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021年上海市城市数字化转型重点工作安排》详解

AIII研究院
2024-09-03

围绕城市数字化转型的经济、生活、治理三个方面,上海市今年将全面铺开一系列具体举措。

全面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是上海“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攻方向之一。开局之年,上海已吹响数字化转型赋能的号角,并立下目标:实现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超5000亿元;打造11个老百姓最关心、最直接、最受用的标杆应用;“一网通办”网办比例不低于70%。


上海市城市数字化转型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3月26日发布《2021年上海市城市数字化转型重点工作安排》,提出今年首要的任务是通过顶层设计,建立起数字化转型的“四梁八柱”。同时,相关委办局要找准各领域、各行业发展中“高频急难”问题,摸清城市数字化现状底数;针对转型中可能碰到的数字法治、伦理等问题,将建立健全数字“规则”体系,实施“数据开放提质”工程、“数据流通加速”工程、“数据创新应用”工程。

围绕数字化转型的经济、生活、治理三个方面,今年将全面铺开一系列具体举措。

根据安排,在推动经济数字化转型上,一方面推动数字产业化,重点支持100个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项目,打造20家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新生代互联网领军企业,建设20个行业标杆平台,加快建设“张江在线”“长阳秀带”在线新经济生态园。另一方面,推动产业数字化,加快制造智联化转型,聚焦电子信息、汽车、高端装备、先进材料、生命健康、时尚消费品六大行业,做优做强10个平台,新增5万家企业上平台上云,推动建设40家智能工厂;同时,进一步推进商贸平台化建设,深化金融科技化赋能,优化科创数字化生态。

生活数字化将精准触达“基本民生”、创新发展“品质民生”,打造标杆性的数字化转型应用场景。譬如,着眼于基本民生的精准触达,深化“便捷就医”示范场景应用,推广线上线下融合教学场景,逐步实现交通出行、旅游观光、文化体验等长三角“一卡通”;品质民生方面,建设20余个数字景区、600家数字酒店,打造“便捷停车”示范场景,优化升级“智慧早餐”“智慧菜场”试点;针对老年人数字鸿沟问题,实施长者服务“银色数字工程”,拓展“为老服务一键通”。

在推动治理数字化转型上,将深化两网融合,纵深推进“一网通办”“一网统管” 牛鼻子工程。其中,“一网通办”要推进业务流程革命性再造,重点推进12个“高效办成一件事”,选取100个高频服务事项,大力推动“好办”“快办”服务;城市运行“一网统管”要重构事件发现和处置方式,推进重点场景数字化应用。

今年城市数字化转型还有一项特别安排,结合“五个新城”建设目标,规划“全域感知、全数融通、全时响应、全景赋能”的未来之城先行区。同时,推动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和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在数字化助力区域辐射引领、惠企惠民等方面先行一步、成为标杆。

在夯实城市数字化转型基座方面,将不断提升信息基础设施能级和城市基础设施数字化水平,实现5G SA全面商用,高端绿色IDC机架数量超20万。同时,今年要建成累计4万个5G室外基站,并新建3万个城市公共安全视频终端、700台智慧零售终端和6000根道路综合杆。



相关阅读


上海市委、市政府2020年年底公布《关于全面推进上海城市数字化转型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要求深刻认识上海进入新发展阶段全面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的重大意义,明确城市数字化转型的总体要求。《意见》指出,要坚持整体性转变,推动“经济、生活、治理”全面数字化转型;坚持全方位赋能,构建数据驱动的数字城市基本框架;坚持革命性重塑,引导全社会共建共治共享数字城市;同时,创新工作推进机制,科学有序全面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主要内容详见下文:


关于全面推进上海城市数字化转型的意见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的重要思想,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重要理念,巩固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构筑上海未来新的战略优势,现就全面推进上海城市数字化转型提出如下意见。
一、深刻认识上海进入新发展阶段全面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的重大意义
全面推进数字化转型是面向未来塑造城市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之举。数字化正以不可逆转的趋势改变人类社会,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进一步加速推动数字时代的全面到来。数字化越来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深刻变革全球生产组织和贸易结构,重新定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全面重塑城市治理模式和生活方式。随着数据资源在链接服务国内大循环和国内国际双循环中的引领型、功能型、关键型要素地位不断突出,全面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成为上海主动服务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战略。
全面推进数字化转型是超大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作为超大城市,上海人口多、流量大、功能密,具有复杂巨系统的特征,城市建设、发展、运行、治理各方面情形交织、错综复杂,必须充分运用数字化方式探索超大城市社会治理新路子,回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上海重点推进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城市运行“一网统管”,加快建设新型智慧城市,大力发展在线新经济,打造一流数字基础设施,为城市数字化转型打下了坚实基础。面对新发展阶段的新机遇新挑战,要认清形势、抢抓机遇、乘势而上,牢牢把握城市数字化转型这项事关全局、事关长远的重大战略,进一步增强坚定性和紧迫感,坚持整体性转变、全方位赋能、革命性重塑,全力做好全面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这篇大文章,奋力创造新时代上海发展新奇迹。
二、明确城市数字化转型的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和在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庆祝大会上重要讲话精神,把数字化转型作为上海“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主攻方向之一,主动顺应和掌握数字化时代带来的新趋势新机遇,科学遵循城市运行和发展规律,持续深化上海各领域数字化发展的先发优势,从“城市是生命体、有机体”的全局出发,统筹推进城市经济、生活、治理全面数字化转型。率先探索新经验,用数字化方式创造性解决超大城市治理和发展难题;率先应用新技术,用数字化场景牵引技术创新和广阔市场空间;率先转换新动能,用数据要素配置链接全球资源、大力激发社会创造力和市场潜力,全面提升城市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现代化,创造人民城市数字化美好生活体验,打造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引擎,为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奠定扎实基础。
到2025年,上海全面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取得显著成效,国际数字之都建设形成基本框架。数字化基础设施国际一流,数字经济全国领先,数字贸易国际枢纽港功能完善,建成世界级数字产业集群,成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金融科技中心和数字经济创新高地。数字生活成为新风尚,公共服务质量和效率进一步提升,构建充满活力的数字生活服务生态,形成人人享有更具品质、更加美好的数字生活新范式。治理能力全面跃升,数字规则更加完备,数据要素高效流动,形成引领全国的超大城市数字治理新模式。到2035年,成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国际数字之都。
三、坚持整体性转变,推动“经济、生活、治理”全面数字化转型
强化系统集成、整体提升,实现经济数字化形成新供给、生活数字化满足新需求、治理数字化优化新环境,推动三大领域相互协同、互为促进,整体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
