个效用值不会无限放大下去,它还有一个动态平衡的效用。随着艺术品价格越来越水涨船高,链上的版税会相应机制下调维持市场秩序。加密艺术的版税和便捷的流通性,可以让艺术家不仅靠才华维持生计,对于早期藏家也获得了更多像股权一样的激励。在原有的艺术家和作品市场中,区块链技术与新的经济系统可以帮助其消除对于中心化服务、中介的依赖。从藏家逻辑,藏家对收藏权力结构变化的迫切需求--打破由画廊、美院、知名艺术媒体和大藏家构成的主流艺术品鉴力量,从而组建由大量参与用户构成的新审美话语。前面说过,加密艺术迎来一个很大的变化是人类重新回到新的部落时代。既然是部落时代,社区化和社群化显得尤其重要。从加密艺术本身来说,因为NFT是非匀质化资产,天然可以分割。
每一份都有自己的加密编号,异质属性,藏家们可基于一份作品收藏与审美共识产生社交关联,从而形成潜在的收藏社会网络。而加密艺术的投资价值,则很大一部分在于它的社交属性。“是否有群体认可并愿意收藏他”成为一个衡量标准,优质的收藏家俱乐部对于NFT作品的成功、发行、流转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艺术家本身去除掉需要中介去建立联系后,可以点对点和社区进行沟通,形成更大的社群拥趸网络和更加紧密的经济网络系统。加密艺术开启的艺术传播新范式——盘陀拉的魔盒开启四大疑问加密艺术开启的艺术传播新范式,这样的新范式难道一切都是好的吗?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是不是另外一层潘多拉魔盒的开启呢?艺术传播到达了Web3.0时代,去民族化、去国界、数字分身、世界大同是不是意味着艺术的终结?传统艺术审美观、价值观、共情依托于个体的感受,个体是有民族、有国界、有肉身的,世界正因为不大同,所以会有非常片断化、不一样的艺术审美性或者是呈现方式。
贝尔廷说:艺术即传播,使用艺术与公众的联系,这种联系决定着艺术的形式和意图。传播本身就是用传播符号建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联系。在Web3.0加密艺术时代,这样的“联系”发生的变化,是不是决定了艺术新的形式和新的意图?这个“形式”是广义的形式,不再是物理意义上呈现的方式。尼尔·波茨曼娱乐至死中提出的警示依然存在(1964年),他说:如果一个民族分心于繁杂琐事,如果文化被定义为是娱乐的周而复始,一切公共事物将形同杂耍,文化在劫难逃?波茨曼的论点跟我讲的第一点是很像的。娱乐至死的时代,以琐碎替代系统或缜密性的文化非共融感/非大同感,是不是意味着文化的灭亡,依然在劫难逃?Web3.0提供的基础设施、工具、身份往复定位等宣扬了“人人都是艺术家”。人人都是艺术家,是不是意味着人人都不是艺术家呢?这种均质化是不是意味着艺术失效?
Web3.0时代,最核心精神是用户可以主导自己的数据,数据是最重要的生产要素,数据为王,我们无所不在的数据归集是将以前的“典型”全部变成“类型化”。那么,会不会存在天才无存,艺术走向平庸?这是我做完分享之后的一些疑问,希望大家一起讨论,希望在听的你开启共同的建设和思考。如果一段分享只有我一个人点对点地去说,不符合Web3.0的精神,也不符合今天说的加密艺术传播新范式。
@袁 园:
谢谢燕丽的精彩分享。接下来进入讨论环节,邀请到两位嘉宾一起对燕丽的分享展开讨论,有请讨论嘉宾:元宇宙与未来资产研究智库Meta Z创始人陈序老师;Rivermen制作人Nova。@陈 序:
谢谢主持人,听了燕老师的分享,非常好,因为我自己很喜欢加密艺术,也做过很多年的媒体。但从传播角度解读加密艺术在艺术史当中的价值、地位、可能影响的问题,这是我第一次听到。
对于艺术而言,什么是媒介是非常重要的。早期的艺术,媒介/介质比较清楚,就是塑造成艺术品的物理载体的东西;专业化后衍生出工具性的媒介,艺术家用来创造的一些专业性的工具也成为媒介的一部分。再往前延伸,经过专业训练的艺术家所受的专业训练是不是一种媒介?对于有信仰的艺术家和要传递某种特殊价值观的艺术家来讲,不管价值观的来源何方?是来自更高的信仰或是自己提炼出的对世界和存在的感知和想法,都需要通过训练之后的方法体现出来。我们把这种“方法”从工具当中抽象出来后,是不是仍然是一种媒介?大而化之,是不是艺术家本身就是一种媒介?在宗教艺术时期,所有艺术家都认为是造物主或者某种神旨传递更高价 值的“工具”,是一种非常神圣的工作,所以艺术家本身是不是媒介?再往后讲,大家广泛认为艺术作品在受众欣赏时才最终得以完成。受众的情况是千差万别的,每个受众对于一个艺术品的理解和解读,不管是早期艺术或是后期,尤其是抽象艺术、现当代艺术会有各种各样的解读。这种解读本身意味着受众参与到艺术作品中,如果是这样的话,受众本身是不是媒介?所以艺术真正的价值在于整个传播过程,这个过程才是艺术真正完成其价值所在。
