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家上幼儿园,是孩子目前为止最大的挑战
“我家闲散惯了的小人儿即将上幼儿园了,我心里挺忐忑的,想和妈妈们聊聊经验,怎么能够帮助孩子顺利融入集体生活?”
在很快到来的秋天,新一届的入园季,3岁左右的孩子们大多都要上幼儿园了, 这位妈妈的话,是很多孩子即将入园的妈妈的心声吧:该如何帮助孩子顺利入园?
1
孩子入园的准备
孩子一般关注于眼前,他们在入园之前不会因为想到过几天就要离开家了,而提前有什么心理上的不适。他们还没有经验,不能想象离开家庭到一个新的地方会遇到什么样的境遇,也就不会因此产生不良的情绪。
但家长不同,孩子长到三岁,就不得不离开了。经验告诉家长:家中已有的生活状态是安全可靠的,突然要将孩子交给陌生人,生活在一个不了解的环境中,孩子肯定会受不了。这些顾虑给家长造成不安全感,感到焦虑,而这些情绪又会直接传导给其他家庭成员以及孩子。所以,孩子入园前的心理准备,其实主要是家长的心理准备。
大自然给人类的生存方式,带给父母一种天然的心理状态——将自己的宝宝紧紧地抱在怀里,才能使心中安稳。职业妈妈们刚刚恢复上班时最放心不下的就是孩子,这时一般将孩子托付给老人,或者请一位可靠的阿姨照看。在经历了一段不放心造成的焦虑后,逐渐适应了每天早晨离家,傍晚下班后跟孩子在一起的生活方式。
由于孩子发展需求,经过考察比较,终于费尽心思地选好了幼儿园。虽然理智告诉自己应该相信幼儿园,但是还没有经历一个验证的过程,总会无意识地一阵阵心中发慌,感到焦虑。这种感觉会传导给孩子,造成孩子提前对幼儿园过度在乎,使之成为孩子心目中一个神秘的地方,在还没有体验的时候就充满了各种不切实际的想象,给孩子正式入园后的体验和感受带来困难。
人类在面对改变了的环境的时候,会产生焦虑情绪,因此在改变一种业已习惯的生活方式之前,要在心理上有充分的准备,否则进入新生活的时候,已经被前期的焦虑折磨得身心疲惫,无法克服新环境带来的冲突,更无法理智地关怀、感受孩子。
所以在孩子入园前期,夫妻双方要互相倾听。如果有些疑惑不能在家庭范围解决,就立刻去咨询或考察,努力调整心态,将所有的困惑都解决,使自己可以放松地对待孩子入园这件事。家长不再焦虑,就不会一遍遍地在孩子面前讲述幼儿园,也不会给孩子造成紧张的家庭氛围。
由于父母工作的关系,孩子在年幼的时候一般都由爷爷奶奶带着。与孩子朝夕相处了两三年的老人,在孩子的入园期,也会产生一些心理上的不适。他们觉得自己不再被人需要了,一种被遗弃感深入他们的潜意识之中,他们会因此更加悉心照顾即将离开的孩子,使孩子对他们更加依恋,从而给处于“入园期分离期”的孩子带来更大的痛苦。
所以需要提前给家里老人做好工作,解释清楚孩子入园不是因为爷爷奶奶照顾不好,而是出于孩子自身发展的需要。可以提前给老人安排好孩子入园后的生活方式,使老人能够在孩子入园后空闲下来的时间里有事情做,而不会专注于孩子入园后的孤独感。
孩子对于没有见过的事物,他没有相关的经验以及在经验过程中的心理感受,无法在大脑提前想象将来的情景,并产生特定的情感。俗语说“初生牛犊不怕虎”,也是这样的道理。因此孩子在对幼儿园的产生印象之前,不会提前产生离别的恐惧。
成人则不同,我们有丰富的经验,当经历某事时,与之相类似的心理感受就会随之出现。当我们在给孩子进行入园前的心理准备时,常常会将自己曾经的体验和心理感受当成孩子的心理感受,从而将自己的情绪传导给孩子。