(一)推动经济数字化转型,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加快推动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放大数字经济的辐射带动作用,做优做强城市核心功能,助力“五型经济”发展。加快建设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世界级数字产业集群,以数据流动牵引资金、人才、技术、知识等要素的全球化配置,建立跨地域科技资源的协作网络,疏通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产业化双向链接快车道。加快生产制造、科技研发、金融服务、商贸流通、航运物流、专业服务、农业等领域的数字化转型,推动产业互联网和消费互联网贯通发展,推进智慧口岸建设,大力发展数字贸易,助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性、稳定性。引领在线新经济蓬勃发展,全力打响新生代互联网经济品牌,大力发展新应用、创造新业态、探索新模式、培育新职业,做大新兴消费市场,以互惠互利为价值导向,形成数字经济的竞争新优势。
(二)推动生活数字化转型,提高城市生活品质。满足市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打造智能便捷的数字化公共服务体系,加强政府、企业、社会等各类信息系统的业务协同、数据联动。结合新技术和新制度的供给,以数字化推动公共卫生、健康、教育、养老、就业、社保等基本民生保障更均衡、更精准、更充分,打造智慧医院、数字校园、社区生活服务等一批数字化示范场景。发挥社会和市场活力,推进商业、文娱、体育、出行、旅游等质量民生服务数字化新模式、新业态健康发展,加快城市公共设施的数字化转型,构建数字商圈平台、社区智慧物流网络、新能源设施终端等生活“新基建”。加快新闻出版、广播影视等行业融入数字化进程,不断丰富数字文创、数字内容等相关服务供给。着力解决“数字鸿沟”问题,倡导各类公共服务“数字无障碍”,面向老年人和残障人士推进相关服务的适应性改造,创造无处不在、优质普惠的数字生活新图景。
(三)推动治理数字化转型,提高现代化治理效能。把牢人民城市的生命体征,打造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的超大城市“数治”新范式。以“云网端边安”一体化数据资源服务平台为载体,形成“一网通办”“一网统管”互为表里、相辅相成、融合创新的发展格局。拓展“一网通办”建设,围绕企业群众实际需求,深化“高效办成一件事”,实现“一件事”基本覆盖高频事项,构建全方位、全覆盖服务体系。深化“一网统管”建设,聚焦公共安全、应急管理、规划建设、城市网格化管理、交通管理、市场监管、生态环境等重点领域,实现态势全面感知、风险监测预警、趋势智能研判、资源统筹调度、行动人机协同。以党建为引领,加强数字赋能多元化社会治理,推进基层治理、法治建设、群团组织等领域数字化转型。
四、坚持全方位赋能,构建数据驱动的数字城市基本框架
加快构筑数据新要素体系、数字新技术体系和城市数字新底座,充分释放数字化蕴含的巨大能量,以数字维度全方位赋能城市迭代进化、加速创新。
(四)以数据要素为核心,形成新治理力和生产力。以城市治理与民生服务为导向,全闭环、系统性优化数据采集、协同、共享、应用等各流程环节,推动公共数据和社会数据更大范围、更深层次开放共享,逐步建立完善城市数据资源体系,实现政府决策科学化、公共服务高效化、社会治理精准化。加快释放数据要素改革红利,建立数据要素市场,健全数据要素生产、确权、流通、应用、收益分配机制,构建具有活力的数据运营服务生态,积极完善数字贸易要素流动机制,探索形成信息便利化体系,引导建立数据治理和安全保障体系,促进数据价值最大化发掘,进一步提升社会生产力和运行效率。
(五)以新技术广泛应用为重点,大力提升城市创新能级。加快建设数字基础设施,推动千兆宽带、5G、卫星互联网等高速网络覆盖,建设高性能公共算力中心,打造人工智能、区块链、工业互联网等数字平台,坚实支撑经济发展、市民生活和城市治理等各领域的数字化应用。支持下一代信息通信、高端芯片、核心软件、V2X车路协同等新技术在城市数字化转型中先试先用,率先规模化落地,进一步巩固数字技术优势。聚焦类脑智能、量子通信等前沿技术重点领域,与城市数字化转型深度融合,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功能型平台建设,大力提升城市数字化创新策源能力。
(六)以数字底座为支撑,全面赋能城市复杂巨系统。按照“统筹规划、共建共享”的原则,打造“物联、数联、智联”的城市数字底座。构建城市运行生命体征指标体系,纳入地理空间、生态环境、建筑结构、物品标识、人员活动、车辆状态、安全监测、能源状态、设施设备运行等数据。系统规划“城市神经元系统”,科学部署视频图像、监测传感、控制执行等感知终端,实现城市要素全面AIoT化。搭建“轻量化、集中化、共享化”的城市智能中枢,围绕数据协同、技术协同、业务协同,汇聚政务服务、城市运行感知、市场与社会主体等多源异构数据,制定统一的数据标准、接口规范、调用规则,实现跨部门、跨行业的系统平台数据对接。
五、坚持革命性重塑,引导全社会共建共治共享数字城市
以全面数字化转型,推动城市各领域全方面的流程再造、规则重构、功能塑造、生态构建,创造全新的生产生活方式和发展路径。
(七)再造数字时代的社会运转流程。引导企业实现基于数据的“决策革命”,化解复杂市场环境的不确定性,优化资源配置效率,构筑新型数字化能力和竞争优势。引导市民重塑数字时代的认知能力与思维模式,更加注重自身数据管理、信用维护、隐私保护、协同共治,使人人都成为数据的生产者、治理者、使用者、获益者,以数字化激发城市生命体每一个细胞的活力。推动政府以数据驱动流程再造,践行“整体政府”服务理念,以数据为基础精准施策和科学治理,变“人找政策”为“政策找人”,变被动响应为主动发现。