艺术品不是离开了艺术家工作室、脱胎成为可以被固化的一个指标物之后就已经成为一个艺术品,并且可以在艺术史上被定义。它往往和受众之间、和艺术家之间会发生非常复杂的传播关系。燕老师提出的思考话题,大家思考加密艺术的同时可以思考这一问题,这对于我们理解艺术,尤其是理解未来的艺术非常重。燕老师和我都是做过媒体的,不管是对于媒体还是艺术家,总要反映时代精神,没有一件艺术或者是一个艺术创作是和时代没有关的。只不过有一些是直接反映了时代的呼声,另一些是在和时代的对抗当中反映一个更长维度的或者简单称之为“永恒的价值观”的东西而已。但是,在整个过程中,如果时代缺位,其他也就不复存在了。对于我们这个时代而言,数字、加密、Web3等等或者是机器、人工智能、技术的利维坦、技术形成的权力,这些问题是每个人需要去思考的。正像燕老师讲的“娱乐至死”的问题,什么是娱乐,什么是艺术分界线并不在于形式,有的人唱歌是艺术,有的人唱歌是卡拉OK;有的人跳舞是锻炼身体,有的人是在表达价值。
所以不在于形式,而是在于个体出于什么样的状态、动机,并且把自己置身于这样一个场域之中而形成的一种行为和行为带来的意义。在这方面,我们所处的就是和机器、计算机、数字、不断数字化世界之间的冲突,互相利用、互相制衡。权力也会变得数字化,它和过去看到的权力不一样。我们以前定义过的“美”、“高尚”、“丑恶”、“邪恶”、“愤怒”都会和以前不一样。在这个过程中怎么传递这样的东西,还是在油画上去画埃隆·马斯克吗?去画为太Vitalik吗?画一个比特币或者是以太坊的符号让大家去观赏吗?还是说我们要思考怎么通过其他的方式让参与到艺术品传播过程当中的每个人,不管是收藏家、社群还是外部的观看者都能够感受到,而因为这种感受去思考数字、数据、机器的权力、人的存在意义这些事情之间的关系,这是时代精神。基于这个,加密艺术提供了一种非常不同的东西,不仅仅是它形成的确权和资产的意义上。第三,作为资产性价比非常高的确权技术,这个意义是无论如何讲都不过分的,我之前称之为“第二次古登堡的时刻”。
它的意义绝对不亚于古登堡用机器铅活字印刷《圣经》的那个发明的存在,而且它会大大改变这一点。而且它所辐射的价值远远超出艺术、内容、创意。因为它会在数字世界里形成一个真正对现实经济、现实世界的驱动力,这是一个权力的转换。这种低成本的转换导致数字世界里产生的资产的大爆炸,对于整个人类进化和进展具有非常不凡的意义。@袁 园:
谢谢陈序老师精彩的回应,有几个问题非常关键:陈序老师讲的第一、第二点是勾连在一起的,塑造时代精神的就是那个时代的媒介,它也跟技术关联在一起,从印刷时代到广播时代、电影(电视)时代、互联网时代。
“媒介”从来高度关联着时代精神,媒介远超过它作为中介的功能,它塑造时代以及时代里的个人。在这个意义上,去年是“加密元年”,但实际上加密艺术的探索,可以追溯到2014年甚至更早。数字从什么时候变成主要的时代媒介?上世纪60年代开始的时候已经有数字艺术了,但数字真正变成日常生活媒介的时候是从90年代末开始。只是数字艺术从来没有占据艺术场域的中心,而是位于边缘的位置,通常会被划在新媒体艺术里,在某一个角落展示新技术的表达,并没有成为重要的主题。
在这个意义上,加密艺术是数字艺术的延续,随着数字媒介塑造时代的加速才真正开始显现自身。这里带出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安迪·沃霍尔在上世纪60年代的时候的丝网印刷怎么就变得那么重要了呢?丝网印刷表达就是在消费时代大众文化复制的图像如何去塑造着你的日常生活。安迪·沃霍尔抓住的正是那个时代的媒介。在今天,你承认或不承认都是事实,数字就是这个时代的精神。无论在哪个角落,数字都在影响着你的生活,跟艺术无关。那么,艺术家为什么不去关注塑造这个时代的数字媒介?
所以,我们在今天去讨论加密艺术是非常有必要的,无论有多大的投机、泡沫成分,都不是我们讨论的焦点,我们的焦点在于为什么数字艺术发展到今天的加密艺术,终于炸了。这不是偶然,是因为数字塑造时代已经几十年了,必然要成为当代艺术表达最重要的媒介。接下来,我把话题交给今天的另外一位嘉宾, 河里人项目制作人Nova。据我有限的了解,河里人是特别成功的项目,既然成功肯定离不开传播的成功,没有传播的成功就没有项目的成功,你从制作人角度跟我们分享一下。@Nova:
听了陈序老师和袁园老师的观点,我有一个想附和的地方,大家现在在讨论艺术很多时候是在讨论绘画、雕塑。我不知道大家对艺术的定义范围如何,在我有限的认知里,我对音乐方面的了解会更多。说到媒介、数字化媒介。上个世纪甚至19世纪,俄罗斯人、旅美俄裔音乐家掀起的浪漫主义音乐时代的时候,当时的霍洛维茨、普罗科菲耶夫、拉赫玛尼诺夫这些人,他们在谱交响曲、协奏曲的时候,因为他们了解到自己的演出可以被更高清、更高解析度的手段进行记录,所以在编曲的时候就放开手脚。
巴赫
原本,像巴赫所处的古典主义时期,音乐讲求的是非常严谨的结构、调式,包括我们常用的一些音乐手法全是从巴赫时代流传下来的古典手法,非常严丝合缝编写好一些乐曲。这样的乐曲有工整感,在各地演出时,指挥也可以跟交响乐团更快的把乐曲磨合好,取得较好的演出效果。到了浪漫主义时代,乐曲的复杂程度突然大幅度的上升,带有非常丰富的情感色彩,可能我们听的是同一首乐曲,但卡式(卡拉扬)和伯氏(伯恩斯坦)演绎的时候情感会变得非常不同。这就需要指挥、乐队进行更长时间的排练与磨合。放在过去,如果没有录音手段,没有唱片工业,没有数字音频技术的时候,这样是非常低效率的,对于艺术市场也没法存活,因为毕竟主要是靠演出的。
