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女性择偶实录:谈爱,也谈婚论价 | 腾讯新闻谷雨影像
Kitty举起手机壳,指尖逐字指点:桃花速来,佳人成双。蜜桃色的手机壳上印满祈求爱情的字句,Kitty每天都捏着它。对着镜头,她握住手机,眼睛微合,作出祈祷的表情,“天灵灵地灵灵,赐我一个好姻缘。”
这样的手机壳,Kitty不止有一个。另一个,她特意从某位大师那请来,壳子背面贴满招桃花用的粉色水晶,密密麻麻有上百颗。对面一同吃饭的男性友人朝导演董雪莹笑,调侃道:“找到这个人,你就可以跟拍好几年了。从三四年前就没有(男朋友)。”
2018年底,导演董雪莹开始跟拍积极寻求婚恋关系的单身女性,那一年,中国单身成年人口超过2亿,独居成年人口达到7700万。董雪莹自己也已经单身3年,她尝试过各种结识异性的方式,比如去婚恋网站,大数据把她判定为“30+大龄”“无固定工作”,并基于此,推送了一堆“奇形怪状”的男性。社交软件上的男性更甭提,刚聊几句,诉求便会转移到下半身。到了线下相亲活动,匹配的过程则颇为迅速和直接,一张表单列清身世和家底,任对方审合同似的一栏栏瞄下去。
对感情的盼望就是这样一点点被挫伤的。类似的事,也在纪录片《“炼”爱》中真实复现,似乎年纪30岁上下晃荡着的女性,在寻求伴侣的路上总逃不脱这样的遭遇。
红梅29岁,是片中五位女生相亲频率最高的一位。她认为,感情和婚姻都是需要经营,需要学习的,进入婚姻之前,要进行婚姻辅导。她特意买教人如何处理亲密关系、经营婚姻的书籍。过年回山东老家的火车上,她也拿出一本来读,隔壁卧铺一位男士瞧见,打趣她:“这就是长时间没有结婚......"
下半句没有被说出口,而用一种玩味的笑替代。红梅辩出这笑容里有复杂的意味,转头问男士:“你应该比我大,九几的还是八几的?”得到“92年”这个答案,她噗嗤乐了,眼神飘向男士腹部的赘肉,好似抓到把柄,“92年的,结了婚就被摧残成这样了?”
男士不觉冒犯,指指对铺,卧在上面的丰腴女人有隆起的小腹,“我们是初恋,高中同学,这不是胖了,怀孕了。”女人平静地笑着,用眼神表达了认同。
“这才叫嫁给爱情了。”男士脸庞洋溢幸福的笑。红梅不再搭话,不卑不亢地朗读手中的书:“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赐,爱是不嫉妒不自夸,不做害羞的事,不张狂,爱是毫无保留,爱永不止息。”
在男士看来,红梅的行为好比一味地读旅行攻略,却不真正开启旅行。他用一种早早跑到赛程终点的胜利者的口气揶揄她:“懂一堆道理,仍然过不好自己。”
旁人总比当事者显得还着急,最心切的,莫过于父母。多数长辈眼里,单身不属于人生选择,而是一种缺陷。西安女孩月儿在结束一段伤心的恋情后回到家里,看到向来以新时代女性形象示人的母亲,竟帮自己求了一张姻缘符。月儿心酸地感叹,我的妈哎,都被我逼成这样了。
母亲语气凝重,眉头皱着,“30岁以后,很多人都不考虑了,知道不知道?这是人生的大事,别的实现不实现都不重要。”
Kitty的父母也在劝。父亲语重心长,让Kitty要求别人的时候,一定对自己提出相同的要求。“要求人家长得很漂亮......”“我也挺漂亮的。”“你要求人家很有钱......”“我觉得我也挺努力的。”Kitty笑嘻嘻地一句句回嘴。
友人觉得Kitty眼光高,每次想给她介绍,前提条件摆出来,身边朋友就筛得不剩几个了。Kitty年纪直奔35去,而女人过了35,生育能力下降,这是男方都会考虑的问题。
Kitty参加过几回相亲活动,男男女女一桌桌轮换着做自我介绍,她打眼儿一瞧,没看得上的。她期待,下轮兴许能碰到一个好的,结果一拨不如一拨。
“我坐在那我都难受,如坐针毡,你知道吗?”Kitty面对镜头喃喃,“你说我怎么能把我自己剩到这个地步。”
