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虎鎣”回家 入藏国博

“虎鎣”回家 入藏国博


(视频制作:中国国家博物馆)




今天,

2018年12月11日,

国家博物馆发生了一件激动人心的事。

流失海外百余年的青铜“虎鎣”,

重回祖国怀抱,正式入藏国家博物馆。

来来来,

一睹“虎鎣”,

跨越千年,

依旧夺目的,

光彩。









【庄严揭幕】



文化和旅游部部长雒树刚,

亲临入藏仪式现场,

为青铜“虎鎣”揭幕。

雒树刚在详细询问“虎鎣”的功能后指出,

“虎鎣”重回祖国是各方合作的结果,

极为珍贵,

希望国博保护好、研究好、利用好,

充分发挥它的历史价值和现实价值。

 

 

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关强与国家博物馆党委书记黄振春,

交接划拨文物清册。



【漫漫归途】


青铜“虎鎣”,

原为清宫皇室旧藏,

被英国军官哈利·埃文斯疑似从圆明园劫掠。

回家,

“虎鎣”等了一个半世纪。

归途,

凝结着很多人的辛劳。

今年3月,

国家文物局得知“虎鎣”即将在英国拍卖,

立即开展信息收集、协商谈判、协调联动,

在中国拍卖行业协会和相关拍卖机构、

国内外媒体和民众的支持下,

综合运用外交、商业、舆论等多种方式,

推动“虎鎣”回家出现转机。

4月底,

“虎鎣”境外买家表示愿将文物捐赠给国家文物局,

国家文物局会同中国驻英国使馆和国家博物馆,

稳妥有序开展青铜“虎鎣”鉴定接收工作。

9月,国家文物局、国家博物馆代表团,

在刘晓明大使的见证下,

于中国驻英国使馆成功举办“虎鎣”捐赠接收仪式。

随后,

国家博物馆专家对“虎鎣”进行鉴定。

11月23日,

国家博物馆工作人员将“虎鎣”安全顺利接回祖国。

他们,

给“虎鎣”买了一张机票,

一路紧紧陪伴。

当载着“虎鎣”的国航CA856航班平稳Landing,

机场信息屏显示——



一颗颗牵挂的心,

终于放下。



【千言万语】



入藏仪式上,

国家文物局局长刘玉珠说,

近年来国家文物局积极开展流失文物追索返还工作,

成功促成多批流失文物回归祖国,

青铜“虎鎣”的回归正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范例,

彰显了中国政府保护文化遗产的坚定信念与负责态度,

也显示出我国流失文物追索返还工作,

获得了社会各界广泛的理解与支持。



国家博物馆馆长王春法说,

“虎鎣”被掠流离海外,

是清政府被列强欺凌的真实写照。

而今,中国国力日益强大,

“虎鎣”回归祖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见证。

“虎鎣”入藏国家博物馆后,

我们会妥善保管,

深入研究,

做好展陈工作,

使其发挥更大作用,

为增强中华民族文化自信、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作出更大贡献。



【专家解读】


著名学者

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院名誉院长

孙机先生:


本器年代为西周晚期,

乃是存世颇少之铜鎣中的极精之品,

于列强侵略我国时被掠。

而今,由于我国强大了,

终于自国外索回。

它不仅是一件精美的古文物,

而且是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见证,

故至堪宝爱。



著名考古学家

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员

信立祥先生:


器分为器身、器盖。器身,三兽足,扁圆腹,折肩,有龙首鋬、虎形流。肩部饰夔纹,腹上部为三角雷纹,下部为瓦纹。盖器子母扣合,盖钮为卧虎形。



在遥远的西周,

(约公元前11世纪-前771年)

这件精美的“鎣”,

盛过水?

调过酒?

百年来,

曾被掠,

今回归。

多少谜团?

多少故事?

入藏国博,

是我们走近你的,

开始。


(图文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作者及出处)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