当唱片工业出来之后,这种非常炫技、复杂的音乐可以被刻录在媒介上,后续可以不断地翻出来重温,得到更加广泛的传播。甚至一个音乐家在自己不同的年龄段风格也会变得不一样,使得内容更加丰富,也使得二次演绎的创作者创作的限制也放开了。我想通过这一点回应刚才讨论的艺术家关于时代主题的问题,陈丹青早年在一个座谈会上谈到的内容,他当时否定了艺术家应该为时代主题服务的观点。我当时理解这个观点的时候,感觉是他否定艺术家是否必须需要自觉地认为自己去服务一个时代主题或者是怎样。“时代主题”不是艺术家自觉生成的,而是由批评家、鉴赏作品的人去总结和理解的。从这个角度上,可能艺术家本身对时代更加明确的自觉不是非常重要的。他利用新媒体也可以作出很多自己内心生发出来,只是诠释自己是自己个体的感觉。聊了很多感受,接下来说说传播。我切身的体会是,就像燕老师说的,我们现在做的收集类的NFT并不算是非标品,它是介于标品和非标品中间的一档,类似于主题公仔,同一个主题下若干个小个体,不同的个体表现,但总体上都长着一个红鼻子或者是肥肥脸的状态。从传播角度来说,不同于过往孤品的艺术作品。我们很多时候说欣赏,但最终落脚点会落到购买或者是收藏,如果是一幅孤品,最后落到收藏位置上的时候,大概率只是一个人持有它,当然可能会展示出来或者说捐赠给博物馆。在这种程度上,他与作品之间或者是与艺术家之间建立的连接,就没有其他鉴赏者对于艺术家之间的联系那么强烈。PAK作品《The Cube》,采用无限量的形式,挑战传统市场上稀有度和价值的关联性。呈现方式相当特别,每个「Cube」的价格都相同,但当「Cube」的数量突破5、10、20等比例,就会自动汇聚成一个更大型的「Cube」,最大甚至能组成1000×1000的「Cube」,呈现影像相当壮观。
现在,加密艺术家比较有名的像PAK这一类的艺术家,把收藏权力尽可能分散开,大部分人以收藏的姿态参与进来。这就使得他一口气的与一群藏家直接建立联系。这可能是目前加密艺术不同于以往传统艺术品新的获取自己的粉丝经济的方式。
另外一个角度上讲,加密艺术比较擅长利用互联网上的模因(meme)、短期内的一些梗,这确实是时代性的一个体现,其实是代表艺术创作本身和社交媒体、短期的一些社会思潮走的越来越近了。与其说他们像传统的表达自我、带有一些特定目的的Fine Art,而是更多开始向一些带点广告插画色彩很强烈的服务于传媒、服务于流行文化的创作去靠拢。包括我现在也有一点小迷茫,我做的东西到底算不算是艺术?在我看来,有时候我想表达的东西和我所面对的市场、我想追求的商业成果之间会产生一些非常不可调和的矛盾。
我自己是学法学出身,平常更多研究的是正义、社会契约、社会治理。我对艺术的理解可能有一些粗浅,但是我感兴趣的方向是行为艺术或者是做社会实验。我试图在“河里人”做社会实验的时候会有一些实验上的策略和市场反应的强烈冲突。很不巧的是,因为我是商业思维,拿了一些投资,所以我走在了钢丝绳上,在这种情况下突然又变得束手束脚。从这个角度讲,燕老师之前说新时代、新媒介的到来怎样说都是有利有弊的。我的切身体会是,当我开始导向拥抱新的传媒手段的时候,不可避免会跟一些非常市场化、非常商业化的观点和群体妥协,很多想做的事情也是做不了的,当然可以找一些变通的方式,但要比原来费脑筋。我做兴趣团体的时候根本不考虑商业问题,就是内部的一群人凭兴趣做了很多东西,能不能火,能不能获得更多人的欣赏也是撞大运,但是那个时候我的感觉是这群创作者是快乐的,他们是自足的。现在,我不知道我的创作者焦不焦虑,但我是焦虑的,稍微有一点不适。今天我更多是听各位高人来讨论的,抛出一些我目前经历之后的结果和结论。第一,你开始谈到音乐。我们通常看一个艺术作品的时候会先归入某个类别,绘画、摄影、雕塑、装置....等等,在现实世界,不管作品表达的内容是什么,已经掉入各种离散的艺术媒介属性分类。而“加密艺术”天然在数字世界中,把各种离散的媒介表达变成统一的数字媒介,没有区分。
相比绘画的材质是颜料,加密艺术是智能合约、区块链上的数据。就像河里人做的是一个3D形象,如果对应到现实世界中,是雕塑,可能还有声音、场景,还是活动的,可能也是电影,可能还有音乐。在加密艺术里,消除了原本的媒介分类壁垒,将其融合为数字。加密艺术毫无疑问是用数字——这个时代最重要的媒介——在表达,这是事实。但是不是艺术呢?或者讲加密艺术的美学价值到底是什么?我想说这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保守估计,未来十年能展开美学讨论就不错了。
为什么说保守估计十年呢?摄影是1837年发明的,但被作为艺术是上世纪70年代末的事情。现在处于技术的加速进程中,去年,加密艺术的实践才进入了大家的视野。
大家可能现在都不谈加密艺术,只是谈NFT,为什么?还没有美学价值?当然有。但是,在美学上的讨论,批评家的参与滞后于第一波投身进来的人,这种滞后有几方面的原因。
首先,它的门槛拉高了,因为加密艺术跟原本传统的媒介是断裂的,批评家想搞明白是怎么一回事才能评价你的美学,但是想弄明白是怎么回事很困难。例如加密艺术原教旨主义者认为,加密原生艺术必须得是智能合约写的才算。批评家哪看得懂智能合约呢?材料都看不懂怎么评价呢?乐观地说,在未来十年能够讨论加密艺术的美学已经非常好了。对美学价值的挖掘在时间上滞后没关系,并不影响涌现出各种各样特别好的实践。
黑格尔说“密涅瓦的猫头鹰在黄昏的时候才起飞”,指哲学作为有关世界的思想,要直到现实结束其形成过程并完成其自身之后,才会出现。所以现在也并不着急讨论加密艺术的美学,需要更多优秀的艺术实践冒出来,才有案例探索它的美学。接下来,我分享几个跟传播有关的文献。