如:妈妈小时候与母亲分离的心理体验深深地印在脑海中,虽然痛苦的感受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遗忘,但却隐藏在内心深处成为一种潜意识。平常没有遇到类似情景的时候,我们不能意识到我们曾经有这样的体验。当孩子将要与妈妈分别,或者孩子要到一个新的环境中去时,那种潜意识就会浮上来,使妈妈重新体验到曾经的痛苦。
这时,妈妈容易把这种感受也当成是孩子的,认为一提上幼儿园,孩子也会跟自己一样感到难受和焦虑,于是试图用兴奋夸张的语言安抚孩子。但孩子这时并没有对幼儿园产生担心情绪,反而被妈妈暗示出担心。
如果成人不在孩子面前表现出紧张的状态,不将幼儿园描述得过于美好或过坏,就不会给孩子的入园造成问题。
如果孩子要上的幼儿园有亲子班,孩子在入园前上亲子班,对入园适应是有帮助的。
芭学园的孩子在入园前,会上芭学园的周末亲子班,亲子班的活动和课程是芭学园孩子一日中重要的生活流程和活动内容,担任课程的老师也是芭学园班级里的老师们。孩子上亲子班,可以提前熟悉芭学园的环境、节奏和规律,熟悉老师,减少入园时的焦虑,同时也帮助家长了解芭学园的节奏、规律以及课程特点,为孩子入园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如果没有亲子班,家长也可以想办法,帮助孩子在入园前对幼儿园有基本的认识。
孩子三岁左右,已经可以理解很多成人的语言。因此,成人可以先用描述的方式平静随意地跟孩子谈论幼儿园,告诉孩子:就要上幼儿园了,幼儿园有一个什么样的老师,老师的样子是什么样的;还有一些其他的老师,妈妈去看的时候,他们正在和小朋友做什么事;老师是怎么说的,小朋友是怎么做的;他们是怎样吃饭的,怎样睡觉的;有一个小朋友想上卫生间了,他是怎样做的……
家长讲这些事的时候,就像讲一个童话故事,最好讲得有幽默感,这样孩子往往会要求家长一遍遍地讲。如果有幼儿园的图片,也可以给孩子介绍一下图片里的老师、小朋友和幼儿园的环境。这样,孩子就会对幼儿园的生活有一个基本了解,心中对幼儿园有了基本的印象,并对“幼儿园”这个词有了一定认识,对老师和小朋友不再完全陌生。
已经跟孩子分享了关于幼儿园的故事,引起了孩子对幼儿园的注意,接下来,妈妈就可以和孩子一起用过家家的形式来体验了。
妈妈可以扮演老师,让孩子扮演小朋友,从早上入园开始,一直演到放学回家,将幼儿园可能遇到的事都编到过家家的程序中。玩过几遍,在孩子对幼儿园的程序熟识以后,再让孩子扮演老师,妈妈扮演小朋友。在玩耍中,孩子已经切身地体验了幼儿园的程序,并以幼儿园的小朋友或老师自居了。这时,孩子已经对幼儿园有了想往,之后就可以带孩子去实地参观,使孩子将和妈妈玩游戏的经验与真实的幼儿园生活联系起来,进一步深化对幼儿园的认识,排除陌生感。
切记,不要只用滑梯、蹦床等活动器械吸引孩子,使孩子误以为幼儿园是一个游乐园一样的场所。结果,孩子在入园后发现幼儿园并不是当初体验的那样玩过了就可以回家,造成失望情绪。
入园以前,利用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做好以上准备,孩子入园后就不会感觉到过于恐惧和焦虑。
2
父母的焦虑带给孩子的影响
如果家长感到焦虑,担心孩子也像自己一样,就会试图消除宝宝的焦虑。家长这时可能会和宝宝说:“宝贝,幼儿园特别好,老师也特别好,上幼儿园可好了!” 实际上如果我们真的认为幼儿园特别好,觉得宝宝上幼儿园特幸福,就不会这样劝宝宝了。成人说这样的话时,明显地也是在说服自己。
