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李东生x许知远x李雪琴:年轻人已经不好意思谈“理想主义”了么?|腾讯新闻谷雨影像

山月 谷雨影像-腾讯新闻 2021-11-16

《先见之人》番外篇《因年轻而不同》 预告片



撰文|山月

编辑|迦沐梓 周安

出品|腾讯新闻谷雨工作室

*版权声明:腾讯新闻出品内容,未经授权,不得复制和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与26岁的当红脱口秀演员李雪琴见面前,TCL创始人、董事长李东生沉浸在李雪琴的一段视频里观众席上的笑声一浪高过一浪。李东生也笑了,那种轻松的笑意,化开了他脸上因经年累月的自省而凝成的严肃表情。

“昨天跟李董聊天,他很想见你,但他很害怕。”工作人员告诉李雪琴。“他怕我太幽默了。”李雪琴轻轻地接过话茬,用一大串“哈哈哈哈”挡住了对“害怕”的解释。然后,她自顾自地沿着自己的理解做出应对:“他今天看到我如此知性,应该会轻松一些吧。

事实上,李东生怕的不是李雪琴距离某种他习以为常的规范太远,而是怕对方先入为主地判定他缺少“年轻的心态”,使他失去与这个看起来跟自己完全不同的年轻人交流的机会。

他们一起看了一场脱口秀,镜头扫过,李雪琴笑得直不起腰,而大笑的李东生露出罕见的松弛。“你的水平要比今天表演的(人)高一些。”两人刚在吧台边坐定,李东生就笃定地做出评价。“没有。不能这么说。这句不能要。”拒斥褒奖的年轻人赶忙“否定三连”,但单薄的谦虚很快转了个弯,向更复杂处去:“也可以突出剪出来。”没等李东生笑完,“我开玩笑”,李雪琴又解构了自己幽默的应对方式。

聊到学习的话题,“为什么选择清华大学而不是北京大学?”李雪琴的问题多少会让熟悉这个段子的人会心一笑并很快滑入一种无解的虚空,这是年轻人习惯的沟通方式——看起来提出了问题,可没人真的期待答案。但语境之外的李东生认真给出了答案,这种严肃的作答很自然地引导着对话向深处去,也很自然地使李雪琴神情严肃地提出自己的困惑:“我觉得现在很多人,缺少一种对学习的渴望。

坚实的经验引出真诚的好奇和探问,对话的生命力在两个年龄相差38岁的人中间生长出来。作为新晋创业者,李雪琴表达了自己的压力和困惑。她将自己的成功百分之百地归结为“运气”及“东北人普遍的语言天赋”。李东生鼓励她,“还真不是语言天赋的问题,(你是)北大出来的。

“北大出来的也不全是许老师那样的。”李雪琴说。


18年前的雄心勃勃

“许老师”什么样?

为寻找和呈现一种当代的“先见”,18年前,《经济观察报》26岁的年轻记者许知远来到惠州。

中国的经济革命从南方开始,理论上,惠州应该充满变动的气息。TCL,当时在电视和手机领域最具竞争力的公司,其总部隐藏在惠州的一片居民楼当中。许知远留意到这家公司董事长李东生的书架:《曾国藩家书》与哈佛商学院的约翰·科特、迈克尔·波特的著作相邻而立。 

46岁的董事长李东生看上去似乎过于安静平淡了,特别是对照他蓬勃的野心——用10年时间,带领TCL实现1500亿的销售收入。要达成目标,李东生的路径是国际化。凭借先见最早在国内企业中开启国际化变革,这是李东生能与同龄人明显区隔开来的原因之一。“80年代初的那批年轻人是怎么跌跌撞撞地开始自己的变革的?”许知远想通过李东生找到答案。

答案并不神秘,与索尼社长超越国界的交流给了李东生启发:“他说中国市场大是好事,但也不是好事,大就容易让中国企业安于在中国市场不愿意走出去。

那场对话畅快淋漓,18年后,李东生回忆许知远留给他的印象:“职业,有朝气。”而之后的报道,也被李东生珍视,认为那是当时所有关于TCL的报道里最有深度的一篇。

TCL大举国际化,并购了法国汤姆逊彩电业务及阿尔卡特手机业务,但LCD彩电正在快速取代CRT彩电,危机接踵而至。股票一度大跌,曾经的明星企业在风雨中飘摇。媒体形容TCL“骑虎难下”,当时的财务状况如同“脱缰野马”,并断定整个集团都将“前景黯淡”。

李东生瘦了20多斤。人恍恍惚惚,是“梦游”状态。“回到家里就蔫儿了”,早上起来刷了牙,忘了,又刷一次。可一到公司,面对无尽的烦难,还是立即打起精神。最难的时候,他一边读杰克·韦尔奇,一边读曾国藩,获得一种与强烈的责任感伴生的坚毅。

许知远理解他读曾国藩,“等于是寻找某种精神资源,去理解在面对困境的时候该怎么办。”作为旁观者,回溯李东生寻找出路的过程,许知远缺少对痛苦的感同身受,但对李东生身上展现出的那一代人的combination兴趣盎然。

18年后,TCL被建成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全球化公司。许知远再次向李东生提问:“您当时想过,如果鹰当时没有重生呢?当时就失败了,你觉得你的人生是怎样的?