我在《nature》上看到了一篇通过量化数据分析加密艺术的文章,撰写文章的这个实验室是专门做网络理论研究的——通过网络数据做分析,数据是来自Foundation这个NFT交易平台,非常有意思。我先是看到它最近的报告,之后又找到了2018年的报告,2018年的研究不是加密艺术,是整个艺术世界。
2018年的研究是量化艺术的声誉和成功,数据量是50万个艺术家,超过16000个画廊,近40万场展览,近万家博物馆、超过10万场拍卖行的数据。回答的问题是,艺术的声誉和成功到底在数据上能够有什么体现?在这个数据图上,中国被归入亚洲的其他地方。中心是MOMA、古根海姆等艺术机构,都在北美。最终的结论是,传统艺术的核心是欧洲和北美构建的密集的艺术机构,亚洲、拉美、非洲等等都是边缘。他们之间的权重差多少?北美的权重比边缘至少超过30倍以上。一个艺术家在纽约起步就远超过在北京或者是在上海起步,这是平台的部分。看完2018年的报告,让我更坚定认为加密艺术革命性的,现在再多泡沫都没有关系,它一定会颠覆传统的结构。因为,在这个传统结构里会发现非常重要的问题——马太效应。越在中心区域越有机会,越边缘越没机会;越成功越有机会,越高端的起点越有机会,低端的、边缘的几乎一生的职业轨迹都不会有大的起步,这是艺术世界的等级结构决定的。完全等级化、固化、分层的结构制造的障碍,是作为年轻的艺术家没有办法撼动的。2021年发的报告是量化NFT的数据,报告是公开的,大家可以下载。
左图:艺术家在Foundation上的关注者。右图:艺术家在Twitter上的关注者。通过对比发现,交易平台内(Foundation)的关注者比在交易平台外社交媒体的关注者更有价值。这个数据意味着,艺术家在这些平台上要做更多的文章,因为这种传播更有价值。还有一点,收藏家不是广撒网,而是重复收藏,收藏过你的作品的藏家会再次收藏、再次收藏,老藏家远比新藏家对你的贡献大得多。我们通常认为需要让更多人知道自己,但数据告诉你,关键是老藏家对你的信心,这是很重要的。
Foundation网站页面截图
Foundation这个平台是艺术家邀请制,它其实是一个艺术家社群。所以,在Foundation上有若干个社群,社群也很有意思,有富的社群和穷的社群。富的跟富的在一块,比如我的作品卖的好,我邀请来的艺术家基本跟我差不多,都卖的好。穷的跟穷的在一块,你卖不好,你所邀请的艺术家卖的也都不行。这也是很有意思的现象。
另外一篇文章也是非常严肃的学术研究,是根据SuperRare平台上的数据来分析的。这篇文章专门分析了加密艺术的情感,加密艺术家都在创作什么情感?收藏家买什么样情感的东西?一共有七八种情绪,分为积极和消极的,结论是买积极的比买消极的多。
收藏家买的最多的是表达“快乐”的作品,最差的是表达“厌恶”的作品。
A sample of the highest selling Nfts on SuperRare marketplace:SuperRare上交易排名靠前的NFT大概是这样的画风(上图)。
这个量化分析是这样的,横向是平均观看数量、纵向是交易价格。右上角,看的人又多、卖的又贵的是科幻、超现实、3D,这些关键词是艺术家打的标签。为什么我说美学讨论现在没法讨论,因为艺术家打的这些标签绝大多数和传统美学的术语都没有关系。通过上面那个“集合图”也能感觉到这个特征——科幻、超现实、3D,颜色是红色、粉色、紫色,赛博朋克的颜色是最主要的表达。我结束这一轮的分享,刚才的问题抛给燕丽,开始这一轮的讨论。@燕 丽:
袁园老师找这些图片和数据肯定花了不少的时间,但是你找的这些点很有价值。当中提到的几个数据,跟我主题分享中用传播学的基础理论探讨的变化有一些部分在本质上开始验证。比如,赛博朋克的审美风格,这个部分就是我刚刚谈到的加密艺术带来新的审美价值的变化,既然要追寻的是Web3的加密艺术,就不应该1:1复刻物理世界和传统世界。之前我自己做过一个小样本调研,跟大数据做出来的分析或有一些不一样。关于藏家和交易平台上购买者,有几个视角:
1. 买开心,不买生气。这个跟袁园老师刚刚的那个分析数据基本一致,因为大家觉得参与新兴市场更多是自己在市场上先玩一下,有很重的尝新、尝变的玩的心态。所以选择快乐永远比选择忧伤或者是抑郁的更符合人类的本能。2. 在比较贵的NFT作品中,初期的参与者有很重的作为资产逻辑来看待的想法,而不是作为一个艺术收藏。那么,什么样的资产界面、用户界面更容易让人能够产生更大的共识?因为只有产生更大的共识,作品或者买的资产才有更好的流转权,才能让更多人受益、更多人加入。共识人群会越来越多,资产就越保值增值,收益翻倍。寻求“快乐”“幸福”、“爱”,这些人类永恒的话题更容易产生共识。3. 基于袁园老师一开始说的,西方或者是广义的欧美世界对于艺术品市场当中强者恒强的逻辑(马太效应)到今天并没有发生很大的变化。用一个简单的逻辑来理解,英文是世界上最重要的通用语言,语言作为一种符号、传播媒介,最核心的顶级传播媒介始终是在欧美,包括FaceBook、Twitter等社交媒体也始终是以欧美为最重要的阵地。
