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求网红别拍新疆旅游了
是的,新疆最近已经成了国内旅游的热门目的地NO.1。
这么说吧,但凡是最近有出行计划的人,一问10个里有8个要去新疆。
6月中旬以来,当地景区门票订单销售量环比上涨300%。有5万人的小镇几天内涌入了160万人,民宿一房难求。
“先别来了,听说连羊圈都住满了。”
几乎每个最近去新疆的游客,都向人们展示了逃离都市的梦想是如何破碎的。
只能一边排队一边自我安慰:“没事,至少草原上的人终于比羊多了。”
怎么说呢……其实也未必。
自驾时间已经如此紧张,跟团的流程更是紧锣密鼓。
每个导游都像是尽职尽责的军训教官,5点钟准时喊你去追赶朝阳:
“快起床,不然玩不完了!”
我在社交平台上刷到一个请年假去走北疆的妹子。
眼看着从第1天玩到第9天,她的黑眼圈越来越大。
事实上,单纯的坐车久还不足以让人烦躁。
另一个被抱怨的重点是换乘。
你没听错,身为每天上班都要倒两次地铁的打工人,即使肉体出逃到壮丽美景中,也无法摆脱换乘的命运。
很多景点收费处离景观本身还有不远的距离,而且不能直接开车进入,而是要坐区间车。
于是你的行程可能是这样的:
先开几小时车到门口停车场,然后换乘公交车到游客中心,再坐一个小时车去换乘中心,再坐车去观景台。
有网友去喀纳斯,为了让行程不那么赶,特地在附近住了一晚。
结果无论是去景点还是去旅店,都得统一从换乘中心等车。
见过老房子里的门厅吗?去每个屋子都要经过这个门厅。
“感觉一整天不是在车上,就是在排队等着上车。”
当然,就算扛过了体力这一关,还有下一关在等着你——
天气。
几乎每一个从新疆旅游回来的人,都在声嘶力竭地提醒后来者:“一年四季的衣服,都,要,带!”
动辄二十几度的温差,新疆的哈密瓜有多甜,去旅行的人心里就有多苦。
今天在魔鬼城热到冒烟,明天就在雪山下冻到瑟瑟发抖。
为了省地方只带了一套卫衣风衣,结果穿出包浆都不敢洗。
巴音布鲁克有条蜿蜒的河流,夕阳西下时能映出九个太阳的倒影,非常壮观。
照片好看吗?用身上被蚊子叮的30个包换的。
“因为紧挨着睡眠,山上怕不是有几万只蚊子,一群一群跟着你跑。”
他们通常是最看重旅游舒适度的一群人。
网上有个年轻妈妈,本来每次都会对目的地挑挑拣拣——
赶路时间不能太长、行程不能太满、吃住一定要好、项目不能太刺激……
这么筛选下来,基本上只有几个度假城市能够满足条件。
结果可能是受够了千篇一律的市郊短途游,这次拖家带口打算来个公路全段大环线。
坐飞机出发时,她兴高采烈地说要带3岁零7个月的儿子“见见世面”。
结果因为日落时间太晚,第一天晚上孩子就熬到了凌晨一点。
紧接着在车上颠簸了10个小时,又哭又吐地闹了半天。
旅途进行到中段的时候,全家人的精神已经绷到了极限。
住在景区附近的几天,吃饭可选的余地有限。
孩子一会因为便秘大哭,一会又拉肚子。
整个一趟玩下来,没人真正好好欣赏风景。
才后悔不如就在家附近的郊区露个营算了。
暑假从来都是旅游旺季,又正好赶上古尔邦节,本地人也出去玩了。
有当地旅游从业者就解释,因为游客实在涨得太猛,从景区、旅店到包车司机,都有点措手不及。
很多人吐槽的排队秩序混乱、服务水平跟不上,也跟工作人员之前没处理过这么大的人流量有关。
当更多追求舒适度的游客涌进来,也必然会对当地旅游的服务、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
不过看到网上的绝大部分吐槽,我总有种似曾相识之感。
大概是因为太久没旅游过了,早就忘了这是一件多么麻烦的事情。
留在心里的只有旅途中的美景和愉悦。
但当他们花了4小时,在太阳还有一丝微光时候登上了山顶,还是激动地抱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