李东生顿了顿:“我心里,我一定是能够……释怀的。

“因为我已经尽力了,我是完成了我们这一代人该做的事。没有成功是我的能力没跟上。”李东生说。


18年后的理解和回归

18年里,许知远创了业,开一家书店,管理100多名员工。从商业竞赛的观众变成运动员,身份的转换影响了许知远看待世界的方式。

18年后,许知远告诉李东生:“有些部分我觉得我更理解你一些了,当你作为一个独立的观察者看待世界的时候是一种方式,你突然成为一个组织负责人的时候,对世界的看法又发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它逼迫你产生更强的现实感。”

45岁的许知远不再像26岁的许知远那样“迷恋姿态感”。但现在,他知道:“现实比你想得更复杂,你要更去贴近它,理解它,才可能做出一些改变,否则你就会很容易变成姿态的一个俘虏。”

但李东生做企业已经40年了,那一代企业家,仍像他一样继续待在一线的,已经凤毛麟角。“企业40岁等于说换了两三茬(人),这种创业的精神要保持下来是不容易的。它已经经历了很多变化,以往在那个阶段支持你成功的因素就没有了。你必须要建立新的能力。”李东生说。

18年前,见到了李东生的许知远“充满了对企业家的不信任”。如今,许知远期待听李东生讲讲曾国藩。

26岁的许知远曾经“特别不喜欢这些东西”。过了40岁,他开始意识到“他们”身上真的有“很了不起的东西”,他重新接近他们,产生了更多好奇。

“如果有这个机会,我倒是愿意和朋友去分享。”李东生说。但他有担忧:“年轻一代,可能他们不太容易有这种这样的共鸣。我是觉得我和年轻人沟通起来挺不容易的。


年轻人究竟是怎样的

饮食习惯、作息、最崇拜的人、上一次狂喜的时刻,三代人的差异在最简单的问答中凸显出来。

“你所处的行业最需要的是什么?

李东生的答案是“积累”,即便今天企业的平均寿命不到5年。与互联网新经济依靠创新快速起飞不同,身处制造业的李东生仍然想做百年老店。

李雪琴没有直接回答这个问题,“我之前老有一个理论,就是转菜。就是你搁桌上坐着,这个菜早晚有一天转到你面前。”这种依赖韧性等待机会降临的设想引来许知远的追问:“这桌子不转的,关键是。

桌子真的不转吗?李雪琴没有接受这个结论。她相信自己的经验,“我们这行业肯定是转的。”而倘若有一天桌子真的不转了,“够不着了”,她的做法将会是“站起来夹”。

年轻人究竟是怎样的?许知远记得李东生当年那种一心想要被《财富》、《福布斯》认可,一心想要进入西方企业标准的雄心勃勃。但在如今年轻一代的企业家身上,那种愿望似乎已经非常淡薄了。

“我们这代人与年轻人是不同的。年轻一代有创造机会、发现机会的能力,我们呢,能够抓住机会就不错了。”李东生将年轻人展现出的一切理解为某种程度上的进步:“如果从积极的角度来看,其实这一代企业家是超越我们,他们不是要遵循它(西方)的标准,他们是要创造一个标准。

TCL的年轻人告诉许知远,他们都有出国读书的经历,这种经历也的确拓宽了自己对世界和社会的认知,可他们也非常清晰地认识到,自己对西方世界已经不那么感兴趣了。新冠疫情使得他们更加确信那种“不感兴趣”其来有自。“从科技行业来说,我们中国距离美国的差距是所有行业中可能最小的一类了。”一位年轻的员工告诉许知远,“我觉得还有一些民族自豪感。

在许知远看来,“每一代年轻人都要标识自己跟上一代不一样,真的抛掉表面这些东西,大家也是相似的——你的梦想是什么,你的渴望是什么。

一部分新一代的年轻人则回避谈“梦想”,取代它的,是更清醒务实的态度。比如,李雪琴会说,“就内容行业来说,只能是把你特别喜欢的东西做到最好,才有可能赚到钱

“我可能有一点惋惜的。”许知远说,从50后李东生那代人,一直到自己这一代人,始终对理想主义、英雄主义有强烈的渴望,他更愿意相信年轻一代人也有对它们的渴望,可他也清晰地看到,“大家普遍不好意思说这件事情”。他警惕这种现实,“因为有时候我们假装不在乎,或者说它是自我防卫强的一个时代,是缺乏创造力的。

十多年后,许知远和他的同代人身上背负了很多挫败感,“有些东西可能是你一厢情愿的,如果你这么容易挫败的话,说明你当年理想也不坚固。”许知远反思,“理想是一个借来的理想,不是真实生长出来的理想,其实一个特别好的社会是不同的人都在做自己对应的努力,而且他们之间是彼此理解的(来源:腾讯新闻)



*腾讯新闻谷雨影像出品纪录片《先见之人》番外篇《因年轻而不同》7月14日正式上线,登录腾讯新闻客户端,搜索“先见之人”观看视频。

*版权声明:腾讯新闻出品内容,未经授权,不得复制和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