从这几个角度,包括基于西方自由市场经济前提下的资产定价权,因为艺术品本质上最早也是资产,在加密市场当然具有更重的资产属性,谁拥有资产的定价权,谁就掌握着一切话语权。传统的金融市场依然是以欧美主流货币作为主导的世界货币的定价权,伴随着以上重要的几个部分,在加密资产部分,包括艺术资产进行匹配也是伴随出来的共生现象。不用数据,拍脑袋也能想出来。袁园老师提到基于Twitter和交易平台中的“大众传播里的有效传播”,或者基于营销和广告学中的“精准传播”,什么样的传播属性更能到达目标受众产生购买?如何让购买者产生复购?这部分基于传播学底层之上的二级学科当中营销学和广告学做了重要的解释。
基于大众传播的广义受众并不是基于在交易行为和消费行为中的目标受众。所以,只有达到最精准目标受众本身对于交易的促成、交易的复构才更具有价值。从这个意义上,我们要窄众看这件事情。袁园老师又提出关于为什么藏家会复购,我要再讲一下,这跟消费市场的复购不一样。作为一个艺术品本身资产是有保值增值、通缩资产的逻辑,实际是通缩资产,通缩资产本身不是通胀资产。通缩资产本身更像是股票领域建仓,假定股票市场上有3000万股,如果在这个领域是最大的藏家,只有复购才能让我的筹码变到相应的稳定系数,从而对艺术家本身的资产定价产生一定的控制力,这是我跟很多大的画廊、传统市场收藏的藏家谈到过的,大家会在这个方面有很重的共识——对于资产本身筹码的控制力。这跟消费传播学不太一样,这是我要特意突出讲一下的。袁园老师提到,为什么穷艺术家拉进来的是穷艺术家,富艺术家拉进来的是富艺术家?这是广义的社会面问题。穷人很少能够有机会跟富人做朋友,富人更不希望跟穷人做朋友,这已经不是艺术家世界的范畴,而是广义人口阶层中的阶层分化,只是您今天引用到的数据是基于艺术家阶层当中的特殊职业者。我觉得他视同于广义的社会阶层和人口分类。@袁 园:
谢谢燕丽。陈序老师你也是收藏家,谈谈你的感想。
@陈 序:
您列举了很多数据,尤其是对于NFT的数据,因为目前处于早期,所以有非常特别的特征。比如最早进入市场的人群是比较特殊的人群,大部分是从加密市场其他的行业、细分市场里进入到NFT市场里,他们是第一批。
因为对加密艺术的了解,参与到购买、收藏、甚至发行是需要对加密技术尤其是区块链技术的底层和NFT合约本身有深入的了解,至少要会用数字钱包。所以这就会限制普通人哪怕是在传统领域里非常厉害的藏家进入到这个圈子,这个特点在整个数据调研里非常充分的表现出来。
第一,充分的表现出来最重要的一点,是燕丽讲到的他们会发现很多有实力的收藏者和艺术家非常密切。这也是很多人对于NFT市场是不是存在某种程度权力操控的担心。因为我们是早期市场,这个事情还不足以引起非常严重的关切,但始终会观察这个过程。第二,传统艺术收藏品市场有一些规则一直是通用的,比如马太效应。我们对自己了解的、熟悉的或者以为自己了解的、熟悉的艺术家的资产选择,学习时间是非常陡的,需要一个深入过程,一旦形成之后会形成一个偏好,有资产部分的考量和偏好,也有审美偏好。当然是比较平和的方面,而不是简单的附庸风雅。
这种情况下,艺术家要去传递的艺术价值、主题、思想,思想的SKU相对比较少,都是在表现人类存在的挣扎、未来的寓意、虚无主义等。但是,艺术家基于想表达的思想、价值观、构想,要去用的艺术手法、艺术风格的SKU是无限的。
比如很多人喜欢印象派,但不一定要去买莫奈,可能去买马蒂斯或者是其他人,有很多很多的选择,而且作出选择的时候是跟收藏家个人审美偏好、经历有非常密切的关系。这种独特的连接也是收藏家非常喜欢的。
归根结底,当我们把资产部分的价值剥离之后,对于一个收藏者而言,艺术品(包括加密艺术品)“社交资产”的属性只会变得更厉害。在艺术品的整个流转过程中,社交成为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形成了一种新的黏结。燕丽讲到阶层的问题、社群的问题,不同的思想凝聚的人群的问题,艺术品是非常好的介质。基于这个介质形成的,我相信一定会趋于一个集中化的状态。
我们要意识到,在整个艺术品市场中,加密艺术尤其是NFT技术合约产生之后供给是大大增加了。很多人看到了NFT市场出现了叹为观止的交易记录、头部艺术家,但是大家一定要知道,它带来的非常丰裕的供给是一步步席卷而来。这个过程当中,真正成为头部的难度仍然是非常大的。当然,我们对这个市场好的期待在于燕丽之前讲到的“回归部落”这个问题。不仅仅是在文化构成上、传播结构上形成部落,在市场的结构上也希望它形成部落。凯文·凯利的“一千个粉丝”理论对于艺术品市场仍然适用,对加密艺术也是适用的。
很多艺术家可能没有Nova的河里人(Rivermen)那么多的拥趸,那么多热烈的社群。但是,他们通过有几百上千个粉丝也可以建立自己很好的甚至是职业艺术家的生活和工作的方式。至于未来的发展,基于他自己的基础、时代的变化、市场的变化、很多不确定的因素,仍然有可能成为一个非常了不起的艺术家,但是我认为一个能够保证基本生活方式,从事这样一个技术的环境和社群,是加密艺术和NFT能够提供给市场最好的一种贡献。@袁 园:
谢谢陈序老师。这里是有悖论的,悖论是什么呢?作为一个新的媒介/技术媒介登上历史舞台的时候,都意味着对既定的阶层、种族、边界的破坏。
好比最开始有电话的时候,人们会觉得很恐惧,因为不知道电话那头的人长什么样,身份也是被隐藏的,没法按照以往的方式对身份进行辨识。而我们现在为什么用加密技术,就是因为它可以破坏原本的身份标签,就是可以隐藏,这就是它的价值。Andrea Pirlo 壁画,意大利街头艺术家 Jorit 纽约拉法叶街看足球的应该知道这个头像是意大利著名足球运动员皮耶罗,他最后是在纽约退役的,这幅巨大的壁画也是在纽约的拉法叶街,大概有15米高。