如果家长感到焦虑,就要先解决自己的焦虑问题,或者说能够意识到自己的焦虑,接纳自己的焦虑,然后在跟孩子的互动中避免“劝” 孩子,而是通过具体的幼儿园活动、老师等情况的描述,帮助孩子对幼儿园熟悉起来。
家长把孩子带到幼儿园,用孩子最喜欢的玩具吸引孩子,往往也是焦虑的表现。因为这表明我们先在心里设定孩子肯定会不喜欢幼儿园,才用自己认为最具吸引力的东西吸引孩子,结果造成孩子对幼儿园的过高期望。
一位妈妈为孩子选择了一所离家只有五分钟路的幼儿园,在决定让孩子上幼儿园之后,经过老师的同意,每天让姥姥带孩子去幼儿园玩大型器械,妈妈则每天给孩子进行“幼儿园好玩儿吧!”的教育。等到上幼儿园的那天,孩子兴奋不已,以为以后从早到晚都可以在幼儿园的器械上玩了。
前三天,孩子表现得很好,其他孩子都哭得一塌糊涂,只有这个孩子每天高高兴兴地去,高高兴兴地回家。可是到了第四天,孩子突然大哭着不愿意去幼儿园,说幼儿园不好玩。家人莫明其妙。之后,其他孩子对幼儿园已经适应了,这个孩子的情绪仍然很不好。用妈妈的话说,每天都像生离死别一样。
这个故事中,妈妈用幼儿园的大型器械吸引孩子,使孩子认为幼儿园就是每天玩那些好玩的东西。真正的幼儿园生活开始后,孩子发现原来还要坐在教室中,要上各种各样的课,中午得按时上床睡觉,吃饭时要和小朋友一起坐好……幼儿园里,老师和小朋友不会像家里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那样顺着他。孩子内心严重失衡,带来很大的痛苦。
这种痛苦的感觉使孩子无法寻找幼儿园中快乐的因素,因为他在适应前期将快乐与大型器械对应,当对大型器械不再感到新鲜后,幼儿园可能就没有什么事能让他快乐了。或者说,孩子会拒绝重新寻找快乐。这样,他入园适应的过程就会尤其痛苦。
3
陌生环境和分离引发的焦虑
儿童出生后将自己在母亲腹中时听到的声音与母亲的面孔配对,首先识别出了母亲,即刻将母亲的形象组织到自己的环境中去,成为环境结构的一部分。当母亲出现,孩子就快乐,与母亲分离,孩子就会痛苦。后来,孩子将这种感情扩散到家庭的所有成员中,与任何一个家庭成员的分离都会给他带来离别恐惧。
儿童的弱小决定了他们需要一个安全、稳定的环境,而不熟悉的环境中充满了各种未知的、不稳定的因素,因此儿童不信任陌生人和陌生环境,这是生存本能决定的。它使得儿童能够自我保护,在成人照顾不到时也能保障自己的生命安全。幼儿园的环境对儿童来说是完全陌生的,同样会给他们带来恐惧。
作为家长,作为成人,我们对将要来临的痛苦可以先做好心理的承受准备,预先知道孩子和家人分离后到了一个陌生环境都会感到非常痛苦。这样,在孩子入园后痛苦出现时,家长就不会觉得承受不了,失去了安抚孩子的能力。
对幼儿园介绍不当会引发孩子对幼儿园的失望,给孩子介绍幼儿园时,尽量不要说以下的内容:
—— 看,幼儿园有这样大的滑梯,上了幼儿园以后你可以天天在这里玩滑梯了。(这样说,孩子只记住了天天玩滑梯,以为在幼儿园就是天天玩滑梯。)
—— 老师特别好,她们就像妈妈一样。(孩子发现,老师并不会像妈妈一样对待自己,她们的眼神和处理方式都不像妈妈,在还没有适应老师的时候,他们容易感到恐惧。)
—— 小朋友都上幼儿园,他们在幼儿园可高兴了。(孩子上幼儿园后发现小朋友们哭得很厉害,而且有小朋友打他,还有的小朋友不理他,这些都会让孩子不理解,而感到没有安全感。)
