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你眼里的“真敢骂”,只是综艺捏到的软柿子

指听 Vista看天下 2021-04-20


大家这几天过得怎么样?有没有为吐槽大会吵架啊?


反正我是吵了,不仅在公司的选题会上与领导激情battle了三个小时,回家又跟男朋友争论到气氛尴尬。


互联网上也是各种腥风血雨,篮球爱好者和足球爱好者的互相“撕咬”、硬核体育迷的怒其不争、吃瓜群众对于上纲上线的各种不爽。


就连我奶奶都知道——“那个世界杯传球给对方的篮球运动员,听说又挨骂了”。


今天,吐槽大会现场的提词器“曝光”,瞬间又调转了讨论的方向。



看着不少人冠冕堂皇地探讨“脱口秀不背词是不是违反职业道德”“明星赚钱为什么这么容易”,我倒觉得这一幕在此时出现,颇具讽刺意味。


就好像你刚刚在一场舆论恶战中挣扎出来,结果有人突然告诉你:


“结案吧,这就是场秀。”


01

“原来认真的只有我自己


作为一个偶尔会追《吐糟大会》的人,我倒真不觉得提词器有什么稀奇的。

用膝盖想想都知道,让明星这种业余选手来说脱口秀,真要临场发挥还不分分钟“车祸现场”?

如今早已跟笑果分道扬镳的池子,几年前在台上公开说过“明星都能用提词器,我为什么不能用,我也想当明星啊”。


当年还没有求锤得锤的薛之谦,也靠“提词器老师把词换一换”的段子出过圈。

我记得大张伟有次因为看字幕的眼神过于明显,还被老观众骂过“出戏”。

这种感觉就像是编剧们公开表示昨天熬夜给明星写稿——虽然大家都心知肚明,可是明说出来总归有点梦碎的感觉。

但从网上的反应也能看出来,这次网友的幻灭感格外强烈。

毕竟不少人刚刚真情实感地为上周末那场“体育特辑”吵了一大架,到现在还没晃过神来。

吐槽大会以前也请过体育明星,不过效果平平。

而这次的几个人论出梗能力和大众知名度(不管是好名声还是坏名声),都是相关领域的第一梯队。


再加上范志毅浑然天成的语言天赋和搞笑气质,终于在舆论场上搅合出了风浪。

可惜是不好玩的那种。

这两天爆发出的争论,其实都跟段子本身没什么关系了。

你觉得郭艾伦周琦上节目是“不知羞耻”,就有人反驳“以耻为乐总好过以耻为荣”。

退役的篮球队员王仕鹏不满“什么时候足球运动员都可以去评价我们篮球的好坏了”;

不服气的网友们便引经据典地细数范志毅的功绩,以论证他的“批评资格”。

 

刚巧又碰到足协引发了新的《中国足球协会纪律准则》的通知,里面提到“球员或官员利用公共媒体挑起敌意,可能会被禁赛和罚款”。


于是“挑起敌意”和“互相调侃”的区别,又够吵上一下午。


今天看到提词器的那张图后,我又特地去回顾了范志毅的吐槽片段。

果然连现场气氛都变得奇怪了起来。

尽管周琦和郭艾伦的座位都是面朝台上的,但提词器应该就放在他们身后不到两米的位置,一扭头就看得到。

文章开头的那张提词器截图里,就有选手正在回头看屏幕。

至于站在对决位的男篮教练杨鸣,干脆就跟范志毅共享同一片视野。


最搞笑的是后来新加的battle环节,两个人你一言我一语,台下热热闹闹,台上心照不宣。

你猜杨鸣这个眼神角度,是不是在看提词器?

这是“互怼”吗,我倒觉得像是简易版本的三句半。

吐槽不是现场的,情绪也多半是提前演练过的。

尽管明知道节目肯定有台本,是不是也难以摆脱上当受骗的感觉?

当你为了证明“范志毅有资格批评周琦”翻遍了他的功劳簿;

结果人家站在台上复刻“脸都不要了”的名场面时,也不见得带了几分真心。

你和朋友因为“批评能不能让运动员知耻而后勇”吵到快要绝交;

可嘉宾们心里说不定明镜似的——“这算什么批评啊,就是搭档着逗大家笑罢了”。

正所谓一腔热情付东流,小丑竟是我自己。


就像每个撩拨大众情绪的语言类综艺一样,“我顺着网线跟人激情battle三天,节目组话题热度再创新高”。

02
什么“终于骂对了”,
不过是捏软柿子

对于制作方来说,范志毅们也确实给节目打了一剂“强心针”。

《吐槽大会》这几年一直无法摆脱“洗白大会”的绰号,对嘉宾们也都是“高高举起,轻轻落下”。

今年更换了赛制,来来回回都是那些人,可“吐”的槽点也就那么几个。

反正我是在黄奕第三次提到前夫入狱的时候就弃了,然后眼睁睁看着节目越来越糊,最近几期差不多是毫无水花。

直到他们选择了吐槽体育。

这期的脱口秀演员们明显比较放飞,脸上都挂着“看我这回大显身手”的自信笑容。


呼兰的稿子里有一句“范志毅老师你还记得申花1-9输国安的时候你在哪儿吗?你在场上”,在大众心中就激发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情绪。

第一种是赞扬——“这才是懂体育的人写出来的段子,吐槽大会终于有一次吐到点儿上了”;

而另一种则是愤怒——“拿这种惨痛教训出来说,明明是在揭球迷的伤疤”。

要我说,这两种情绪都没太大必要。

毕竟要不要直戳痛处这件事,大概率并不取决于演员的价值观,甚至无关观众的立场。

就问一个很简单的问题:如果范志毅不提周琦在世界杯上的惊天失误,转而去说他在新疆队打球的鸡毛蒜皮,屏幕前又有多少人能get到笑点?