NFT作品视频截图
现在,这幅壁画变成NFT了,不是简单地变成NFT,整个这条街都被搬到了数字平台,有现实的场景,还有虚拟世界中的场景和人物,实景跟元宇宙场景不断地在切换。
我想通过这个案例抛出,我们对元宇宙的想象目前处在各种过渡阶段,既想体验一个跟现实完全不同的经验,也特别想要在元宇宙中和现实世界既熟悉又拉开距离的体验。刚才Nova讲到模因(meme),借此拉回到跟美学有关的例子。
洛杉矶南加州建筑学院有一个“垃圾艺术展”,往年这个展览并没有加密艺术,今年新增了加密艺术。
“垃圾艺术展”原本就是四五个人在学校垃圾箱旁边做的艺术展。放在垃圾箱旁边能做什么艺术?当然是特别叛逆的,之后因为被驱逐、禁止,反而群体扩大了,由学校里的展览变成全球范围内的“垃圾艺术社区”。
为什么今年会把加密艺术纳入进来?因为加密艺术家Robness创作了一件作品《64加仑垃圾筒》,这是一个做垃圾箱的牌子,背景是法国国旗。
Robness的这件作品本来是在SuperRare平台上展示的,因为这件作品引发一场巨大的争议——说这件作品是垃圾。争论过后,很多艺术家把他的垃圾筒作为一个模因(meme),开始在自己的作品里边加入这个“垃圾筒”,引发了一系列加密艺术的创作。最后,艺术家又退出了Super Rare平台。
这里引起的问题是,到底什么是加密艺术?是所谓的精英艺术吗?1. 我们要在加密艺术里要定义垃圾艺术。加密艺术不能追随精英,必须是新兴的艺术运动,“运动”不是中心化的、不是精英化的,而是去中心化的。2. 要有模因。模因就意味着能够引发更多的共鸣、噪音、混响,全部进来。这是模因特有的文化,不是个人的,而是集体的狂欢。模因是运动非常重要的特征,没有成为模因都没法成为运动,运动就是要让大家参与。
3. 关于审美和美学,垃圾艺术根本不追求一致的风格,就是要把各种被排斥、被贴上垃圾标签的转化为美学,使其成为一个美学符号。
@Nova:
皮耶罗是我大学踢足球时候的偶像之一,我当时差不多跟他踢同一个位置,这个壁画当时我也关注了一下。一方面,我们在虚拟世界里想去追求不同于现实世界的体验甚至是新的体验,但又有各种各样的实践尝试把现实世界中的场景、事件转化进去。怎么理解这件事情?个人的经验,我之前带国家建筑师团队时,内部进行过为期两周的大讨论,专门讨论了一个问题,做虚拟建筑的时候到底要不要遵循现实中建筑构建的法则,经典的力学结构到底要不要?最终的结论是要。
故宫太和殿
如果忽视了在我们这代人的思想中形成直觉、思想钢印的一些东西,比如故宫的太和殿扁扁的、宽宽的,不是很高,是一个很粗壮的感觉,会给我带来很强烈的庄严感和安定感,加上中轴对称的设计和台基的衬托,有很强的庄重感、安定感、威严感。建筑力学上有一些物理需求在这儿,因为材料强度不够使得它必须做成扁平状,否则力学撑不住。逐渐几百年下来,它跟皇权联系在一起,跟至上的权力、掌握生杀掠夺的贵族联系在一起,给整个社会思潮带来一些联想。这种情况下,我们进入有一点半步迈进虚拟世界的时代,虽说半步迈进虚拟世界,但是脑子还在现实世界里,我们的思想还是跟现实世界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至少在大众传播领域,我们传播的艺术希望能够被更多人理解的时候会不可避免地借助一些已经形成的观念。具体到技术上、落地实践上,还原一个场景目前来看是最稳妥办法。反观袁园老师讲到的“垃圾艺术”,其实这是两个方向。
还原场景多少是偏保守的方向,我把已经有过的体验、已经形成思想钢印的东西加一点佐料放进来,仍然能获得一个还不错的受众群体,比较容易接受。但是“垃圾艺术”,我暂且称那幅法国国旗加垃圾筒的作品叫“加密辱法”吧。你说它有模因吗?有。无论中国或是国际社群,对当代法国的侮辱声音是蛮多的。毕竟当代法国比起大革命时期的法国简直退步的太多了。回看大革命的法国觉得是英雄辈出的年代,再看看现在的法国,突然会觉得拿破仑之后法国人到底怎么了?有一个模因在这儿。
但这件作品明显是很尖锐的,很批判性的,有很强的冒犯感。如果我是一个法国人,看到这个东西不会很快乐,尤其是对法国有很强烈民族情结的人更不会开心了。这种东西多少有点儿对现实中形成的思想观念进行批判、进行反对,这个时候确实不太可能在第一时间获得大量的受众。但是这个事情不是个状态,应该是个趋势。当我们的长辈去世了,我们这一代人建设元宇宙的人也没了,下代人、下下代人脑子里的东西应该就和我们不一样了,他们从小接受的教育、日常接触的东西跟我们又不一样。这时候,他的思想钢印就会跟现在看起来像是“垃圾”的东西靠了,那个时候也许会有新的“垃圾”出现,现在这些“垃圾”会像曾经杜尚的“小便池”一样的东西。在我看来现在肯定是过渡阶段,偏保守的街区复原实践和偏激进的带有很强烈的冒犯、批判的“垃圾艺术”是并存的。我冒昧当个寓言家,也许这个时代的指针会逐渐开始向着冒犯的、反对的方向去了。毕竟新一代的人,举一个通俗一点或者是不恰当的例子,现在的年轻人不愿意生孩子也不愿意买房子了。因为大家也逐渐看清楚了,房地产好像也是一个庞氏骗局,最后还是我们接盘。长辈他们构建了一个话语体系,他们说:出息就得买房子,要不然成不了家、立不了业。逐渐开始有人批判这种思想了。是真的吗?里面的逻辑又是怎样的?