—— 幼儿园每天给小朋友吃漂亮的小蛋糕,幼儿园的饭可好吃了。(当孩子发现幼儿园的饭不是熟悉的口味时,可能会不接受,认为幼儿园的饭不好吃,而感到失望。)
…… …… ……
如此等等的话就不一一列举了,总之避免笼统地描述幼儿园怎样好,而要用具体的故事性的描述,给孩子一个具体的印象。
孩子上幼儿园后不哭了,并不等于就已经适应了幼儿园。真正的适应要经历一个“顺应”的过程,从“同化”家庭到“同化”幼儿园。
(图为芭学园孩子饭后排队归位餐具)
儿童用了将近三年的时间同化了自己和父母一起生活的家庭,可是进入幼儿园后,一切都有了改变,老师不会像爸爸妈妈那样对自己的每一个眼神和每一个要求都回应得非常到位,照顾得体贴入微,小朋友们经常会与自己发生冲突,这些都会使孩子感到不舒服,但孩子又没有力量让老师和小朋友像家人那样对待自己。
这种情况下,孩子必须经历一个痛苦的过程,通过改变自己,让自己适应于新的环境。当成长起完全适应于其他小朋友和老师的生存方式后,孩子才算“同化”了幼儿园。
这个同化的过程必须经历一个改变自己顺应幼儿园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孩子发生了质的变化,我们将这种变化过程叫“顺应”。顺应的过程是一个痛苦的过程,经历这个过程之后,孩子就成长了。
案例分享
淘淘的幼儿园时前期准备做得非常好,他刚上幼儿园的时候基本没怎么哭,表现非常好,每天跟着老师快乐地参加各种活动,可是一回到家里,就变得不可理喻,专门找到各种理由哭闹,看上去像故意折磨家人。他的家人甚至不相信他在幼儿园的良好状态,不理解为什么他在幼儿园表现那么好,在家却要这样的胡闹。
淘淘这种情况是典型的“顺应期现象”,淘淘白天的良好状态并不是从心理上适应了幼儿园的表现,智商很高的他明白这里不是家,于是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努力使自己表现为一个优秀的孩子。一天下来,淘淘透支了自己的心力,到了晚上,会感到疲惫不堪,心烦意乱。
对家人的安全感以及家庭环境的舒适,使他可以放松地去发泄自己的情绪。如果这时家人能理解这一切,给予耐心的倾听,孩子就会发现,家庭仍然是自己的坚实后盾,从而能够补充白天透支的力量。孩子内心带着一个可靠的充满爱的精神食粮,第二天精心充沛地去应付还没被同化的陌生环境。这对孩子非常有利的,就像一个吃饱了肚子要去打仗的士兵,无论心理上还是肢体上都充满了信心。
如果此时家长不了解孩子,不能耐心地倾听孩子,在孩子发脾气时也忍不住向孩子发脾气,这样孩子就像一个饥饿了很久的人,不但得不到食物,还要看别人的狼吞虎咽,精神上更加饥饿,承受双倍的痛苦。第二天,孩子会带着痛苦和不安去面对将要面临的人生最大的冲突。
此时,孩子无法思考,无法选择,又过于渺小,从比例上来讲,离开家上幼儿园是人生最大的挑战,作为后方的家长一定要给前方的战士—— 孩子 —— 准备好充足的给养,让孩子发现有一个温暖、坚实、依然如故地爱他的人群。
4
怎样帮助孩子适应幼儿园
家长在对孩子倾听和共情时要避免暗示,分清孩子的哭闹是由于真的有焦虑或悲伤的情绪、还是已经养成了用哭来威胁妈妈的手段。
家长如果在处理孩子的不良情绪时使用的方式经常过于煽情或夸张,就会使他习惯于在非常细小的事件上故意寻找不快,以便引起妈妈的注意。
这时妈妈采用共情的方式,就会造成暗示,孩子的哭闹本来是没有目的,可是你的安慰话语使他寻找伤感因素,结果真的闹起情绪来。