(八)重构数字时代的社会管理规则。深入落实“管行业也要管数字化转型”的新理念新要求,推动管理手段、管理模式、管理理念变革。实施包容审慎、支持创新的监管制度,试点“监管沙箱”等创新支持机制,着力消除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发展的政策性门槛,为千行百业的数字化转型提供制度保障。全面审视数字化发展的法治问题,建立健全相关制度规范,完善数字规则,强化知识产权等保护力度。开展伦理道德等社会规则研究和风险防范干预。加强数据、系统、网络、产品、安全等标准体系建设。围绕数据安全、网络安全,加快构建与城市数字化转型相适应的大安全格局。
(九)塑造数字时代的城市全新功能。融合应用数字孪生城市、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等技术,推动城市“规建管用”一体化闭环运转,实现城市决策“一张图”、城市治理“一盘棋”,为城市精细管理和科学决策提供“说明书”。推进城市建筑、市政设施和地下管线的数字化管理系统建设和信息备案,实时监测感知建筑设施运行态势,利用城市运行数据,前瞻规划和动态推演,科学设计、合理布局城市公共基础设施,逐步实现城市可视化、可验证、可诊断、可预测、可学习、可决策、可交互的“七可能力”,使城市更聪明、更智慧。
(十)重建数字时代的城市运行生态。从企业市民和城市运行高频急难的问题难点中发现数字化转型的应用场景,形成“揭榜挂帅”的建设机制,引导市场主体参与数字化转型场景运营,全面激发社会创造力和市场活力。大力引导、支持建设各类数字化公共平台,吸引各类创新要素、创新资源集聚,打造成为链接协同创新的开放平台,链接产业发展的赋能平台,链接城市治理的智慧平台,链接美好生活的服务平台,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数字城市创新生态圈。
六、创新工作推进机制,科学有序全面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
强化动态调整和供需匹配,通过数字化转型,将各领域堵点难点转化为发展亮点,形成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城市数字化转型工作格局。
(十一)健全组织实施机制。充分发挥上海市城市数字化转型工作领导小组作用,充实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力量,建立健全统筹协调和推进机制,做好重大政策举措的统筹推进和考核评估,加强跨区域、跨部门、跨层级的组织联动。形成城市数字化转型专家咨询机制,成立社会化专业研究机构和应用促进中心。各区、各部门要强化责任落实,充分整合、归并原有的相关领导机制和议事协调组织,参照成立本地区、本部门数字化转型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工作专班,通过深入开展大调研,科学制定行动方案,强化各级财政资金等要素保障,系统规划、分步实施、扎实推进,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
(十二)提高专业能力本领。各级领导干部要提高专业化能力,增强补课充电的紧迫感,不断学习数字化新知识新本领,掌握和遵循超大城市发展规律,培养运用数字化思维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自觉赶上时代潮流。各级党校(行政学院)要增加城市数字化转型的培训内容,各部门要加强相关专业培训。强化全民“数字素养”教育,鼓励高校、社会机构等面向各类群体建立数字化技术终身学习平台和培训体系。
(十三)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充分发挥市场主导作用,将场景和数据开放作为育商招商的重要力量,不断培育壮大数字化转型标杆企业。进一步整合资源,引导金融资本有效支持数字化转型,加强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专业人才培育和引进。强化载体建设,打造一批特色鲜明、功能错位、相对集聚的数字产业特色园区和在线新经济生态园,形成生态链强大吸附力。鼓励面向数字化的创新创业,支持解决方案集成商快速发展,为各行业数字化转型提供有力支撑。
(十四)加大先行先试和示范建设力度。加快重点区域率先数字化转型,支持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建设国际数据港,开展国际合作规则先行先试,积极参与数字技术、贸易、税收等国际规则制定,推动五大新城、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示范区等重点地区数字化建设更新。支持企业共建“数字长三角”和“数字丝绸之路”,深化国内国际合作交流。支持各区因地制宜、凸显特色,打造一批综合性强、带动面广的应用场景,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示范案例,为全市乃至全国数字化转型创造经验、提供样板。
(十五)营造浓厚社会氛围。坚持面向市民、基层、市场,更多运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更多搭建群众便于参与的平台,最大限度调动各方面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以数字化转型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重要理念。加强宣传报道力度,及时总结推广各方面的经验创造,不断提升广大主体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奋力谱写人民城市建设的新篇章。