这个逻辑在我身上确实能应验吗?好像并不是。艺术领域也有这样的问题,从现代艺术发展到今天,有一系列乱七八糟的话语体系,“垃圾艺术”就是被话语体系破坏和排斥的一类艺术。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这些艺术家包括年轻一代艺术家不屈从于目前话语体系的艺术家一定会找到各种各样的方式攻击现在的话语体系,想办法解体它、彻底攻陷掉它,建立起属于自己这代人的话语体系。当然最简单的攻陷他们的方式就是活的足够久。时代继续往前走的时候,自然会迎来属于我的那个时刻。在我看来,袁园老师第一个图的例子也是一个过程,在这个阶段会出现,但它只是一个跳板。最终一定会进入到那样一个状态,如果我有幸能活100岁的话,兴许在我100岁的时候,去看当时的虚拟空间构建的艺术的时候,我会觉得“好危险,可能我在里面会死”。但是当时的年轻人会觉得很稀松平常,这就是我更多日常接触的东西,当时的社会思潮已经变了,不再属于我们这一代了。这是我的一些见解。谢谢Nova。还有一点时间,我们把话题敞开,最后来一轮讨论。
我发现Ins用户现在可以直接连接钱包、分享收藏,直接从收藏进入到交易,原本web2.0的各大社交媒体也在拼命地拥抱加密世界。非常典型的是加密世界当中的艺术家的个人网站首页都是“链接树”,可能一页都排不满,有若干项各种社交媒体、各种NFT交易平台上的超链接都聚合到一个“链接树”上,这跟以前是不一样的。回到传播的话题,我们要敞开想象,不要去拒绝它,拒绝是没有用的。就算要批评它首先也是去了解它,然后才会有真正意义上的批评。
这是曼彻斯特博物馆做的第一个NFT,选的作品是威廉布莱克1827年的版画《远古时代》。很多人了解到威廉布莱克是作为诗人的角色,但还有一个更主要的职业是雕刻版画。这件作品的NFT完全是用现在的数字——不是通常的扫描——一种特别高精度、光学的扫描方式呈现出来的,好像是发行50版。大家可能觉得这也没有什么,无非是运用了一个新的扫描技术而已。为什么我想讲这个博物馆的例子?因为博物馆做这件作品不是用来投机的,就做了50版,一个2000镑而已,主要是想做一个探索NFT的项目。一方面,它跟踪NFT的交易,到底谁来买这个NFT,会把跟踪交易部分也铸造成NFT。在传统艺术领域,博物馆机制常常是被批评的。在这样一个加密时代,博物馆还能跟加密技术、加密社区、艺术家、不同的团体之间创造出来什么样的可能性呢?
博物馆不知道NFT能做什么,但是发一个NFT,这是一个对话。布莱克的这件作品原本就是版画,也是复制品,而且可能是英国印刷最多的一幅版画。博物馆用这样的方式进行探索加密世界,而不是拒绝或者投机,想知道会开创出什么样的可能性。所有的收益都会用来支持关于这个事情有可能会创造出什么的讨论、社区和机制的项目。
其他一些相关的,我们看到一个趋势,加密艺术的平台Superare在纽约的SOHO做了一个三个月展期的展览,有15块屏幕轮换展示不同的加密艺术家。加密艺术平台开始走向现实的传统艺术空间,没有想去割裂,而是做更多的传播和推广,让大家知道什么是加密艺术。
利物浦2022年NFT加密艺术节由艺术家自己申请,最终挑选出1500件作品,这是一个线下的NFT艺术节,策展人也有很多,客座策展人可能有几十个,都是不同的加密社区里的人。
NFT.NYC今年的主题分了16个分论坛,跟艺术直接相关的包括音乐、艺术、电影等,大家来展开讨论。今天谈加密艺术和传播的时候,大家想抛出什么样的问题或者是最后做一个展望?@陈 序:
袁园老师分享的这些活动里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地方——外部对于内部的改变是很大的。首先,是边缘地带、原来认为是非常商业化的地带、没有被列入艺术圈核心的地带先发生改变。这是很容易理解的,因为艺术圈的核心还在斟酌、还在矜持。刚才袁园老师提到的博物馆发行威廉·布莱克版画的NFT,包括很多其他博物馆、美术馆也在做这样的事情。
Opnesea网站首页截图
但是,最新的、最好的创新从概率上不应该发生在美术馆和博物馆,而是应该发生在Opnesea、Superare这些开放的平台上面或者像NFT.NYC这样一个和娱乐业是非常有关系的多类型的嘉年华里。
我们的电影、电视、IP衍生品业,和消费紧密、和IP紧密关联的娱乐业等等,包括流行品的体育运动品牌阿迪达斯、耐克,奢侈品的品牌,NBA,好莱坞的studio都在这方面做了很多创新和发展。
所以我们看到的整个涌现的创新状态,是在其他产业里面发生的。这种“发生”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条件——监管。
对技术和未来发展的过程中,如果能够给予一个非常恰当的监管,不是用“动态清零”的方式而是和它共同成长,观察它的发展过程,小心呵护,去掉不太好的发展部分,在这样的市场里面,这种“创新”才有可能不断地涌现出来。最后会非常有益于比较封闭的艺术圈自身的开放和发展,并且形成加密艺术在艺术史的地位上能够站得起来的发展。如果缺少这些东西,只是在艺术圈内部讨论艺术,在博物馆圈内部讨论收藏,其他行业没有很好的使用NFT,那么,我们就丧失了这个时代给带来的机遇。所以,我会非常关注各个国家、各个市场对于NFT技术和加密技术监管的动态。因为这会最终会影响到未来艺术圈的格局。现在为止,亚洲(不只是中国)还没有真正的形成颠覆西方中心的审美霸权;相反,更多证据显示出,我们有可能会输掉这方面的进程,这是我现在比较忧虑的问题。@袁 园:
谢谢陈序老师,你的焦虑和我是一样的。现在,无论是大环境还是我身边的传统艺术家,都有一种抗拒或者简单粗暴的否定。
加密艺术不仅仅是艺术,它自身的底层逻辑就是跟经济、金融、社会关联在一起。艺术家为什么要投身进来?不能仅仅沦为只是一个金融工具,得让它有社会的价值、美学的价值,才能够成为对社会有推动和改变可能性的创作。
@Nova:
听了袁园老师和陈序老师的观点,我突然想到一点。无论是传统艺术馆、美术馆尝试在NFT这方面做一些事情,还是像陈序老师说的,这个事情要靠一些去中心化手段、新秀艺术家、更加自由的艺术社区,以及一些商业手段完成一些创新。总结下来,我的感觉是,如果想继续让加密艺术领域连带着加密工艺品以及其他跟艺术沾边的商品化的东西继续往前走,我们可能先摆脱仰视,不能把自己放在比较低的位置上仰视一些权威,包括监管。如果我们还在期待着监管,就说明我们没有想从旧的话语体系中跳出来,有点儿像革命早期的改良派一样,我们在希望会不会有一个开明统治的出现?但是,我们最终发现根源上的矛盾是不可调和的,需要某种形式上的革命。
在我看来,加密艺术家们、加密社群们就可以像袁园老师举的“垃圾艺术的运动”,不用搭理旧有的体系。在相对比较自由的区块链上,我的作品离开了我去到那个谁也管不到的地方,就让它在那儿呆着吧,之后怎么解读是大家的事情。
这种情况下,我就不用太多考虑现在的监管是怎么样的,也不用考虑是不是可以在传统的美术馆展出,兴许过几年之后的虚拟世界里面会有虚拟世界比较权威的美术馆,甚至会有虚拟世界的佳士得、苏富比,甚至还可以有虚拟世界的卢浮宫,也许都会有。@袁 园:
谢谢Nova。燕丽最后来回应一下今天这两个半小时的分享和讨论。
@燕 丽:
谢谢袁园老师,最后您举到的案例,我试图用传播学中非常经典的“创新扩散”理论来解释。这个理论非常早,不仅是传播学理论,它也是认知心理学中、社会学中非常重要的跨领域的理论。这个理论想说明,任何一个新的产品、新的观念、新的思潮从开始萌芽到慢慢被大众所接受,这样的信息传播过程是遵循着“创新扩散”的基本逻辑。
1. 信息传播来源和传播方式有一个“获知”、“了解”、“决定”、“试用”、“确认”的过程。这是任何新的产品、新的观念、新的思潮的必经过程。2. 任何一个创新型扩散都会遵循S形曲线。开始是小股势力了解、参与,随着知道的人越来越多,会接近信息的阀值。当“阀值”到达一个临界点的时候,它的量会慢慢下降,所以是S形的。在这里,对于新的创新、新的信息产品的接纳者分为四种不同类型的接纳者,四种类型的接纳者同时也属于同阶段或不同阶段。2020年,我看到《nature》杂志的一篇文章把创新扩散逻辑运用到病毒传播中,病毒传播中广义遵循着创新扩散逻辑;经济学当中也遵循着创新扩散逻辑。想说明什么?基础传播学理论告诉我们,加密艺术、NFT一定也是遵循相同的创新扩散变化、基础结构和框架。基于这样以信息和符号作为承载的内容主体,高媒介和高技术复杂的主体,受众广泛参与共情、共治的垂直领域,讲艺术的传播还是非常有价值的。
今天也很感谢袁园老师让我基于这个核心的主题做一些分享,对我个人也是一次重要的梳理和思考的过程。@袁 园:
谢谢燕丽,我最后做一个结语,回应燕丽的四大疑问—潘多拉的魔盒开启四大疑问。从艺术家的视角来说,希望打开的每个盒子都是潘多拉的魔盒。关于艺术是不是终结?文化是不是在劫难逃?是不是均质化?是不是天才无存?我把这四个问题揉在一起,做一个我自己主观的回答:首先,重要的不是艺术家也不是艺术作品。正如我们的讨论,今天所有的创作可能最后都会成为废墟,但这不重要,因为这些废墟哪怕变成腐烂的东西也会滋养生态,会支持长出一个不一样的结构——这个结构甚至完全超乎我们的期待。
我们不是想象一个共同的乌托邦,而是希望加密艺术能够探索出无数个不一样的“异托邦”。恰恰是多样、差异才是真正有可能改变现实世界的可能性条件。一旦它成为一种普遍性就完蛋了,又会掉在历史重复的深渊里。在我看来,希望有各种异质性、无法定义的艺术实践的出现。回到传播的角度,我也认同之前讨论的,伽达默尔说“只要你表达你自己就会形成你的共同体”。只要是一个共同体当中的人有受益、有启发,自己就会去扩散和蔓延,会有生命长出来,共同体的声音和语言就会被别人听到,这是非常重要的。
最后我想说:让我们去重新发明自己,重新发明那个集体。
希望今天的讨论能够真正打开一个魔盒,让我们穿破鬼打墙的历史,有一个值得期待的未来。服务器艺术以服务人类的智慧与知识生产为宗旨,汇聚艺术与科学、哲学人文各学科领域的精英人脉,打造一个理性思想与感性经验交互碰撞、沟通和融合的跨界空间,以此探讨并追究艺术、科学、哲学对于人类存在的意义。服务器艺术基金会将承载一个跨学科、多媒体的交流平台“呼吸公社”,定期举办跨领域的学术对话、讲座、论坛,以闭门与公开、线上与线下等各种交流传播形式,不断拓展并突破现代社会的知识视界和思想疆域。同时服务器艺术立足于艺术的当代性、国际性和原创性,致力于探究全球语境下当代艺术的精神内涵和价值取向,并以收藏、研究优秀当代艺术作品的新型模式,推动中国当代艺术在人类知识基因、文化根性和历史文脉上的不断建构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