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这里是Vista看天下【听她说】专题策划。
母亲节,把表达自我的权利还给母亲,“请您先做自己,再做我的妈妈”。
最近刷到豆瓣上的一则帖子,它被传播开来、在不少平台上都引发了围观与讨论。
网友@小狗漂流日记,一直以为自己的妈妈是典型的中国家庭妇女:
主张着女人一定要结婚生孩子才算完整,不止一次提及从小梦想着结婚生子、做个家庭主妇。数不清多少母亲是像帖子中描述的这般,为家庭付出近乎一生的精力,最后成为了街坊邻居交口称赞的“好女人”。一切的转折点在于,她在老家翻到了妈妈年轻时的日记本,而老旧的纸张上赫然写着:这本日记里,详细记录了年轻时的妈妈被父母逼迫相亲的历程,以及她当时对婚姻与自我的思考:
“刚回来没几天,我真的好烦。每天必须机械地接待着每一个来访者,也就是相亲。”
“妈一口气说了那么多个,我没听出哪个好,只是点点头。”“我好怕,有一种想掉眼泪的感觉。妈,难道说从今天开始,你就准备嫁我了吗?”日记中最让人无力的莫过于,这位在孩子印象中仿佛把婚姻与孩子视为人生梦想的妈妈,曾经的梦想明明是——
“生平有两大志愿,一个是当兵,生命中有了当兵的历史一辈子也不感到后悔。”而当她把这段日记拿给妈妈看时,妈妈的回应是好奇怪、我没印象,一点点也记不起来了。这篇帖子及其他平台讨论的评论区里,无数女儿感同身受、讲述起自己的母亲或其他女性长辈的故事。讲述一个个鲜活的个体,最后被驯化模糊为“传统母亲”的一个分子。不少人曾经与母亲闹过矛盾,抱怨过她的控制欲与保守思想,指责过她的视野局限,吵过无数中国母女都吵过的那些架,说出过那句“求求你别管我了”的经典台词。直到某一刻,她们突然第一次看清套在妈妈身上的陷阱。在看到@小狗漂流日记分享的这篇“妈妈的日记”之前,我这两年其实一直模糊地在网上观察到一个现象。许多中国女孩,一方面要努力地逃离原生家庭的控制,逃离会束缚住自己的“女孩子还是安分点好”“早点结婚嫁人”的观念。有时,逃离的具体对象就是那位爱唠叨操心、无法理解自己的母亲。可另一方面,不少人在意识到束缚之后,却又执着于返回原生家庭,顶着妈妈们照旧的催婚催育、别人家孩子的唠叨,想办法讨妈妈们的欢心。我猜想过背后原因,是岁月冲淡了东亚母女矛盾?是中式糊弄学“算了算了”在起效?
而如今终于确认,起效的是一批中国女儿,理解了母亲所处的女性境遇。过于大家倾向于认为,倘若长辈们思想顽固守旧,那是因为当时的年代就这么想的、没有办法。认为传统东亚母女之间,注定因为成长年代不同、注定存在矛盾在对方抱怨自己总是外出吃饭聚餐时,她向妈妈吼了一句:“你又没有朋友你不懂。”后来才意识到,这句话对身为家庭主妇的妈妈而言是一次伤害。
长大工作后,聊天时又提起朋友,她小心翼翼地表达“女性一定要有自己的生活和朋友”的感慨,担心再次伤害一旁的妈妈。
偶尔的闲谈中她才知道,妈妈也曾有过自己的二十岁年华。
零几年拍的照片里,妈妈穿着各种漂亮吊带、几百块钱的精致风衣,脸上总是挂着笑容,还有成群的朋友姐妹。在当时经济不算发达的小县城里,妈妈是众人口中勤劳能干的姑娘,青春朝气。只是从她记事起,妈妈就从那个朝气爱美、敢赚敢花的姑娘,成了一年也买不了几件衣服的“抠搜”女人。
只不过生活的苦难让曾经可以肆意花钱只为喜欢的她变了个模样罢了。”
读者@风别吹投稿说自己的母亲总是过分地勤快,家里明明买了洗衣机、洗碗机,她却总要把碗从机器里拿出来冲一次才罢休,衣服再用肥皂抹几遍才够。她以为母亲是从小如此,却从外婆那听到吐槽,说几个子女年轻时属妈妈的衣柜最乱。她当初是工厂女工、计件赚钱,忙得清晨初夜里归,赚的钱最多还贴补弟弟妹妹。是结婚后被要求回归家庭,家务才变成了她唯一自豪的价值。
很多人都是在了解了母亲二十多岁时的经历后,内心产生触动。
或许每一对中国母女彼此之间隔阂消弭的契机,都是她们拥有了隔着时空、在相同年纪的情感共振。三毛曾经在《雨季不再来》里,记录了一篇很短的故事《紫衣》。在故事里形容她的母亲是“一个永远只可能在厨房才会找到的女人”,“大家庭里一个不太能说话的无用女子”。以至于母亲要去同学会时,当时年纪还小的三毛会惊讶于原来母亲上过学。原来她也看过《红楼梦》《傲慢与偏见》《咆哮山庄》,在学校的篮球校队里打后卫。母亲翻出有限的几张照片给她看,照片里头三个女子坐在高高的水塔上,母亲的裙子被风卷起一角,头发往同一个方向飘着。
