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到万家》里的何幸运,刚工作月薪只有800块。在学历崇拜愈演愈烈的当下,我从来没想过大学会以“枷锁”的形式出现在年轻人的口中。具体来说,是最近在社交平台上火起来的一个“金句”——有人把它剪成短视频,配上伤感BGM后的旁白语气虽然略显矫情,却依然戳中很多人的焦虑。“如果我没上大学,我可能会进厂拧螺丝拿着一个月五千块的工资,不会对着满屏的销售岗位流眼泪。”“如果我没上大学,就能心安理得地做服务员包吃包住了,现在却高不成低不就。”明明从小被教育的是,“好好读书,多个选择多条路”。但“如果没上大学”体的流行却好像在隐约点出——学历在很多人心中的意义,已然走到截然相反的方向。每个按部就班最后走进大学的人,读书过程中一定无数次听过爸妈、老师说过类似的话:“你要是不用功,以后只能去扫大街/端盘子/去工地搬砖。”
尽管知道职业没有高低,更不该去歧视体力劳动者的岗位。但经历了漫长的耳濡目染,已经牢牢将教育和出路绑在了一起——我读书是为了逃离扫大街、端盘子的命运。于是在有关“学历是枷锁”的抱怨中,职业也仿佛惯性一般被分为了三六九等。
服务员、收银员是“人人都能做的工作”,也是让大学生“拉不下脸”来的工作。但如果暂时放弃“大学生是不是高人一等”的讨论,就会发现事情真正矛盾之处——很多为这段话深感共鸣的年轻人,是真的不觉得自己的学历有什么了不起。“如果我没上过大学”的句式之所以能引发大规模转发,其实是精准地展现出了这群年轻人真实的困惑:为学历的价值努力十多年,却发现无法获得想象中的回报。于是把原因归结于自己做的还不够:“读书是有用的,但我读的这点书没什么用。”这几天看到不少大学生、毕业生在网上改写、转发这个句式。而是很多人对体力劳动的描述,仿佛是可以舒服躺平的乌托邦。重复机械劳动的流水线工人,被美化为“不用动脑,每天定点下班还包吃包住”;需要早起进货、担忧收入和客流的小卖店老板,变成了“每天坐在躺椅上享受生活的人生赢家”。
这让人想起前几年大家声讨“卷”文化时,网上冒出的一个问题:
如果不考虑现实和面子,你的理想职业是什么?
下面被提名最多的并非什么能让人大富大贵的职业,反而是很多看起来简单重复的工作。
什么给萝卜雕花啦、给果树剪枝啦、在商场里开着小电车拖地啦。但目睹过近几年他们在就业市场上遭受的捶打,旁人已经无法再给出这样的结论。从大一就开始为自己寻出路的年轻人,真不知道做服务员、进厂要面对的生活是什么吗?豆瓣上有个帖子,发帖人在药厂流水线上班,早8晚4工资6K。
他的生活引发了很多年轻网友的羡慕,大家仿佛醍醐灌顶一般,纷纷吐槽自己狂卷加班不如进厂。
“这种工作强度真是个例,我家那边的药厂都是倒班还拖欠工资。”
抱怨“学历成为枷锁”,与其说是源于对现实的无知,倒不如说是苦闷年轻人对内心情绪的释放。
因为眼前的压力太重,才会在想象中给另一种生活镀上金边。易碎到稍微动动心思“放下身价去试试那些工作”,就会立刻被拖回现实主义的思维当中。“进厂后有双休吗?有合理的工作时间吗?有年假吗?加班的话有加班费吗?有五险一金吗?有不被压榨的正经的能养活自己的工资吗?”所谓“学历是枷锁”,本质上其实是一句委屈的质问——如果仅仅将其简化为“高材生该不该去做体力劳动”,这其实是个至少已经吵过20年的老话题。远有十几年前的北大毕业生卖猪肉,引发全社会对“大材小用”的讨论;
近有两年前清北硕士、博士们扎堆报名深圳的小学中学教师岗,正反双方吵成一团。但在这些例子中,大材们的“小用”依然是一种主动选择。有人追求机遇、有人追求稳定,但相通之处是都“有得选”。如今让越来越多年轻毕业生深陷的“高不成低不就”焦虑,其实让我联想到的是另一个例子。“反正在家闲着也没事做,跑摩的还能出去透透风,放松心情。”
尽管当事人表示开摩的只是过渡,没打算作为长久事业。