纪录片《“炼”爱》展现了多种形式的相亲场面。办公楼里,相亲公司举办的8分钟速配活动;农村说媒拉纤的老人揣着小本,骑自行车挨家挨户来串门;还有公园里,大爷大妈举着贴有相片、写满条件的纸牌游荡,已成为北京导游带队参观的著名景点。
在最为常见的多人相亲活动里,已有丰富相亲经验的红梅也感到疑惑了。她捏起表单,略有不满地向坐在桌对面的男士比划:“前面这么一大部分都是条件,就这一点点是讲我自己的。”
男士莞尔,说到这来就这么几分钟,想了解一个人,那是不可能的。
讲究效率的时代,太用情显得不合时宜。第一次约见软件上结识的男生,月儿妆容精致地赴约,两人兴趣相投,很聊得来。男生带月儿去舞会,一支舞跳毕,身上的汗还未冷下来,转眼她就见着,男生热络地邀另一位相熟的女生贴身跳舞,还夸对方身材好。
月儿别过脸去,点了支烟。宵夜桌上,聊到社交软件的话题,月儿觉得随意发展亲密关系的女生很“cheap(廉价)”,男生却坦言,快速没什么不好的,很快地得到一个女生,跟慢慢得到,没什么区别。
感情路上,最不缺的就是这样不了了之的关系。月儿微微摇头,不再发表任何意见。
片中几位善感的女生,都有过不甚美好的恋爱体验,相亲过程也多波折。旁人看来,Kitty是拣尽寒枝不肯栖,但她认为自己的择偶条件不算高,不就是想要一个合眼缘的终身伴侣么,难道非要降低标准,等不到绝配。Kitty的妈妈也纳闷儿,这么多年,没见到一个男孩子对Kitty朝思夜想,好像都得两个人上赶着,一句话不行就撤,不太有他们那个年代的浪漫和钟情。
在注重个体自由、多元爱发展的时代,专情已不再是衡量亲密关系的唯一标尺,信奉浪漫爱和无瑕婚姻的她们,显得过时而守旧。对比是残酷的。Kitty的爸妈、姥姥姥爷,都有圆满的婚姻关系。姥姥姥爷在十六七岁相识,认定彼此是要携手一生的人,直到现在,两位老人还会依偎着互相喂饭,说话时紧握对方的手。
有这样的完美婚姻参照,怎会想接受条件不合心意,又可能朝三暮四的伴侣呢。每次回自己的小房子住,Kitty总会想象,一位完美伴侣踩着七彩祥云出现,跟自己说,“我终于来接你了,你,就是我毕生的老婆”。
在老家,红梅的条件是顶不错的,大学考进人大,毕业后留在北京工作,收入尚好,模样也可人。媒人来家里说亲,红梅一听条件,家是隔壁村卖豆腐的,挺直的身子又坐回去。
您先记着我哥吧,红梅说。她要寻人在北京的,不然北漂奋斗这些年,岂不白过。
红梅的哥哥早些年离婚,独自带着女儿。他认为红梅择偶观太现实,对伴侣的硬性经济要求,会给男方带来压力。
红梅反驳,自己要的不是天上的星星月亮,只是觉得男生要努力,平淡的家庭生活也需要钱支撑。她只想未来能多点依托。
谈婚论“价”。激赏蜗居的时代远去了,浪漫爱也日渐式微,婚姻要有房产金钱依傍,方可增添信心。可同在大都市艰难奋进,人人都没有根基,有几个能存着余力搭旁人臂膀,敢说会给未来一个结实的支撑呢。
“条件”,是求偶人士口中的高频词汇。爱有条件,爱错也有代价。
上一段恋爱,月儿跟前任同住在北京,前任母亲来看过他俩一次,说租的房子太大,话里话外的意思,是月儿给男友压力了。
提起这段往事,月儿不屑地笑:“他也就偶尔有钱时,每月摊两千块,没钱时候还都是我。”
这段不念物质的关系坚持了两年,最后因为前任当着月儿的面撩姑娘而告终。30岁的生日party,月儿饮下烈酒,喊出心声:“爱情那么珍贵,可以不顾一切,不问车房,这么诚挚的爱,突然有一天,一个巴掌抽醒你,告诉你这是最不值钱的。这是在30岁之前教会我的。”
《“炼”爱》中唯一有过婚姻经历的李桃,是位38岁的单身妈妈,一次失败的恋爱给她造成毁灭性的打击。最开始男人问她要钱,说是为未来的小家庭奋斗,一笔一笔,永远有去无回。后来发现,男人身世存疑,家庭、职业都是假的。那时候,女儿已经在她肚子里5个月,同时还背负着因孩子父亲欠下的数目不小的债款。
