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火了十年,专“狙”少女

叶橙子 Vista看天下 2021-12-07

这世上最危险的地方,不是什么丛林深海,而是05后的校园。

在那,每有一位校草谈恋爱,学校就得“炸”一次。

互联网上流传着这届初中生的“炸锅”文学,内容大多是第一人称,叙述班长、班主任儿子、校长儿子、学痞、学霸、校草……等人,爱上自己的故事。

譬如下面这两则:


由于结局不是全班炸了,就是全校炸了,这一文学流派被统称为“炸锅文学”。

我在看到炸锅文学时正在喝水,于是很不幸,我“炸”了。

电脑屏幕上全是喷溅状水花。

笑完后甚至还有点庆幸与感慨,炸锅文学本质不过是玛丽苏,只不过好久没看见味儿这么正宗的了。

还好十多年前网络不发达,我们这代人的黑历史不够高清、少有留档。

哪怕有留档,那些曾见证一代人黑历史的事物,也大多消散在了烟云里。

这代人的“爷青结”,从年少时看过的杂书一本本消失开始。


近一个月时间内,95后记忆中的数本少女杂志接连宣布休刊。

一度号称女生文学代表杂志的《意林·小小姐》,宣布于明年1月起进入无限期休刊状态;


古风言情杂志《桃之夭夭》宣布休刊,负责人两年前还曾悲凉地写下“我要做纸媒的守墓人”;


走台湾言情风的《飞言情》于这周三宣布休刊,再加上此前早已宣布停刊的《最小说》《文艺风象》《新蕾stroy100》……网友们回忆中的少女杂志已经消失了大半。

这一代人的学生岁月,也几近落幕。

01

2010年前后,曾集中兴起过一批以少女文学为特点的现象级杂志,以《意林·小小姐》《爱格》为代表。

要不是休刊,成年了的大家或许还会有些不愿提起这码事。

毕竟《小小姐》们,就曾是这届网友的高级版炸锅文学。

网友们晒出的少女杂志及相关小说,图源网络

对彼时的少女们来说,横空出世的《小小姐》们自带梦幻滤镜。

十多年前的报刊亭,严肃的官媒报纸与综合向杂志二分天下。

虽有《花火》之类的青春向杂志,但数目不多。

那些小学高年级或初中的学生们,大多还没到对时政时事感兴趣的年纪。

《读者》类杂志里成人世界的爱恨情仇、人情生计话题对他们而言,又为时尚早。

处在幼年至青春过渡期的少男少女们,精力无处安放。

再加上这个年龄段女孩们又普遍早熟一些,少女杂志应运而生。

它们的封面上多半有着貌美靓丽的二次元美人,画风是当年最流行的少女日漫风。

画风对比,左侧为《魔卡少女樱》漫画原作,右侧为《意林·小小姐》封面

这些花花绿绿的少女杂志被摆进报刊亭时,倒成了暗沉书柜上为数不多的亮色。

尽管从当下的审美来看,封面插图中女孩们的穿搭有些过时,大多是世纪初流行的淑女风:

堆叠的蕾丝边、半扎的公主头、修身的粉色外套……

但对人生阅历有限的少女们来说,这批杂志无异于一颗高速旋转的保龄球,直线冲撞进自个的心门。


少女们在这一阶段青睐的话题,无非以下几种:

同学之间隐晦的心动,学生时代的暧昧试探,不知如何处理的青涩友谊,抱怨与温馨并存的家庭关系,以及对成人社会的憧憬想象。

少女刊则大手一揽,把这些话题尽数承包。

《爱格》一般走偏现实的青春故事路线,《桃之夭夭》走古风言情;《飞魔幻》走玄幻想象路线,或许是考虑到小读者们接受能力一般,甚至还有走Happy Ending路线的《阳光smile》。