热门报告,重点推荐

“十四五”规划纲要:加快数字化发展 建设数字中国

2020年度上海市产业园区发展十件大事

上海城市数字化转型专家咨询会:打造国际数字之都

数字人民币:引领新的国际金融格局

2020年度上海人工智能发展十件大事

上海市智能网联汽车及应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正式成立

工信部印发:《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年)》

“城市数字化转型”:经济数字化转型+生活数字化转型+治理数字化转型

第三届中央企业熠星创新创意大赛新一代信息技术赛道复选顺利收官

2020年人工智能领域TOP10技术进展

浙江出台全国第一部促进数字经济发展地方性法规(附条例全文)

全球数字经济新图景(2020年)——大变局下的可持续发展新动能(附全文下载)

上海市人工智能行业协会(以下简称“协会”)一届二次理事会暨上海人工智能发展联盟(以下简称“联盟”)一届三次理事会胜利召开

临港新片区前沿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发布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发布了2020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GII 2020)中文版

数字经济时代下的新型数据中心建设

“《人工智能从业人员能力要求》等五项人才培养行业标准启动会”在北京召开

2020 WAIC上海AI会客厅年度论坛——智领产业数创未来

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左宁主旨演讲:《人工智能进展对算力需求分析》

数字中国建设加速推进、点燃数字经济新引擎

数字经济时代下的新型智慧城市建设

12月19日科创上市EMBA研修班正式开班

中国信通院发布《人工智能安全框架(2020年)》附全文下载

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大力发展工业互联网、全面加速数字化转型

政务数据安全国家标准《信息安全技术 政务信息共享 数据安全技术要求》正式获批发布

2020年浙江省数字化车间 、智能工厂拟认定名单

上海持续开放场景,第三批人工智能试点应用场景新鲜出炉

浙江省数字赋能促进新业态新模式发展行动计划(2020—2022年)

2020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云端峰会总结会 暨2021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筹备启动会举行

戴琼海院士《人工智能几点思考——算力、算法、测试》

Gartner发布《2021年九大重要战略科技趋势》

《2020年面向人工智能“新基建”的知识图谱行业白皮书》附全文下载

李飞飞对话斯坦福神经生物学教授Bill Newsome : 人工智能和自然智能能否交汇?

上市公司百强论坛主席沈晗耀主题演讲《拥抱第四次产业革命将中国经济推向世界最前沿》

上市公司百强论坛主席季晓南主题演讲《把握新发展阶段国企改革的总体布局、重点任务和精神实质》

顺应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布局“十四五”时期智慧城市新机遇

张亚勤:数字化的3.0推动物理世界走向数字化

2020世界互联网大会:数字赋能 共创未来 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大脑之美》序言——蒲慕明:对美丽大脑结构的探索,卡哈尔的图谱是起点,终点还在遥远的未来。

《智能体白皮书2020》:共建智能体,共创全场景智慧(附全文下载)

2020全球智慧城市大会(SCEWC)正式发布上海获得最高殊荣——世界智慧城市大奖

长三角智慧城市(湖州)峰会暨万物智联强市发布

数字经济时代:数据已成为基础性资源、战略性资源和重要生产力

黄奇帆:数字经济时代,国家与国家的核心竞争力就是算力

李开复对话彭特兰:AI与数据科学如何重塑人类社会

第二十届中国上市公司百强高峰论坛将于11月底在上海举行
第三届中央企业熠星创新创意大赛闪亮来袭!抓紧报名参赛!

张钹院士发表《迈向第三代人工智能》(全文)

麦肯锡发布《中国与世界》(完整收藏版)

多伦多大学最新版《机器学习导论》

2020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指数(DEDI)

智能机器人进化史

毕马威发布《人工智能无处不在》研究报告:人工智能在五大行业的成就与挑战

GMIC与投中研究院联合发布:《中国5G产业发展与投资报告》

剑桥大学发布2020 版《AI 全景报告》全文177页

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与埃森哲(中国)联合发布《2020中国企业数字转型指数研究》

阿里研究院报告 《数据生产力崛起:新动能 新治理》全文177页

清华大学出版社《世界的下一个主宰:人工智能》

BATH新基建竞标赛:5G+AI 引领数字化转型升级

芯片产业的未来:先进封装成为延续摩尔定律的关键技术之一

清华教授唐杰《人工智能的下个十年》

中国信通院、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联盟联合发布《人工智能治理白皮书》(附PPT解读)

2020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最高荣誉SAIL奖及Top30榜单高光回顾

扬帆上海,SAIL开启“全面人工智能化”时代

2020年10大重要技术里程碑与企业服务领域10大技术趋势

福布斯:2020年AI领域10大预测

【年终盘点】《2019人工智能发展报告》附全文下载

2020年10大重要技术里程碑与企业服务领域10大技术趋势

AI发展热点透视:《2019人工智能发展报告》附全文下载

《2019上海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研究报告》重磅发布(附全文下载)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AIII研究院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