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鬼头”的峥嵘岁月丨这是一个关于抗美援朝老兵的故事
一张张陈旧的相片
仿佛诉说着激情燃烧的峥嵘岁月
现年85岁的朱敏,身子硬朗,举手投足间,军人风范犹存。他14岁参军,参加过解放舟山群岛、抗美援朝鱼隐山保卫战、金城反击战等战役,上士军衔,曾荣立四等功1次,荣获“抗美援朝纪念章”“和平纪念章”奖章。现任县新四军研究会常务副会长,仍为纪念革命、关爱老兵奔波不歇,勤勉工作。
1949年的一天,14岁的朱敏收到了哥哥朱达闵的来信,信中,朱达闵动员他积极参军,报效国家。比朱敏大6岁的朱达闵,当时高中毕业后,已经投笔从戎,成为21军185团的一名军械员。
受哥哥影响,正在天中读初二的他,当即主动报名参军,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21军。由于当时的他年龄小,个头不到1.2米,被安排到军部卫生学校学习。
“大家都叫我小鬼头。”说起当时的情形,朱敏脸上扬起了笑意,他告诉记者,当时有个排长看他很机灵,就拿出随身携带的驳壳枪,对他说:“小鬼,你能把枪拆了又装回去吗。”好胜的朱敏二话没说拿起驳壳枪捣鼓起来,2分钟不到,就拆装完成,这位排长不禁竖起大拇指,称赞道:“小鬼,好样的,是块当兵的料。”
虽然年纪轻轻,但朱敏聪明伶俐、刻苦好学。很快,他就被分配到21军187团炮营山炮连担任见习卫生员。
最艰难的的时候3天吃不上饭
1952年11月,作为卫生员,朱敏和战友们一起,踏上了朝鲜战场,临行时,他写下了决心书:坚决参加志愿军,保家卫国。
他们从上海坐火车到辽宁,又从丹东渡江至朝鲜。“一入朝鲜,就马上感到了战争的氛围。”朱敏回忆道,入朝后,空气中充满着硝烟的味道,到处是倒塌的房屋,到处是一片片废墟,地上能听到远处传来隆隆炮声,头上能看见四处巡视的美国飞机来回飞。
为避免被敌人飞机发现,部队只能夜间行军。“我们的阵地是三八线附近的鱼隐山,需要40天急行军,每天摸黑行军160里路,当时条件艰苦,夜间温度在零下36度,战士们都穿着单排3粒扣的单衣。”除了要面对随时发生的战斗危险,战士们还要克服寒冷和饥饿。
朱敏告诉记者,当时战士们配发的是一个星期的口粮(15斤大米加一些罐头),吃完后,要到沿途补给站补充,有时候没有遇上补给站,战士们只能饿肚子,最艰难的一次是连续3天没吃的,连续10天吃不上盐,但大家还是精神抖擞。
长时间的夜间行军,许多战士脚上都长满了水泡,如果不及时刺破,可能会溃烂。于是,每天上午,在大家隐蔽休息的时间,朱敏都会对连里100多名战士逐个进行检查,发现脚底有水泡,就进行医治。
水泡刺破后,需要用专用引流线,血水流尽后,脚底水泡才不会复发,当时条件艰苦,没有专用引流线,机灵的朱敏就想出了一个办法:用头发丝代替引流线,效果非常好。朱敏的创新做法,也让战友们对他赞赏不绝:“小鬼头,真有你的!”
倍加珍惜如今美好生活
经过40多天的急行军,朱敏和战友们终于顺利抵达鱼隐山阵地。鱼隐山位于三八线东侧,文登里公路西北侧,海拔1200多米,地势险峻,易守难攻,战略意义重大。朱敏和战友们一直坚守鱼隐山阵地,经历了10多场大大小小的战斗,有些战斗朱敏已经忘却,但有两点他还是印象深刻。“为了让战士能健康参战,我白天的工作,就是到连队各班去巡视,了解每个战士的身体情况,遇上感冒发烧、拉肚子等小毛病,就及时医治。” 朱敏回忆说,当时连队友战士100多名,为了赶时间,他都是来回跑,顾不上吃饭,比急行军还累。几天下来,朱敏自己反而得了病,胃病发作,小腿肿胀,但他还是每天坚持着。
朝鲜停战后,朱敏所在的部队留下支援朝鲜人民重建家园,保卫来之不易的和平成果。朱敏除了做好本职工作,参加营地建设、种植庄稼外,他还经常免费为当地百姓看病送药。“当时,我很受朝鲜百姓欢迎,他们也都叫我小鬼头医生。”朱敏笑呵呵地说道。
回忆当年,朱敏感慨颇多,“能够安全回国,真是不易啊。所以,我现在倍加珍惜如今美好的生活,我也感恩国家,发挥余热报效国家!至死不渝!”朱敏坚定地说。
朱敏这样说,也是这样做。1956年,21岁的朱敏转业回到老家天台,先后在县防疫站、县人民医院工作。离休后,他保持革命情怀,担任天台新四军研究会副会长,参与研究会工作,为关爱老兵事业做贡献。
往期 · 推荐
● 杨玲玲:政企联手 合力攻坚 巩固拓展工业经济平稳向好态势
天台发布官方号
✄ 编辑:戴慧蜜✄ 审核:范晶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