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环绕欧亚第一人:自驾25年,52岁仍在路上|腾讯新闻谷雨影像
《大美中国路》第1期 绿色地图 预告片
撰文|穆里
编辑|葛城 周安
出品|腾讯新闻 谷雨工作室
*版权声明:腾讯新闻出品内容,未经授权,不得复制和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廖佳对汽车驾驶有一种纯粹的喜爱,在山路上绕弯,她能感受到人、车、路同一的韵律。自驾对她来说,意味着双腿活动半径的无限延伸。每次出门,她总是把后备箱塞得满满当当。她无法想象,如果没有车,她的旅行次数会减去多少。
最近,参与“大美中国路”摄影项目时,摄影师吴噪音与旅行家向导廖佳第一次在停车场碰面,看到车厢里的厨具、食材、佐料,还有呼吸机,顿时升起对“户外大佬”的仰视。和照片里一样,廖佳给他一种“女汉子”的奔放感,52岁仍然葆有“18岁出道时那种说话的锋利”。
一路上,廖佳开车,平稳地飞驰在公路上。吴噪音播放起近年的经典同志电影《Call me by your name》的主题曲,没想到廖佳直言很喜欢,这部电影她一共看过7遍。吴噪音难以置信,直到廖佳清晰地说出每一首歌在影片中出现的场景,他第一次惊诧地感到,原来两代人也可以这么相近,有共同的爱好和价值观。
廖佳至今没有结婚,理想的晚年是与好友搭伴生活,给大家做饭。早在开始自驾游的头两年,她就学会了长时间与自己独处。一次次出发,就是因为享受在路上,享受这个过程。一年里的不同时节,哪里最美最适宜,她就在哪里,“我喜欢这片山河,喜欢我遇到的人,一件你喜欢的事情,你就愿意不停地重复做下去,也不停地有新的发现。”
廖佳从高中时就热爱地理,在老师的建议下,她第一志愿考取了人民大学计划系的生产布局专业。1991年毕业时,她没有服从分配,进了广告行业。没干几年,一颗地理人的心还是砰砰跳动,“看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座右铭,终于成为车轮上的现实。
在买一辆车的钱可以在北京买一个房子的年代,廖佳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前者。她这样和家人解释,经济基础建立在4个车轮上,有车可以赚更多的钱。但刚买完车,她就跑去西藏玩了一圈,回到北京也停不下来,总共只在市里通勤开过3回车,就壮着胆子拉上同事自驾去了青岛。
这趟1996年金秋的公路之旅,在廖佳的记忆中涂上了一抹金色。“山东有当时全国最好的公路,”廖佳笑着回忆,一路正赶上葡萄、苹果、梨子丰收,“连吃带喝又看同学,过得特别美,从此就爱上了自驾。”
廖佳刚开始自驾的年代,国内路网还不完善,治安也没有如今这么好。第一次听说开车旅行,绝大多数人的反应是“疯狂”。更别提穿越西伯利亚环游亚欧,光是签证就极为难办,廖佳愣是一家一家使馆磕了下来。国外的路况倒是不错,唯一恶劣的也就是过沙漠,只好在外蒙古坐了一段火车过渡。
旅途结束顺利回到上海,赞助商捷达的工作人员见到她,松了一口气,“我们觉得你能活着回来,这事就赢了,没想到你还把车开回来了。”
她一度纳闷,自己怎么从没真正遇到别人口中的人身威胁。在索契海滩边,她向保镖傍身的黑手党借用过移动电话;挪威朋友还给她颁发过挪威海英俱乐部会员证书,挪威国王是一号会员。那时见到一个自驾穿越西伯利亚的单身中国女子,大家好像都只会惊叹和伸出援手。
她喜欢讲这个故事:最惊险的一次,是在雪原上奔驰时,只见光秃秃的树林里突然出来一个人,举着一把枪,她心想“完了完了”,临近一看才发现他手里还提着一只捕猎到的野鸡。
这么多年下来,廖佳的领悟是:永远不要超过自己驾驶能力的极限去自驾旅行。她也遭遇过车况险情。2004年开始的环球旅行,从安第斯山下到亚马逊丛林,一桶备用汽油全洒在了车里,陷入困境,所幸得到一位杂货店铺的印第安人老板的帮助。她最终也加上了当地红药水一样的汽油。
廖佳从来不说自驾是她的梦想,而是把它视作计划,因为这是她一定要去做和完成的事。她先后出版过3本“路书”,这也是支持她一直在路上的一大动力——她相信自己的经历和探索,一定可以帮到很多人。让廖佳感动的老粉丝留言,通常也是这样说的:感谢你在我心里埋下的种子,现在也正在循着你的路,周游世界。
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廖佳知道地图式画绿线的方式已经“out”了,必须做成基于位置服务的数据库,其中涵盖道路、风光、特色景点、商业服务、人文等各个维度的内容素材,必须包罗万象,才有可能为不同人定制出个性化的旅程。全国路网就在她的脑海中,做这件事,没有人比她更合适。
比如,黄山到婺源有好多种走法,设计的行程线路从一天到三天都有,发布后就有人问她:你是不是黄山人?“我是北京人,但架不住我去的次数多,是吧?黄山人不走的路我都走过。”廖佳有理由感到自得。
这次的新疆行,廖佳选择了从果子沟进出,这条自驾常规通道虽不能满足她,对新疆却意义非凡——在G30高速路段上的果子沟大桥,是新疆公路建设史上的重大突破,被称为“中国最土豪大桥 ”,“一桥改变新疆命运”。没去赛里木湖多少是个遗憾,但廖佳还是忍痛割爱,夏天人多车多,是最美的季节,却不是对的季节。对她来说,能够再次见到老朋友哈萨克妹妹和马迪古丽一家,就已经值得。
对于所有在路上的人而言,行使时间唯一的崇高使命就是前行。整个国家像一只牡蛎,等着他们去打开,里面有硕大的珍珠。廖佳俨然是存在主义的信徒,印证着加缪的那句格言:“重要的不是活得最好,而是活得最多。”
*腾讯新闻谷雨影像出品纪录片《大美中国路》第一期7月15日正式上线,登录腾讯新闻客户端,搜索“大美中国路”观看视频。
*版权声明:腾讯新闻出品内容,未经授权,不得复制和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