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爽到飙脏话,不看她是今年眼睛最大损失

指听 Vista看天下 2023-06-19


在高潮情节戛然而止、让观众花两个半小时看了部大型预告片,这样的电影通常会被骂“圈钱大烂片”。


除了最近这部一度冲上豆瓣9分的《蜘蛛侠:纵横宇宙》。


不夸张,这几天但凡走进电影院的年轻观众,都嗨得仿佛吃了半斤云南蘑菇。


“太牛了!这是我这双肉眼配看的内容吗?!”



别抢什么演唱会门票了。


据说看一次《蜘蛛侠:纵横宇宙》的兴奋程度约等于参加三场演唱会、五次音乐节,然后再去淄博烧烤摊上大吃特吃上一天一夜。


看完甚至庆幸这只是上集,因为这样明年还能再看一部。


“到底哪个年轻人能够抵挡这种酷啊!”


01

“吃了几斤毒蘑菇,

才能拍出这么的玩意”


上个月全网都在“泰酷辣”,听得人只想大皱眉头。


……现在后悔了,因为忍不住对着《蜘蛛侠:纵横宇宙》再喊上一千遍。


哪怕你分不清蜘蛛侠和蝙蝠侠的区别,也不妨碍被它纷繁的色彩和超炫的镜头语言震到目瞪口呆。


这是一种本能的奇观刺激,整个人就像掉进巨大的万花筒中。


闪着迷幻电子色彩的蛛网状通道,恨不得下一秒就要把人吸进去;



外形各异、满屏乱飞的小蜘蛛们看得人目不暇接。



也难怪很多观众半开玩笑地表示,“光敏症患者要谨慎观看此片”。


“你大脑和身体的每个细胞都在尖叫。想象力是你能拥有的最广泛的东西,而这部电影做的就是把你的想象力捏在指尖轻轻一挤。


这几年因为视觉效果而大受好评的动画不少,但往往以风格的“极致”取胜。


比如《深海》中靠粒子水墨技术实现的海底奇观,《中国奇谭》对传统山水画的经典还原。




在某一类风格中做到细节上的极致,让人或是身临其境,或是意犹未尽。‍‍


但看《蜘蛛侠:纵横宇宙》的时候,只会觉得自己脑子很忙、眼睛也很忙——


因为拜托啊,这玩意以前根本没见过。


感受一下不同画风的蜘蛛侠齐聚一堂。


这个系列的世界观设定是,同时存在很多个平行宇宙,而每个宇宙里都有一个蜘蛛侠。


上一部《平行宇宙》里他们因为机缘巧合汇聚在男主迈尔斯的世界。看起来就像把不同漫画书里的小人剪下来,贴在同一个笔记本里。


比如右二那个二次元萌妹蜘蛛侠,明显跟其他人画风不一样。


但《纵横宇宙》就好像本子上的纸片人们都活了过来,在你的身边大跳广场舞。


而当你还试图消化这个事实的时候,突然又被拉近了笔记本的世界、电影海报的世界、积木的世界、赛博朋克的世界……



谁懂啊,明明都是蜘蛛侠,画风能差这么多。


玩世不恭中带点傻白甜的印度蜘蛛侠,是线条张扬的彩色简笔画;



女主格温是梦幻温柔的水彩画,背景还会随着她的心情而改变颜色;



至于圆柱形脑袋配上钳子式小手的乐高蜘蛛侠,更是让人忍不住笑出声来。



更厉害的是它并非简单的画风拼贴,还跟人物的整体形象融为一体。


比如片中人气最高,帅到男女通吃、人神共愤的朋克蜘蛛侠,如果用的是跟男主一样的传统美漫画风,那人物的魅力可能要少一半。


但在同队其他人的形象都偏向立体化、日常化的时候,他的每一帧画面都仿佛刚从摇滚杂志上剪下来。


是真的,“帅到跟其他人不在一个次元”。



而当不同世界的人物开始打斗,你仿佛看到一切文艺作品的次元壁都轰然倒塌。


90后们当年在地摊买到《哈利·波特与葫芦娃时》,或许也想象过丹尼尔跟纸片人斗法的场面。



如今虽然等不到哈利大战葫芦娃,但等来了蜘蛛女侠大战“文艺复兴时期反派”。


这位小反派秃鹫来自文艺复兴时期的大师手稿,褐色的外表仿佛由羊皮纸,就连身上的线条都带着达芬奇的设计风格。



而另一位反派“斑点”身上的黑洞,则是水墨效果。



中间有段剧情是他在不同的多元宇宙中穿梭,甚至直接穿进了真人电影。



这样让人目不暇接的奇观充斥着整部电影。相比之下,什么“两百多个蜘蛛侠同框”反倒是最不值一提的噱头。


也难怪看过的人惊呼:“现在的动漫改编已经到这种水平了吗?”