如果我是写稿的编剧,肯定也要挑最知名的梗,才能最大程度地引发大家的情绪和共鸣。

当然,这里又涉及到另一个问题。如果台下坐的不是周琦和郭艾伦,而是娱乐圈的艺人,节目敢这样“大尺度”吗?

我想也不会的。

“吐槽大会根本不会触及明星真正的黑点”,一直算是制作方、嘉宾与观众的心照不宣。

杨幂能在台上呲着嗓子哼唱《爱的供养》,但被骂最狠的“轧戏”问题可是提都没提;

张雨绮用“看男人眼光不行”来调侃自己的情史,有说过跟前夫闹离婚时拿刀砍人的事迹吗?


至今为止,吐槽大会上唯一一个真的被戳到痛点的娱乐圈艺人,恐怕只有张大大。

但那可是张大大啊,是没什么粉丝,观众缘又奇差无比的张大大。

无论是脱口秀圈还是演员圈,大家毕竟都是在文娱行业里混的。各自都有忠实的粉丝,工作上也有种种利益纠葛。

虽然是打着“互相吐槽”的旗号,但是私下商量好尺度。场上点到为止,大家开开心心。

体育明星就不一样了。

别管有多少人看你的项目,综艺毕竟不是主场,更不是主营业务。

球迷再多有什么用啊,那些“低级错误”“训练态度不端正”的黑点,他们骂的比嘉宾还凶。

范志毅的段子里不都说了吗?“这帮人可真骂,骂得我现在脾气都变差了。”


即使在大众语境下,调侃中国足球也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

90年代,牛群和冯巩的小品台词就有“中国足球要是像你的速度早就出线了”;


白云大妈也在面对“什么运动让人看着揪心”的问题时,也毫不犹豫地回答“足球!中国足球!”


如果这些作品里还保留着普通球迷的期待,那么让运动员们自己上台自嘲与被吐槽,则更像是一场纯粹迎合情绪的表演。

昨天有不少媒体和体育圈大V下场表示“运动员不能满足于菜鸡互啄,更要在自省中奋起”。

反正我是觉得挺没意思的。

你看李诞在范志毅强力输出的间隙,不停地发出“哈哈”笑声,多少带点得逞的鸡贼感。

网友们还在操心体育的未来,制作方考虑的可能只是传播效果。

03
一次次上当的观众

想想看,其实像你我这样的普通观众,真的还挺惨的。

这可不是我们第一次为“综艺效果”真情实感了。

就在半个多月前,许知远那个亚里士多德和柏拉图的段子,就引发过有关“骂人还是文化人行”的讨论。

再往前,是杨笠在《脱口秀大会》掀起的腥风血雨,让她至今还被不少人看成是“激进的女权斗士”。

那会我还挺同情杨笠的,觉得她的段子是无意中点燃了舆论场的火药桶,最后到了自己都无法收拾的地步。

但是到了今天,再看这种“综艺节目引发舆论争吵”的桥段,心里只剩下了疲惫。

根据下期《吐槽大会》的预告,周琦在台上表示“真诚地向我的球迷道个歉”。

运动员知耻而后勇,其余嘉宾们表示理解和支持,一派平静祥和的气氛。

昨天,范志毅接受五星体育采访时,也说希望自己的吐槽在带来欢笑之余,也能够让中国足球和篮球水平“有那么点提高”;

尽管作为前足球名宿他是真心盼着中国体育变好,但我要是节目组,也非常乐于看到这个结果。

既成功地挑起了大众的情绪和辩论欲望,又没有在实质上冒犯到任何人。

如今人们越来越愿意为那些看起来“尖锐”“出格”的态度买单,不过是因为在长期缺乏严肃讨论的环境下,迫切需要一个观点输出的平台。

于是“观点表演”就渐渐变成了一个庞大的娱乐产业链——

以脱口秀的方式,以辩论的方式,又或者是别的什么方式。

艺人们在“正确”的前提条件下“安全”地说段子,那么面对各种立场的指责都能轻描淡写:我们的本心是好的,这不过是开个玩笑,认真你就输了。


反正话都让他们说了。


回到开头,我昨天跟同事们在选题会上争论了很久。

从“周琦上节目该不该被骂”讨论到“开玩笑玩梗的尺度”;

从“体育圈到底有没有被男性把持话语权”吵到“运动项目与民族荣誉绑定合不合理”。
 

现在我只想向自己批量阵亡的脑细胞道个歉。


当所有的论据本质上都是为了撩拨情绪时,观点和讨论也注定成为空中楼阁。


都不用讲什么证据、逻辑,一句“别这么认真”就能击垮。


听众一拥而上,然后又一哄而散。等到下次哪个节目凑巧戳准了普遍情绪时,就再次故技重施。


最后停留在人们脑海中的,不过是寥寥几句“金句”,以及又一场不记得原因的网络对喷。


↓ Vista看天下新媒体招聘 ↓


感谢你读到这里,我们为明天准备了更加精彩的内容,不想错过的你,就把Vista看天下设为星标吧。

第一步:点击顶部蓝字“Vista看天下”,进入公众号主页。

第二步:点击右上角“···”

第三步:点击“设为星标”


· 一 周 热 点 回 顾 ·

为综艺节目吵架
我累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