总体来说,少女刊的读者主要是95后到05后区间,《爱格》读者年龄偏大,《小小姐》偏小,其他则承包中间位。


除了刊登各式校园小说或言情小说,这些杂志还会通过一些特殊板块填补读者对都市生活的遐想。

像《意林·小小姐》里除了校园、古风的短篇小说,还加上了一些星座、甜品、穿搭板块。

讲解一道甜品的做法,给出一些与星座血型相关的测试题,或介绍某个设计精巧、外表可爱的工艺品。

《爱格》的封面模特,成了女孩们暗暗模仿的对象。

互联网还不发达的年代里,这些华丽而精美的事物在小城市女孩眼里尤为新鲜。

它们就像一个水晶球,用书页向无数女孩提供色彩鲜艳、隔绝现实但又明亮柔软的幻梦。


这个水晶球还是年龄限定款,一旦过了15岁再看,便会羞耻万分。

我高中时期从杂书里找到过一本少女刊合订本,凭着记忆翻到印象深刻的一页。

结果发现,当初让我面红耳赤、数学课上走神的情节,竟然不过是男女主上课时在桌洞里偷偷牵手、低头一笑。

而在“测测你的灵魂是什么派”的栏目中,当年的我还以为测试结果是“苹果派”颇为不满。

把所有选项都涂黑后又做了一遍,想办法测出“你的灵魂是蜜桃派”的选项。

幼稚程度与对玛丽苏的沉浸程度,与正在痴迷炸锅文学的小学生们不相上下。

这大约是许多人一生中最虚浮而明亮的时刻,刚刚脱离童年的稚嫩,又还没有进入青春烦恼期。

每天忧愁的一点事,是和朋友吵架、暗恋对象和别人互动;脑子里装着的憧憬,是身边人都能喜欢自己、吃上杂志里的小甜点。

生活的大锤还未砸下,少年们还不知人终有穷尽。

02

少女杂志接连出现后,瞬间成了报刊亭的“王牌”。

许多报刊亭会把它们与《知音漫客》《漫友》之类的漫画杂志一同展示于店铺最前方。

远远望去,粉粉蓝蓝绿绿,都是些高饱和度的颜色。


报刊亭把少女刊放在显眼位置,自然是因为卖得好。

在不少网友的回忆里,部分少女杂志甚至能火到班上女生人手一本的地步,严重违背一本杂志传遍一个班的规律。

大约是因为,没人愿意被别人看到自己在哪篇言情故事那折了书角、反复品味。

《意林·小小姐》曾获得近8万份的订数,创造了当年的“预订神话”。

别小看这8万数字,它只是预订数额,更多销售来源于报刊亭、书店的零散购入。

毕竟学生时代买杂志多是从零花钱里省,一本一本地买,全年订阅的巨款根本掏不出、大多数时候只能期待父母开恩。

想要让父母帮忙订阅少女言情杂志,成功率就更低了,《小小姐》的8万订数在同行内已足够让人眼热。

连载小说的销量或许更能证明少女刊的影响力,从《爱格》走出的《我不喜欢这世界,我只喜欢你》在当当网的点评量高达28万条,是点评量最高的青春文学作品。

《我不喜欢这世界,我只喜欢你》改编电视剧

这本书2015年面世,当年年底销售量就突破了百万册,直到19年书籍销量每月销量依旧能保持在十几万册。

而最开始,这本书只是作者在微博上更新的一些恋爱段子,后来被《爱格》主编发现,开始在杂志上连载。

《意林·小小姐》里走出的《悠莉宠物店》,2011年出品,连续出了三部,第一部销量同样轻松破百万。

原作同样是在杂志上连载的小说。


它的故事对成年人来说或许太过低幼,是一个与蛇缔结契约的超能力少女,帮助动物报复黑心人类的故事。

但销量却实打实地证明,不可小觑少女刊的读者们。

《爱格》《飞魔幻》创刊于2007年,《意林·小小姐》《飞言情》创刊于2010年,《桃之夭夭》创刊于2011年。

或许在读者的视角中,这些击中心门的少女刊物是在短短几年忽然出现。

但在业界,少女刊其实是各方摩拳擦掌已久、都盯上的肥肉。

时间再往前回溯几年,回到社会大众还在为郭敬明、张悦然这些青春文学作家能不能加入作协争论不休的时刻。

郭敬明、郭妮、明晓溪、天下霸唱,取代了贾平凹、余华、苏童等传统文学作家在书摊上的地位。

大家忽然意识到,图书市场的消费主导者不再是成年人,而是中学生。


出名了的青春文学作家,都着手开始利用名气与追逐、办自己的杂志。

毕竟青春文学已经成了明面上的蓝海,不够严肃深刻又怎样,精力无处安放的中学生数量就是如此可观。

郭敬明创办《岛》《最小说》,明晓溪创办《公主志》,郭妮创办《火星公主》,后来又担任了《火星少女》的主编。

从《最小说》出走的落落,后来又担任了《文艺风象》的执行主编。


青春杂志带动了杂志界的第一批“颜值内卷”,出版社的工作人员们发现,这些年轻读者不仅对文章有要求,还对插图设计有讲究、

当时的长江文艺出版社北京图书中心总经理黎波,接受《南方周末》采访时对此的描述是:

