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自贸试验区蚌埠片区建设情况发布!
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系列新闻发布暨集中采访活动启动,第一站走进蚌埠片区。
3月29日上午,省政府新闻办举办安徽自贸试验区蚌埠片区建设情况新闻发布会,蚌埠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安徽自贸试验区蚌埠片区管委会副主任(兼)陈忠卫;安徽自贸试验区蚌埠片区管委会副主任,蚌埠高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兼)卞家涛;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副院长,凯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夏宁到会,介绍安徽自贸试验区蚌埠片区建设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省委宣传部新闻发布处处长武潇主持发布会。
下面我们一起看看发布会主要内容
↓↓↓
NEWS
新闻发布会现场(李轶晗 摄)
发布人:蚌埠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安徽自贸试验区蚌埠片区管委会副主任(兼) 陈忠卫(李轶晗 摄)
发布人:安徽自贸试验区蚌埠片区管委会副主任,蚌埠高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兼) 卞家涛(李轶晗 摄)
发布人: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副院长,凯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夏宁(李轶晗 摄)
主持人:省委宣传部新闻发布处处长 武潇(李轶晗 摄)
新闻发布会现场(李轶晗 摄)
新华社安徽分社记者
陈市长您好,我是新华社安徽分社记者。请问蚌埠片区目前如何开展制度创新工作的?
陈忠卫
自贸试验区是制度改革创新的试验田,自诞生之日起,就被中央赋予“大胆闯、大胆试、自主改,尽快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新制度”的使命和职责。安徽自贸试验区蚌埠片区高度重视制度创新工作,聚焦打造世界级硅基和生物基制造业中心,不断探索创新事项,总的来说围绕四个“聚焦”推动制度创新工作:
一是从城市定位角度看,聚焦创建“三地一区”两中心进行制度创新。坚持以创新驱动为引领,注重用市场的逻辑谋划创新、用资本的力量撬动创新、用平台的思维集聚创新,用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战略平台,着力打造科技创新策源地;坚持以双基产业为主导,围绕深入实施工业强市“个十百千万”工程,着力打造新兴产业聚集地;坚持以双招双引为带动,全面提升与长三角城市群、沿淮城市群等深度互动水平,着力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坚持以构建“河湖清亲两岸绿”为目标,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着力打造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区,打造淮河流域和皖北地区中心城市。蚌埠片区谋深谋实创新事项,围绕加快建设“三地一区”两中心开展制度创新工作。
二是从特色产业角度看,聚焦打造硅基、生物基世界制造业中心进行制度创新。打造世界级硅基和生物基制造业中心是蚌埠片区的重要战略定位之一,围绕利用浮法玻璃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微电子机械系统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等10家国家级研发平台,打通生产工艺,构建全球最大的“四聚一素”生产基地和通过联动发展,推进硅基“三链一群”产业协同发展新模式,构建特色产业世界级制造业中心发展支撑新体系。
三是从营商环境角度看,聚焦提升服务效能进行制度创新。蚌埠片区对片区内企业开展定期走访,深入企业一线开展调查研究,梳理企业诉求,围绕企业经营发展过程中特别是国际贸易、产业链畅通、金融服务等方面的难点痛点堵点问题进行制度创新,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在全省率先推进“一照通”改革,在企业开办“一日办结”的基础上,进一步延伸企业开办服务链条,按照“一窗受理、一次审批、一照准营、失信惩戒”的模式,将经营许可与营业执照合并办理, 构建审批高效、经营规范、诚信自律、监管科学的行政许可新模式。
四是从联动发展角度看,聚焦主动对接长三角一体化进行制度创新。习近平总书记在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上强调“必须深刻认识长三角区域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我们始终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主动加强与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苏州自贸区和浙江自贸试验区金义片区的对接,开展合作共赢、产业协同、政策共享等方面的制度型探索,着力建立起跨区域开放型经济协同发展机制,充分利用长三角区域人才富集、科技水平高、制造业发达、产业链供应链相对完备和市场潜力巨大的区域优势,围绕蚌埠市主导产业和重点领域,在自贸区建设方面加快一体化进程。未来我们还将申请加入全国自贸片区创新联盟,推动更高质量发展、更深层次合作和更高水平开放。
香港大公文汇报记者
卞主任您好,我是香港大公文汇报记者。请问蚌埠片区建设的主要特色是什么?