>>>>案例分享
聪聪从小每次睡觉醒来都要大哭,他只要带着哭腔喊一声妈妈,家庭所有成员都会在第一时间用百米赛跑的速度跑到他的身边。后来,他解决任何问题都采用哭的方法。
妈妈看过《孩子,把你的手给我》这本书,书上说:如果孩子伤心的时候,应该这样说——
我感觉到你很伤心。
这件事使你感觉到害怕。
那一定是很让人生气的……
这些都是书上介绍的共情时使用的语言。方法本身是非常有效的,可是如果妈妈不能很好地分析孩子的状况,抓住他哭闹和伤心背后的原因,把方法当成教条,就会在孩子并不伤心时暗示出伤心,起到反效果。
聪聪的妈妈就是这样。
聪聪从一岁多就这样哭,现在四岁了,还是经常用哭泣解决问题。几个月前,妈妈看了这本书后,学会了使用共情语言,于是一有机会就拿出来使用。
一天,我和中央电视台去他家拍摄《七巧板》的育儿节目。当时聪聪刚午睡醒来,正坐在床上大声哭着,姥姥和妈妈都围在他身边。电视台的叔叔阿姨们在旁边站了一会儿,和他熟悉了以后,就准备开始拍摄。
聪聪大哭着说要出去,妈妈将他抱在怀里,坐在床上,说:“妈妈知道你很伤心。”聪聪看了摄像师一眼,又靠在妈妈身上哭起来。
妈妈说:“聪聪害怕了是吗,家里来了这么多人。”聪聪又看了我们一眼,眼中马上露出害怕的神情,将头深深地埋在妈妈怀中,做出非常恐惧的样子。妈妈赶紧说:“聪聪不怕,他们是来拍摄的叔叔阿姨,妈妈知道聪聪很害怕。”这时再看聪聪,他趴在妈妈的肩上,连头都不敢抬了。
没办法,摄制组的人员只好暂时离开他家到院子里去。过了一会儿,聪聪下楼骑滑板车,扭头看到了我们,像见到最恐怖的东西一样,发疯似的朝妈妈的怀中扑去。他真的害怕了。
回去的时候,我在电梯里让他看了一下我脖子上挂的项链,和他讨论了一下项链上面漂亮的小珠子,他的情绪开始平静下来了。进了屋,聪聪开始在摄制组的面前又跳又唱,满屋子又跳又笑。
这说明,他刚才的害怕情绪是妈妈暗示出来的,而不是真的害怕。成人也会有这样的经验,当有人提示我们周围某项事物很可怕的时候,我们就会不由自主地在上面寻找可怕的因素。
所以,在还没有搞清孩子的状况之前,千万不能使用公式化的共情语言,这时,语言就会成为暗示。
孩子在入园期,情绪会波动得非常厉害,当不良情绪出现时,家长一方面进行倾听,一方面与孩子共情,共情时一定要恰当地进行正向引导。
可以跟孩子讲:“告诉妈妈,你为什么生气?”或“我感觉到你很生气。”
一般孩子都不会无缘无故地哭起来,也不能条理清楚地告诉你他今天在幼儿园过得很不舒服,幼儿园哪里让他感到不适应,当他想上卫生间的时候不知该找哪个老师……今天有很多很多的伤心事,所以现在回到家里想哭一会儿。
孩子没有这样的表达能力,无法找出自己情绪不好的原因,并用恰当的方式陈述。如果他没有在幼儿园发泄,那么就会在回到家以后,因为当下一件不快的事将所有的情绪发泄出去。
家长了解这一点,就没有必要对孩子说:“妈妈知道你现在觉得这个饼干不是圆的,是因为你在幼儿园积压下来的不良情绪在作怪,并不是真的因为饼干不圆。”
孩子还没有能力将不同因素综合在一起,判断出自己的情绪结果。所以家长只针对当下的情况处理情绪就可以了。
>>>>案例分享
入园期的小雨也属于经常在家闹情绪的孩子。
一天,爷爷洗完桃子递给她时,不小心将桃子掉到了地上。小雨马上躺到地上开始打滚,显得痛苦不堪。爷爷将她抱起来,她不断地用拳头捶打爷爷,一遍一遍地说:“给我洗——给我洗——”。
爷爷按她的要求洗了三遍,她还是说同一句话:“给我洗,给我洗!”