“这个年龄的孩子都处在花季,喜欢做梦,他们除了要看你的文字有没有才华,还要看你外表漂不漂亮,最好是男的像白马王子,女的像白雪公主。你的书和杂志设计还要精美漂亮。

只不过,当时的流行审美就是下图水平。


最初,青春文学收割的受众年龄偏大,譬如《岛》的受众年龄在16岁到25岁。

这或许是源于传统图书市场的惯性,倾向于为成年读者提供作品,童书被单列一类。

而等到郭敬明创办《最小说》时,杂志的主要读者年龄已经降到了13岁-17岁。

杂志市场从年龄层开始一步步往下挖掘,于是少女刊顺理成章地出现,受众面向童年以上至青春期初期。

少女刊囊括的,是青春文学的最后一批读者。

不过略显讽刺的是,少女刊也成了青春文学最后的绝唱。

原因无他,互联网时代到来。

03

《花火》(A版)的主编黄欢在接受《北京日报》采访时提及:

“2015年、2016年之前,青春文学市场都还火热,随便什么题材、随便什么作者的作品印量都还不错。”但这几年有了下滑。

时代前行的痕迹也赤裸裸地体现在杂志销量上。

《爱格》杂志曾经最高月发行量达到60万册,而到了2013年,月发行量为15万册,仅为当时的四分之一。

不过几年时间,已有45万人放弃《爱格》。

闭门的报刊亭

科技冲击带来的巨变,是不可逆的。

10年前后诞生的少女刊们,“出道即巅峰”。

才轰轰烈烈地流行了五年左右,便面临起严峻的生存危机。

少女刊流行的时间段恰好撞上95-05后的青春初期,于是成了这一代人独有的回忆。

《意林·小小姐》休刊后网友的讨论

其实在少女刊走向没落的时期,网上对这些刊物的评价是两极分化的。

既有人真诚地感谢它们的陪伴,也有人长大后回看,鄙夷于其中作品的粗陋、玛丽苏。

题材与话题的限制,注定了少女刊只能陪伴一代人一小段时间。

读者们终将告别那个曾想成为“小小姐”的自己,或出于兴趣,或为了高考的作文素材,走向综合类杂志的怀抱。

只是没有料到,市场衰落的速度犹如近黄昏的夕阳,肉眼可见地一寸寸下坠。

还来不及陪伴更多代人,便已被互联网新形式取代。

本月宣布休刊的三本杂志

这批作品从文学的角度看,不可避免地会被盖章狗血、矫情、玛丽苏等等。

不少人也认为,当年的少女刊、青春文学能取代严肃文学占领书摊,是因为肤浅、低俗,更多人能看懂。

但或许,它们有其存在的特殊意义。

世纪初、社会快速发展的那十几年内,少年们敏感繁复的心绪往往被忽略、难有出处。

他们尚不需要担起养家糊口的重责,而物质生活的提升、青春期的特殊又让这一阶段的少年开始不断地思考自我、关注情绪与感受。

人们需要一点共鸣,哪怕它是无谓、矫情、粗糙的,但青春文学给了。

少女刊中那些冒着粉红泡泡的玛丽苏文学,也不过是无知少女们对理想生活最天真的幻想。

《公主小妹》堪称玛丽苏代表作

@睡前消息编辑部曾做过一个很有意思的统计,他们对买来的多本《意林小小姐》中的小说角色进行了分析。

与当下的网文小说主角动辄富豪之子、顶级巨星、高校学霸不同的是,《小小姐》中主角们的出身,并不富裕。

在男女主角配角直系亲属职业的统计中,数量排名第一的是基层服务业,譬如擦鞋匠、保姆、蹬三轮、司机、洗衣等等。

排名第二的,是基层餐饮业,譬如早点、小吃摊、火锅店。


而在人生规划的占比中,最多的是考高中、考大学,要是没考上,呼声最高的职业是厨师。

尽管少女刊里是玛丽苏故事,可投稿的普通人们潜意识里书写的,还是自己的、或者父母那起早贪黑的生活。

很多时候我们厌弃玛丽苏,乃至不愿怀念曾幼稚中二的自己,是因为现实的重锤已经砸在了面前。

我们已经不再允许自己沉还浸在南瓜车的臆想里,天真幻梦毫无用处。

而曾有少女刊陪伴的那几年,既是最无所事事、大脑空空、不知世事好歹的日子。

也是最明媚无忧、赌书泼茶、不怕关山阻隔的日子。






· 一 周 热 点 回 顾 ·



又一次“爷青结”了↓↓↓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