卞家涛
蚌埠片区聚焦打造“数字自贸”和“绿色自贸”,努力争创全国一流的自贸试验区。
“绿色自贸”以绿色发展为理念,以碳达峰、碳中和为要求,引领硅基、生物基、新能源等绿色产业发展,强化硅基“三链一群”和生物基“四聚一素”绿色产业集群不断壮大,加快打造世界级硅基和生物基制造业中心。推动硅基、生物基新材料产业纳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集群,建设中国“硅谷”。参与实施工业强市“个十百千万”工程,培育纳税超亿元工业企业、建设固定投资超十亿元工业项目、催生应税销售收入超百亿元工业企业、打造应税销售收入超千亿元园区、打造应税销售收入超万亿元产业集群。
“数字自贸”以建设城市大脑为载体,通过数字赋能,推进蚌埠片区城市管理数字化,用数据优化和服务城市治理,让城市变得更美好;以构建数字化综合服务中心为平台,推行片区营商环境数字化,从项目招商到企业开办再到经营上市,对片区内实现全流程数字化服务;以搭建蚌埠创新馆为抓手,推广“政产学研长用金”体系科技创新数字化,引入数字化服务机构,建立数字金融中心和法律中心,推动片区高质量发展。
安徽新闻联播记者
夏院长您好,我是安徽新闻联播记者。目前在企业经营方面有哪些制约因素,蚌埠片区为此帮你们做了哪些工作?
夏宁
凯盛科技股份是中国建材凯盛科技集团显示材料和应用材料板块的重要产业化平台,作为自贸试验区建设的骨干力量,将迎来全新的发展机遇,得到更高效便捷的投资服务,更丰富的融资渠道,更开放的发展环境,对全方位提升产业层次与整体竞争力,协同凯盛科技集团上下游产业链合作,全面打通电子信息显示产业链、全力抢占国际信息显示市场、继续做大做强硅基制造产业、打造世界级硅基制造业中心具有重要的意义。去年安徽自贸试验区蚌埠片区揭牌后,营商环境更加优化、办事更加便捷、融入长三角更加方便,片区在帮助我们畅通产业链、招才引智和金融扶持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具体主要有:
一是补链式招商助力我们畅通上下游。硅基新材料产业链延伸较长,在彭寿院士带领下,凯盛科技集团通过近年来的不断战略布局和科技成果转化,已在蚌埠实现了除液晶显示面板外的信息显示全产业链布局。但是,由于电子信息显示行业主要集中在珠三角区域,在发展过程中相关配套企业和检验检测企业缺乏。蚌埠片区多次深入企业征集发展诉求,围绕硅基产业链开展精准招商,引入鸿程光电智能显示终端、苏州亿光源背光模组应用热压导光板项目,开工凯盛科技碲化镉薄膜太阳能电池生产线项目,初步形成了新型显示、先进光伏玻璃、特种玻璃产业链和泛石英材料产品群“三链一群”的全产业链体系,破解了产业链企业不完整的难题,弥补了企业发展中的上下游企业衔接需要。
二是创新性政策助力我们招才与引智。凯盛科技股份是一家科技型上市公司,位于片区内的三家显示材料企业也都是创新性科技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对科研力量、技术工人要求较高。今年2月,创新出台《关于推进产业园区创新创业人才引育工作实施办法》,加速提升蚌埠片区人才发展水平,对我们引入科技创业领军人才团队、引入产业基础人才均有政策支持。片区揭牌以来,帮助我们企业招聘技术工人1000余人。
三是精准化服务助力我们获得发展支持。资金链是一直是企业发展的生命线。蚌埠片区通过制定奖补政策,提供投融资配套扶持政策,在政府性股权投资基金、信贷、科技保险费补贴、贷款贴息资助方面均有相应的支持政策。片区揭牌以来,通过各种方式,为企业提供奖补和扶持资金2500万元,助力企业快速发展。
安徽商报记者
夏院长您好,我是安徽商报记者。企业是如何利用自贸试验区这个开放平台进行高质量发展?