02

“天生孤独的一代”,

它拍活了


不过随着更多观众慕名去观看,《蜘蛛侠:纵横宇宙》口碑也开始波动。


甚至出现了两极分化:爱的人对酷炫的视觉效果赞不绝口,恨的人痛斥为一场大型“光污染”。


也有人诟病剧情老套。认为炫了那么多技巧,不过就是讲了一个家庭幸福的青少年如何向往外面的世界,结果碰壁后又意识到还是爸爸妈妈最爱我的故事。

主角小黑蛛迈尔斯更是被指责为“熊孩子”,“叛逆期的青少年永远让人头疼。”


不过相比于“老少皆宜的爆米花片”,我更愿意将其定义为——一部拍给00后的电影。

无论是极尽酷炫的画风,还是其中有关青少年成长的内核。

男女主都是十几岁的高中生,在终极大危机出现之前,他们最大的烦恼是如何跟父母坦诚自己是蜘蛛侠。


看起来甚至有点小儿科:“完全搞不懂他为什么会那么纠结。如果我是蜘蛛侠,恨不得敲锣打鼓地告诉我爸妈。”

斗胆猜测一下,觉得《纵横宇宙》故事太“小题大作”的观众,或许会像我一样,曾经被银河护卫队狠狠戳中过。

那是上一代的超级英雄,遭遇的是80、90后典型的童年创伤。

让星爵急于逃离的“原生家庭”,是因为生活艰难而无暇顾及孩子精神状态的父辈。

性格暴躁的外公拒绝让他见母亲最后一面,干爹勇度明明爱他爱到不得了,嘴上却天天要“吃掉他”。

于是星爵一度跟原生家庭决裂,在流浪中建立了属于自己的银护大家庭。

并最终体会到了父辈曾经的难处和苦心,以平等独立的人格与他们和解,完成人物弧光。


但《纵横宇宙》中呈现的是另一种情感困境——不愁吃穿,被父母从物理和精神上无限宠爱。

看似在蜜罐中成长,却因此背负沉重的情感负担。

一个类似的、却更能引发国内观众共鸣的例子可能是《小欢喜》:乔英子和妈妈宋倩,在出场时堪称一对亲密无间的模范母女。

但矛盾却在英子想要考去外省的时刻爆发,两人之间的情感羁绊统统变成了互相伤害的枪口。

从这个层面来看,小黑蛛对“坦白身份”的纠结并不是什么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是新一代的少年维特之烦恼。

他的家庭看似和睦、幸福,甚至连他缺席最重要的申请大学咨询,都不会被爸妈骂。

但温暖怀抱之下,来自父辈的高压依然存在。


警官父亲会在学校门口用广播大声提醒儿子系鞋带、“跟爸爸说我爱你”;

却并未想到儿子在学校会不会被人嘲笑。

家庭内部时刻强调成员之间的情感联结;