为了去同学会,母亲提前几天翻出手头的布料给三毛与姐姐做新裙子,熬夜炖了红烧肉要带去给同学,叫上了一辆人力三轮车往集合地点赶。最后她们远远望见了路的尽头那辆接人去同学会的车,可还没等冲到,那辆接人去同学会的车便开走了。三毛第一次看见沉默的母亲突然激动,掀开遮雨的雨篷,在雨中发疯似的狂喊起来:“魏东玉、严明霞、胡慧杰!等等,我是进兰,缪进兰呀!等等呀!等等呀!”后来车夫与姐姐也加入了狂喊,一边喊一边追,年纪小的三毛则被此刻的母亲吓到、害怕得快哭了。最终还是没赶上,母亲废然倒在了三轮车上。多年后三毛问母亲还记不记得这场同学会,母亲说没有印象。三毛试图描述更多细节让她回忆,但母亲听着听着却走了神,突然说不知道乖孙的咳嗽好了没有,打电话给儿孙、问小孩子还发不发烧。
几十年周转于水房与厨房的记忆,终究覆盖掉了三毛母亲二十岁之前作为“缪进兰”的记忆。就像那则“妈妈的日记”豆瓣贴里,那位母亲也终究忘记了自己曾经渴望当兵入伍。日记本往后翻三十多页,结婚的她写下:“也许从出生那天起,我就盼望着这一天的到来。”对于这些在某一瞬间理解了母亲所处境遇的女儿们来说,理解本身,并不代表着母女之间的矛盾就此烟消云散。并非电影里最爱演的大结局和解,像《关于我妈的一切》里那般,女儿因得知母亲患癌时日无多,而彻底原谅过往。作为普通人,她们深知自己今后与母亲之间,或许仍然会因为观念不同产生摩擦与拌嘴。
但了解二十岁时的母亲、理解她们曾经的光芒是如何被迫消磨这件事,让她们产生了缓解隔阂的冲动与信心。有人是想为50岁的妈妈找一份工作,希望能帮她从家庭主妇的生活中脱离出来,盼着她拥有自己的快乐。母亲长久以来一直以家庭为中心付出,产生了不舍得花钱、乃至认为自己不能或不配去拥有一门兴趣的心态,她想把妈妈从无聊的家庭生活中拽出来。
劝母亲可以自由退休,而不是为了给孩子更好的生活一把年纪依旧上班。
突然明白人群中庸庸碌碌的自己,原来可以成为妈妈眼里的一束光。
在这些帖子里,女儿们或许看到了母亲身上传统守旧的地方。可与过往刻板印象不同的是,那些代际差异的痕迹最终并没有触发矛盾,反而成了理解的契机。
网友@缝针小霸王回忆,青春期时,自己和妈妈动不动就吵架。妈妈只有小学文凭,又因家庭妇女长期与社会脱节,青春期时叛逆的自己与她无法互相理解。后来报考了外省的学校,满心只想着离家更远一些。
今年年初妈妈阳了,她不肯接受女儿的照顾,坚持要自己烧水、做饭、洗衣,俩人再次起了争执、开始冷战。
后来她听到妈妈生气地大吼、反驳家人“生病了就休息不要在家里乱转”的劝导:“什么叫乱转!一个家里怎么能少了一个女主人的操持!怎么说的像我一点用都没有!要是没有我,这个家一定会乱套!”那一刻身为女儿的她突然察觉,没有文化也没有工作的妈妈,实际上是在用一种过度的家务劳动,来证明自己的价值。并在那个瞬间,突然觉得妈妈似乎不再是记忆里貌美坚强的妇女,而变成了一个小小的也需要自己保护的对象。“希望母亲能活得久一点,那这样,我们就可以不作为母女,而是作为两个‘女人’来聊聊天”母亲健在时,她对女性困境还没有研究了解,那时她讨厌生活痛苦、经常对孩子念叨“如果不是有你们,我早就离婚了”的母亲,觉得对方经常抱怨,似乎永远在“像小老鼠一样不停地干活”。
而等到上野千鹤子花十年时间写下《父权制与资本主义》,深刻理解对方的痛苦,并在书中为母亲这样的家庭主妇发声时,她的母亲早已因乳腺癌而离世。
相比于上野千鹤子的遗憾,或许当下的年轻女儿们更为幸运。不同于过往面对代际差异时的争吵与单方面不理解,对女性境遇的理解,让她们有机会寻求新的母女相处方式。去发现那些有些过度关心孩子的母亲们,或许并非是享受控制欲,而是缺少自己生活的主心骨。
她们需要的未必是儿女完全在自己的掌控之内,而是需要有人鼓励她们走出家门去跳舞、旅游、拍照,更多以自我为中心。网友@ xinnnnnnn 支持妈妈去做美甲与假睫毛在母亲节到来之前,今年只想祝所有母亲都“自私”一点。母亲与孩子之间的关系并非只能是奉献与索取,也可以是理解与共鸣。
还没看够?更多热点追踪、有趣故事,看看Vista视频号。我们采访了一对特殊的母女,女儿想要带着妈妈去为她找寻生活意义与个人价值。想要救出那个隐藏在“母亲”的盛大冠冕下逐渐被模糊了面容的、有名有姓的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