李桃是个坚韧的女人,独自养育女儿、还债款的艰难日子,她没有为了减少经济压力去依附任何男人,从演员转行去做来钱更快的直播。
收入不稳定,李桃不得不带着女儿频繁地搬家。搬家时,工人用强硬的语气喝令要加钱,她放下手中的细软,挺直了腰臂去应付。
不能因为自己现在很弱小,需要帮忙,就去找一个男朋友。李桃坚定地觉得。一边往袋子里装直播用的毛绒道具,一边跟闺蜜讲:“如果现在有一个男朋友,面对搬家这种事情,收拾这些小东西,你认为男人就能帮上什么忙吗?并不一定。”
唯一能让李桃露出柔软的,只有女儿。她带女儿跟朋友一家三口同去上海迪士尼乐园玩,看到朋友的小孩有父亲陪伴,心里隐隐地难受。
李桃计划着六一儿童节,要租个高大帅气小哥哥,陪女儿玩。她认为,适当接触一些善意的成年男性,对女儿的成长是有益处的。后来,李桃开始带着女儿一块相亲。
还了近100万债务后,李桃开辟了第二战场。她创立自己的品牌,希望能长远地经营下去,以后传给女儿。
红梅则计划在一年内读96本书,重拾会计和金融知识,这样,未来遇见优秀的他,自己也不会太差。她仍在积极参与各类相亲活动,寻找与自己匹配的爱侣。
情感毕竟有不确定性,在人生路途站站停下寻觅,也可能落得空等。不少具有一定经济能力的女性选择冻卵,不想赶在适孕年龄前急忙结婚。相比押注在男人身上,这个市场更加透明,在她们看来,是很值得的投资。
影片也记录了职业女性Maggie去美国冻卵的全过程。工作人员讲促排有一定风险,可能会产生卵巢过度刺激症,一同来做冻卵的朋友听到这句,产生畏难情绪,表示绝对不会做第二次。Maggie却突然抬头问,“你们这里做第二次有没有discount?”
全场哄然,朋友笑她:“Businesswoman!”
Maggie是从小备受拥趸的女孩,友人讲,她好像台湾电影的女主。大学保送清华,毕业后去瑞士银行上班,一路做到副董事,后来,又放弃了百万年薪的工作,加入Uber中国创业。
聚餐桌上,一位男性友人问她有过几次爱情,“就是那种发高烧一般,吃不下饭,体重减轻,觉得不行,我一定要嫁给他。”
Maggie扒拉脑中的回忆,终于蹦出一个词“Uber”。她一直对感情的事不太上心,与约会对象去航海,恋情没有后文,却就此爱上航海,说航海才让她有心动的感觉。友人直述Maggie“不像个正常女人”。女人都是被浸泡在一种情感里的,她却把一切都抽干了,而干的东西是很理性的。
那个晚上,Maggie听了一夜苏慧伦的《七岁的影子》,爆哭了一场。她喜欢这首歌好多年,歌词唱:“我听见有人敲门/原来是我七岁的影子/为什么你的快乐真模糊/她这样问/来吧,我来带你一起去远足……”
职场的丛林法则把Maggie套上一个金属外壳,严密隔绝情绪的外泄,她甚至不能有太多的表情,因为在商场中,表情会泄露自己的底牌。回想过去的情感经历,她反思,自己确实是用脑太多。
七岁的影子唤醒Maggie,陪伴她上路。赴美冻卵期间,她参加了一个身心灵课程。机构设在硅谷,整个美国,硅谷是最脱离现实的一个地方,到处是虚拟经济,互联网,一些跟物质实相没有关联的东西。但近两年,身心灵教育是硅谷最新兴的产业,课程不像传统教育中教人知识,而是帮人们被社会规训的条条框框从身上拿走,去回归自己,觉察真实的本性。
Maggie记起自己曾写过一篇小说,故事大概是:一个穿着白裙子的女孩,带着她的兔子进入战场。敌人砍断了兔子的一只耳朵,耳朵断裂的地方,开始长出尖锐的刺。渐渐,刺长成鳞片,并且越来越多,最终把兔子完全包裹住。长着长着,兔子变成了一条龙。
在酒店房间,Maggie循环播放《七岁的影子》,一边熨衣服,一边讲述这个故事。她说,相信爱情,就是相信这个兔子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