夏宁
一是在技术创新上,聚焦前沿,补链固链。凯盛科技股份牢牢把握自贸试验区历史机遇和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依托中建材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和浮法玻璃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加强玻璃新材料新技术研发,加速玻璃新材料新成果转化,加快玻璃新材料新产品突破,2020年8月,开发出(全球领先的)全流程化30-70微米超薄柔性可折叠玻璃(简称UTG),打造国内唯一覆盖“高强玻璃―极薄薄化―高精度后加工”的全国产化UTG产业链。目前,UTG一期项目正全力推进建设,预计今年上半年具备量产供货条件。同时,投资10亿元的UTG二期项目即将在自贸试验区内建设,将加速形成产业规模优势,以更好地满足显示终端产品柔性和可折叠发展趋势对关键材料的需求,从源头保障国家信息显示产业链安全。二是在产业发展上,统筹布局、延链强链。在蚌埠一系列政策和平台的带动下,我们充分发挥蚌埠科创、产业和区位“三大优势”,围绕核心主业做长产业链,围绕关联产业拓宽供应链,助力国家硅基新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
依托凯盛科技集团"玻璃新材料"产业布局和资源优势,聚焦显示材料和应用材料两大主业,显示材料产品多样化,产业链变“长”。联合集团上游电子玻璃原片,延伸出ITO导电膜玻璃、柔性触控、面板减薄、保护盖板、显示触控一体化模组的较完整显示产业链,正在着力打造能为客户提供显示触控行业整体解决方案,并具备产品定制化服务的能力。其中,平板显示模组市场占有率逐年上升。应用材料产品系列化,产业链变“宽”。形成了锆基、钛基、硅基新材料产业链,产品覆盖氧化锆系列材料、纳米钛酸钡、球形石英粉和稀土抛光粉等产品,从传统建材行业拓展到集成电路、电子、高端光学、生物医疗等高端技术行业。
此外,作为自贸试验区企业,凯盛科技股份将持续加快柔性玻璃项目、新型显示产业园等重大项目建设,抓住数字化转型新趋势,推进智能化工厂制造技术应用、大数据平台和业务数字化建设,快速提升企业产业竞争力。
三是在对外贸易上,树立品牌,迈向国际。中国(安徽)自贸试验区蚌埠片区积极对照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优化贸易营商环境,不断推进国际化进程。揭牌当日,凯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所属蚌埠市国显科技有限公司通过国际贸易单一窗口申报了蚌埠片区首票出口货物——液晶显示屏,该批货物将通过外贸平台——蚌埠(皖北)保税物流中心开展出口业务,金额140余万美元,第一时间享受到自贸试验区启动带来的方便快捷。
作为在全球范围内提供显示解决方案和服务支持的创新型企业,公司抢抓机遇,持续深耕国外大客户,积极拓展贸易市场规模,成功通过 Google、LG、Wacom、SANYO、京瓷等国际知名公司的认证并批量供货,不断迈向价值链高端。2020年在蚌埠实现进出口贸易额1.9亿美元,2021年第一季度已完成进出口贸易近7千万美元,接下来公司将借助自贸试验区平台,扩大外贸业务,实现更好更快发展。
四是在融入长三角一体化上,持续对接、协同发展。长三角地区是物联网、个人电子终端、集成电路、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集聚中心,对新型显示和基础材料的市场需求持续增加,随着自贸试验区的建立和不断完善,蚌埠的区位优势及产业互补优势将进一步发挥,公司将持续加强显示玻璃新材料新技术研发和新成果转化,充分利用长三角地区的市场资源优势,精准对接市场,融入并促进长三角地区产业协同发展。
国际商报记者
卞主任您好,我是国际商报记者。请问在蚌埠片区规划中有哪些重点建设项目?
卞家涛
2021年蚌埠片区全力建设“一区、两平台、三城、四中心、五配套、六园区”。
“一区”是综合保税区。我们将持续推进综合保税区申建工作。
“两平台”是搭建数字化综合服务中心软件平台和成立蚌埠片区投资集团。
“三城”是世界自贸城、显示小镇、天河文旅城。在世界自贸城规划建设一批进口商品专卖店、直销中心。谋划建设人才公寓、人才公园、小镇会客厅。天河文旅城依托天河湖自然资源优势,加快实施秦集镇和天河湖的整体保护性开发利用,谋划建设商务研发、文创街区、休闲健身、夜间经济等项目。
“四中心”是自贸试验区行政办公中心、数字化综合服务中心、综合法律服务中心、金融服务中心等“四大实体服务中心”。
“五配套”是自贸试验区医院、自贸试验区学校、自贸试验区公园、自贸试验区文体馆、自贸试验区国际大酒店,年内全部开工建设。
“六园区”是世界级硅基制造业中心新型显示产业园、世界级硅基制造业中心特种玻璃产业园、世界级硅基制造业中心光伏玻璃产业园、世界级生物基制造业中心聚乳酸产业园、皖北承接产业转移产业园、5G生态产业园等“产业招商和创新创业园区”。
↓↓↓ 点击"阅读原文" 查看更多发布会内容
往期推荐
责编 | 丁力 编辑 | 杨木子
主办单位 | 安徽省政府新闻办、省网信办
平台建设及技术支持 | 安徽新媒体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