实际上,孩子并不是要求爷爷给她洗桃子,而是用“给我洗”这三个字发泄情绪。
这时,爷爷只要蹲下来平静地看着她,等她发完脾气,把她抱在怀里安抚一下,并说;“桃子掉到地上,你很生气,现在我们一起去洗桃子吧。”这时,孩子就会顺从地去做大人建议的事,在洗桃子的时候,被洗桃子的工作吸引,从而忘记了不良情绪。
工作会使孩子的情绪恢复,所以在孩子发完脾气后,要引领孩子工作。
分离始终要来临,陪园结束后,这是最难面对的一个难关。在家长陪伴的一天里,孩子可能已经对幼儿园消除了陌生感,不再认为家长会把他抛弃到一个陌生的地方自己离开。但是,无论陪多长时间,在家人离开的时候,孩子仍然会感到痛苦。孩子入园期有两部分恐惧源:陌生恐惧和分离恐惧。陌生恐惧可以利用陪园解决,接下来需要解决的是离别恐惧。
怀着良好的心态,果断地与孩子分离
结束陪园的那一天,要事先和孩子说好:“今天妈妈要离开,放学后会再来接你。”到了幼儿园,与老师事先暗暗地做好准备,在孩子没有抓住妈妈的衣领或头发时,将他快速地放到老师怀里,然后放松地微笑着与他说再见,马上离开。接下来的事,交给老师处理。这样几天过后,孩子就会发现妈妈离开后并没有什么危险,也就不会感到严重的恐惧。
在离别时切忌与孩子缠绵。实际上这种缠绵都是家长不信任孩子能够承受离别的表现,更多的情况是家长自己不舍得离开孩子,给孩子说很多的话,讲很多要离开的道理,不断地重复与孩子拥抱。这一过程使孩子酝酿了过多的离别悲伤,成人的行为又暗示了离别是一件艰难的事情,孩子就会朝着家长暗示的方向,将这一过程变得异常艰难起来。
>>>>案例分享
安安上幼儿园已经有一年了,妈妈每天送她的时候都哭得死去活来,抓着妈妈的衣服不放。专家组去进行观察,发现妈妈是这样做的:
妈妈:“宝贝,妈妈要上班了,你好好地在幼儿园和小朋友在一起。”
安安大哭起来,大声喊着:“妈妈不要走,妈妈不要走!”妈妈两手扶着孩子的腋下,让她离开自己的身体,孩子伸着两只胳膊使劲朝向妈妈。
妈妈:“妈妈再抱你一次,妈妈这下真的要走了。”
安安紧紧地搂着妈妈的脖子,哭得更凶了。过了一会儿,她开始渐渐止住哭声。这时,老师可以过来,快速地把安安搂在自己怀里,让安安妈妈离开。
妈妈又说:“妈妈真的要走了。”(安安又开始大哭,再一次紧紧地抓着妈妈的衣领。)
安安妈妈如此重复了许多次,我们看到,当安安已经不哭了以后,妈妈像是要提醒安安似的,重复一遍“妈妈要走了”这样的话,而这样说之后,妈妈并没有真的离开。这样做使得安安忍不住想象与她身体贴这么近的妈妈离开后的恐怖情景,这种情况下安安就会下意识地寻找离开的忧伤情绪。如果妈妈不改变自己的行为方式,这种情绪就会固定在孩子心里,最终演变成为一种心理问题。
做好“分离适应期”孩子的身心护理
在分离期,孩子要独自一人面对幼儿园,心灵多少都会受到一些创伤。如果家长处理得当,孩子会很快地抚平伤痛,变得快乐起来。因此,在分离期家长要对孩子的心灵做精心护理,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着手进行——
第一、不要因为担心孩子会在分离的时候哭,就事先一遍一遍地提醒孩子别哭,只是和他说:“妈妈一定会来接的。”最好的办法是什么也不说,上学的路上和孩子说说笑笑,讲讲故事,到幼儿园后,给老师递一个眼色,双方配合好,然后果断地离开。
第二、如果孩子在分别的时候,抓住了家长的头发或衣领,不要让老师抱住孩子的身体强行抢夺,这样做给孩子造成的恐惧要比离别还严重。如果孩子抓住了家长的衣服或头发,家长可以将孩子抱在怀里轻轻抚摸着,慢慢将他的手从头发和衣领处拉下来,然后尽快地将孩子交给老师。如果孩子一直不放手,可以让孩子站在地上,家长蹲下来,两手扶着孩子的腋下,平静地对孩子说:“请放开。”如果孩子还是不肯,妈妈可以轻轻掰开孩子的大拇指,这样孩子的手就会松开,然后立刻将孩子交给老师,快乐地和孩子道声再见。
第三、如果孩子躺在地上打滚,就让老师蹲在孩子的身边,防止他爬起来再次扑到妈妈怀里。妈妈让孩子看到自己快乐的面容,然后再见,尽快离开。
家长如果能在分离期做到每天都能果断、愉快地离开,孩子就不会由于分离而产生心理问题。
入园,对孩子和家长都是考验
李跃儿芭学园0-12岁一站式教育服务| 2017-2018学年招生信息
做 最 懂 孩 子 的 教 育
www.liyueer.com