迈尔斯因为打反派而在爸爸的升职典礼上迟到,不仅被刨根问底,还遭到了“不在乎亲情”的指责。

尽管很多时候,来自父母“控制”是以一种更加温柔的方式进行的。

比如妈妈听说他的理想大学在外地,不会暴跳如雷地反驳。而是一边露出失望的眼神,一边旁敲侧击“布鲁克林也有好大学吧”。

但更亲密的亲子关系,带来的是更加深刻、更难斩断的羁绊。

这也决定了他们比上一代更加在意父母的认可。

在第一部《平行宇宙》中,迈尔斯以蜘蛛侠的身份拥抱父亲。

向亲人隐瞒身份,托比版、加菲版的蜘蛛侠是为了防止宿敌们来寻仇。

但在《纵横宇宙》里,这代表迈尔斯宣布自己即将成为大人,拥有跟父母完全无关的未来。

也意味着从此将逐渐脱离那个曾经给予无限温暖的、让自己受益匪浅的原生家庭。

“不再是爸妈的小宝宝”,本身就会让他产生“情感背叛”的心虚。


发生在蜘蛛女侠格温身上的冲突,则更加极端。

因为误会,她那个世界里的蜘蛛侠被认为是杀害了无辜路人的凶手。

而当格温战战兢兢向父亲坦白身份,却发现对方最终还是决定将自己“捉拿归案”。

伤心欲绝的她干脆逃往另一个平行宇宙——与其说是不想被冤入狱,不如说是无法面对让父亲失望的现实。


如果说80、90后所习惯的成长命题,大多关于如何逃出一个“有毒的家庭环境”。

那么新一代的困境或许已经变成了“温柔陷阱”。

尽管他们面对的家庭关系,要比前辈们健康得多、正常得多。

但相同的是——从孩子变成独立、有力量的成年人,对每一代来说都是充满痛苦、迷茫的过程。

03
闯过难关的成年人,
不要轻视下一代的自我探索

在漫威的一大堆超级英雄中,蜘蛛侠一直是我最喜欢的一个角色。

那句“能力越大,责任越大”,奠定了这个角色在大众认知中的基调。


不像钢铁侠、蝙蝠侠那样是富豪精英、天之骄子,也不像雷神、超人拥有拯救种族的使命。

而是一个主动选择承担社会责任的平民英雄。

蜘蛛侠完全可以不做超级英雄,但在无数次纠结动摇后,他永远都会“做正确的事情”。


也因此面对无数两难的牺牲。

在老版三部曲中,彼得帕克不得不亲手杀死朋友的父亲、看着亦师亦友的章鱼博士走向死亡。

而《超凡蜘蛛侠》里,女友格温的坠亡至今仍是无数超英粉丝的意难平。


《蜘蛛侠:纵横宇宙》中有个精英版本的蜘蛛领袖,某种程度上更符合老版蜘蛛侠的形象。

又名蜘蛛侠2099,能力强大:任劳任怨,被生活虐出褶子的脸上满满写着靠谱。

为了方便理解,大家可以把他当作是蜘蛛侠宇宙的执剑人罗辑——

年轻时因为任性造成了伤害,从此奉献自己生活、时间、一切,来维护世界的稳定。


在电影中,他一度站在了主角迈尔斯的对立面。


虽然为人死板又说教,却让很多已经在工作岗位上搬砖多年的社畜狠狠破防。


梦回自己辛辛苦苦做的项目,突然被某个新来的同事一通搅合最后差点崩盘的痛苦回忆。


“你看我就说了,没有社畜可以保持住正常精神状态。”

但在我看来,这恰恰也是《蜘蛛侠:纵横宇宙》最伟大的地方——最大的敌人并非来自反派,而是来自上一代的自己。

在代际冲突中,体现的是新一代的人生困惑。

当一个经验丰富、绝对善意的“过来人”站在你面前,告诉你这样就是最好的选择时,你是不是该按他说的路径走下去?

还是试试看有没有其他的可能性,哪怕会冒着头破血流的风险?

小黑蛛迈尔斯最后也遇到了那个经典的电车难题:到底是拯救至亲朋友的生命,还是拯救世界?

他的前辈们都选择了“大局观”,结局也验证了他们的选择。

但只有迈尔斯喊出了那句不知天高地厚的“我两个都可以救!

坐在荧幕前的我骂不出熊孩子,我只觉得很燃。


尽管知道传统超英片的套路通常是,两个都想救,就意味着两个都救不了。

现实中也到处都是类似的冷水,“什么都想要,年轻人不要想得太美。

但至少在那一刻,小黑蛛真正成为了不同于此前任何一个的蜘蛛侠。

他否定了按部就班的宿命,也不再是需要父母庇护的“孩子”,而是把选择权握在了自己手里。

正如老版蜘蛛侠在经历了旁人的误解、打压之后,最终还是穿起了红蓝战衣。


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困惑,也必然要亲自去趟出一条成长之路。

而已经闯过这些困惑的成年人,或许也是时候收起那些“我早知道了”的傲慢。

不要变成自己年轻时最讨厌的那种大人。

更何况上一代的头脑,真的能够预知下一代会闯出怎样不同的人生吗?真不见得。

就像在坐进电影院之前,我还以为这么花里胡哨的电影,一定是部烂片呢。





· 一 周 热 点 回 顾 ·




下一部给我马上出!↓↓↓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