但这无疑呈现了所谓“大材小用”的另一种面貌,也是更接近普通大学生们的面貌。所谓“如果没上过大学就好了”,不止是惧怕外界失望、审视的眼光;对于花了十几年在读书这件事上的普通大学生来说,这一变化比想象中更残酷得多。之前曾有一波讨论,说现在大学生从大一就开始卷:比完学分比论文,比完科研比考研……但与其说这是一种考试惯性,不如说外界从来就没有给他们展示过别的可能。
面对越来越激烈的竞争,只能抓住最信赖的、最熟悉的东西,所谓“学历崇拜”也是顺理成章。
但走出象牙塔时才发现,手中的这根稻草根本无法抵抗现实中的大风大浪。“成绩越好出路越好”——真实世界从来都不是这样运作的。
回顾当年那些有关“大材小用”的例子,你会发现大家对于学历推崇一直都没有变过。
但学历这个概念,却在不断被“提纯”。
争论“北大毕业生该不该卖猪肉”,大家还在讨论一个北大学历所代表的能力,能不能在猪肉行业里得到发挥。在愈演愈烈的压力下,个人能否在工作中发挥优势,在就业的优先级中早就已经不知道下滑到哪里去了。人人都不能免俗地以学历为梯,试图翻一道自己力所能及范围内最高的门槛。
还有实习证明、科研成果……一切可以被量化、排序的东西。我曾在小红书上刷到过一篇“教你如何避免浪费学历”的内容,点进去发现是个简历修改师。她把一份来自某211毕业生的简历列出来,一条条分析、打分。211+大厂实习经历+XX证书能拿到什么档次的offer,如果再有两个行业内的科研项目,档次还能再往上提一提……
最后因为当事人在校期间的实习含金量不足,简历修改师判断她无法进入大中厂。“可惜了,就差一个对口实习,浪费了211的文凭。”恍惚间,你感觉人生好像真的变成了一个大型排位游戏。
辛苦十几年攒够道具——走出学校的那一刻,即是胜负揭晓之时。至此,“学历变成枷锁”能在今年让很多年轻人觉得说进心坎里,简直再正常不过了。
想象你为一款游戏肝了很久,却突然发现规则变了,攒的经验全不能用。
而这偏偏又不是随时可以重启的游戏,而是只有一次的人生。
为之付出的也不是一星期、一个月,而是十几年。
的确有人曾在旧规则中尝到甜头。
比如前几年的“互联网大厂学历通货膨胀”:非硕士不要、非名校生不要、第一学历非985不要……
高学历门槛,搭配跟各行各业比都算得上头部的待遇。
文凭不仅是学习能力的证明,更具化为人生的第一桶金、通往幸福生活的敲门砖。
直到浪潮褪去,才发现光鲜的学历虽然确实很有用处——在网上年轻人对自己“高不成低不就”的自诉中,有一条让我印象格外深刻。里面提到《三体》中的“农场主理论”:农场主每天中午十一点来给火鸡喂食,据此火鸡科学家总结出一条宇宙定律。“每天上午十一点,就有食物降临”。但感恩节上午十一点食物没有降临,农场主进来把它们都捉去杀了。
“宁可希望自己没上过大学”,是因为发现自己为之付出的终点,原来并非永恒不变的真理。
所有人说“考上本科才有前途”的时候,于是相信读书真能改变命运;
当职场激烈争抢“高学历人才”时,于是觉得这预示文凭将成为就业时绝对的硬通货;
学校里扎堆考研的氛围、一毕业就拿几十万年薪的名校生,于是以为自己的一切努力都注定会在某一天获得回报。
结果却发现当标准改变时,自己没有任何方式可以晚会。
但其实道破的恰恰是荒唐的本质——教育原本为了给人更多的选择,海阔凭鱼跃,山高任鸟飞。
如今却成为了枷锁,让年轻人囿于一汪小小的池水。
这篇文章刚刚动笔时,我本来想劝正在经历学历幻灭、就业焦虑的年轻人想开点。
只是想到我们之前曾经写过的一位B站UP,考研失败后决定回家接受一份月薪1300的工作。看似是一种“下坠”,但评论区反倒有无数人说自己被鼓舞到了。如果说“高不成低不就”的普通人,注定只会夹在简陋的办公楼和流水线工厂之间;或许唯一跳出来的方式,就是认清把学历作为评判人生的唯一标准,只是被营造出来的幻觉。这或许意味着对自己过去的部分否定,也一定会很痛苦。但人生本来就是有很多维度的,只有认清了真相,才有机会不那么迷茫地走向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